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数臣工朝天阙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数臣工朝天阙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4:54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拆分南直隶的阻力有多大?

朱祁钰不是没有考虑过,甚至在离京之前,他准备了更加温和的手段。

这南直隶有户六百万余,男女老少人口约有三千万人,整个南直隶人口占大明总人口近四成。

景泰二年,福建、京畿、山外九州因为兵祸免征二税恢复起征,南北夏税秋粮,山西为北衙第一,南直隶为南衙第一。

南直隶共缴纳了七百二十三万四千八百二十石,其余折银七十万余两,是浙江2.63倍,浙江共纳正赋不过两百七十六万石,折银四十余万两。

而北衙的山西共纳正赋不过两百八十万石,京畿不过一百九十万余石,这还是京畿地区实行了农庄法,纳赋有所增加的缘故。

南直隶的纳赋占比全国纳赋的四成。

大明一科取士,举人九百四十人,南直隶占了三百五十人。

大明一科进士及第,一科三百人,南直隶共计九十二人。

清廷拆分南直隶永乐多久的时间?

共计一百一十五年。

自顺治二年起,摄政的多尔衮看着偌大的南直隶,人都傻了,大明居然裹着这么大一个内乱的因素,就这么走了二百七十四年?

而且还在仅剩下一个脑袋的时候,在松锦会战中,差点把上升期的清廷给拖死了。

大明的血槽实在是太厚重了。

多尔衮在顺治二年将南直隶设为江南省,就开始着手拆分之时,设立江左江右布政使,在漫长的岁月中,终于在乾隆二十五年,也就是1760年八月,才彻底拆掉了南直隶,不过也仅仅是拆分成了安徽和江苏两省。

朱祁钰一步就拆成了凤阳省、苏州省和应天府、松江府,直接想把南直隶拆散架,这其中的阻力该有多大?

但是不拆行吗?

朱棣都想拆,如果从朱棣开始算起,拆分南直隶大约用了三百年的时间。

要不就南迁,否则京师在顺天府,那就得拆。

陈镒深吸口气说道:“陛下,臣有本上奏。”

陈镒拿出一本厚厚的奏疏,递到了小黄门手中,小黄门递给了兴安,兴安又转递给了陛下。

朱祁钰拿过了奏疏,这本奏疏极长,南北国子监学子、翰林院翰林、近两百名地方官员,近四成的京官的名字都在上面。

半数臣工朝天阙,请命皇帝收回拆分南直隶的决定。

理由十分的充分,从人文、地理、教育、吏治、财经事务、历史沿革等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反对拆分南直隶。

朱祁钰深吸了口气说道:“奏疏中谈到的旧欠等事,朕已下旨蠲免。”

好处。

朱祁钰给了好处。

泰安宫里灯盏里只有一颗灯芯的陛下,给好处了。

事实上,大明的亩税正赋都有拖欠,这种拖欠,每次皇帝登基之后,大赦天下都不会蠲免的正赋。

朱祁钰拆分了南直隶,所以将南直隶之前所有的拖欠一笔勾销,这就是朱祁钰给的好处。

陈镒三拜五叩,将自己的官帽,腰封,印绶,配鱼符、笏板挨个摘下,放在了地上,久久不肯抬头。

“朕还算欣慰,至少你,你们的反对,并没有在朕在南衙时提出,而是等到朕回京之后,还算是有恭顺之心。”朱祁钰深吸了口气,先开口安抚了一下这些官员。

这些人的联袂反对,一直等到了朱祁钰回京之后,一直等到了朱祁钰重新坐回了王座。

而不是瞎折腾,比如拱火监国的襄王。

至少陈镒他们的反对,很懂规矩,并没有逾越雷池。

陈镒,在张秋治水时,腿上都是蚂蟥,也不自知,杀地方追租豪绅如同杀鸡,屁股是坐在了百姓的头上;

在河套地区,陈镒和徐有贞修景泰安民渠,穿着蓑衣草鞋,抠着脚治水,斯文扫地。

但是朱祁钰却不认为,陈镒是个不可靠的人。

陈镒和徐有贞的这种斯文扫地,是至仁,是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也是一个把自己安顿好的人。

