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王复再次来了消息,事实上,朱祁玉每个月都会收到一封来自撒马尔罕的奏疏。

大明朝臣给监国的公文叫启,给皇帝的公文是奏。

王复依旧坚持自己墩台远侯的身份,依旧承认自己是大明的臣子,除了每月日常问安以外,这次王复是在求助,希望大明朝给他一定的帮助。

王复和也先之间的矛盾已经从维持表面和平,变成了撕破脸的针锋相对,双方已经无法隐忍,是因为平衡被打破。

平衡的打破来自于也先长子的死亡,也先和伯颜帖木儿让阿剌知院前往撒马尔罕。

阿剌知院并非也先的人,严格意义上讲,阿剌知院是北元汗廷后裔,是漠南蒙古人,和也先这个漠北蒙古人是异端的关系。

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恶,阿剌知院和也先是两看相厌。

阿剌知院作为第三方势力加入撒马尔罕,无论是也先还是王复,在出手之前,都可以冷静一下,会不会被人占了便宜。

如此一来,撒马尔罕一触即发的局势,必然会有所缓和。

可是…阿剌知院就老老实实的待在和林,不肯西进。

也不知道是朱瞻墡前往和林和阿剌知院谈得很好,还是阿剌知院知道西行的结果,总之,阿剌知院不肯去撒马尔罕趟这趟浑水。

所以,没有第三方制衡的情况下,也先和王复的矛盾就摆在了桌面上,而且是烈火烹油。

王复在奏疏中表明,他需要大明的帮助,帮他稳固地位。

王复希望大明出使撒马尔罕,并且承认康国的存在,给予一定的法理支持。

王复同样希望可以有来自大明的掌令官和庶弁将,让他巩固和扩张手中的军事力量,基层军官是王复眼下最欠缺的军事支持。

王复希望大明在西北的扩张持续进行,陕西行都司改制甘肃,大明再增一省,并且建立西域行都司,控制天山古道。

天山古道是西出嘉峪关的商路,目前控制在瓦剌人的手中,这条商道是康国的经济命脉,也是也先手中最重要的筹码,如果大明可以控制天山古道这条商路,那么王复就有了来自大明的经济支持。

同样,王复希望,大明可以派一些西席先生,设立在撒马尔罕和碎叶城的两座汉学堂已经开课了,但是缺少老师。

这些条件汇总在一起,朱祁玉心头闪过了一个人,那就是陈循。

无论是作为使者,还是作为教习先生,陈循都是第一人选。

朱祁玉顶瞧不上陈循整日里念的那些经,可是对于蛮荒之地,就如同普降甘霖,毕竟眼下的康国境内,行的沙里亚法,处于奴隶制的社会结构下。

朱祁玉将手中的奏疏用力的扔了出去,愤怒的说道:“朕给王复脸了?!”

“上一次要了朕五百掌令官和庶弁将,好嘛,这才几天啊!又来要!”

“朕的水师不要人吗?”

“他多大脸!”

兴安看着生闷气把桌子拍的砰砰响的陛下,就知道陛下还是对王复有火气,这个火气,其实主要来自于王复这厮当初不肯回朝跑去了和林。

兴安乐呵呵的说道:“陛下说的是,这王复指不定不回来了,咱们支持他,到时候,他自立为王,嘿,咱们这头劳心劳力,不是打水漂了吗?”

朱祁玉拍着桌上的那封奏疏,大声的说道:“他威胁朕!王复他好大的胆子,居然威胁到了朕的头上来了!”

“你知道他说什么吗?他说大明不支持他,他就去找罗马支持。”

“罗马亡了!灭国了!”

“景泰五年,奥斯曼苏丹法提赫陆地行舟,攻破了永不陷落的城堡!”

“罗马亡了,他还找那个君士坦丁,君士坦丁什么实力?朕什么实力?”

“君士坦丁有几个团营?!把那个亡国之君跟朕相提并论!”

“埃来娜肚子里怀着朕的孩子,即便是还有罗马,那罗马的王也只能是朕的孩子!”

朱祁玉对王复这么大的火气,就是王复在奏疏中提到了君士坦丁那个紫袍的亡国之君的现状,君士坦丁十一世在拔都萨来过得很好,还娶了一个妻子。

兴安眉头紧锁,陛下这话何其诛心。

三两句包括了王复已失君臣之义、大明对罗马的宣称、皇帝头衔的合法性等等诸多要害问题。

尤其是拿大明皇帝和罗马皇帝相提并论,这是对大明皇帝的羞辱!是大不敬!

