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剑斩佞臣,黄金横带为何人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刘玉娘看着自己的夫君,李贤平时是个不喜形于色的人,很少动怒,很少发火,似乎对什么都不是很在意。

但是李贤的大声说话,很显然,他很在乎这件事,似乎不做对他来说就是此生憾事。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顶着朝中非议,立她一个风尘出身的女子为继室这件事。

刘玉娘无奈的说道:“过刚易折。”

“想不通你们这些大男人,为何要豁出命,去维护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甚至你们自己都说不明白的东西。”

“但是,玉娘很欣喜,你还是这样的你。”

李贤摇头笑着说道:“那不是似是而非,那也不是不清不楚。”

“无论是斗斛、权衡、印绶、仁义,这些都是可以说明白,讲清楚的道理。”

立玉娘为侧室,对李贤很重要,这是李贤的仁义,如果这件事不做,他就会永远陷在是我、有我的人生境界里,永远无法达到无我的境界。

玉娘还是不太懂李贤的坚持,但是她觉得这样的李贤,才让他仰望。

李贤眉头紧皱的说道:“我要出门办事了,你最近不要出门,市舶司有京军在,最近可能会有点乱。”

玉娘拉了一下李贤,疑惑的说道:“这都子时了,你要去干什么?”

李贤十分郑重的说道:“抓坏人。”

“你知道吗?我们维护的那些道理,归根到底,就只有四个字,天公地道!”

李贤走出府门的时候,门外是无数的火把,这些都是京军,他关上了自己的家门,转过身来,翻身上马,声嘶力竭的吼道:“出发!”

为什么要在子时?

为了将所有的人一网打尽,不给他们任何反应的机会。

李宾言依旧站在观星楼上仰望星空,心怀宇宙的李闭眼为了更舒服的仰望苍穹,制作了一把躺椅。

其实今天的天气不太好,松江府是个比较爱下雨的地方,今天虽然没有雨,但是天空阴霾,观星条件极差。

李宾言听到了漏刻的声音,站了起来,看到了松江府市舶司的军卒们的火把如同燎原之势头,奔赴远方。

事实上,在李宾言看不到的苏州府、应天府、扬州府、宁波府等等,大明的京军同样在行动。

李宾言一直站在楼上,此刻的他,不再心怀宇宙,而是看向了地面,他露出了愤怒的神情。

这个老好人这种情绪很少,即便是被响马逼的狼狈不堪,斯文扫地的时候,李宾言都没有憎恶过响马,因为响马的根源还是山东的那另外一片天,孔府。

李宾言握着凭栏,眉头紧蹙的说起了过往:“贝琳,有的时候,我很迷茫,说起来其实蛮可笑的,我当初在盐铁会议上多有妄言,陛下和诸部明公们,时常笑我蠢笨憨直。”

“因为当时我很蠢的提议在南京设立一个铸币局,甚至还提议让势要豪右之家跟陛下一起压印御制银币。”

“当时我真的觉得他们都是诗书礼乐之家,那不是大明的左膀右臂吗?”

贝琳笑着说道:“李巡抚当初闹得笑话,都传到南衙来了,人人都说李宾言憨直,却有狗屎运。”

李宾言叹息的说道:“我以为我在谭城水驿、崮山马驿、昌平马驿被围杀的时候,我已经看清楚了他们的面目,但是我完全没想到,他们原来如此的可恶。”

昌平马驿在兖州府外,正是在那至圣先师的首善之地,李宾言遭遇了人生之中,最危险的一次围杀。

有倭寇在兖州府外,围杀大明钦差大臣。

当时李宾言以为自己已经看清楚了这帮人的真正面目,但是到了现在,他才知道,自己还是高看了他们的底线。

贝琳有些奇怪的问道:“李御史,到底发生了什么?”

