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四十三章 大明失去了自信力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四十三章 大明失去了自信力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4:54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朱祁钰是极为幸运的。

大明的铁料其实是高磷铁料,磷被空气氧化之后,会被白云岩还原成磷,重新进入钢水之中,如果钢水中的磷过高的话,就会一击即碎,不堪大用。

土法炼钢的年代里,不合格的钢,大多数都是高磷。

中国幅员辽阔,但是高品质的铁料其实很少,铁料大多数不堪大用。

他的幸运就幸运在,景泰炉的防火内衬砖和耐火土,是碱性材质,由白云石打碎制成的耐火砖。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再加上添加在物料中的石灰石,可以让钢水脱磷,才获得了大成功。

这没关系,朱祁钰已经决定每年少做两套常服。

支持王恭厂进行大规模的实验,如何配料,如何控制炉温,如何改进炉前包。

他少做两套衣服,可以支撑王恭厂实验上千次了。

“总之,是一个好的开始。”朱祁钰看着偌大的景泰炉,换好了衣服,终于松了口气。

钢铁,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无论何时都是如此。

朱祁钰志得意满的看着景泰炉,这里就是新大明帝国的起点。

他看着脚底下的钢锭,颇为感慨的说道:“于老师父,朕有个想法,大明的工匠只有匠户和住坐工匠两种,只有住坐工匠有月盐可以拿,我们是不是可以进行分级。”

“厘清大明工匠们的技术能力,顺便鼓励工匠们技术进步?”

合理的、灵活的利用制度、规定,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是朱祁钰追求的目标。

于谦显然一愣,俯首说道:“臣也曾经想过,但是毕竟都些奇淫巧技,登不得大雅之堂,臣这几天就写好奏疏,呈陛下御览。”

奇淫巧技…

在宗族礼法的大背景下,工匠们的技术都是奇淫巧技?朱祁钰对此嗤之以鼻。

“嗯,于老师父,早些休息去,朝堂是战场,瓦剌人也要来了。”朱祁钰非常肯定的说道:“于老师父以后还是莫要熬夜的好。”

“谢陛下体恤。”于谦恭敬的行了个稽首礼,送离了朱祁钰。

他没有遵循皇帝的命令去睡觉,而是在景泰炉周围的钢锭上穿行,偶尔他还会蹲下,查看着钢锭的切口,露出一些欣慰的笑容。

在于谦看来,他一点都不害怕瓦剌人。

就像他说的那样,大明京营里的精锐战死了,还有备操军、备倭军,还有他,他们战死了,还有其他的大明人站出来,前赴后继。

大明不怕战败,但是他却是深深的畏惧着,大明失去了进取之心。

这对一个王朝而言,是致命的。

今天大明一场大病不死,却畏头畏尾,平衡、绥靖、妥协,那大明总有一天会亡的。

好在,赶鸭子上架的大明新帝朱祁钰,似乎并不是一个甘于守成的君王。

他抛了抛手中的钢锭,扔在了砂土之中,拍了拍手,双手放在背后,向着马厩而去。

他一直在想,为什么比铁水凉的空气灌进去,铁水的没有凝固,反而变得更加炽热。

这种事为何如此怪异,难道说朱祁钰真的是应天运而生?

朱祁钰知道答案,其实就是铁水中碳、锰、硅、磷在充足的氧气下,充分反应,才让铁水温度再次拉升。

他今天最大的收获是一大堆可持续性制备的钢锭,那于谦收获的是:大明中兴有望。

大明皇帝回到了郕王府中,汪美麟和杭贤带着孩子来看了一圈,结果大明皇帝忙于案牍,她们也只是看了一眼,就黯然离开了。

两个美妇对视了一眼,难道是因为生了孩子,所以陛下对她们已经失去了兴趣吗?

“真是太可惜了。”朱祁钰颇为感触的点了点紫荆关的位置,他完全不知道汪美麟和杭贤所思所想,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打退瓦剌人。

柰子固然好,但是有命才能享受。

“陛下可惜什么?”兴安送了一盏茶问道。

朱祁钰其实一直不想战争发生在国门之内,这对民生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

比如从朝中明公送自己的妻儿南下,无数人南逃,大明向南的大路上,每条路上,都是挤满了逃难的人,商贾拖家带口的离开,连产业都丢下不顾,京城内的东西两个大集,已经门雀可罗。

这种现象,于谦用兵祸来形容。

他其实和于谦讨论过夺回紫荆关的可能性,但是被于谦否决了。

如果可以决战于野,于谦一定不会惜命,但是不可以,六师尽丧的后遗症也在逐步的蔓延。

大明的臣民们,连在廷文武,都对大明的实力,失去了一定的信心。

“缺马呀。”朱祁钰颇为无奈的说道。

大明军队战阵可谓是一等一的强,但是缺少马军是不争的事实。

正统年间,河套其实已经被瓦剌人实际控制,大明缺马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了。

大明也从野战军逐步沦为守城军,大明的知府们,现在戍边最大的成就,就是修了多少城墙。

“修城墙,而不厉兵秣马,这就是现在大明朝的现状。”朱祁钰感慨的看着堪舆图,这是个系统性的问题。

兴安放下了茶盏,默默的研磨,想了许久才说道:“陛下,不是臣多嘴。”

“这大明的朝臣们为什么喜欢修城墙?原因错综复杂,但是修城墙最为省事倒是真的。”

“征民夫为军户,缙绅们,不高兴,都去当兵了,谁给他们种田?”

“练兵费时费力,还不讨好,练的好了,朝里的明公们不高兴,就有人说拥兵自重。弹劾一下,都察院的言官们闻风而动,逮着军将们就开始弹劾,谁受得了?”

“练的不好,就更别提了,那更是费力不讨好,还被人嘲弄。”

“臣以为这件事还是的缓缓图之,等到打退了瓦剌人再说。”

朱祁钰看着堪舆图盯了很久说道:“兴安,你觉得这一仗,能赢吗?”

“不晓得,臣心里没谱。”兴安选择了实话实说,这是他真实的想法,他就是个跑得快的小太监而已,军国大事哪里懂?

凤阳诗社的那篇《布仁行惠议》为什么被陈循看到?

因为流传极广。

和兴安一样,其实多数人,对于即将而来的京师保卫战,没有任何信心。

朱祁钰让卢忠抓了凤阳诗社的十四个人,但是这事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类似的观点在坊间喧嚣,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京师这一战,不仅要胜,而且要大胜!

“瓦剌人走到哪里了?”他忧心忡忡的问道。

兴安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明日可能就到紫荆关了。”

瓦剌人走到哪里了?

比兴安估计的要快一些,他们已经进了紫荆关内。

站在紫荆关的城头上,瓦剌太师也先,看着不远处的关沟,脸上的笑容无论如何都无法抑制。

“大皇帝,你知道那里是什么地方吗?”也先用力的拍了拍城墙,指着远处的关沟大笑着问道。

朱祁镇摇头:“朕不知。”

也先指着远处的沟渠说道:“此地名为关沟,居庸关有南北两道关口,被称为南北口,而两侧是崇山峻岭,约四十里沟谷,叫做关沟。”

“而居庸关就雄踞关沟之上,东西延展长城,自古就很难攻陷,可以用固若金汤来形容。”

“皇上,如果你是瓦剌人,你如何攻破居庸关呢?”

朱祁镇看着远处的居庸关摇头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无须攻破,走到那里,自然处处拜服,不攻自破之。”

也先听闻朱祁镇如此说,阵阵晕眩,连连失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