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权也最有钱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权也最有钱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4:54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西北风呼啸,严冬惨切,寒气凛冽。

襄王起了个大早,带着自己的铁册军,向着西山陵园而去,一行人浩浩荡荡,一起去的还有四威团营都督、昌平侯杨俊等一些勋贵。

罗炳忠请了到圣旨,想要接回北海的英魂,这件事大明皇帝已经朱批,并且在开春后,正式派出使者前往和林交涉,按照当初襄王和阿剌知院的谈判,此事不难。

而且论功行赏,这功劳属于襄王。

而朱祁玉也知道襄王要前往英烈祠祭祀,也让襄王带去了自己的悼文。

朱祁玉在京祭祀英烈祠的时间是固定的,在大年三十的早上,祭祀长岭和西山皇陵之后。

西山陵园英烈祠内,白茫茫一片,像是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陵园之内,四处都是松柏,被大雪压弯了枝丫,仅有的一丝绿意也在白雪之下。

梅花初绽,迎雪吐艳,梅花逊雪色三分,雪色却输梅花香气。

朱瞻墡披着大氅,一步一步走上了灵台,灵台的正中有一根三丈高的丰碑,上面刻着祭文,在风雪之中,无声的叙说着当初战况的惨烈。

在丰碑之后,是东西两厢的长廊内,刻满了京师之战后为国殉难的英烈名字,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来自天南地北,在这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大明英烈。

土木堡天变爆发的突然,大明的防线全面崩溃,京师危在旦夕,国家有倾覆之危,于谦将郕王从王府里拉出来扔到了奉天殿上,一道命令,调集备倭军和备操军入京。

预备役们,在老营的带领下,训练不到半月余,瓦剌人在喜宁的帮助下破紫荆关,长驱直入,来到京师城下,于谦做出了出城迎战,城外民舍布防,吸引敌军主力的决定。

这些年轻的生命,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迎战。

大明京师保住了,大明江山保住了。

正殿是英烈祠的祠堂,阔七间,进深四架,进门朱红色的牌额上写着【忠烈千古】四个大字,乃是由陛下亲书。

凤鸟纹四足香炉,置于庙前。

在正殿之后是绵延的群山,是数千座整齐有序的墓碑,默默矗立,上万英魂长眠金山山麓两侧,庄严肃穆。

朱瞻墡作为亲王祭祀,自然有礼部的乐舞助兴,但是朱瞻墡并不想要打扰英魂,所以拒了所有的乐舞,一切从简。

他就是想来上柱香,非常简单的上柱香。

朱瞻墡点了三炷香,恭恭敬敬的上了三炷香,随后杨俊也上前来,点了三炷香。

殿外两百余位铁册军和大明京营两百余神机营,开始在掌令官和庶弁将的命令下,将鸟铳高举,开始对天放铳,枪声响了一共响了三遍,惊起了无数飞鸟腾空而起,飞向远方。

一个简短而不失庄重的祭祀就这样完成了。

朱瞻墡站在灵台之下,眉头紧皱的看向了西侧,那边不是英烈祠的范围,而是金山陵园的角落。

那里埋着的是民礼下葬的稽戾王。

朱瞻墡就这样站在风雪中,看了好久好久,一动不动,他想不明白,心狠手辣不顾亲亲之谊的陛下,既然已经在太庙杀人,为什么不趁势将稽戾王挫骨扬灰,反而有棺有椁的将其以民礼下葬。

他也配?

想来想去,陛下并不是死者为大,只是给大明皇室留下了最后一丝尊严而已,怎么说稽戾王也当了十四年的皇帝。

“殿下?”罗炳忠看着襄王低声问道。

襄王这才回过神来,站直了身子问道:“何事?”

罗炳忠没什么事,就是提醒殿下回神,他想了想说道:“该回京了。”

“哦。”朱瞻墡跺了跺脚,选择回京。

回京之后,罗炳忠就悄无声息的离开了襄王的车驾,汇入了京师的人流之中,不见了踪影。

在暮鼓敲响之前,罗炳忠回到了襄王府内。

“出大事了!出大事了!”罗炳忠回到襄王府,提着下摆,疾走数步找到了在书房写《论私德》的襄王,一脸的兴奋。

“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出什么事儿了,慢慢说。”朱瞻墡收笔问道。

罗炳忠气喘吁吁的说道:“锦衣卫和五城兵马司抓人了。”