李宾言此时背对着贝琳,贝琳完全看不到李宾言的眼神,如果看到,他一定会吓出病来,李宾言的眼神里充满了暴戾和一种压抑到了极点的愤怒。

李宾言语气平稳,十分平淡的说道:“咱们的陛下喜欢划出道来,把事情讲清楚讲明白。”

“做什么事儿之前,都会讲清楚,苦口婆心的说,你们不要这么做,这么做陛下会生气,你们小命不保,家里人还跟着倒霉。”

贝琳认真的思索了许久,他是南衙人,虽然陛下有很多的传说,但是这些传说,毕竟离的太远了。

他认真的思考了一下说道:“就像当初太祖高皇帝,作铁榜申诫公侯不要违法乱纪,公侯优游享富贵,陛下的势贾食租死安逸?”

李宾言重重的点了点头,看着无数奔走的大明京军,低声说道:“这次的行动是我一手安排的,会抄家、破户、籍家、斩首、流放。”

“当时打仗之前,我召集了三位商总,陛下的圣旨里有告诫商贾的内容,要求他们莫要自误。”

“其中就有一条,不许在官办扑买的军需之物中,以次充好,缺斤少两。”

贝琳回想了下说道:“当时李巡抚还贴出了告示去。”

李宾言摸了摸自己腰间的那把永乐剑,这是陛下赐下的尚方宝剑,陛下一直没收回去,他没想到又有用到的时候。

李宾言颓然的叹了口气说道:“华亭王家,三槐王氏南渡,世代居住在华亭东门,时代经营药铺。”

“这次我大军订购了四万银元的药物,催促三次,方才交货,却用琉璃片瓦,发霉药材滥竽充数。”

“华亭县令崔崇思负责押解,行贿转运司大使陈新立等人,最终居然把这批货交到了大军库房之时才被察觉。”

贝琳呆滞的问道:“瓦片、发霉药材?疯了吧。”

李宾言摩挲这手中的永乐剑,三尺长剑适合腰挂,但是因为是天子所赐的尚方宝剑,他其实很少挂在身上。

今天他拿出来了。

“是吧,疯了吧。”李宾言看着天空乌云遍布,叹息的说道。

李宾言谈到华亭王氏的时候,李贤已经带着京军将王氏府邸团团包围,甚至连攻城锤都推来了,近十余架子母炮被推了出来。

在轰隆之声中,王氏的家门被攻城锤破开,大军蜂拥而入。

得亏是这次舟山海战顺利,要是打的不顺利,那些发霉的药材能用吗?

这种药材显然会害人性命。

李贤在火把之下,点检者人数和抄没的资产,中官就站在一旁,一声不吭。

中官们在这个过程中,一言不发的把所有事记下,发回京师,这就是中官的作用。

“一群王八蛋!王八蛋!”李贤一边在火把光芒闪耀的时候,点检资财,一边喋喋不休的怒骂。

四万两银币,换了一批以次充好的药材,这次倒霉的不仅仅只有三槐王氏的一脉,还有整个华亭县大大小小的官吏。

而此时松江市舶司的观星楼上,李宾言看着华亭的方向,眼神里满是闪烁的说道:“我欲借剑斩佞臣,黄金横带为何人。”

李宾言念的这两句诗出自文天祥。

乃是崖山海战战败后所作,文天祥当时已经被俘虏,听闻战败十数万大宋忠骨投海的消息,悲怆泣血所写,诗名《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国事不济孤臣天祥坐北舟中》。

文天祥想要借一把剑斩杀佞臣匡扶社稷,但是他已经被俘了,何谈匡扶社稷呢。

李宾言不用向老天爷借一把剑,因为陛下给了他把永乐剑。

李宾言笑着说道:“杭州府永康徐氏,北宋末年,由被迁徙至杭州,随后开枝散叶,上饶徐氏抓着屠夫的生意,大军扑买了三十万斤的鸡鸭牛猪肉,合计五万银币。”

“注水我就不跟他们计较了,居然有五万多斤的烂猪肉,你知道他们怎么做吗?”

“那些猪肉都长绿毛了,他们居然涂了一层猪血上去上去,犒赏之时,三千多军士开始腹泻,死了三百人!”

“三百!”

