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七百一十七章 谨防嫡皇叔被造反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胡濙看着诸多朝臣,沉默了片刻,继续开口说道:“诸公,君臣上下恻怛之心,方能仁义皆施。”

襄王朱瞻墡从入门就开始引经据典,咬文嚼字,好好的夸了一下陛下。

而后胡濙又用南宋田制变迁,进行了一番长论,甚至得出了陛下是个仁君圣主的结论来。

随着农庄法的缓缓推进,大明皇帝的新政,终于伤害到了一些人的根本利益。

陛下在京师之战打完之后,陛下推行了几个新政。

有吏治的考成法和《宪纲事类》九十五条,成立反腐司反腐抓贪那是祖宗成法,陛下没把人剥皮揎草,也算不上虐。

有新货币政策,这个政策下,是在计省和户部共同管辖的大明银庄所下辖的宝源局、宝钞局和兵仗局完成,具体而言则是御制银币、景泰通宝和宝源局纳储票证。

海陆并举之下,还有大明官厂的恢复和开海,市舶司对商舶的管理,并且再次开海,恢复水师,讨论海权。

以及最近在推动的以工代赈,这在大明人的理解里,就是隋炀帝大兴土木,朝士们骂两句亡国之策亡国之君,再背地里骂两句大皇帝真有钱之外,也说不出什么。

但是田制的农庄法,这个在最初看起来和军卫法并无二致的田制,随着讲武堂和讲义堂的天子门生不断增多,终于露出了它本来的面目。

这是陛下的万夫一力,这是陛下的天下无敌。

新政的不断推行,终于来到了矛盾激化和针锋相对的时候。

大明皇帝前往江西‘白没’十八宗族的田产去了,这让朝中多了许多不同的声音。

襄王和礼部尚书为大明皇帝洗地,其实就是团结队伍,统一人心,防止忠诚的顺天府不再忠诚,那会出大乱子的。

毕竟人心散了,队伍就没法带了。

胡濙斟酌了一番开口说道:“我大明以业着籍,曰:凡户三等:曰民,曰军,曰匠。又云:凡军、匠、灶户,役皆永充,皆世袭。”

大明的户制一共是三大类,民、军、匠,而军户、匠户和灶户(匠户的一种)的差役,是世袭的。

其实大明还有一种户籍,叫贱籍,被流放之人和教坊司的娼妓,以及没在大明编民齐户的蛮夷,都是贱籍。

“诸位可知,两宋户制是何等模样?”胡濙抛出了一个问题,看着所有人。

朱瞻墡有些迷湖,这说建立官铺之事,怎么又绕到了大明户制和大宋户制的区别之上了?

户部尚书沉翼稍微回忆了下,立刻说道:“两宋的户籍分为主、客户,有常产者为主,无常产者为客。”

“又以常产多寡,分为五等户,州县公吏的官户与一等、二等户,为形势户,就是势要豪右之家。”

按照陛下的说法,这类的人就是占据了分配地位的肉食者。

胡濙含笑说道:“那乡村户和坊郭户呢?乡村户为五等,那坊郭户分为十等,敢问沉尚书,这个坊郭户,这十等又该如何划分?”

沉翼不明所以的回答道:“住在县州府城池外民舍草市的为下二等户,有产则为九等主户,无产游堕赁舍而居,为十等客户。”

“住在外城的分为上中下三等,住在内城又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等。”

“住在城里的大部分都为主户,以居住坊不同划分。”

“这和官铺法有何关系?”沉翼对户制自然是聊熟于心,所以回答的速度很快。

胡濙看着沉翼说道:“乡村户和坊郭户,分主客,乡分五等,坊郭十等。”

若以大明京城为例,这东城西城为内城,则为甲乙丙丁戊五等户,距离核心地区越近,则门第越高。

一等户自然是大小时雍坊的官户。

若是住在外城则为上中下三等户,距离内城越近,则门第越高。

城外民舍和游堕之民,则为下二等户,居无定所,受雇于城中的老爷们,做牛做马不说,还要被坊郭户骂成臭要饭的。

胡濙看着沉翼再问道:“沉尚书,城外民舍和草市的下二等户人数最多,他们从何而来?”

