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七百零四章 白鹿洞书院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七百零四章 白鹿洞书院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4:54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若是青山镇的二十三户百姓,是在江西左布政姚龙不知道的情况下,偷偷的跑到了南衙洪武门敲响了登闻鼓,那就是姚龙是个典型的两面人。

但是朱祁玉看到了这二十三户百姓的路引,是由姚龙亲自批的。

要么是姚龙太嚣张了,压根不怕这二十三户百姓告御状,也不怕皇帝对他心生芥蒂,不怕被砍头,不怕被抄家。

要么就是姚龙所图极大。

朱祁玉一时间还看不明白姚龙的打算,想等这二十三户从南衙到松江府来,细细问询之后,再做打算。

朱祁玉沉默了一下说道:“让杨翰去一趟,去接人,走水路到松江府。”

“臣领旨。”兴安也察觉到了些许的不对劲,便去寻了杨翰,细细叮嘱了一番,令其把这二十三户全须全尾的带到松江府去。

眼看着天色,兴安又回到了御书房,看陛下处理完了公务,将石灰喷灯拧暗了一些问道:“陛下今晚还是去冉宁妃那边吗?”

冉思娘因为有了身孕,也就顺利的晋升为了嫔妃,封号为宁妃。

“不了,泰安宫不是送来了个女子吗?让她今晚侍寝吧,对了,她叫什么?是哪里人士?”朱祁玉摇头,想起了那天在八角亭看到的女子。

冉思娘多少有些贪欢,仗着自己是个医倌,就为所欲为,善泳者溺,孩子差点掉了,冉思娘就不让朱祁玉上炕了。

“名叫高延祥,这延祥二字还是离宫之前汪皇后给取的,原来唤作祥儿,顺天府密云卫百户高庆女。”兴安介绍这姑娘的来历。

陛下不要倭婢、也不要高丽姬、也不要海拉尔,陛下对这些人不放心,而南衙这边,兴安也不好给陛下找个番夷的女子。

陛下要学拉丁语、要学希腊语,宫里已经有了埃来娜了。

汪皇后也提前做了些准备,冉思娘有了身孕,就把这高延祥给送到了南衙来。

在兴安看来,陛下这后宫人数太少了些。

稽戾王宫里不算侍寝的宫女,仅仅有封号的妃嫔就有十八个。

陛下这宫里几年还不进一个人,实在是让兴安这个花鸟使感觉汗颜,总觉得自己失职,可是他也多次安排过,陛下都是不为所动。

这也就是眼下没人了,兴安才算是见缝插针的安排了一个进宫来。

朱祁玉站起身来说道:“那就先去冉宁妃那边看看,再去这个高婕妤那边看看。”

“得嘞!”兴安在前引路,先去了冉思娘这房里。

朱祁玉没让兴安高声呼喝,就径直走了进去,看到了冉思娘在伏桉写写画画,手里拿着个算盘,噼里啪啦的一顿打,随手一拧,将算盘归位,而后眉头紧锁的在账本上圈了一下。

“忙什么呢?”朱祁玉轻轻咳嗽了下,笑着问道。

冉思娘看到了朱祁玉便露出了一个颇为恬静的笑容,站起身来,行礼说道:“参见陛下,上个月密云大镰药厂送来了账本,盈余又多了不少。”

“哦?”朱祁玉瞥了眼账本笑着问道:“咱家这个小财迷,这盈余多了些,怎么还愁眉苦脸的?”

冉思娘靠在了朱祁玉身上,喃喃的说道:“有人觉得我不在京师,就耍起了滑头,这密云大镰药厂的两个账房串通起来做账,被我看出来了。”

“他们也不想想,这是泰安宫的产业,我能看得出来,汪皇后那些计省的算账太监们能看不出来?到时候这好差事丢了,脸面也丢尽了,送到石景厂做几年苦力,出来之后,谁还用他们俩儿?”

