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李宾言在松江府做了什么事?

松江府市舶司,这是陛下对长江三角洲的最大期许。

长江水路二十万里,沟通东西,贵州、云南、四川、重庆、湖广、凤阳、应天府、江西、苏州、浙江,大半个大明的货物都会到松江市舶司转运。

在李宾言手中,松江市舶司拔地而起,无论上下,皆井井有条,有条不紊。

仰望星空是李宾言的爱好,他脚踏实地的做事。

松江万国城,大明的海贸制度探索的一小步,确实大明开海的一大步。

万国城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亦思巴奚战乱再次发生。

亦思巴奚战乱,福建泉州一场长达近十年的以波斯人军队“亦思巴奚军”为主的乱战,这长达十年的色目人叛乱,把泉州这个数百年的最大港湾,给折腾到了气数将尽的地步。

而朝廷对外番的管理一直处于一种探索的状态,而李宾言请旨建造的万国城,就是实践中的一步重要探索。

所有的外番入大明,都住在万国城,在城中不得携带任何兵刃、火器等物,如果作乱,杀无赦。

松江造船厂和宝山城的建立,也是李宾言在松江府的成绩之一。

尤其是宝山城的布局,是李宾言的实践探索。

宝山城是大明的第一座工匠城池,在过往的叙事方式中,工匠一直是贱业,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存在。

立在十大历局之中的墨子塑像,就跟一根锥子一样,扎在了所有儒生的心中,阵阵作痛。

而宝山城从筹建到正式落成,都是李宾言一手操刀。

将工匠对大明前进路上的作用和意义,纳入了大明叙事体系之中,这是李宾言建立宝山城的政治意义和文化意义。

很多人讨论生产力的时候,却不讨论工匠的待遇和工匠存在的意义。

既然大明有了同榜、同乡、同师的结党,为何工匠不能形成合力呢?

形成合力,才会有话语权,眼下松散的结构,是没有任何话语权可言的,就连崇圣,祭奠墨翟,都是小打小闹。

石景厂、马鞍厂、江淮厂、胜州厂、六枝厂、滇铜厂的官厂制度,正在稳步推进之中,那么工匠为何不能形成工党呢?

宝山城就是李宾言对工匠合力探索的一大步,他想要搭建一个工匠的大舞台,让士农工商在大明的朝廷里都有话语权。

这是他在景泰年间的大思辨。

雷俊泰的不信任,让李宾言知道这条路,还是道阻且长。

不过没关系,他叫李宾言,他是陛下的头号鹰犬。

陛下不变,他就有信心一直做下去。

至于日后陛下会不会变?李宾言从不考虑这个问题。

这就是襄王所说的最不可靠的是人心,最可靠的还是人心。

他坚信陛下是不会变的,所以,他无所畏惧。

李宾言从宝山城出来之后,就将那封血书和《论桐油》交给了锦衣卫,让他们认真查补,无论涉及到谁,都要连根拔起!

这是朝廷和地方角力的一环。

《论桐油》,是雷俊泰递给李宾言的一本书,这本书那肯定是要送到京师,为雷俊泰搏一搏奇功牌的。

从桐树的种植与栽培、桐园管理的若干问题、桐果的选用、榨油过程中的技巧、以及桐油的保存和使用,这本书上,记录着雷俊泰作为日昇号大掌柜这十几年来的宝贵经验。

无论基于何种目的,雷俊泰投效了朝廷,而且毫无保留,这是一个千金买马骨的契机,李宾言当然要出重拳。

缇骑闻风而动,马蹄声阵阵,将整个处于小雨之中安静的江南,搅的不得安宁!