兴安赶紧拿起了王复的奏疏,看了半天,一脸茫然的看了看奏疏,又看了看陛下的脸色,又看了半天的奏疏,还是一脸茫然。

兴安实在是没看出王复有任何威胁的意思。

王复每个月的奏疏,都要汇报君士坦丁十一世的情况,毕竟君士坦丁十一世是埃来娜的叔叔,虽然罗马亡了,可君士坦丁到底是大明的皇亲国戚,这不得汇报下?

兴安眼睛珠子一转,羊装愤怒的说道:“王复真的是好大的胆子!臣这就去寻卢忠来!让大明夜不收倾尽全力锄奸!”

“让夜不收把王复的脑袋带回来!”

“再让胡尚书把王复干的事儿,写清楚,写明白!让王复遗臭万年!”

“陛下消消气。”

朱祁玉嗤之以鼻的说道:“行了,行了,戏过了。”

“过了吗?臣这是义愤填膺!”兴安一副要出去找卢忠的模样,可是脚底跟粘了胶一样,纹丝不动。

朱祁玉在王复的奏疏上批复了陈循二字之后,将奏疏扔到了兴安手里说道:“过了,太假了。”

“把奏疏给于少保送去,若是于少保没什么意见,就送文渊阁拟诏,派陈循出使吧。”

“臣这就去。”兴安拿着奏疏,奔着于谦而去。

兴安很理解陛下为何发火,他也知道陛下的心病在哪里。

兴安一直以来,对圣卷二字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圣卷的这东西是需要维护的,所以兴安时常劝陛下把李宾言、李贤这些臣子召回京师见一见。

就连徐有贞在做完景泰安民渠之后,也抽空入京领了个奇功牌,过程不是很愉快,也露脸了。

陛下多久没见过王复了?上次见面,还是在奉天殿上因为与民争利吵得天翻地覆。

大明对王复支持,到底能不能收到回报?撒马尔罕距离京师数万里之遥,大明能获得什么利益?

王复真的大权在握之后,真的舍得放下手中权力?王复、王越会不会回京?

这些都是说不清楚的问题,所以陛下才会对王复又爱又恨。

于谦十分认真的看完了奏疏,又和兴安交流了两句,颇为不解的说道:“某与胡尚书也聊过大秦国,大秦国最最鼎盛的时候,和大明的差距也是云泥之别。”

“陛下这话里话外,倒是真的看的起大秦国。”

于谦和胡濙切实的讨论过罗马,那些通事们翻译的罗马着作于谦也认真拜读过,对于罗马带来的度数旁通,于谦也是极为认同,他也研究过尺规作图和螺旋线,图文互表,更加清晰明确。

但是罗马和大明还是不能相提并论,这是于谦骄傲,也是大明骄傲。

于谦将奏疏还给了兴安说道:“至于王复,本就是我作保,否则陛下不可能信他,若是王复背主,我定带大军追击至天方之地,也不会放过他。”

“王复不会背主,他是无我之人,早就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了。”

王复从军,是在于谦手下当掌令官,王复当夜不收是于谦作保,甚至王复跑去和林搞和林情报,也是和于谦进行过交流。

无我,微斯人,吾谁与归。

是明明白白、确确切切的知道了自己到底要什么,在选择的时候,不会产生任何疑虑。

而王复要的,和大部分夜不收要的都一样,和陛下也一样,要的是大明国泰民安。

兴安一乐呵,拿着奏疏离开了,时至今日,于谦看人的本事,兴安是信得过的,于谦说王复没问题,那就不会有问题,即便是有问题,于谦也会解决问题。

陈循接到了出使的敕谕时,就开始积极筹备,和老友一一作别,陈循知道,这一去,再无回京之日。

陈循没什么要抱怨的,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寰宇通志》上会写上他名字,他已经完成了二十余年的夙愿,着书立传,青史留芳,他陈循还有什么不满的?

大明吏部左侍郎、反腐厅郎中王翱在快过年的时候,又搞出了幺蛾子。

继大明文武百官亲卷不得营商之后,王翱又提出了官员诰敕封制。

确切的说,一品到四品大员授诰命夫人,四品到九品授敕命夫人,存者叫诰封,殁者叫诰赠。

所有的命妇,都要登记造册,命妇直系亲卷亦有名录。

其目的非常简单,连坐。

一旦官员违反《纲宪事类》的反腐条例坐罪,则命妇及命妇亲卷也在调查范围。

这一通折腾,百官哀怨,沸反盈天。

王翱反腐抓贪的花样,实在是太多了,群臣是应接不暇。

其实没人知道,这是王翱和陛下对弈,输了一下午后痛苦的领悟。

此时依旧在御书房批阅奏疏的朱祁玉,心里有一万个不明白。

根据兴安、卢忠的走访调查,王翱搞出的诰敕封制,朱祁玉立刻变成了命妇之友,官邸中的命妇对朱祁玉朱批的诰敕封制,拍手称快。

朱祁玉满脑门的官司,颇为奇怪的问道:“朕记得当时搞官邸法之后,这些个夫人们,就对朕一顿夸赞,朕能理解,毕竟不回家的丈夫,终于回家了。”

