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罗马的灭亡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罗马的灭亡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4:54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定好了。”兴安赶忙俯首说道:“埃莱娜的礼仪学的差不多了,暂定的十月份入宫。”

大秦国的长公主埃莱娜,正在礼部学习礼法,这其中涉及到了一些礼仪的争端,最终依明制进行。

牧师、圣坛、傧相、花童、宣召、祷告、誓言等等,全都被胡濙和杨善所否定掉。

你让大明的皇帝接受神鬼的祝福,这婚礼的仪制,别说陛下同意不同意,首先礼部就不同意。

这礼部要是干出这种事来,那胡濙、杨善等人,全都致仕得了,或者干脆点找根绳吊死?

既然是是嫁入大明,而且远道而来,自然按大明的礼制进行。

这一轮沟通并不算棘手,阻碍埃莱娜进入泰安宫的主要原因,是埃莱娜自己要学习东方的文化。

总不能…让陛下学外语吧!

“好。”朱祁钰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然后打开了案卷,他会在暮时回到泰安宫和妻、子过中秋节。

胡濙现在很清闲,户部的事交给了户部侍郎萧晅、石瑁等人去主持,他现在最多的时间就是泡在皇城的古今通集库和自己的小书房里读书。

第二大工作是教导泰安宫的皇嗣,第三件事则是和大秦国使者尼古劳兹讨论罗马法。

他穿着秋千补子,带着两个侍从,四个护卫,在京师里溜达了一圈来到了会同馆,他要见尼古劳兹。

对于胡濙而言,和大秦国使者的交流,是大明大思辨中的一环。

开放和包容不是儒家文化的内核,而是中原王朝的内核,是「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礼法之一。

马欢带着十多个同时等在在会同馆外,看到了胡濙,赶忙带着人上前俯首见礼说道:“见过胡尚书。”

他很惊讶胡濙居然没有坐轿撵车驾,而是步行在街头。

胡濙有养生之道,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他时常会在饭后在大明的街头散步。

他扶起了马欢,笑着让其他人站起身来。

他一遍走,一遍对马欢嘱咐道:“大秦国的文书翻译要侧重那些实用的内容,至于宗教类的书籍,暂时不要译了,陛下不喜欢看。”

大秦国的景教经典,其实在唐宋时候就有了大量的翻译,不必再二度翻译了。

但是一些度数旁通所需要的书籍,和一些类哲学的书籍很有必要。

以史明鉴,可以知兴替。

胡濙走进了会同馆,见到了正在伏案奋笔疾书的尼古劳兹。

一样苍老的人,相差二十余岁,尼古劳兹每次见到胡濙,就不得不佩服,胡濙真的是养生有道。

大明朝也有不少人恨得咬牙切齿,这个胡濙这么大岁数了,精力还如此的旺盛。

尼古劳兹先说起了大事,他往前凑了凑身子说道:“佐伊十月份入宫,这件事已经定下了,礼仪之上已经没有疏漏了。”

胡濙斟酌了一下说道:“嗯,当陛下和公主的儿子出生,就是具有了万王之王和罗马的全部宣称。”

罗马是否可以在西亚和泰西闪电般归来,胡濙决定不了,得看大明的发展历程。

胡濙很难说在他有生之年,能看到那么一天。

这就是下饵,让尼古劳兹好生翻译泰西文牍,目前大明培养的拉丁语通事还不够多。

尼古劳兹的面色有些发苦,这胡尚书是个老滑头,看似说了什么,但是又什么都没说,看似承诺了,其实什么都没承诺。

据尼古劳兹所知,大明和大秦国的使者沟通有无,可是和奥斯曼帝国的使者康成志,同样来往密切。

无论是罗马的智慧还是技术,萝马都能提供。

这种圆润的外交政策,让尼古劳兹面对胡濙之时,总是有力使不出,节节败退。

“我们今天来聊一个悲伤的话题吧,罗马的灭亡。”胡濙坐直了身子,喝了杯茶,平静的说道。

他们要讨论的是西罗马的灭亡。

罗姆苏丹国、奥斯曼,都有对罗马取而代之的意图,不过那是一神教的东罗马,而他们要说的是西罗马的灭亡。

尼古劳兹感慨万千的说道:“尊敬的大明皇帝和于少保是大明的伟大英雄,这是不用怀疑的事。”