很快,给雷俊泰下血书的人找到了。

依旧是日昇号的遗留问题,日昇号的桐油产业和襄王在贵州的桐园产生了冲突。

这种冲突之下,雷俊泰的投效朝廷,从雷俊泰的个人选择问题,变成了朝廷与地方角力、官厂和民间产业的竞争。

一旦雷俊泰的投效成功,活下来,并且成为了投效朝廷的标杆、典型和旗帜,那么立刻就会有无数的工匠闻风而动。

朝廷给的东西太多了,荣誉、待遇、地位,只要投效朝廷全都有。

三天后,杨翰直接带着查补好的案卷,来到了松江府,将其中详情说给了李宾言。

要杀雷俊泰全家的是日昇号的新东家,李高全的长子。

这一下子被查了出来,立刻被扔进了南镇抚司衙门。

父子同行了属于是。

李宾言看完了整个查补,眉头紧皱的问道:“既然存在竞争,为什么不能多给工匠们一点待遇,而是想要杀死雷俊泰呢?”

“不解决问题,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吗?”

南衙止投献的风力依旧很强,但凡是这些肉食者们,给工匠们应有的待遇,他们就不会投献朝廷。

去掉书契之中,工头的环节,把给工头的钱给雇工,让雇用关系还是雇佣关系,这件事就完美解决。

面对朝廷的重拳,他们依旧在想方设法,就是不肯按着朝廷的规矩办。

杨翰对这种事不是很了解,他想了想说道:“李巡抚,我认为还是打的轻,再打的狠点,就老实了。”

“你说的有道理。”李宾言点头,深表赞同。

还是拳头打的不够狠,要想驯服他们,鞭子抽不动,还是得动刀子。

若非李宾言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若非李宾言料敌从宽,提前建了这宝山城。

雷俊泰全家被杀之后,在扬州的平遥李氏,只要随便推出一个替罪羊来,这件事就算是一件普通的民间仇杀案,官吏对朝廷有交待,李氏也满意。

唯有雷俊泰一家,死不瞑目。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叹。

可是这些家伙依旧没有明悟,他们的对手,可是李宾言和李贤啊。

李宾言再次感受到了侮辱,这些家伙还是看清了他,以为他李宾言好欺负咧。

谁给了李氏这么大的勇气?如此的无法无天?

“李高全父子就有劳杨指挥继续查补了。”李宾言坐直了身子说道:“杨指挥,扬州平遥李氏有没有人在朝为官?他们家有多少举人?又有几个进士?”

勇气何来,胆敢做如此恶事!

若是没有官僚庇护,李宾言不相信他们的胆子会这么的大。

层层迷雾之下,李宾言立刻把握住了重点。

既然要出重拳,那就往命根上下手。

杨翰认真的想了想说道:“李氏并未有人在京师为官,有进士一人,不过在景泰元年的时候,致仕回家了。”

“有十七个举人,扬州府的推官、通判、经历、知事、照磨、司狱等都是李家的人。”

果然如此,他们既然敢做,当然有信心把事情平了,不引起注意。

两江巡抚李宾言立刻点头说道:“嗯,把这些人,一并缉拿查补吧,不都骂我和李贤是酷吏吗?”

“既然胆敢跟朝廷如此背道而驰,那科举就不要考了,我来上书,请陛下敕谕,三代不得入仕,不得科举。”

李宾言的心比李贤更狠一些。

杨翰点了点头,人是他抓的,骂名是李宾言担的,受伤的依旧是日昇号李氏。

这一拳,比李贤那一拳还要狠。

连坐法,学子考上了功名,在司法上是有特权的,但是这种特权,在锦衣卫的权责面前,如同纸糊的一样。

李宾言再见了杨翰之后,赶往了刘家港。

刘家港,大明七下西洋的起点,现如今已经完全破败不堪。

松江市舶司的码头在杭州湾附近,不在刘家湾。

随着松江府市舶司的营建,这个被废弃了二十多年的码头,终于恢复了一些往日的热闹和繁荣,码头上人来人往,苦力在搬运着货物,船只太多,若非巡检司梳理,怕是早就乱套了。

刘家港从过去的海港,转变为了现在的内港。

所有的平底漕船都是在刘家港靠岸,货物卸船经过抽分过关之后,运往南边的新港,登上尖底海船,贩售四海。

李宾言来到了刘家港,是接一批货物。

三十万只漂流鸭。

这批漂流鸭,会在松江造船厂刷一遍桐油之后,再装船运往琉球。

这些漂流鸭,大概有两个手掌的大小,一扎高,雕工并不精细,只有一个漂流鸭的大概模样。

漂流鸭做出来就是扔的,所以不必要做的那么精美。

在经过了三日的蒸房浸油法的浸透之后,这些漂流鸭如同刷了一层亮漆,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李宾言将这批漂流鸭,交给了番都指挥马云,大同伯陶瑾。

