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六百六十九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有些事可以折中的,比如给赵构立跪像,这都改朝换代两次了,斯人已逝,折中一下自然可以。

有些事,是不能折中的。

比如火烧船厂。

为了防止再出现所谓的民乱,扰乱陛下开海事,李宾言将船厂保护的密不透风,陛下还派了三万京营驻扎,就是为了防备所谓民乱扰国大计。

但还是发生了,而且是里应外合,若非京营善战,险些给他们得逞了。

最关键的是,这次的民乱之中,还有倭寇的身影。

于谦敏锐的感觉到了事情有些不正常,这帮人的胆子也太大了!

于谦心中一直隐隐有些担心,他总觉得有一个天大的阴谋在等着此次南下的陛下,这种不安越来越强烈。

于谦俯首说道:“陛下乃天下之本,臣以为陛下宜回南京皇宫暂住,臣前往松江府市舶司。”

“若是武清侯为陛下牵马坠蹬为先导,臣或许会心安许多。”

那种莫名的不安感在于谦心中徘回,但是因为信息不够全面,于谦无法得出自己的不安究竟来自于哪里。

朱祁玉看着于谦的表情乐了起来。

兵推棋盘里,朱祁玉的天赋技能是【料敌从宽】。

比如范广要五十万大军平定辽东,朱祁玉就颇为赞同,但是朝中许多臣子总觉得五十万大军,是不是太看得起建奴了?

比如宣府之战,朱祁玉调配的军备,打完了河套仍有剩余。

这都是料敌从宽的一种,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动手之时,一击必中。

于谦在战争中,天赋技能是【料敌于先】,总是能够料到敌人何时出现,敌人会在什么方向出现,敌人会以何种方式出现。

这并非什么特异功能,而是于谦有着强大的情报分析能力,情报越充足,于谦的预料就越准确。

在正统十四年的中秋节,稽戾王被俘之后,于谦就很快的根据边方局势,判断出瓦剌人入关的时间,并且对渗透成了筛子的内三关采用了只守居庸关的策略。

而在宣府之战、集宁之战、河套之战、陛下亲征平叛的过程中,于谦一次次展现出了自己在情报充足时的情报分析能力。

而现在,非常显然,于谦发动了他的被动技能【料敌从先】,虽然不知道危险来自于何方,但是于谦已经确切的闻到了阴谋的味道。

朱祁玉笑着说道:“于少保,这是要朕回到南京皇宫里躲起来,躲到于少保为朕荡涤寰宇再出来?”

“臣并无此意,只是臣以为此行凶险,贼人蓄谋已久,陛下乃国之根本,臣前往松江府便是。”于谦这个时候也顾不上什么帝王多疑了,相比较陛下怀疑他有觊觎神器之心,他更担心陛下出什么意外。

一个政策想要长久的推行下去,最少也需要稳定持续的运营二十年的时间,陛下的新政,即便是最早的农庄法,也才九年而已。

陛下在,这些政策就在,陛下不在,这些政策就荡然无存了。

“无碍,朕还怕了他们不成?”朱祁玉眼神中闪烁着兴奋光芒,露出了一个残忍的笑容。

“坐在奉天殿四方凳上监国,朕不怕;在德胜门外冲锋在前、上阵夺旗,朕不怕;在南衙面对二十五万叛军,朕不怕。”

景泰三年十一月,朱祁玉从南京出发前往马鞍厂,视察马鞍厂上下,当时的马鞍厂全都是南衙僭朝的叛军俘虏,朱祁玉还是去了,听了俘虏们的诉苦大会后,承诺了五年苦役后放归,给这些俘虏吃了一颗定心丸。

需要朱祁玉出面的时候,朱祁玉从来不胆怯。

“陛下…”于谦还想再劝劝。

朱祁玉摆了摆手说道:“于少保。”

“鄱阳湖之战,陈友谅率领汉军六十五万,浩浩荡荡,势要灭我大明高皇帝于一役。”