“那么马约里安陛下,就是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位罗马人的皇帝。”

“马约里安陛下是一个帝国衰败时期会偶然出现,期望振兴罗马所有荣光的伟大英雄。”

“马约里安陛下虽然仅仅担任了四年的西罗马执政官,但是一切赞美的词汇,都不足以形容这段时间的伟大。”

“他拥有像大海一样的胸襟,也拥有像天空一样高远的志向,他的目光能突破空间和时间的束缚。”

“他试图挽救帝国长时间的衰败,而又试图拯救一盘散沙一样的帝国。”

“他对盘踞在高卢南部,西班牙和北非的蛮族割据政权发动的军事和外交攻略,收复了罗马帝国在泰西几乎所有的土地。”

“他在经济,政治,和律法上的一系列改革,那些政策的改革,是具有长远性的。”

尼古劳兹对马约里安,有着十足的狂热的崇拜,他将自己一切赞美的词语都给了这个最后一位罗马人的皇帝,马约里安。

尼古劳兹兴奋不已的说道:“他初步实现了西罗马帝国的科层制的官僚统治,但也得罪了家族制下无数庞大的家族家长。”

“他倡导廉洁和高效,让整个罗马帝国的政令如同奔腾的河水一般在沟渠之中咆哮!但也得罪了西罗马帝国所有的官僚。”

“他对西罗马帝国进行税收改革,希望可以让那些喜欢闹事的蛮族人安静下来,并且纳税,他差点就成功了,那些蛮族人真的交税了,但也得罪了那些泛滥的蛮族。”

“最终,马约里安陛下在返回罗马之后,富有野心的元老院元老利比乌斯·塞维鲁,发动了兵变,残忍的杀害了马约里安陛下。”

“罗马帝国的颓势如同悬崖上的滚石落下,再无挽回颓势的可能。”

胡濙安静的听完了尼古劳兹对马约里安崇拜的赞美,开口说道:“马约里安为了打败汪达尔王国,在西班牙的港口建立了一只水师,结果被汪达尔王国奇袭港口,水师全军覆没。”

“马约里安对汪达尔王国的攻伐是军事冒险,他刚刚打完了高卢的蛮族,征服了西班牙,应该修正一下,而不是继续开疆拓土。”

“军事冒险的失败,代价是沉重的,他的死,的确是兵变杀死了他,但是在政治上,是他杀死了他自己。”

胡濙已经翻译了一些罗马的史料,这个马约里安的确是雄心壮志,但是对汪达尔王国的攻打,并且战败,导致了马约里安的威望一落千丈。

蛮族在反对他、官僚在反对他、贵族在反对他、元老院在反对他,最关键的是,就连罗马人都在反对他。

几乎在所有人都反对他的时候,他依旧要发动军事冒险,这是不明智的。

尼古劳兹对马约里安有着近乎狂热的崇拜,这影响了他对这段历史的客观看待。

当然,胡濙也是旁观者清罢了。

如果换位思考,这事发生在大明,他不认为自己心态会平稳。中兴之主突然被杀,他也会扼腕痛惜。

胡濙不知道,在原来的历史线上,他眼中的中兴之主,被投机者搞了一个夺门之变,兵变之后,历史上的明代宗、于少保等人,或被杀死在了掖庭之中,或被斩首弃市。

那时候胡濙只会比此时的尼古劳兹,更加悲怆。

胡濙继续开口说道:“你翻译的《马约里安法》之中,规定了元老院的元老不得无故迁徙,这说明,有元老院的人在偷偷离开。”

“那些被征服的蛮族,他们对税赋本就抵触,而且在军队之中,蛮族占据八成以上的数量,兵变完全在意料之中。”

“还有那些被科层制官僚制度折磨的家族的家长,他们带着那些蛮族在兵变,他们指使自己的奴隶,打开城门,为蛮族的兵变提供方便。”

“在那时,马约里安就该警醒了。”

尼古劳兹嘴角抽动了一下,然后颇为无奈的说道:“你说得对。”

胡濙面色古怪的问道:“我很好奇一个问题,是什么让你们罗马的皇帝,会对军队之中有八成的日耳曼人、哥特人而无动于衷呢?”

