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时之序,生机断绝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我不能马上答应你的条件,我会从舟山请来征夷将军,从南衙请来征夷总督军务,共同参议此事。"李宾言做出了决定,并没有立刻答应。

这件事定然会如实禀报朝廷,在禀报朝廷之前,肯定要做出应对。

这不是李宾言一个人可以解决的问题。

征夷将军是陶瑾,他将自己的事物安排了一下,泛舟至松江府市舶司,李贤来的速度也很快,他第三天就赶到了松江府市舶司。

番都指挥马云、平江伯陈豫魏国公徐承宗也来到了松江府市舶司,除了要讨论一下怀机所请之外,还有舟山水师的营建,需要汇总一下,这才是头等要事。

李贤是故意离开,南京城里,现在有两百个贪官在,如果有人要营救他们,正中李贤的下怀。

要知道一个队伍里,最难找出的就是内鬼,李贤可不认为自己手下的一帮人都是为了大明朝尽忠职守。

一旦李贤离开了南衙,必然有些人生出许多的心思,留在南衙的有岳谦、季铎和袁彬。

这三个人和内鬼总是有着不解之缘,如果李贤这次的离开,能够抓到一批内鬼的话,那就是鱼获。

等到人悉数到齐的时候,李宾言将怀机所请说的很清楚。

他略微有些出神的说道:"我的态度是不赞同,我认为我们的庶弁将和掌令官即便是去了也没有用。"

"如果两位都同意的话,我会保留意见,但是坐罪等罚。"

李贤奇怪的问道:"理由呢?我认为派两百庶弁将和掌令官试一试,也有必要。"

李宾言想了想说道:"一个国朝有四时之序。"

"具体来说,春天万物复生,属仁,相应的也应行仁政,如不准杀幼生、毁卵,要赈济贫苦,贷种子,助孤民,赦罪犯等。"

"夏天万物茂长,属忠,这时要实行鼓励政策,以劝天功。"

"秋天万物萧杀,属急,与之相应,政治要从严,如行五刑,诛大罪等。"

"冬天万物休息,属闭,与之相应,要集聚财货,妥加贮藏,对民进行教育等。"

唐兴眨了眨眼,这个李宾言几日不见,越来越有出尘的味道了。

心怀宇宙,仰望星空,这说话倒是不深奥,但是总觉得有点悟道的古怪感。

李宾言继续说道:"春无杀伐,夏无遏水,秋无赦过,冬无加赋。"

"如果我们看历朝历代的兴衰更替,莫过如此,国朝伊始,必施仁政,休养生息,恢复人丁,过了段时间,就出现了种种问题,就要纠正鼓励万物。"

"再之后必然是杀伐之时,所以也有秋后问斩之说,到了万物萧索之时,就是到了消耗积蓄之时。"

"洪武初年是仁,洪武中的时候是夏,洪武末年是秋,建文年间是冬。"

冬天熬不过去,会怎么样?

会失道天下。

李宾言继续说道:"历朝历代莫过如此,法天合德,象地无亲,日月之明无私。"

李贤呆滞的看着李宾言,这个人说话心怀宇宙之后,说话是神神道道的,但是说的居然如此有道理!

李宾言继续说道:"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夏者,阳气毕上,故万物长;秋者,阳气始下,故万物收;冬者,阳气毕下,故万物藏。"

"精健日月,星辰度理,阴阳五行,周而复始,若如四时之变迁,天地之运行是也。"

"天俯万物,制轨寒暑,周行日月,再次星辰,天之常也。"

李宾言第一句话引自胡濙总结财经事务的话,但是也是他仰望星空记录星图时候,对国家大事的种种思索。

"违四时之序,君必失其道,无以有其国。"李宾言叹息的说道。

他又想起了正统十四年七月份,冻死在阳和的那些军卒,违背了四时制定法令,比如在春耕之时,滥征徭役、兵役,在冬季大兴土木,都是不道的政令。

李贤嘴角抽搐了一下,上一次李宾言根据星等,出现了一个六等秩的理论体系,李贤认为那已经是李宾言仰望苍穹最大的收获了。

但是...看起来并非如此。

"具体到我们现在这件事呢?"李贤继续追问道。

李宾言看着怀机,虽然怀机满是期待,但是李宾言还是开口说道:"琉球国已经到了冬序,生机已绝,只能**春序至了。"