李宾言用力的一拍凭栏,转过身来,贝琳终于看清楚了李宾言的眼神,那种将人撕碎的愤怒,吓得贝琳都要喘不过气来。

贝琳和李宾言一起仰望星空,心怀宇宙,无论是在传闻中,还是在实际的交流中,李宾言都符合他老实人的形象,憨直,待人处事,都很和善。

贝琳第一次见到如此模样的李宾言,那双眼似乎泛着绿光一样。

李宾言身上煞气逼人,他的声音如同低声咆哮的野兽,但非常平静的说道:“我在密州两年,又是平定响马,又是抵御倭寇,密州水师,两年还没死掉三百人,其中一次船沉了,才死了二十七个人!”

“舟山海战,一共才死伤不到三百人!”

“该死!该死!”

在李宾言说这句话的时候,王卺、马云、王寅,已经从宁州市舶司赶至了杭州等地,马云没有任何留情,这是来自前军指挥都司的命令。

由陶瑾下令,李贤下印下达的军令。

永康徐氏,开枝散叶,参与之人众多,京军入杭州城后,开始大肆搜捕,折腾了将近半个晚上,才算是安歇。

番都指挥马云雷厉风行,动作迅速,一次逮捕了近三千人,这三千人之中,有七成是家眷。

王卺看着这群人就是摇头,好好的做买卖不行吗?

陛下从来没有说过不让人发财,陛下圣旨,满城的告示,告诉他们官办扑买,不要耍滑头。

结果导致大明军队超过三百人,在犒赏的时候,死于非命。

在犒赏大军得胜的时候死去!

还有比这种死法更加让军士们死不瞑目的吗?

督办此事的王卺是个文官,而且在正统年间爬到了工部尚书的文官,对这种事都恨的咬牙切齿!

今夜是个不眠之夜。

恒林费氏的费亦应听着马蹄声在门外,阵阵的马蹄声就像踩在他的心里一样,阵阵心绞,他生怕自己的大门被踹开。

他参加了那天设在松江市舶司的前军指挥都司的会议,他回来之后,就对自己浙江地面的商贾,三令五申,这次少赚点。

大军打海盗不是为了海面安泰?

海面安泰,生意好做了,大家不是都赚钱吗?平江镇海,多好的事。

大军剿匪没收钱都是好的了!

还官办扑买,价格虽然不算高,但绝对有得赚。

但是费亦应从开完会就感觉到要出事,听着外面的马蹄声,他惊恐万分。

横林费氏他下了死命令,他们负责了一部分的腌菜、咸鱼和米粱,这部分费亦应压根就没敢假手于人,亲自验看。

马蹄声响了一夜。

费亦应松了口气,至少这次他们费氏没有倒霉,他们家门好好的,没有被砲石轰碎。

费亦应打开家门,就匆匆赶往了松江府市舶司,他一直恭候在市舶司衙门之外,他已经递了拜帖,希望能见李宾言一面。

这么大规模的抄家破户籍家的大事,他作为浙江商总,必须要见到李宾言,才能够安心。

一直等到晌午的时候,费亦应才见到了熬了一夜未曾休息的李宾言。

“参见李巡抚。”费亦应俯首说道。

李宾言看着费亦应,笑着说道:“附逆作乱没有费商总,媚香楼没有费商总,哄抬煤价没有费商总,哄抬市舶司物料没有费商总,这次以次充好又没有费商总。”

“费商总实在是深谙生存之道啊。”

费亦应等在外面的时候,焦头烂额,听到李宾言数来数去没有他们费氏,他终于松了口气。

这么多案子,撞上一个,都是死全家的事儿,他是费氏当家,他要自己活,也要自己费氏族人活。

这个商总哪有那么好当的?

“哪里哪里,就是活的明白些。”费亦应谦虚的说道。

他是个很明白的人,出了事他没有去找李贤,李宾言在这次征夷之事中,什么印绶都没挂。

但是人家有永乐剑,南衙地头上,真正说话算话,管事的还是李宾言。

李宾言是陛下的嫡系,天下佩尚方宝剑做事的臣子很多,比如现在的兵部尚书江渊,清查天下粮仓的时候,就挂着永乐剑,后来办完差事,就收回去了。

能一直挂着尚方宝剑的只有面前这位很和善的老好人了。

而且看陛下的意思,压根没打算收回去。

“费商总不忙着赚钱,怎么到我这破衙门来了?”李宾言疑惑的问道。

费亦应犹豫了许久才振声说道:“李巡抚即将大祸临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