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碜,很寒碜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碜,很寒碜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4:54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李燧的痛苦并不是自己的旧人,他抱着入狱的心态,进京闹腾来了,为了不牵扯无辜,和旧人有约,不过也是在破户奔走五千里之前的事儿。

走的时候,他一点都没打算着自己能活着迎娶旧人。

他在会试放榜的时候,都没去看,反复思考之后,才去敲了登闻鼓。

结果他考中了进士,还真的告了御状,还告赢了。

来自朝中三品大员的压力,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我想好了。”李燧最终还是不肯屈服,面对威胁还是尊从了本心。

不肯怂,谁怂谁不是男人!

他本就是你这样的人。

若是肯跪,那当初在镇雄府就跪了,还用等到京师,等到进士及第的时候吗?

媒婆和媒人站了起来,离开了会同馆。

李燧的眼神中有些黯淡,这老话说得好,是再一再二不再三,这一下,彻底把吏部右侍郎项文渊给得罪了。

第一次拒绝,是正常的,本身婚嫁这种事,就讲究个你情我愿,不乐意拒绝也很正常。

第二次是项文渊被女儿闹得没了办法,才让媒人登门。

这第三次,项文渊完全就是奔着面子去了。

他可是吏部的侍郎,虽然平调了右侍郎,朝中几乎都知道了他项文渊做不得吏部天官,但是也不是李燧一个小小的进士可以得罪的。

项文渊的这种心态,其实并不意外。

李贤得罪了杨士奇,在外面做了十九年的官兜兜转转,回京之后就做了个侍中。

王翱得罪了杨士奇,外任做官长达二十五年的时间,若非扈从陛下南下平叛,又在两广屡立功勋,这能不能回京还两说。

李燧最正确的做法,是在第二次的时候,答应了项家的亲事,这样项文渊有面子,李燧背靠岳丈的大树,也好乘凉。

但是事已至此,李燧也只能摇头。

李燧对自己的才学很有自信,他在未看榜的时候,就已经笃定了自己可以成为进士,现在,他的前途已经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哪怕项文渊什么都不做,朝中有的是人给他下绊子。

媒人到了官邸,递了拜帖,来到了项府。

“谢过二位媒人了。”项文渊听完了媒人的描述,嘴角抽搐了一下,一人给了五枚银币,送走了这两位媒人。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等到媒人离开之后,项文渊手中的茶杯终于拿不住了,用力的摔到了地上。

“爹爹,他这是敬酒不吃吃罚酒!”项家三女儿一直在屏风后面听,待媒人走后,她端着腰上的肉,走了出来,愤怒的说道。

项文渊的眼神有些凶狠,语气更是带着几分压抑的愤怒说道:“都知道我项某人一朝失了势,一个小小的进士都开始蹬鼻子上脸了!”

项文渊的妻子崔氏闭着眼,根本不看这对父女。

这件事闹到这个地步,项府丢了大面子,根本不该这么做。

这是人李燧的问题吗?

崔氏面色有点悲苦,这三女儿平时骄纵惯了,这年岁越来越大,到了出嫁的年龄迟迟嫁不出去,就开始一哭二闹三上吊。

她的夫君最近官运不顺,先是为吏部天官不喜。

这王直年岁已高,去年又因为和解祯期有点亲戚关系,被弹劾的差点下了台,本来她夫君这天官的位置十拿九稳,结果被一个后进的王翱生生给夺了去。

这一下子,项文渊就是整日里有些魂不守舍,也变的有些癔症了起来,平日里他决计不会做出这等事来。

只见这项三女儿依旧忿忿的说道:“不能让他有好果子吃!定要有一天,让他跪在我们家门前,求着咱们家嫁闺女!”

崔氏一听这话,就惊恐的睁开了眼说道:“夫君,万万使不得啊,京师缇骑遍布,要是让陛下知道了,怕是…怕是…”

“女儿!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想嫁给他不成?回屋去!这里没你说话的份儿。”

“夫君,千万不要意气用事。”

项文渊恍然惊醒,京师首善之地,可是越是首善之地,越是危险,他要真的做点什么,要让陛下知道了,别说右侍郎了,能安稳的告老还乡都困难。

“娘子说得对,不能做,不能做。”项文渊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这真是稍差一步,就被陛下当成典型了!