“时陈友谅汉军巨艟连接,一展数十里,铁索横江,望之如山,气势夺人,我大明军船小人少,我大明太祖高皇帝亦未畏惧。”

“高皇帝借东风火烧百里,一战定江南。”

“现如今,朕南巡江南,在大明的四方之地内,在六万京军扈从,三千缇骑精锐的团团保护之下,却不敢踏入我大明疆域。”

“朕这个皇帝位,不坐亦可了。”

如果朱祁玉是大宋朝的皇帝,若是有危险,跑就跑了,反正天下百姓也都习惯了。

但是大明的调性,皇帝就不能跑。

崇祯吊死煤山之后,崇祯的大太监王承恩死难殉国,王承恩的尸体被送到了云南安葬。

王承恩能安排自己的义子们把他的尸体送出去,送不走崇祯皇帝吗?

崇祯皇帝选择煤山上一根绳,是他清楚的知道,就是跑去南衙,大明也是灭亡。

大明的调性就是如此。

“陛下…”于谦知道陛下说的有道理,而且他没法反驳。

陛下乃是大明皇帝。到自己家里四处转转,都要躲躲闪闪,这成何体统?

但现敌暗我明,情况不详,于谦还是想再劝一劝。

“朕意已定。”朱祁玉的语气不容置疑。

唐时天子九狩,京师六陷,大唐可以撑下去,大明不行。

赵构能在临安苟且偷生,又把南宋续了一百八十年,但是南明续不住。

在大明当皇帝,就没有退路。

大明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帝制国家。

而唐朝在唐玄宗晚年的操作下,变成了一个藩镇割据,节度使等同于诸侯的朝代,宋朝则是军头共主为天子,到了南宋藩镇势力极强,韩世忠、刘錡等人在宋高宗的操作下,直接变成了军阀藩镇,割据一方。

岳飞被拉肋而死后,韩世忠隐退秦岭,宋高宗赵构必须要每年给韩世忠送礼,稳住韩世忠。

韩世忠把赵构送的礼,毫不在意的送给了蜂农,换取蜂蜜。

皇帝御赐之物,给蜂农换了土蜂蜜,这本身就是羞辱,但是赵构权当没看见。

南明所谓的江北四镇,其战斗力,实在是配不上军阀二字;高杰、黄得功、刘良左、刘泽清更是担不起军头的名号。

大明的制度也根本养不出军阀来。

于谦看劝不动,闭目片刻,才笑着说道:“陛下既然要去,并无大碍。”

问题不大。

陛下的料敌从宽,不是胆怯,陛下的料敌从宽,从来都是为了彻底消灭对手。

慎勇,主要是勇,慎重的勇敢。

陛下要到自己家的院子里转一转,他这个臣子当然是做好打扫工作,而不是跟陛下唱反调,说外面风大,陛下避一避风头。

这是自家庭院!

而且护院很强,大明已经不是经过了二十四年武备不振的大明了,京军长期被派遣出京征战,大明军战力强横,也先望风而逃,缇骑优中选优,装备精良,忠心耿耿。

眼下,虽然大明处于冬序之下,可是陛下正是如日中天之时!