他深知如何对付皇帝,是陈镒第一个在燕兴楼说出,夸上天去这样的话,但是陈镒却没有上过这类的奏疏。

陈镒犯过错,也受了罚,领过功赏牌,到河套治理水患,彼时河套兵锋刚至归化,还未到五原府。

总之陈镒是个还不错的大明臣子。

陈镒俯首帖耳的高声喊道:“陛下,南直隶乃是大明龙兴之地,彼时即便是张士诚雄踞苏南,不知天高地厚,与太祖高皇帝争吴王,高皇帝亦定都应天,乃是应天命之地。”

“将南直隶一分为四,岂不是大明龙兴之地一分为四,九鼐一分为四?恐招惹亡国之祸。”

“北方贫寒,赋税极少,靠着大运河南粮北上,生民无数。”

“南衙士子,过半数,闻讯无不焦虑惶恐,陛下不在京师,臣等惶惶不安,若丧家之犬。”

朱祁钰看了胡濙一眼,露出了一个无奈的笑容,胡濙想要分而化之,想法不错,也在做,而且也有成效。

但是有些事,不是分而化之能够解决的了。

胡濙无奈俯首,这不是他无能。

事实上,在之前商量的时候,朱祁钰已经预料到了这个结果。

这么大的事儿,不是靠其他的手段能够化解的,还是得他亲自下场。

“陈总宪,这次叛军作乱,就是盘踞在了南直隶啊。”朱祁钰又扔出了自己一个理由。

这个理由很充分,他们都反了,朱祁钰作为皇帝,想点招数,难道不应该吗?

陈镒跪在地上,继续高声说道:“陛下。”

“国家昏乱,所为不道,然而敢犯主之颜面,言君之过失,不辞其诛,身死国安,不悔所行,如此者直臣也。”

“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反言易辞而成文章,内离骨肉之亲,外妒乱朝廷,如此者谗臣也。”

“奸佞叛逆,国贼已诛,即便是叛乱之时,臣亦见魏国公徐承宗、宁远伯任礼,忠于陛下,忠于大明,对国贼不曾有任何虚与委蛇。”

“更有定西候蒋琬亲自攻破徐州北门,以迎王师。”

“陛下何故视臣工万民视如寇仇,南直隶的百姓、臣工、万民亦是陛下之百姓、臣工、万民啊。”

朱祁钰以叛乱为由,陈镒也议叛乱之中大明忠骨为奏对,并没有强词夺理。

能言善辩的风宪言官,其风力已成,朱祁钰今天如果不把这陈镒说服了,这个拆分南直隶的问题,就成了日经问题。

而且很有可能带来新的朝廷和地方的冲突。

到那一步,还不如不拆呢。

朱祁钰严肃的问道:“那陈总宪,朕来问你,你看过朕和李贤的奏对题注本的第三问吗?就是私权与公权之争吗?”

陈镒大声的回答道:“臣,看过。”

朱祁钰平静的问道:“三成的人丁、四成的赋税、半数的朝臣、四成的乡试举人、近九成海商商舶,如此庞大的地域,纠结起来,其合力,让天下侧目,叛乱已生,朕迟迟未曾南下,最终亲征平叛。”

“陈总宪,朕来问你,日后若是再次复叛,该当如何?朕领兵百万,把江南杀的一干二净吗!”

陈镒抬起头来,高声问道:“陛下,大明龙兴之地,如何叛明?”

“本就是逆臣手握斧钺,不得不臣服其淫威之下,但是陛下大军所到之地,无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这不正说明了,我大明人心向背吗?”

“大明没有这些人造反成功的可能啊,陛下!”

陈镒这句话就是于谦当初的那句话,大明除了百姓争命,亲王争道,的确没有势要商贾造反的舞台。

事实也证明了,他们的造反,除了时机选的对以外,连孙继宗他爹孙忠都不想造反。

朱祁钰听闻陈镒的话,终于露出了一个笑容,陈镒陷入了他的逻辑之内。

君臣奏对的时候,君是极为强势的一方,坐在三尺高台之上,而臣跪在了地上。

但凡是皇帝不是个蠢货,就永远掌握着话语的主动权。

不是朱祁钰多么的善辩,而是他坐在那儿,就是皇权的代表,陈镒在臣子的规则里反对皇帝的命令,终究是难上登天。

他继续问道:“那我大明朝廷的朝纲,斗斛、权衡、印绶、仁义,无法通行南衙,陈总宪的意思是,没有起兵就不算造反了吗?”