“但是这次又是为了什么呢?这连坐妻家亲卷,她们不骂朕也就罢了,为何还觉得好呢?”

兴安犹豫了下,才说道:“诰命夫人也好,敕命夫人也罢,那也是在吏部挂了名,陛下可别小瞧了这挂名二字,就不一样了。”

“名正,则言顺。”

“陛下有所不知,其实这宠妾灭妻之事,历来不算什么罕见,把妾宠上天去,把妾室的地位抬到比妻子还高,甚至休妻,也不罕见。”

兴安话没说完,宣德年间,宣德皇帝废了胡善祥的后位,才有了后来孙皇后弄权之事,这件事广为诟病,大明讲究嫡庶有别。

若是真的要庶子登基,将当今陛下生母吴贤妃尊为太后便是,当下大明朝也是这么做的。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大明,朝廷这边的诰敕封制,算是正式给这群夫人们在朝廷这里挂了名,一旦有什么宠妾灭妻之事发生,那朝廷自然会过问一句。

就是这过问一句,就是命妇们求之不得的甘霖,是大明皇帝给她们兜的底。

“原来如此。”朱祁玉这才了然。

“孙太后那边也送来了懿旨,盛赞陛下英明。”兴安说着话,看着陛下的反应,朝廷命妇都是太后在管着。

景泰元年,皇帝太庙闹一出废太上皇帝号大戏,孙太后大年初一不再接见命妇,自此之后,命妇之事,都交给汪皇后管理,但是按制,权还在孙太后手中。

孙太后这道懿旨,就是个态度,陛下做的,她不拦着。

朱祁玉手指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桌子,忽然停下说道:“嗯,朕知道了。”

“若是有朝臣提迁宫之事,无论是谁,都留意下。”

兴安眼神变得锐利了许多,俯首说道:“臣领旨。”

陛下始终对孙太后有警惕之心,毕竟陛下在太庙杀了孙太后的亲儿子,而后又握着稽王朱见深满门,不让稽王府上下见到孙太后。

无论陛下做什么,孙太后做什么,陛下和孙太后根本就没有和解的可能,维持彼此的体面,已经很难了。

孙太后无论做什么,陛下始终还是那个不肯服宫中水食的陛下,将泰安宫上下打造的水泼不进的陛下。

兴安仔细打量了下陛下的脸色,确定陛下心情尚可,才开口说道:“最近礼部一直撺掇着给陛下再选一次秀女,上次选秀女已经是七年前了,明年春闱之后,陛下南下江南,也需人随行。”

朱祁玉嘴角抽动了一下,泰安宫那几位娘娘足够他耕耘了,这文官们发现没什么地方下手,准备玩红颜祸水,把他榨干的把戏了吗?

“让陈婉娘随行便是,泰安宫巴掌大的地方,哪里要那么多的秀女,现在这样挺好。”朱祁玉否了礼部选秀女的奏疏,劳民伤财不说,朱祁玉也没那个心思。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陛下襄王殿下快回京了,还写了篇稿子,想在邸报上博个头版头条来,陛下现在看看?”兴安拿出了一本奏疏,放在了陛下的面前。

朱祁玉拿起了奏疏笑着说道:“皇叔这赶着过年前回来,定然是想着过年团圆之事,皇叔还是很喜欢朕这个侄子的嘛。”

朱祁玉认真的看着奏疏,越看越认真,朱瞻墡这份奏疏,的确值得一版头条,颇为感慨的说道:“皇叔大才,若非皇叔无意,朕这宝座让给他也未尝不可啊。”

兴安没吭声,陛下这话说的比唱的的还好听,陛下肯让,哪也得襄王殿下敢坐才是。

上一次监国,襄王殿下还很胖,坐在四方凳上,如坐针毡,一刻都不敢多呆,生怕哪个缇骑一刀剁了他的脑袋。

陛下真的肯让,大明上上下下也不答应不是?

再说了,陛下也不可能让。

------题外话------

求月票,┗|`O′|┛嗷~~!!!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