兴安是个忠诚的仆人,他很少干预陛下的决定,虽然在大明的体制下,司礼监有很大的参政议政和决策的权力,但是兴安对自己的定位始终是陛下的鹰犬。

陛下做了决定,那就动起来便是。

卢忠本来打算请命为陛下先导,前往松江府,彻查松江府造船厂被民乱焚毁一事,并且梳理松江府事。

但是他还没说话,就被兴安的眼神阻止。

卢忠稍微思索了下,默不作声。

查桉杨翰可以去,但是护卫陛下的安全,只能由卢忠来。

卢忠不信任杨翰、袁彬等人,兴安也不信任,毕竟袁彬和杨翰都曾经为稽戾王出生入死。

稽戾王已经死了,袁彬和杨翰是陛下的臣子,可人心隔肚皮,卢忠和兴安都不能冒险,将护卫陛下之事交给杨翰。

朱祁玉在杭州驻跸五日,每日游山玩水,西湖西路有玉泉寺,集庆寺、飞来峰、冷泉亭、灵隐寺、三生石等地方。

三生石在灵隐寺内,是求姻缘长长久久的地方,冉思娘专门去了无相铜炉,请几盒姻缘香,还把两撮头发绑在了一起,放在了盒子里,埋在了三生石之下。

陛下和冉思娘前行之后,兴安让人把盒子挖了出来,带走了。

巫蛊镇魔之术虚无缥缈,兴安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朱祁玉这五日,和冉思娘打情骂俏,日子算是逍遥快活。

冉思娘给自己的面色光悦脂里面添加了益母草和三七粉,这两种都是活血和消肿的良药。

而且这面色光悦脂,光悦的不仅仅是面色,陛下对她的身子也是颇为着迷,陛下体力极好,冉思娘不想败了陛下的兴致,这日久了,左以药膏,也不是不能承受。

“在干什么?”朱祁玉的手在冉思娘身上游动,引得配药的冉思娘脸色变得羞红。

朱祁玉见状也是一乐,笑着问道:“都老夫老妻了,还这么爱害羞,这是取悦咱的手段,还是咱家冉娘子的脸皮薄啊?”

这么久了,冉思娘还是那么爱害羞。

“这是白天…”冉思娘害羞的耳朵都红了,她低声说道:“夫君想看我什么样,我就是什么样。”

“即是取悦夫君的手段,也是妾身脸皮薄。”

冉思娘的表情仍然是欲拒还迎,但是朱祁玉却看出了冉思娘兴致不高。

“怎么了?”朱祁玉环抱住了冉思娘,不再乱动。

冉思娘看瞒不住,带着焦虑不安说道:“兴安大珰把妾身埋在三生石下的三世盒给挖了出来。”

“妾身知道大珰也是怕有巫蛊之祸,可是小女儿的心思就那么些,自然是有些心思不宁,扰了陛下兴致,臣妾惶恐。”

“二来,妾身也是担心夫君啊,虽然后宫不得干政乃是铁律,但这几日,缇骑们,甲胃不离身,火铳药上膛,里三层外三层,铁桶一样,夫君眉心整日拧着。”

“于少保往日里乐呵呵的表情也变得面若寒霜,妾身就猜测这南巡松江府,大约是不顺遂了。”

朱祁玉将冉思娘拦在了怀里,甩了甩袖子,拿出了一个琥珀吊坠,这琥珀吊坠晶莹剔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看就是上上珍品。

琥珀指肚大小,琥珀之中有头发编成了小小同心结,还有一句【携子之手,与子白头】的祝福语刻在同心结两旁,同心结下,还有一个红色的【景泰之宝】的小小刻印,为这个琥珀增色不少。

朱祁玉抓着挂着琥珀的红绳笑着说道:“兴安挖出了三生石三世盒之后,咱就熬了松香,用你放在三世盒的结发,做了这个挂饰,得亏咱平日里就喜欢捣鼓这些手工物,手艺还算不错。”

“这挂饰,配以金银链可做项链,也可做手链。”

“从正面侧光看,有一个玉字,从背面侧光看,看是一个思字。”

“敬神拜石,虚无缥缈,朕乃天子,不如求我。”

“至于宵小之徒,思娘不必担心,咱也不是泥捏的。”

冉思娘惊讶的看着那琥珀,伸手拿在了手里,松香不贵,有一股澹澹的草木香气,可这是陛下亲手做的,最关键的是这份情谊。

她拿在手里把玩了许久,尤其是那两个字,不胜欢喜。

“夫君稍待,妾身最近学了段胡舞,权当助兴。”冉思娘抿着嘴唇,凑到朱祁玉耳边低声说道:“夫君,一定会喜欢的。”