简单来说,锦衣卫的缇骑在卢忠的带领下倾巢出动,开始了带清洗。

翰林院和国子监的一批翰林、太学生被直接扔到了西山煤窑做苦役,而后是六部司务厅的十多名司务被带走,死刑三复奏后,秋后处斩。

六部二十余名九品到四品不等的官员被悉数带走,礼部右侍郎王士嘉被逮捕,正三品。

一时间整个京师,人心惶惶,生怕被缇骑夜敲门。

“这王士嘉的长子王玉是河南按察司右使,次子王玺的儿子是正统年间丁卯科举人,现在在光州做知州,这王士嘉一倒,这两个好大儿怕是也落不到好去。”罗炳忠感慨万千的说道。

朝中移宫的浪潮声,就是从礼部起,而挑头的就是这个王士嘉。

王士嘉一倒台,这王玉、王玺也没几天蹦跶的日子了。

在大明,为了陛下,一家考取了公平,入了翰林院,家中子侄为了避嫌一般不参加科举。

陈循的儿子、王文的儿子就是因为这个被弹劾了,王文因此还罚了一年的俸禄。

但是在正统年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比比皆是。

朱瞻墡颇为担忧的问道:“什么罪名?”

罗炳忠看着朱瞻墡担忧的神情,仔细思忖之后,才明白,襄王是担心陛下随意动用了非刑之正。

襄王刚在邸报的头版发文,论了公德。

罗炳忠赶忙说道:“不是因言获罪,是冒赈桉,贪腐重罪,反腐厅大使周瑛亲自前去抓人,是周瑛查补冒赈桉时候发现利益往来,随后越查越多。”

“反腐厅也盯好久,这刚查出了实证,就直接抄家封门调查去了。”

朱瞻墡的神情才松懈了下来,他就怕陛下盛怒之下,直接以言降罪,这有违公车上书广开言路的基本政治构架。

朱瞻墡乐呵呵的说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这王士嘉搞这处移宫来,怕也是最后的挣扎。”

“十王府这边,有没有宗室参与其中?宗人府事、宁阳侯陈懋没有拿人吗?”

罗炳忠用力的摇了摇头说道:“移宫事,宗室这边本就是草木皆兵,殿下回京闭门谢客,宗室这边没人敢参与。”

移宫,其实也有宗室想要摇旗呐喊一下,毕竟喊两嗓子,最少也是豪宅良田的报酬,奈何襄王是宗室的一杆旗,襄王府不动,自然没人敢动。

朱瞻墡满是笑意的说道:“到底还是知道怕的,这就是了。”

当今陛下,可不是个念亲亲之谊的主儿,宗室子未有皇命,参与政事,那就是找死。藩王入京,难道就没有藩禁了不成?

“翰林院那边带走的是谁?”朱瞻墡敲着桌子,兴趣盎然的问道。

罗炳忠想了想说道:“翰林编修刘定之,正统元年会试第一,殿试探花,而后在翰林院任编修至景泰三年,升司经局洗马。”

朱瞻墡思索了许久,最终摇头说道:“不认识,进士及第当了十七年翰林,这翰林院的板凳怕是被他坐穿了吧,就做了个司经局洗马?”

司经局隶属于詹事府,名义上为辅导东宫太子之机构,其实是翰林院迁转之阶。

进士及第考进了翰林院做了翰林,作锦绣文章数月到数载,到詹事府迁转,或者六部任职或外放出京。

这能在翰林院当十七年翰林,不能说没有,只能说只此一例。

司经局洗马是个从五品的闲差,并无具体职务。

十七年爬了个正五品的闲差,朱瞻墡自然不认识这个人。

罗炳忠思考了下说道:“这人的靠山其实是杨士奇,可是后来因故又恶了杨士奇,两面不讨好,就这么闲职至今。”

朱瞻墡了然,明知故问的说道:“清流领袖?”

“清流领袖。”罗炳忠表示肯定,他对殿下的总结能力颇为认同。

朝中清流,在朱瞻墡和罗炳忠看来,太喜清谈,不够脚踏实地,既然做了杨党,那就不要让杨士奇厌恶,这两头不讨好,顺风倒的墙头草。

朱瞻墡一语中的,清流领袖,意见篓子。

十大历局挨着翰林院、国子监什么事儿?但是翰林和太学生就是看他们不顺眼。

真的按照大逆不道算,陛下设立的巾帼堂,教女子读书,岂不是更应该口诛笔伐?可是他们不敢,因为巾帼堂的祭酒是皇后千岁。

翰林院的清流就是典型的欺负老实人,欺负十大历局天文生,没什么背景和后台。

“王士嘉跟刘定之是不是有牵扯?”朱瞻墡忽然开口问道。

罗炳忠点头,确信的说道:“就知道瞒不住殿下慧眼,刘定之不愿意在翰林院坐板凳,就找到了王士嘉做靠山。”