项文渊有些心有余悸的说道:“我也是气糊涂了,本来仕途就不顺,女儿再一吵闹,就是心浮气躁,险些就给全家招惹祸患了。”

项文渊又有些意难平的说道:“就这么放过他不成?”

“你还想怎么样?还嫌丢人没够吗?”崔氏一听就急眼了,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说道。

项文渊思前想后,将一腔郁闷,化作了一声长叹。

“罢了,罢了,落魄的凤凰不如鸡,之前我做左侍郎的时候,他们什么模样?现在又是什么模样?这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啊。”项文渊有些颓然。

崔氏又宽慰了几句,可是这事儿不是可以言语宽慰之事了。

项文渊忽然面如土灰,哆哆嗦嗦的说道:“完了,完了,彻底完了。”

“怎么了?”崔氏疑惑的问道。

项文渊嘴角哆哆嗦嗦,莫名其妙的说道:“我不动手也会有人动手了。”

他项文渊所料不差,有些人已经对李燧明里暗里动手了。

讨好项文渊的人,是因为项文渊还是右侍郎,权势滔天。

打算借着这件事是扳倒项文渊的人,更不少,他们等着项文渊倒了霉,空出这右侍郎的位置,只要项文渊掉下去,大家都可以挪一挪。

所以这两种人,默契十足的形成了一股暗流,李燧就被安排了。

李燧收到了两条坏消息,他的旧人…嫁人了。

在他离开蜀中第七天的时候,那女子的家人,怕她们家里受到李燧牵连,逼着他的旧人嫁了人家。

这让李燧怅然若失。

第二条坏消息,则是李燧做了兵科给事中,去陕西行都司做检阅边事兵科给事中。

检阅边事兵科给事中,类似的职位还有朱纯,就是在宣府做兵科给事中的那位画家,后来主持了宣府贡市的人。

这个职位一般是给没有功名在身,恩荫来的官员做的。谷

这两个坏消息压得李燧喘不过气来,他有些郁结,随后看着天空的眼神愈发的坚定,脸上的郁结消失不见。

检阅边事给事中,就闯不出明堂来吗?

而此时的胡濙笑来到了聚贤阁,找到了陛下,将此次进士如何安排写成了奏疏,送于了陛下。

“下盘棋,手谈一局。”朱祁钰拿出了围棋,胡濙不会兵推棋盘,朱祁钰就和胡濙开始下围棋。

朱祁钰的围棋技艺大概就是胡濙让出两只手,朱祁钰都不见得能赢那种棋术,胡濙想放水都没法放水。

太菜。

“陛下,吏部右侍郎项文渊,逼婚新科进士李燧,闹得沸沸扬扬,陛下可知此事?”胡濙一边下棋,一边说到了京中诸事,他这是设问句,陛下必然已经知晓了。

在绝对忠诚的顺天府,连奸细都活不下去的地界,闹出这么大的舆情,陛下能不清楚?

朱祁钰点头说道:“听说了。”

胡濙感慨万千的说道:“李燧也倒了霉,去检阅边方,到陕西行都司做兵科给事中了。”

陕西行都司在哪?就是河西走廊。

从嘉峪关到景泰县的位置,就是陕西行都司所在,有三百军堡,除了官道驿路,一片荒凉之地。

朱祁钰已经看完了胡濙的奏疏,自然知道李燧去了哪里。

他想了想说道:“朕待会把他宣来,问问他自己乐意不乐意去,不乐意,再重新换一个便是。”

胡濙长揖俯首说道:“大明有这等直臣,臣为陛下贺,陛下器重这等直臣,臣为大明贺。但是臣以为还是让他去便是。”

“揠苗助长,反而苗不出穗,初入官场,就遭到了这等磨砺,日后若是磨了出来,必然是一把利刃。”

被人针对从来不是坏事,在大明的官场上,最害怕的就是毫无作用,废物一个。

胡濙不觉得去陕西行都司是一件坏事,这些年随着河套地区的全面收复,河西走廊正在恢复往日的热闹,这一发展,问题就多了起来。

有个能臣干吏去陕西行都司也是好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臣说这件事,不是说李燧,臣说的是朝臣们的手段,还是太着急了。”胡濙一脸嫌弃的说道。

朱祁钰一愣,疑惑的问道:“哦?此话怎讲?”