“这俩账房先生也算是密云厂的老人了,这贪念一起误终身。”

朱祁玉揉了揉冉思娘的头发,笑着说道:“有了身子,就别操心这些了。”

朱祁玉和冉思娘说了许久的话,这说着说着,冉思娘又有些不安分要研墨,差点就擦枪走火了。

此时的高延祥高婕妤,正看着手中的四生丸,陷入了沉思,这是种凉药,吃多了,月事也就不来了。

汪皇后让她到了南衙问冉思娘讨要,这倒是要到了,可是她不想服用。

陛下对她显然没有多少心思,到松江府已经小半个月的时间,陛下都没想起她来,她侍寝的机会本就不多,再服用这等凉药,怕是得孤老终生了。

她打开窗,将手中的四生丸扔到了窗外的草丛之中。

她关上窗的一瞬间,一道黑影闪过,

这道黑影用一方手帕将四生丸捡了起来,随后等在门前,待兴安引路来到这偏院之后,才迎了上去。

“大珰,婕妤扔出窗的东西。”黑影俯首将手帕递上,这道人影,显然是东厂的番子。

兴安眉头紧皱,打开了手帕,稍微嗅了嗅,眉头紧皱的说道:“四生丸?”

兴安又嗅了嗅,确定了的确是四生丸,冉宁妃那边曾经寻过这方子,兴安记得这个味道。

“咱家知道了,这件事不要别人再知道了。”兴安低声说道。

“是。”人影领命,悄悄退去。

兴安将手中的四生丸收到了袖子里,后宫就那么点烂事。

这四生丸自然可以说是给这位新婕妤治血崩的,谁都没明说。

朱祁玉走进了高婕妤的闺房,四处打量了下,还算雅致,知道皇帝要来,这位新婕妤,也是燃了香。

“参见陛下,陛下是喜欢琴还是琵琶?”高婕妤声音有些颤抖的继续说道:“妾身这两种弹得最好。”

朱祁玉细细打量了下这高婕妤的样貌和身段,气质略微有些柔弱,但是又有几分刚强。

他在冉思娘那被拱了火,自然是直入主题。

高婕妤未经人事,不堪攻伐,没多久便只剩下求饶了。

之后,朱祁玉也不多去高婕妤哪里,多数还是在冉思娘这边过夜。

没过几天,杨翰就带着青山镇那二十三名百姓,来到了松江府安置,杨翰简单沐浴更衣后,便急匆匆的面圣来了。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杨翰行礼,脸色有些凝重,眉宇之间皆是寒气,想来这次南衙接人,并不顺利。

朱祁玉点头说道:“朕安,你这嘴唇都裂了,兴安,给杨指挥一壶凉茶。”

“谢陛下!”杨翰捧着凉茶牛饮一番,才俯首说道:“非臣故意失仪,臣这三日昼日不歇,赶回松江府。”

“臣带着的这二十三名百姓,从南衙出发,这刚出发七十余里,就在官道驿路上遇袭了。”

朱祁玉勃然大怒的说道:“好大的胆子!朕的缇骑,他们都敢袭击!反了天了!”

杨翰赶忙俯首说道:“对方有强弩、火铳,幸好大珰提醒,早有提防,缇骑倒是没有伤亡,对方留下了十几条性命,就撤了,臣之要务是护送这二十三名百姓,就先把人带回来了。”

事情有轻重缓急,杨翰领的命令是将人带回松江府,把人安全带回来,才是第一要务。

“你做得对,就是说嘛,几个蟊贼,还能拿我缇骑如何?”朱祁玉面色才稍微好看了些。

杨翰俯首说道:“臣已经派人去查了,不日就会有结果了,陛下,江西的桉子,怕是不寻常。”

朱祁玉的手指在桌子上不停的敲动着说道:“这是有人不想让这二十三名百姓见到朕啊,得亏朕防备了他们一手,让杨指挥去接人了。”

“很嚣张,这是打算和朕正面碰一碰吗?”

到底是什么事,能让江西左布政姚龙,不得不采用这种手段,把这个盖子揭开?

甚至连自己都准备搭进去?

这二十三名百姓敲登闻鼓,是要告姚龙侵占三十三顷田亩的!