“臣不敢。不臣之心,亦是谋反、谋叛、谋大逆!”陈镒吓了个哆嗦,赶忙说道。

“陈总宪可知朕在南衙经历了什么?”朱祁钰继续问道。

陈镒认真的想了想说道:“臣知道部分,但不知其详。”

于谦站了出来,将南衙诸事,一五一十的讲了出来,除了陈婉娘之事,连冉思娘送播州书信至南衙之事,都说得一清二楚。

“第一次的媚香楼之前,陛下先是在烟云楼规劝,然后又是张黄榜劝谕,随后到了媚香楼亲自劝谕,亦不得不兴兵。”

“第二次,陛下反复宣谕,甚至告诉了那些人,到底准备了怎么对付他们,但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啊。”

“仁至义尽了。”

于谦这段话很长,用了将近半个时辰,将陛下在南衙诸事讲解清楚。

朱祁钰送回北衙的内容并不多,只有李贤六问、拆分南衙等,事实上,朝臣们只知道发生了那些事,不清楚究竟因为什么而发生。

例如陈镒为何会说,陛下何故视臣工万民视如寇仇,就是基于此发言。

其实在朝臣们的眼中,陛下就是去平叛、抓人、放煤,杀了一批,赚了一笔,杀了一批,又赚了一笔,逼死了一批,又赚了一笔。

把江南缙绅、商贾、势要折腾的够呛。

与其说是平叛,更像是去打劫去了!

皇帝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那么做,臣子去打听,不是想知道皇帝吃了几碗饭吗?

甚至朱瞻墡也不是很清楚,只是知道一些陛下在南衙受了不小的委屈。

直到于谦将其中的关键讲明白后,才让奉天殿内上所有臣子面如土色。

“陛下,臣未有不臣之心!”陈镒重重的磕在了地上。

其实他把冠带都摘了,就做好了今天被盛怒之下的陛下,给斩首示众的打算。

他可以以直臣死,但是他不能接受以逆臣死的结局。

陈镒已经在内心狂骂了!

简直是一群蠢驴!

陛下都到南京城了,还要让陛下尝尝厉害?还有陛下自食其言?

陛下是明牌!

“朕可曾视臣工万民视如寇仇?”朱祁钰问道。

陈镒大声的说道:“不曾!陛下仁至义尽!”

“那朕拆分南直隶之时,陈总宪还有异议吗?”朱祁钰再问。

陈镒还是大声的说道:“陛下,亦可缓缓图之。”

“臣以为可先分左右布政司,依然以南京六部衙门管理,日后再图拆分之事,如此直接拆分,天下士林人心惶惶。”

陈镒的想法其实蛮好的,就是劝陛下步子小一点。

朱祁钰原来离京前,就是这么打算的。

先设左右布政司,然后钝刀子割肉,用出太祖皇帝的兵法尺进寸取,切香肠一样,一点点的切割,将南直隶,最终切割成朱祁钰现在想要的模样。

但是到了南京之后,事情一点点发生,朱祁钰内心的想法,一点点改变。

朱祁钰思考了许久说道:“不如这样,陈总宪替换江南巡抚李贤,去应天府管几天事儿试试?”

“啊?”陈镒呆住了。

朱祁钰十分确信的说道:“陈总宪也是江南人啊,对那边风土人情更加了解对吧,换一换,也试试李贤的难处。”

李贤在南衙伪朝干了不到八个月的活,就逼出了李贤十四个问题,他的那六个问题,朱祁钰回答起来,已经不得不引出剩余价值的概念,才能解释明白。

要知道李贤那儿还有八个问题,等着朱祁钰回答呢!

朱祁钰只好溜了。

若是那八个问题回答完,他就得跟李贤解释下,为什么大皇帝不带着天下臣工万民,实现英特纳雄耐尔,彻底消灭朘剥了。

能把李贤逼到这种份上,可见南直隶的局势何其危如累卵。

陈镒认真的思考了下,刚要答话,陈镒准备答应去南衙试试。

不就是个南衙吗?李贤都能做的,他陈镒为何做不得!

他就是土生土长的直隶人,还能出什么乱子!

如果能做好,就可以让陛下收回直接拆分的命令,缓缓图之,就可以有很多的机会,比如把苏州省的首府定在苏州,而不是徐州。

他正要回答的时候,一个小黄门就匆匆从殿外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挂着金字牌的奏疏,冲进了奉天殿内。

小黄门进门的时候,还摔了一跤,打了个滚,又马上站了起来,将奏疏递给了月台之下的太监。

群臣都看着这一幕,这是发生了什么十万火急的事儿,让内官如此的惶恐不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