胡濙摸了摸胡须嗤笑的说道:“假如要是臣做这件事,臣就暗搓搓的来,这么明火执仗的安排李燧,落到了下乘了。”

“胡尚书说的是项文渊吗?”朱祁钰一愣问道。

胡濙摇头说道:“项文渊那是失心疯了,才一而再,再而三的去登门,丢了自己的脸面。”

“臣说的是那些想要扳倒项文渊,和巴结项文渊的人。”

朱祁钰了然,胡尚书又要说朝堂狗斗之术了,这是胡濙极为擅长的事儿。

他笑着问道:“那是怎么一个慢慢来的法子?”

胡濙下了一子,他围杀了陛下的大龙,已经赢了,但是作为裁判的兴安,却是动都不动。

“这下策,就是眼下他们火急火燎的样子,把李燧扔到陕西行都司去。”

“这中策就是慢慢来,先给李燧一个京官的印绶,然后挂着京官的印绶,这叫先礼。”

“等李燧真的到地方了,那大计、入京述职,就是对付李燧的手段了。”

“考评的时候,也不需要多么的低,每次一个中上评,李燧就得在外任官十五年以上了,这叫后兵。”

“陛下日理万机,哪里还能记得这个人哩?只需要五六年的功夫,他就泯然众人矣了。”

“李燧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朱祁钰眯着眼,想了半天,的确是如此,他疑惑的问道:“那上策呢?”

胡濙不再下子了,十分平静的说道:“上策就简单了,把他扔进翰林院做翰林去。”

“李燧是一个很有主意的人,而且是个实践的人,他不是丘濬那样喜做黄粱美梦,把李燧送入翰林院做翰林,比杀了他还难受。”

“如此蹉跎几年,他自然就不是现在这个浑身傲骨的李燧,而是被磨得圆滑的李燧了。”

这上策果然狠毒。

把直臣磨的圆滑,可不就是把人骨头给打断了吗?

于谦、王文、李贤,王翱这些人都和杨士奇发生了点摩擦,在外为官数十载,也是杨士奇一命呜呼,失了势,才算是入了京。

把人外放,很难把人的骨头打断,那么多的磨砺,最后还是脱颖而出,那自然是锋芒毕露。

但是扔进翰林院里做翰林,再多的傲骨,都能给他打断了,磨平了,成为圆滑至极的官僚。

胡濙收完了自己的棋子,笑着说道:“现在这个火急火燎的样子,手段实在是有点寒碜,很…寒碜。”

“什么是政斗?讲究个润物细无声,不知不觉之中,置人于死地,甚至其本人,都发觉不了,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才会疑惑,我怎么变成现在这副模样?”

眼下的文臣的手段之低劣,让胡濙只摇头,做不得李善长、胡惟庸,那至少做个夏元吉、杨士奇。

这种低劣的手段,每次都让陛下看笑话。

说到底,这帮人还在在正统年间为官,过得太安逸了,连文官们最基本的狗斗素养都退化了。

胡濙不再谈论这些退化的文官,反而开口说道:“陛下,臣知道陛下为都察院总宪人选忧思,臣有一人举荐。”

“谁?”朱祁钰的确在为都察院总宪发愁。

陈镒说什么都不想干这个总宪了,三番五次的上书,想去鸡笼岛治水去。

那么总宪谁来做?

朱祁钰心中的人选,第一个是李宾言,本身李宾言就是佥都御史出身,胜任都御史也是应有之意。

可是李宾言现在仰望星空、心怀宇宙,向往自然,一心想去天边看看,验证下地球到底是不是个球,对于这朝堂的政事,也不是很在意。

第二个人选,自然是徐有贞这厮了,正好放在火架上烤一烤。

可是徐有贞压根不肯留在京师,以国之大事为由,连夜扛着行礼跑了。

胡濙犹豫了下说道:“贺章,就是弹劾臣无德的佥都御史,他在云南干的不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