沉翼愣愣说道:“自然是…乡村户里失地的百姓。”

胡濙嘴角勾出了一个笑意说道:“官铺既然困难重重,那不办也行,把乡村户赶到城里来做下二等户讨饭便是了,两宋就这么做的。”

沉翼摇头说道:“那怎么行呢?咱大明又不是两宋。”

“咱大明税赋课役还是以正赋为主,两宋的税赋课役是按等输纳,不一样的。”

“《崇宁方田令》定:诸州县寨镇内屋税,据紧慢十等均定,并作见钱。曰:日来坊郭十等之法。”

“据此,两宋划分坊郭户十等的依据主要是屋税,咱们大明就没有乡村户、坊郭户,这户制不同,把百姓赶到了城里去,怎么收正赋呢?”

胡濙这才图穷匕见的说道:“我大明眼下虽然没有宋制,但也在这么做啊,所以税基才会萎靡,正赋累年灾逋蠲免啊,沉尚书!”

“我说的是两宋,未尝不是在说大明!”

沉翼终于回过味儿来,一拍桌子勐地站了起来,大声的说道:“我同意官铺法!办,再困难也要办!必须办!”

无论如何,沉翼也不能接受,收不上来税赋!

胡濙看向了兵部尚书江渊。

江渊想了想说道:“办,军卫法败坏后,大明军户逃户者众,眼下京军征兵,大抵来自农庄法的义勇团练,我同意此事。”

王翱对着襄王朱瞻墡说道:“殿下,臣只是说会有冗员和贪腐问题,并没有说不同意官铺法,反腐抓贪是要一起做的,而且要从重从严,否则就是朘剥百姓耳。”

六部尚书之中已经有三位明确表示要办。

刑部尚书俞士悦向来有些墙头草,他见风向变了,想了想说道:“理当厘定法例,有法可依,而不是如同草原上的荒草一样,野蛮生长。”

胡濙这才开口说道:“官铺法难,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可以一点一点来,先从顺天府开始,再由点及线,由线及面。”

“缺少打算盘的,就培养打算盘的;制度不完整,我们可以随着增补;缺少监察,可以让计省多担一些担子。又不是今日定法,千秋不移。”

胡濙斡旋了襄王和朝臣们剑拔弩张的关系,又以两宋户制为例子,告诉朝臣们,大明没有办法,也做不到像两宋躺在户制上收租子,也没有那么多的官田扑买,像是个朝廷的样子。

说服了户部尚书沉翼之后,胡濙再次闭目养神。

朱瞻墡想了想说道:“此事今日议定,就呈送陛下,皆由圣裁。”

官铺法既然多数同意要推行,那自然是好好商量定制确权。

三代之上,讲斗斛、权衡、符玺、仁义,大明此时讲行制、厘法、确权、量度。

其实就是商量规则和制定规则,确定了规矩才好办事。

这次的盐铁会议开的时间很长,各抒己见,吵得很凶,但最后还是拿出了一份可行性奏疏,襄王检查无误后落印送与了水马驿。

群臣们离开了整个盐铁会议厅,而朱瞻墡、胡濙、罗炳忠、刘吉则单独留了下来。

胡濙岁数大了,如此长时间的会议,把他熬的够呛,中途就睡着了,一直睡到了会议结束之时。

人走光了,胡濙就醒了。

胡濙到底睡着了,还是没睡着,在场的人,只有胡濙自己心里清楚。

“人老了,精神头就弱了,让殿下见笑了。”胡濙略微有些歉意的打了个哈欠。

朱瞻墡犹豫了下说道:“胡尚书辛苦了,孤有些事儿想不明白,还请胡尚书解惑。”

胡濙颇为严肃的说道:“臣倒是知道殿下想问什么。”

“臣斗胆,敢请问殿下,殿下对于陛下而言,是什么?”

这个问题把朱瞻墡问迷湖了,他的身份一直很明确,他是嫡皇叔,是陛下离京之后的监国,他满是迷湖的看着胡濙。

摆脱枷锁看清楚自己到底是谁,这件事本来就很难,朱瞻墡是无我之人,他一心求活,但是他并不是真我之人。

胡濙想了想说道:“殿下啊,朝中有降袭制,陛下在南衙主持农庄法,双管齐下,矛盾激化到了如此地步,殿下最先考虑的问题,就是防止有人借殿下的名头造反啊。”

朱瞻墡会造反吗?不会。

胡濙的意思是,襄王殿下应该小心被造反。

朱瞻墡背后勐地生出了一身的冷汗,面色古怪的说道:“孤有恭顺之心,从未有过谋叛的念头啊。”

胡濙索性直接把话挑到了明处说,这里只有他们四个人。

胡濙面色严肃的说道:“其实冬序之下的反攻倒算,陛下之所以能够南巡大展手脚,其实都是因为殿下在监国。”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陛下的皇嗣年纪尚小,不堪大任,若是殿下倒了,陛下还能离京吗?”

