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六百九十八章 山野袁公方实在是太贪婪了!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兴安作为陛下的大珰,花鸟使,自然是选了又选,终于把人送到了陛下面前。

“是泰安宫送来的?还是南衙找到的?”朱祁玉驻足并未上前,而是询问着兴安此人的来历。

兴安赶忙说道:“皇后千岁听闻冉贵人有了身孕,从北衙送来的。”

冉思娘是领了任务来到了南衙,要榨干陛下,让陛下没空看南衙的妖艳货色。

但是冉思娘有了身孕,显然已经不适合再执行泰安宫统一阵线的任务了,所以汪皇后又派了一个人来。

若是兴安从南衙这边找人,冉思娘回到泰安宫也要面对汪皇后的刁难。

冉思娘又不是泥捏的,这个打播州海龙卫来的姑娘,有自己的主意。

冉思娘的身体无恙,侍候陛下这么些年,一直没有身孕,直到侍从南巡才有了,是冉思娘不愿意放弃太医院、解刳院、密云大镰药厂等事,才耽误了。

汪皇后真的跟冉思娘闹起来,冉思娘也不是毫无还手之力,大明后宫不宁,几乎是可以看见的。

手心手背都是肉,这不是让陛下为难吗?

作为大珰,宫里这点事,兴安还是能处理的极为周全的。

“那就好。”朱祁玉略显轻松了几分,后宫失火,即便是皇帝也会满脑门的官司。

宣德年间,先帝朱瞻基废了胡皇后,立了孙皇后,闹出了好大的动静,朱祁镇这才成为了嫡子,才成为了大明皇帝。

王者无私,后宫不宁,也会影响到大明前进的步伐。

“朕今天没什么心情,改天吧。”朱祁玉一转身,向着御书房而去,他还有国事要处理,因私废公,那不是他的风格。

兴安欲言又止,陛下这一个改天,不知道要改到什么时候了,兴安也知道这事劝不动,只能跟随着陛下向着御书房而去。

琴声戛然而止,八角亭幔帐之内的女子葱指,拨断了琴弦。

陛下就这么走了?!

这女子打北衙而来,一路上忐忑、期待、茫然、紧张,这好不容易到了松江府,终于能见到陛下了,陛下就在三十步内,突然转身就走了?

这女子陷入了迷茫当中。

朱祁玉本就是如此,忙起来,汪皇后都见不到人。

朱祁玉回到了御书房,看着大明的堪舆图,愣愣的出神,满是郑重的说道:“兴安,你说什么样的人才会造反呢?”

兴安打了个哆嗦,陛下这问题,他真的不知道怎么答。

朱祁玉没指望兴安说出个所以然来,他继续说道:“这个问题,朕自那日从海潮村回来之后,就一直在思索。”

“就以杨铁为例,但凡是这个人考虑能不能吃饱饭、考虑生活有没有希望、考虑一年到头能留下几枚银币、考虑是不是要娶媳妇,他就不可能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人一起造反。”

“杨大善人一家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敢那么欺负杨铁。”

“朕想了许久,这俗话说得好啊,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朕发觉,百姓但凡是有双鞋,就不会造反。”

兴安静静的给陛下泡了杯茶说道:“臣不懂,但是陛下说的很有道理。”

朱祁玉抿了一口茶,继续说道:“但凡是缸里有点米、手里有活干、生活稍微有点盼头,就是有双鞋,他就不会造反,就会妥协、忍让、软弱、动摇。”

“你看这些外逃的富户们,他们就愿意和朕商量着来,朕收他们五成的移民税,他们还会感恩戴德,下船再收三成,他们顶多骂两声,却甘之若饴,甚至会尝出甜头来。”

“下船再收一次税,不就代表着朕一定会把他们安全送到吗?”

兴安一听也是一乐,俯首说道:“陛下英明。”

这下船再收税,反而成为了一种可以安稳落地的保障。

不得不说,这帮出海的富户们,能被朘剥八成还尝出甜味来,就很离谱。

但是却理应如此。

朱祁玉不关心富户们骂不骂他,有胆子就造反,骂人不掉肉。

他继续说道:“这双鞋是无产者的希望,同样也是无产者的枷锁,一旦无产者没了枷锁,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一如当初的太祖高皇帝那般啊。”

元朝唯一干了点人事,治理黄河,还把自己给治理没了。

因为元朝治理黄河的时候,把所有人的最后一双鞋给脱了。

兴安拿起了袁彬的书信放到了陛下面前说道:“臣不这么想,臣以为宁为盛世犬,不为乱世人。”

“乱世实在是太苦了,眼下的倭国不就是如此吗?”