“这简直是疯狂。”

胡濙无法想象京军之中鞑官、鞑军的数量占据七成以上是个什么模样,别说七成了,就是一成胡濙都嫌多。

大明的华夷之辩犹胜唐宋,因为大明长期以来的口号都是驱除鞑虏。

这种华夷大防之下,大明对鞑官、鞑军极为忌惮。

现在京军之中,几乎没有鞑靼人和兀良哈人,除了少数的马倌以外。

尼古劳兹无奈至极的说道:“如果有一点办法,我们也不会选择让蛮族填满整个军营。”

“这不是没办法吗?”

“如果有办法的话,罗马的皇帝,也不愿意在军营之中有任何一个的蛮族人。”

胡濙面色更加古怪,满脸疑云的问道:“为什么呢?难道是罗马没人了吗?”

“这不可能啊,据我对罗马的了解,罗马人在罗马帝国之中是市民、平民,而蛮族只是奴隶。”

尼古劳兹沉重的点头说道:“是的,罗马人少丁、晚婚,最终让罗马的皇帝不得不让蛮族充满了军营。”

“没人?不肯生?”胡濙喝了杯水,面色沉重的问道。

尼古劳兹想了许久说道:“是的,原因很多很多,罗马皇帝为了鼓励罗马人生孩子,几乎想尽了一切的办法,那些近乎于荒诞的政策,都无法让罗马人恢复对生育的兴趣。”

“最终,罗马帝国被换了种。”

与其说西罗马帝国是被蛮族亡国,不如说是被蛮族庞大的人口取而代之。

没人,同样是东罗马面临的严峻问题。

“原因呢?他们享受着市民、平民的待遇,为什么不肯生孩子呢?”胡濙追问道。

这是一种中原王朝从未出现过的现象。这种怪象是中原王朝所无法理解的逻辑。

中原王朝每次改朝换代,其中就有人地矛盾加剧,人口太多,导致了土地无法供养,一点点的天灾**,就会激起数省失地百姓,揭竿而起。

不想生,人口少,被蛮族换种,是胡濙完全无法理解的灭亡方式。

太怪了。

尼古劳兹陷入了沉思之中,这里面太复杂了,他一时间不知如何开口。

胡濙静静的等待着,一盏茶的时间后,尼古劳兹终于开口说道:“罗马人要承担几乎所有的赋税,每生一个孩子就意味着要缴纳沉重的税赋,罗马人无力承担税赋,所以宁愿不生,即便是生下了孩子,也会溺死。”

“而蛮族人不需要交税,说他们毫无负担的大肆生育。”

胡濙想了许久,最终理解了罗马这种,罗马人需要纳赋,而蛮族人不纳赋的奇怪局面。

罗马并没有成熟的科层制官僚,征伐蛮族之后,甚至连包税制都做不到,只能默认蛮族不收税,维持统治。

大明眼下对鞑靼部也不收税,但是大明在草原制造了恐怖至极的通货膨胀,在鞑靼内鬼的配合下,无数的鞑靼人不断跑到了内地寻求大明的庇护。

大明不收税,收人。

尼古劳兹看着胡濙的脸色,就知道这位胡尚书又有领悟,但是胡尚书总是那么的圆滑,若有所悟,但是从来都是憋在心里。

尼古劳兹继续开口说道:“其二,罗马人承担着军队兵役,每次的征战,都有大量的青壮年死亡,但是这些人丁却无法补充。”

“家长制制度之下,科层制未曾成熟,导致了各个家族的家长,反对征战,更加加剧了蛮族的壮大。”

胡濙可以理解,这算是罗马的兴文匽武,各家族的家长,反对征战的理由很多,其中就包括了人丁的原因。

这不是科层制能够解决的问题。

可是尼古劳兹没有说的那些,胡濙也能够想象得到,这些家族的家长,估计在蛮族里面有不小的利益,甚至胡濙可以断言,这些蛮族的存在,是保障家长们地位的力量之一。

养寇自重这种把戏,可不是大明独特的文化现象。

尼古劳兹痛苦的说道:“其三,是宗教的影响,在政权神权的争斗之中,罗马帝国最终妥协了,可是这种妥协,并没有换来人丁兴旺。”

“为了恢复人丁,胡尚书,你能想到的,罗马的各位皇帝都想到了。”

“比如四十岁以下的女人不得进入修道院做秀女,比如不合适的老少配会被皇帝拆散,比如每生一个孩子都会得到了三个银币的赏赐等等,不能说一点用没有。”

“作用很小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