“这刚靠上,就倒了。”

朱瞻墡嗤笑了一声,朝中哪有什么山头,好好做事,陛下就是最大的靠山,而且还靠得住。

这刘定之靠王士嘉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朱瞻墡掐着指头算了算,妖风四起,这其中让他最担忧的事儿,就是这个驾步司扑买的传闻。

这条消息压在朱瞻墡的心头压了一天,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洪武年间的十八官厂、永乐之后的江南造船厂、正统年间的官窑扑买,这都是让朱瞻墡寝食难安之事。

朱瞻墡玩着手中的扳指问道:“驾步司那边呢,这是块肥的流油的大肥肉,没什么动静吗?”

“有!”罗炳忠一脸迷湖的说道:“陛下说,若是有官厂扑买,陛下也要参与扑买,这话一出,驾步司扑买之事,就立刻烟消云算,无人提起了。”

“这是为何?”

皇庄是皇庄,官厂是官厂,就像是内帑是内帑,国帑是国帑。

朱瞻墡听闻也是一乐,陛下果然是个剑走偏锋,另辟蹊径之人,他看着罗炳忠一脸迷湖,问道:“不明白?”

“不明白。”罗炳忠不耻下问。

朱瞻墡思忖片刻问道:“你说这天底下最有权势之人是谁?”

罗炳忠想都不想的说道:“陛下。”

“你说这天底下最有钱的人是谁?”朱瞻墡又追问了一句。

罗炳忠思考了许久才说道:“陛下?”

“然也。”朱瞻墡露出了一副孺子可教也的表情,笑着说道:“论权势,陛下最大,论钱帛,还是陛下最多。”

“所以,这扑买之事,公产变私产,就不了了之了。”

公私分明,是论公德的重要成果。

陛下的内帑是私产,是陛下个人财产,陛下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自大明建立以来,户部国帑就时常跑去内帑拆借,这惯例到了景泰年间,依旧是没有变。

陛下作为皇帝,从来没算过国帑利息。

有人想要将公产变私产,那么作为大明最尊贵且最有钱的人,这天底下还有谁,能从陛下口中抢肥肉?

“原来如此。”罗炳忠若醍醐灌顶。

朱瞻墡摇头晃脑起来,迎回北海英魂是功,查养济院贪腐桉是功,陛下把功劳都让给了他这个监国。

移宫桉是麻烦、对十大历局的攻讦是麻烦、扑买驾步司浪潮是麻烦,但是陛下都没让这些麻烦留到他监国处理。

朱瞻墡算是看出来了,只要他不心生妄念,陛下等闲不会拿他的脑袋做文章,这就是让朱瞻墡心安的地方。

冬序之下的反攻倒算,在陛下强硬的镇压下,终于是安稳了几分。

而此时的撒马尔罕也在过冬,而且是凛冬。

咨政大夫王复和大石也先已经一个月没有见面了,即便是有什么事儿,也是伯颜帖木儿居中斡旋。

矛盾已经摆在了桌面上,最近最大的矛盾就是关于南边的帖木儿汗国卜撒因之事。

卜撒因不承认康国的法统,全靠一张嘴四处叫嚣,整日里派出使者挑衅也先,但是卜撒因不傻,他知道此时瓦剌势强,就只是挑衅,并未有出兵的举动。

王复的意思是按兵不动,随他口吐芬芳,但是也先这个性格忍不了,他要出兵揍卜撒因一顿,教训教训出言不逊的卜撒因。

也先哪里是想教训卜撒因,他想告诉康国上下,他才是大石,他才是王。

“伯颜,卜撒因在赫拉特,赫拉特地势高,本就是易守难攻,三面环山,一旦我康国大军被围困,那就是死无葬身之地。”王复面色沉重的说道。

伯颜帖木儿一脸为难的说道:“谁说不是呢。”

伯颜帖木儿也不赞成出兵,卜撒因在赫拉特本就是以逸待劳,再加上地利,这一仗很难打,死伤者众不说,也很容易给看热闹的奥斯曼王国机会。

“大明的使团什么时候能到?”王复闭目许久问道。

------题外话------

求月票,┗|`O′|┛嗷~~!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