“乱世里,这人,都是被扔进了臼里捣碎了,做粮食的。”

袁彬的书信里,描述了他的所见所闻,简直是人间炼狱,把人扔进臼里当粮食用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朱祁玉开始准备给袁彬下敕,他笑着说道:“历代君王都追求个长生不老,历代开辟之君,都希望自己制定了万世不移之法。”

“长生不老的追求和万世不移之法,异曲同工。”

“但是真的说什么是万世不移之法,不如让百姓们人人都穿上鞋,来的可靠。”

这鞋可以是脚下真的鞋,因为鞋离心脏最远,能买或者自己做一双新鞋,基本代表这人多少能吃的上饭,甚至还奢求的娶个媳妇。

那他怎么可能造反呢?

这鞋也可以是泛指,就是保障最基本的温饱。

论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朱祁玉给袁彬回了书信之后,交给了兴安通过鸽路送往倭国,务必保证山野、安艺两大银山能够稳定的提供白银。

这封敕谕通过鸽路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送到了袁彬的手中。

“李御史,陛下这个是什么意思啊?”袁彬将书信递给了正在整理渔具的李秉。

袁彬、岳谦、季铎、李秉四人正在打算出海捕鱼,名义上是捕鱼,其实是真的捕鱼。

顺带着考察水文。

安艺国内的地形以谷地分出了山阴和山阳两道大路,山阴是大内氏守护大名,山阳是尼子氏守护大名。

有三条河流,分别为注入三原湾的沼田川,有形成与周防界线的小濑川,有注入广岛湾的太田川。

而太田川注入广岛湾,是濑户内海北伸的天然良湾。

要测定水文之后,才能建港,一旦栈桥修筑完成,建港之后,起运银料会更加的方便。

这一次四人所乘坐的是四百料战座船,而数十名舟师将乘坐舢板,测定水文。

李秉收起了渔具,拿过了书信看了片刻说道:“你问陛下什么意思,就是字面意思。”

李秉将书信传了出去,岳谦和季铎都看了一遍。

岳谦嗤笑了一声说道:“这些个读书人揣摩陛下的意思,就是比咱们在行,字面意思就是字面的意思。”

季铎听着他们打机锋,也顺着话茬说道:“陛下的意思是说,看你的意思。”

袁彬手一抬,用力一挥,大声的说道:“你们有意思吗?!”

“很有意思。”几个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不知道谁先开始笑,然后众人哈哈大笑起来,甲板上充满了欢乐的空气。

袁彬其实明白皇帝的旨意,意思非常明确,他想当倭国国王,陛下大力支持,大明可以提供火器、火药、长短兵、掌令官、庶弁将等支持。

他袁彬不想当倭国国王,陛下也不强求,挖完白银让倭国自生自灭即可。

倭国群雄蜂起,民不聊生,若是袁彬只想做幕府将军,那其实直接提刀上洛,砍了足利义政便是。

反正细川氏、日野家、武田山名氏、斯波氏都希望这个不着调的幕府将军足利义政赶紧去死。

若是袁彬想解救倭国百姓于水火之中,那就难多了。

李秉看出了袁彬的迷茫,驻足认真思考之后说道:“其实不必纠结,顺其自然便可。”

“管那么多干什么,我们做好陛下交代的事,若是局势发展到了你必须做倭国国王的时候,你就做,反正陛下早就拟好了诏书。”

袁彬一想,的确如此,何必考虑那么多呢?

他们来倭国,就是来捞银子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扬帆!捕鱼去!”袁彬大喊一声,四百料的战座舰的船帆慢慢升起,船首噼开了澹蓝色的海水,驶离了港口。

而此时在安艺郡处理公务无缘出海打鱼的陈福寅,正在接见山阴大内氏和山阳尼子氏的两位守护大名。

山阴大内氏的家督名叫大内教弘,尼子氏的家督名为尼子清定。

这两位家督前来安艺郡的目的,自然是和山野公方划界。

山野袁公方实在是太能打了。

一只孤军深入石见、转战千里的威名,实在是让两位家督生不起任何反抗的心思。

陈福寅喝了杯茶,看着这两位家督,将早就戡定好的堪舆图交给了两位守护代。

“山野袁公方实在是太过于贪婪了!”大内教弘拍桌而起。

他不能接受这样的条件,陈福寅的堪舆图上,把整个银山都划到了安艺郡的治下。

陈福寅极为澹定的说道:“不能接受你们还会来到安艺郡和我商谈吗?”

“不肯让,我们就自己打,反正也不费什么功夫。”

尼子清定咬着牙愤怒的说道:“你!不要欺人太甚!”

