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六十八章 士农工商,高低贵贱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六十八章 士农工商,高低贵贱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4:54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臣带来了父亲的手书,还请陛下过目。”脱古将手中的书信,递给了侍在一旁的兴安。

脱古是个懂规矩的人,他的外祖父沙不丹曾经多次朝贡大明。

而且兀良哈首领沙不丹,多次还带着脱古的母亲,希望与大明达成姻亲之实。

但是大明这边反应平平,最后脱古的母亲,只好嫁给了脱脱不花。

朱祁钰接过了书信,打开之后,有些茫然的说道:“这是蒙文吗?”

“父亲写的是汉字…”脱古为之一愣。

他随即反应过来,他父亲的字实在是太丑了,他看习惯了,不觉得有什么。

朱祁钰看着书信,这字能写的这么差劲儿,看起来的确是脱脱不花的手书了……

这绝对没人能模仿的出来。

于谦接过了书信,瞅了半天,才开口念道:

“统一四海的大皇帝陛下,猎鹰向陛下带去了长生天的问候,愿陛下如同天上的日月,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又如同山岳,连绵巍峨而颐养万物…”

朱祁钰觉得这个马屁实在是太过于生硬了些。

大明的文人比较含蓄,他们利用文言文的说话方式把马屁拍的不是这么露骨。

当然也有可能是于谦在润色,毕竟脱脱不花字都写成那样了,内容也不会优美到哪里去。

脱脱不花的这封书信,主要内容有四点。

第一:希望在也先退出关外之后,大明皇帝能够抽个时间到北古口外一趟,他准备了传国玉玺,献给大明皇帝。

第二:请印信封爵,希望大明皇帝能册封一个王爵给他,得到大明的支持。

第三:则是希望和大明互市,以方便商贸交通的来往,每年三千匹未曾阉煽的后山马为礼物,朝贡大明皇帝。

第四:则是希望大明军队不要对元裔撤出关内发动进攻,他们也将主动归还掳掠马匹、百姓、战俘等,来表达诚意。

朱祁钰看着脱古,又看了看于谦,于谦一言不发,而脱古则是一脸的坦然。

脱古是脱脱不花的诚意,他将自己最出息的儿子,送到了大明京师,并且会作为质子留在大明京师。

朱祁钰拿着手中的书信,笑着说道:“天色已晚,兴安,你领着摩伦台吉去四夷馆住下。”

他没有马上回应,而是先让脱古住下,商议后,再通知脱脱不花。

于谦知道皇帝有事问他,自然没有离开,等待着朱祁钰的询问。

“石总兵、广宁伯、范指挥使,孙都督,都出发了吗?”朱祁钰先问了下军事,按照预期,石亨、刘安、范广、孙镗都会在夜里出发,向着预定战场而去。

于谦俯首说道:“都已经出发了,只是…”

“只是石总兵走之前,看着瓦剌大营兵荒马乱,就又去袭扰了一番,将子母炮置于瓦剌营帐之外,连续炮轰了数次。”

“直到瓦剌人整兵备战,石总兵,才回营整备,南下去了清风店。”

于谦的脸色颇为无奈,石亨这人,走就走把,拔营之前,先去夜袭一番,才离开,可谓是便宜占尽。

“可惜了。”朱祁钰再道一声可惜。

他颇为无奈的说道:“瓦剌阵脚大乱,若是我大明精锐尚在,可一战灭敌!安能让瓦剌在京师门前逞凶!”

朱祁钰恨的咬牙切齿啊,大明朝啥时候受过这种委屈!

倘若大明京师三大营尚在,这群瓦剌人一个都跑不掉!

只是大明军队眼下都是训练月余的预备役,防守有余,进攻乏力至极。

若是围攻,反而可能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脱脱不花可是真心投诚?”朱祁钰拿起了脱脱不花的那封书信,满是疑惑的问道。

于谦十分认真的说道:“陛下,他真心与否,又如何呢?”