李宾言话没说全,但是表达的已经很明白了,琉球国即便是整理好了戎事,依旧逃脱不了四时之序。

派点庶弁将和掌令官过去,完全没有任何的作用。

怀机双手合十,重重的叹了口气,他其实准备好了很多的银子,但是的确如同李宾言所言,不是银子的事儿。

李贤深以为意的点头说道:"你说服我了,我也不赞同。"

陶瑾想了想说道:"我赞同派遣庶弁将和掌令官,不能坐视不理,否则日后谁还听大明的话?"

"我也赞同陶都督的说法。"马云赞同陶瑾的意见说道。

平江伯陈豫犹豫了下说道:"我也赞同陶都督的想法,怕死不当兵,总要试试,琉球国对我大明至关重要,万国海梁之地。"

徐承宗并没有表态,他不参与征夷之事,没有投票权,唐兴也没有投票权。

李宾言点头说道:"二比三,那么就派吧,若是陛下怪罪下来,我等同罪。"

"陶都督遴选庶弁将和掌令官之事,就交给你了。"

陶瑾说道:"好。"

怀机本来已经心如死灰,听到决议的时候,脸上露出了笑意,双手合十,俯首说道:"谢过天朝上国恩典,我琉球国将给五万两金花银军费。"

"将士们到了琉球两倍大明俸禄,若是战亡,以大明抚恤双倍之。谢父国成全。"

怀机见识过袁彬等人的作战,快进快出,做事不拖泥带水,执行坚决,作战计划周详,考虑周全,是他见过最强的军事行动。

五万两请三百人两年时间,这个费用其实很贵了,但是怀机丝毫觉得不贵。

"报!"一个掌令官走了进来,俯首说道:"将军,总督...琉球发生了内乱,王世子布鲁、王弟布里两伤俱绝,王宫悉数被毁,首里城一片火海。"

"国王生死未卜。"

怀机听闻消息,猛地站了起来,但是一口气没喘息过来,哗啦一下倒在了地上,眼看着昏了过去。

"叫医倌!"李宾言高声喊道。

一阵手忙搅乱,怀机是急气攻心,医倌顺气之后,怀机醒了过来,但是面色煞白的坐在椅子上。

李宾言坐在主座上,思考了很久说道:"请节哀。"

琉球国可以说是怀机一辈子的成就,他未曾中举,到了琉球帮助了尚巴志统一了三山国,琉球国至此发展起来。

但是正如李宾言所言,生机已绝,需要**春序,万物勃发之事。

在松江市舶司的众人,默默不说话,李宾言话说了一半。

其实宣宗的时候,是春序夏序,在正统初年是秋序,在正统十四年,是冬序,升级断绝。

事实上,这个冬序一直到稽戾王死的时候,才算彻底结束。

大明迎来了勃勃生机。

四时之序。

"请道圆大师下去休息吧。"李宾言颇为无奈的说道,明明已经得到了有利于琉球国的决议,但是琉球国生机已然断绝了。

"我们来讨论舟山水师之事吧。"李宾言看着怀机落寞的背影,坐直了身子说道。

会议在进行。

松江市舶司和撒马尔罕大约有两个半个时区的差异,撒马尔罕的日落比松江府晚了一个时辰一刻钟左右。

兰宫之内,王复正在和也先汇报着自己的政策。

"大石,我们要把吉兹亚和天课废除,争取大多数乌兹别克人的支持,改为一体征纳,丁税、调庸、商车抽分暂行,以钞关视货物贵贱不等,抽分一成到两成不等。"王复说到了第一项改制那就是税赋改制。

撒马尔罕的税赋只有吉兹亚和天课两种,这两种税赋已经不是宽纵那么简单了,收多收少,完全看天意。

王复继续说道:"我们应该拥有自己的工坊,铸币,重钱银币我们铸造不了,但是我们可以铸造通宝。"