冉思娘换了身极为大胆的衣服,在一阵清脆的铜铃声之中,她带着一个红色的面纱,走出了偏房。

她的手脚之上用红绳绑着一些金黄色的铜铃,欢快的胡曲响起,冉思娘翩翩起舞,含情脉脉的看着夫君,展现着自己几近完美的身材。

一舞终了,冉思娘已经气喘吁吁的坐在了朱祁玉的怀里,乐户们离开了这西湖别苑的偏院。

“别摘,面纱和铃铛都是助兴之物啊。”冉思娘低声说道。

一时间铜铃声起起伏伏的响起。

兴安揉着眉心,这五日来,他总是觉得自己有什么遗漏的地方,千头万绪,总理不出线索来。

“大珰所虑何事?”卢忠带着两个天子缇骑巡视,看着兴安眉头紧蹙的模样问道。

兴安颇为担忧的说道:“按理说,你护卫泰安宫九年有余,这陛下的安防不能说是水泼不进,也可以说是固若金汤了。”

“咱家这心,一直不安稳。”

卢忠抓紧了自己的绣春刀,目光一凝问道:“大珰心思缜密,心不安,自然是有所思虑。”

兴安站直了身子说道:“卢都督啊,咱家听闻,在那泰西门户之地的君士坦丁堡,有一面号称永不陷落的叹息之墙,是从内部攻破的。”

“有奴隶打开了城门,把奥斯曼王国的近卫军放进了城中。”

“从西域传来的情报,的确如此。”卢忠颇为认同的说道:“大珰的意思是有内鬼?”

“咱们应该再慎重的内查一下?”

缇骑每旬都会自查一次,从不间断,而且还相互检举,稍有不当言论,轻则送回遴选营团,重则解刳院一日游,吓的半死还要过一遍五毒之刑,一旦查实,就只有送解刳院的下场。

一个缇骑,陛下的亲卫,被送回遴选营团,是什么下场?

缇骑遴选极其严格,自查更是高压,缇骑做事对家人都不能提及一句,自查的范围也包括了缇骑亲卷。

忠诚是锦衣卫的基本底色。

相比较缇骑的高压,兴安的手段简直可以称之为残忍了,泰安宫本身宫宦就极少,兴安都是亲自自查。

兴安思考了很久说道:“稳妥起见,再自查一遍吧,毕竟松江造船厂差点毁于里应外合。”

------题外话------

上一章有读者反应应该让赵构跪。这里还是要解释下的,明末的时候,朱由检自挂老歪脖子树,京城有八千余人选择自缢殉国了,追随崇祯而去,忠君思想是帝制之下的基本思想和帝制的基本构成,不改变帝制,是改变不了忠君思想的。

再叨叨几句:明清在很多外国学者中,都被称作中国古代的第三帝国,秦汉是第一帝国,唐宋是第二帝国,明清是第三帝国。明清的制度、税赋都是一脉相承的,这个制度下很难养出藩镇这种东西来,但是鞑清末年,就养出来了各路军阀,这是因为鞑清种鸦片,李鸿章提出土药抑洋药的想法,种鸦片是清末的重要税赋之一,这也让各地军阀有了自谋军饷的门路,毒一字的历史教训是极其深刻的,除了危害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之外,也是毁掉大一统根基的毒瘤,军阀的出现让中国深陷泥潭,民国的民生、科技、钢铁煤炭产量等等,甚至不如清末,所以,反毒是历史教训。不反则亡国。

昨天看了一个福禄寿乐队杜雪儿的判决书,杜雪儿凭借自身流量,使用知乎、微博粉丝群、豆瓣组等多种网络渠道,利用年轻人的好奇之心,兜售各种类似小邮票类的第三类毒物,这种谋害青少年的新型犯罪,值得警惕。求月票,嗷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