陈福寅是笃定了两个守护代,不敢轻易跟山野公方交战,所以才有这么嚣张的态度。

陈福寅也多少发现了倭国人的秉性。

你越是嚣张,他就越是谦恭,你越是抱着善意商谈,对方反而觉得你好欺负。

对待倭国,就得出重拳,怎么嚣张怎么来,反而好办许多。

尼子清定用力的盯着陈福寅,脸色数变,终于还是妥协的说道:“我要大明空白勘合,最少也要…十张!”

勘合贸易是大明和倭国贸易的凭证,有勘合的才能进入大明的市舶司,否则会被巡检司当成倭寇击沉。

“最多五张,你以为勘合是什么平常的东西吗?”陈福寅看着尼子清定撑着最后的倔强,提出了条件,还了个价钱说道。

“成交!”尼子清定立刻马上说道:“你把空白勘合给我,我现在就让人退出界限,绝不相扰。”

陈福寅发现,自己上了鬼子的当了。

这家伙从头到尾,就是奔着勘合来的!

而且五张空白勘合,可能已经超过了尼子清定的心理预期。

陈福寅甩了甩袖子,拿出了厚厚的一卷空白勘合数了五张,放在了桌上,用手按住说道:“我可提醒你,现在咱们好说好商量。”

“倭国也不是化外之地,不是不懂基本守约的道德和秩序的方外野人,丑话说在前面,若是违背盟约,尼子氏很有可能会被讨伐的。”

“哪怕是口头上的。”

尼子清定的神情颇为谄媚的将手伸向了勘合说道:“明白!左京大夫安心!这一年一次的勘合,在左京大夫手中,我怎么敢放肆呢?”

陈福寅见对方知道要害所在,勘合的时限只有一年,亲自开船到大明卖货,哪怕是卖硫磺,也能大赚特赚了。

“嗯,拿去吧。”

大内教弘一看尼子清定不顾商量好的说辞,直接滑跪也急忙说道:“我也要五张空白勘合!”

“好说。”陈福寅将勘合船证数了五张放在了桌上。

大内教弘如同宝贝疙瘩一样将五张勘合放入了盒子里,细心落锁,才放松了下来。

陈福寅陷入了沉思,他看着手中厚厚的一卷勘合船证,按照倭国五人组的预估,这一卷大约三百张的勘合,都是打算从两大守护代中交易银山所有权的筹码。

这两个守护代的实力强劲,即便是收拾起来也会有些麻烦,而且现在袁彬也腾不出手收拾他们。

三百张的预算,结果一共发出去了十张。

显然是高估了这些守护代的贪婪和底线。

倭国船小,最大的船不过百料,不像大明动辄千料、两千料的三桅、五桅大船。

陈福寅看着美滋滋的二人,低声说道:“两位稍待,我这里还有五十张,二位啊,山野袁公方,他想要石见银山。”

尼子清定和大内教弘互相看了一眼,山野袁公方好像对石见国意见很大,上次展现武力的时候,也选择的是石见国。

这次也不例外。

山野袁公方可是真的很喜欢银矿。

尼子清定摇头说道:“石见国守护代为山名教清,那可是山名氏的禁脔,如果我们讨伐石见国,山名氏会报复我等,而且我们素来与山名氏联姻交好。”

大内教弘也是连连点头说道:“是啊,是啊。”

“嗯?”陈福寅甩动着手中勘合看着两个守护代发出了疑问,勘合难道不想要了吗?

“再加点。”

“加三十,不,加二十张。”

陈福寅一乐,果然是在讨价还加,他点头说道:“好。”

大内教弘和尼子清定走出了安艺郡的衙门,回头看了一眼。

大内教弘嗤笑的说道:“哼,不知大祸临头,如此嚣张跋扈!山野袁公方的人,也不过如此!”

尼子清定显然是知道些内幕消息,嗤之以鼻的说道:“他们五人都离开了山野银山,怕是不知道细川胜元要讨伐山野银山了!”

大内教弘拳头一握,笑着说道:“大祸临头尤不自知,且看他山野袁公方还能蹦跶几天。”

“正是如此。”

大内教弘和尼子清定相视一笑,又如同看到了什么恶心的东西一样,勐地拉开了距离!

大内氏和尼子氏是世仇,打了数十年没什么结果,这相视一笑,估计要恶心好几个月。

大内教弘犹豫了下说道:“三管领细川氏、斯波氏、山名氏,联合大将军足利义政,要讨伐山野袁公方,这袁公方实在是没有胜算可言,那倘若山野袁公方赢了呢?”

尼子清定眉头紧皱的说道:“那怎么可能呢?山野袁公方和其家臣,都在安艺国,山野银山防备空虚,袁公方怎么可能赢?!”

“骄兵必败,那袁公方出海打鱼去了!真的是太自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