“我们要的也不是他的忠心,而是要他牵扯瓦剌人的兵力,待大明国力恢复,无论忠心与否,真诚与否,都不值一提。”

朱祁钰思索了片刻,说道:“马匹的数量有点少啊,后山马三千匹未曾阉割,太少了些,最少也得万匹以上,我大明养马,三千匹连填满御马监都不够。”

于谦颔首言道:“臣去谈就是了,这些价码都会谈好的。”

“但是臣以为陛下至塞外这件事,极为不妥,其他倒是都可以谈。”

“陛下的战马就是后山马,虽然稍矮,但是耐力十足,向来都是怯薛军专用,臣以为战马之中的良马,可以算是脱脱不花的诚意了。”

朱祁钰两世为人,但都对马匹这种事,了解不深,郕王别看是个亲王,可是他那一年三千石的俸禄,也就正好养住郕王府的人罢了。

大白马和战马都是御马监的马匹,这还是监国之后才有的待遇。

于谦主持兵事多年,怯薛军是蒙兀军队中,精锐的精锐,数量不多,却又半数以上皆是重骑,三千匹真的不算少了。

整个肯特后山,都不知道有没有十万匹,能充当战马的则少之又少。

“好。”朱祁钰放下了脱脱不花的书信,拿起了于谦匠爵的奏疏,有些奇怪的说道:“于老师父平日里公务缠身,案牍劳形,为何要费这么多力气写这本匠爵奏疏呢?”

“条条陈陈皆鞭辟入里,是早有这个想法吗?”

于谦看着朱祁钰满脸的疑惑,满是感慨的说道:“陛下,其实臣这个问题想了很久了,此大明之病入骨髓之疾,却无良药,是陛下以匠爵二字点醒了臣。”

“臣才连夜想明白了,之前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的事,自然要连夜写下这奏疏,臣怕死在了城外,这奏疏就永无天日了。”

“陛下,所谓四民,士农工商,乃是自古以来的国之柱石。”

“但是陛下,士子读书识字明理,却终身为仕途奔波,大明进士一科进士不足三百人,庶吉士只有三十余人,即便是算上举人,不足千数。”

其实在进士及第之后,除了前三甲,也就是状元、探花、榜眼之外,其余的进士还要考一轮,被录取之后,才能成为翰林院庶吉士。

这一轮考试决定了他们的仕途,考上了庶吉士,就可以在京任六部主事、御史,考不上庶吉士,进士及第,也不过是出京任各地县令。

一辈子不见得能进京为官。

大明读书人的内卷也是离谱中的离谱,卷的厉害。

于谦继续说道:“可是大明读书人又有多少?不下百万。”

“虽然大明律,中举可为官,可多数都是县丞,终身辗转无法升迁。”

“这么多读书人,读到垂垂老矣,还不见得能考得上举人,臣是在为他们寻摸了个出路。”

朱祁钰终于理解了于谦的目的,无心之语,却是给于谦指明了一条道路。

士农工商,皆为国之柱石,虽然明面上没有高低贵贱,但实际上,却是分的非常清楚。

士,其实都是学者和官员两种身份的结合体。

这么些读书人为了试图奔波一辈子,却连入仕的门槛考上举人,都摸不到。

读了一辈子书,手无缚鸡之力,打仗又打不了,匠爵,似乎可以成为另外一个选择。

“臣担心,他们不乐意啊,依旧在这小池塘里折腾,又能溅起多少水花呢。”于谦再次摇了摇头。

他只是想到了这种可能,但是读书人愿不愿意走这条路,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朱祁钰放下了匠爵的奏疏,颇为肯定的说道:“乐不乐意,那就由不得他们了。”

“陛下…”于谦赶忙俯首准备劝谏,可是皇帝没说具体怎么做,让于谦也不知道怎么反驳。

朱祁钰笑着说道:“于老师父安心,朕知道轻重。”

太史公说得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读书人为啥在考不上举人,死读书,考不上举人的怪圈里转悠?

说到底,不过是名利二字罢了。

这群读书人,他们要是体面。

至于怎么体面,朱祁钰暂时没啥功夫去思考,暂且放一放,专心应对战事为好。

朱祁钰目露兴奋的说道:“于老师父,缇骑可曾安排出战之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