“陛下不能离京,就是龙困浅滩了。”

这并不复杂,陛下若非亲至南衙,大明的冬序只会愈演愈烈。

朱瞻墡十指交叉不停的揉搓着说道:“他们就是为孤黄袍加身,孤不受,他们还能如何?”

胡濙立刻反问道:“对啊,他们为殿下黄袍加身,殿下可以不受。但倘若他们把殿下给杀了,再给殿下披上黄袍呢?”

“他们要的不是殿下造反,而是殿下因为黄袍加身而死,把陛下困在京师,而且是长长久久的困在京师里。”

“倘若至德亲王都有谋逆之心,那陛下日后让太子监国,也怕是走不出去。”

胡濙这话已经是打开天窗说亮话了,深谙政斗凶险的胡濙,当然知道这些腌臜手段,襄王愿不愿意都无所谓,把你弄死了,披上黄袍,就是谋叛大罪,畏罪自杀。

朱瞻墡终于明白了胡濙的意思,真心实意的说道:“谨受教。”

胡濙依旧有些不放心的说道:“如果我要斗倒皇叔,我该怎么办呢?”

“我给陛下上奏,说襄王殿下谋叛,陛下必然不信。”

“可是这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必然开花结果,陛下信不信,都可以,只要陛下知道了殿下要谋反就是。”

“我再差人弄几条鱼用丹朱在帛上写字,弄几只狐狸鬼叫,弄点石刻,写上两句不明不白的话。”

“这个时候,京师的诗社们那群拿钱就写文章的笔正们,制造舆论风力,说至德亲王当王天下。都不用胡编乱造,把殿下的功绩夸一夸便是。”

“到了这一步,襄王殿下还有功夫推行降袭制,有功夫推行官铺法吗?”

“这还不算完。”

罗炳忠听到这儿,终于忍不住大声的说道:“这还没完啊!这…太阴毒了!”

胡濙继续说道:“再找几个流民,就说是从襄阳、从贵州、从大宁卫而来,为殿下送上几把万民伞,朝臣们自然也要为殿下上贺表。”

“这是不是鲜花锦簇?”

“到时候再雇用一群游堕之民,到长安门那么一跪,请殿下登基!”

“无论殿下如何应对,这一跪,殿下就立刻被架到了火架上烤。”

“到时候陛下回京,殿下,你是反还是不反?”

朱瞻墡沉默了片刻说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到时候,孤就往朝阳门那么一跪,陛下要杀要剐,雷霆雨露皆为君恩!”

朱瞻墡发现他应对不了这等阴毒的伎俩,也不敢造反,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开摆!

是死是活,全交给陛下定夺!

胡濙拿起了茶杯,又放下,刘吉立刻给胡濙换了杯新茶,坐的笔直,听着胡濙的毒策。

刘吉当然知道胡濙这个五十年份的常青树阴毒,但万万没想到会如此的阴毒。

胡濙斟酌了一番说道:“要是废太子刘据、李承乾有殿下这等觉悟,哪里还会造汉武帝和唐太宗的反呢?”

“殿下钻进襄王府也没关系,到时候弄点刺王杀驾的动静,实在不行,一把火把皇城根儿下的王恭厂火药库给点了,殿下,如何应对?”

朱瞻墡愣愣的看着胡濙说道:“孤,孤…孤去死,以死明志总行了吧!”

胡濙抿了口茶润了润嗓子说道:“殿下这一死,可不是一了百了。”

“到时候,陛下回京一查,这鱼腹丹书、狐狸、石刻、笔正、送万民伞的流民、到长安门叩首的游堕之民、刺王杀驾、王恭厂爆炸,都是出自贵人府邸的安排,这个贵人府邸还只有一个,那就是殿下的襄王府。”

“殿下,黄袍也不见得就是袍子,盖棺定论的时候,陛下只能是谋叛未遂。”

胡濙犹见杀人不见血,又补充了一句:“殿下还是嫡皇叔。”

朱瞻墡面若金纸,嘴唇开合,却是一句话说不出来。

“太阴毒了!太阴毒了!”罗炳忠嘴角抽动的喃喃自语。

胡濙低声说道:“殿下莫虑,臣有一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