姚龙的堂兄姚夔挂的是正三品的京官巡抚贵州,回京之后,就是正三品的吏部右侍郎了。

姚龙家可是桐庐姚氏,能办书院的姚氏,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将百姓宣到御书房来,朕亲自过问!”朱祁玉立刻决定,立刻宣见。

他和姚龙并不熟悉,并没有什么默契,不知道姚龙到底为何如此。

朱祁玉很快就见到了来自九江府的两位农户,一个叫王舞锤,一个叫陈集。

两个人一看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土里刨食的那种,他们的的脸被晒的黝黑,但是因为草帽的遮掩,额头还稍有些本来的颜色,而且手指上也是老茧。

“二位耆老快快请起,兴安,看坐。”朱祁玉示意二人免礼,才有些急切的说道:“你们这么远赶来寻咱,是有何冤情,速速道来。”

两位老农显然是没见过皇帝这么大的官,支支吾吾,语焉不详,但是朱祁玉极为耐心的听完了两位老农的诉说。

朱祁玉听完之后,带着几分怒气的说道:“好一个狗官!朕立刻派人去稽查此事,乡亲们,在松江府逗留月余,咱把他拿了询问过堂再说!”

“谢陛下为草民做主!谢陛下为草民做主!”两位老农感激不尽。

朱祁玉看向了兴安说道:“兴安,你把青山镇农户们安置妥当。”

“臣遵旨。”兴安引着两位老农出了御书房,安置去了。

朱祁玉在京师整天拿着通政议政的牌子,每月初一十五都会宣谕,和百姓们打交道,也摸索出了些门路来。

这些百姓其实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相。

朱祁玉看着江西的堪舆图,将手指点在了青山镇之上,面色古怪的说道:“这青山镇近庐山,这里有家书院,叫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南唐开设之时,就与金陵国子监齐名,到了北宋时候,和睢阳、石鼓、岳麓并称四大书院。

到了南宋的时候,朱熹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号圣人道场,正统三年,南康知府翟溥福率官绅再次重建书院,正统七年扩建,现如今已经成为了江西头号书院。

而这个青山镇就在书院的山下。

“姚龙这是踢到了铁板之上,不知道如何处理,才让这些百姓们敲登闻鼓。”朱祁玉也多少明白了姚龙的打算。

姚龙侵占的并非是这二十三户的田地,根据两个老农的描述,青龙镇三十三顷田,都是白鹿洞书院给他们种的田,这种的好好的,就突然给强占了。

平白无故的,白鹿洞书院就把这么多地让青山镇的百姓们种了?

挟百姓以令州府,这种事并不稀奇。

“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朝士半江西,翰林多吉水的江西,姚龙怎么斗得过他们呢?”朱祁玉感慨万千的说道。

江西辖设十三府一州,从建文年间起,就出了解缙、胡广、杨士奇、陈循、陈文、彭时等人,可谓是朝中半壁江山,都是江西人。

这几位还是文渊阁首辅,朝中江西籍的大明进士,就占了十分之一左右。

江西为何有这么多的朝中阁老?有这么多的进士?

因为江西有书院二百三十八所,这么多的书院,给江西文人同乡集团的崛起、壮大,提供有形和无形的双重保障。

朱祁玉想了许久说道:“杨指挥,你带着缇骑前往,和他们好好谈谈,若是肯推行农庄法,朕可以按照桐庐姚氏的标准,对他们进行补偿。”

“若是不肯听,那就把姚龙带回来。”

“朕只希望他们不要自误,趁着朕还有兴趣和他们谈一谈的时候,最好答应了。”

“是!”杨翰这刚回松江府,还没歇息,就又被派了出去。

兴安有些犯迷湖的说道:“姚龙有什么事儿,不能上道奏疏吗?”

朱祁玉反问道:“上道奏疏,不是给江西的同乡们应对的时间吗?”

“这江西这么多书院呢,大明进士有十分之一,都是这江西的,杨翰到了地方,调查清楚,直接从鸽路送到朕的手里,打的就是这个时间差啊。”

“姚龙这是在请援啊,他知道自己搞不定了,才这么做的。”

朱祁玉多少理解了为何姚龙要出此下策,也理解了这二十三个民户,在路上为何突然被阻拦了。

不想让这二十三个农户见到皇帝的不是姚龙,而是这二百三十八的书院。

朱祁玉的心中描绘出了一个轮廓,只等杨翰到了九龙府走访便知其详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