一共十艘三桅大船,将会前往琉球,送这批漂流鸭和货物。

另外还有近五十艘的船舶停靠在了松江新港的码头上。

这些船舶将会押解流放鸡笼岛的犯人。

畸零女户大案,有五万多人会被流放到鸡笼岛。

这是大明朝对鸡笼岛勘测结束之后,正式展开对鸡笼岛开发的第一步。

这些被流放的人,将会在澎湖巡检司的安排下,对鸡笼岛进行有序开垦。

这是一向很繁杂的工作,这以第一批的五十艘船,只押运了万余人,其余的都是各种作物的种子、牲畜和药品。

尤其是药品,大明这是流放,不是杀人。

平江伯陈豫,担任澎湖巡检司的巡检,带领三万水师,十八艘战座舰,已经先奔赴澎湖,复设澎湖巡检司,建立军营和巡查。

在有生之年,鸡笼岛会一直处于军管的状态。

这些被流放的人,眼下都惶惶不安,在他们心目中,澎湖巡检司,鸡笼岛,都在万里之遥。

他们压根就不知道,澎湖巡检司距离月港市舶司不足三百里,鸡笼岛距离月港宣慰司不足四百里,比南京到松江府市舶司还要近八十里地…

李宾言从来没有缓解过这种紧张情绪,也没有解释过鸡笼岛其实并不远。

六十余艘三桅大船南下而去,有的去往月港宣慰司,有的则去往了澎湖巡检司。

此时三艘四百料的战座船,正在鸡笼岛的南侧不足四百里的八重山群岛。

战座船上的人,自然是追逐漂流鸭南下,寻找大明海沧溟流的彭遂。

在京师领了头功牌后,由密州市舶司南下,在松江市舶司不到三百里的海洋中,他见识到了北上南下,泾渭分明的漂流鸭,叹为观止。

随后在数月的时间内,他随着大明朝最后的西北季风,跟随着沧溟流在万里海塘转了一个圈之后,来到了鸡笼岛以南,琉球王国的最南端,八重山群岛。

这里是之前琉球王国的固有领地,岛上的部族,从八重山群岛出发,坐船到南山府那霸城,随着官船,前往大明朝贡。

琉球国王由首里王府派遣役人,三年一任,通常是单身赴任不携带家眷。

八重山岛上的女子,如果在役人赴任期间,作为贿女与其短暂结合,则家中可以得到免税或财货供应等好处,一般都不会违背役人的意志。

彭遂此行的目的,就是要观察沧溟流,随行的战船,从一艘变成了三艘,作为大明舟师,他并没有辜负朝廷的信任。

对于大明海内的沧溟流,他已经有了细致的观察。

在八重山列岛补充了淡水和食物之后,彭遂从三艘战座船上搬了一块石碑,放置在了岛上。

正面有四个字:「中国岛礁」

背面则写的是:「景泰年间,观海使彭遂携大明军所立。」

几乎任何生物都有十分清晰的领地意识,朱祁钰这就是在立碑圈地,这是大明的地盘!

这样的碑几乎装满了整个战座船,到了琉球群岛的时候,船舱里数千个碑文,几乎都被立光了。

彭遂是见到一个岛就扔一块下去,就是那种落潮才会出现的礁石,他也不放过。

在八重山列岛宫古岛立下了碑文之后,彭遂才心满意足的登上了战座船,向着琉球王国的久米岛而去。

五日后,彭遂就从八重山宫古岛赶到了南山府那霸城。

他再次见到了岳谦、季铎、袁彬、椰子大王陈福寅,以及大明派来的诸多官吏。

琉球的郡县化,正式开始。

彭遂左看看右看看,发现少了个人,三皇子他外公唐兴。

袁彬被留下来,唐兴驾着单桅帆船,跑的无影无踪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