此时的撒马尔罕用的铜钱是一种叫突骑施铜钱,外圆内方,和中原用的铜钱是一样的。

突骑施汗国,就是那个在开元年间,从唐玄宗手中抢下碎叶城的突骑施汗国。

事实上,在唐时,整个西域用的钱都是昭武九姓铸造的唐制铜钱。

突骑施汗国主要由栗特人组成,他们以行商闻名天下,所以,一百二十钱和中原的飞钱大约等同,都是小铜钱,栗特人掌控着铸钱的生意,一直到元末。

和大宋一样,留下了数量庞大的铜钱,但是这些铜钱,磨损严重,已经不能再做钱币使用了。

"大石?"王复刚要继续说,看着王座上的也先疑惑的问道。

也先似乎是刚刚回神说道:"你说到哪里了?"

王复看着也先的模样就知道,他没有在听。

这段时间,他一直汇报着自己的政令的推行,但是都像今天一样,也先从来就没认真听过。

也先的精力比较差,对这些事儿虽然在听,也只是在听而已,至于听到了多少,王复不知道,也先也不知道。

也先坐直了身子,伸了个懒腰,颇为确认的说道:"这些事,不是说交给王资政负责吗?而且都在咨政院落了锤,那就这么做吧。"

"而且我要筹备进军拔都萨莱之事,这些事,以后就不用汇报了。"

"咨政院已经送来一次了。"

也先强调了一遍,这些政疏,都是咨政院商议之后,落锤送到了兰宫之中,由也先签字下印执行。

王复放下了手中的陈条,知道说也白说,索性就懒得再说了。

王复十分郑重的说道:"但是有一件事,大石务必听我一言。"

也先兴趣盎然的说道:"和卜撒因开战的事吧,这个家伙眼睛如同长在了头顶上一样,居然要求我离开撒马尔罕,将这个城池还给他。"

"他是在做梦吗?"

给卜赛因的国书已经有了回音,住在赫拉特的帖木儿国王卜赛因,要求也先把这个城池还给帖木儿王国,说这是帖木儿王国的都城。

"我来的时候,他怎么不说这是帖木儿重建的城池呢?他自己在赫拉特潇洒,我打下来,他就问我要?哼。"也先颇为不屑的说道。

撒马尔罕的兰宫,是帖木儿建的,就是现在也先住的王宫,但是他来的时候,这里被乌兹别克人占领,和卜赛因已经没什么关系了。

王复却摇头说道:"漫天要价,坐地还钱而已,就跟做买卖一样,只要他不打过来,咱们就跟他磨嘴皮便是。"

也先对王复这种磨嘴皮的说法,颇为不屑的说道:"把他打死就是了。"

王复深呼吸了好几下,告诉自己不生气,他摇头说道:"打死他卜赛因,前面还有一个奥斯曼,继续打过去吗?到了拔都萨莱的时候,我们的兵力还有多少?"

"就是到了金帐汗国做了可汗,难道和金帐汗国现在的可汗一样什么权柄都没有吗?"

"那还不如在和林和大皇帝拼一下呢。"

也先沉默了许久说道:"你说的有道理。"

王复这才松了口气,也先真的打过去,也不是不能打的赢,但是这样和历代的西进都没什么区别,最终失去了锋芒,最后被同化而已。

他们才是少数人。

也先也知道王复说的有道理,坐直了身子说道:"那你说怎么办?他说话那么嚣张,还一副欠打的模样,不打他一顿,心气儿不顺。"

"在东边受大皇帝的气,到了西边,还得受气,那我不是白来了吗?"

王复翻动着手中的纸张,翻到了军队待遇的那一页,说道:"我们在和林已经改编了我们的军队,现在有七个团营,和一个怯薛军。"

"这八个团营,我们应该给他们最好的待遇,最好让他们子孙无忧,世袭罔替,世代受人荣养,但是要对他们定期进行考校。"

"他们将是大石忠诚的拥护者。"

"然后组建吸纳更多的成丁加入军卒,这部分的待遇就没有那么高了,就是普通的乌军、突厥军,也是共计四个团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