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七百六十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吗?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我是王越。”站在门外的自然是大明的墩台远侯,王越。

“这是康国产的葡萄酒,你可以尝一尝。”王越将酒放在了桌上,笑着说道:“感谢你在拔都萨来对我的帮助。”

王越和尹凡三世的关系极好,在金帐汗国的诸多公国的活动,因为尹凡的帮助,变得顺利了许多。

尹凡会几句简单的汉话,而王越则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

学习一门语言,尤其是一门比文言文要简单的多的表音文字,对一个大明进士而言,易如反掌。

相比较之下,王越还记得当初死记硬背《离骚》之后的无奈,王越会背,但是一直到十三岁之后,才彻底理解了《离骚》的所有含义。

王越的拉丁语极好,甚至比尹凡和罗斯公国的一些神职人员的拉丁语,还要好一些。

“这酒名叫金桃酒,贞观十一年,撒马尔罕献金桃银桃,贞观二十一年,康国再献金桃于天可汗帐下,故此酒名曰金桃,题曰: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王越介绍着自己的酒。

费尔干纳山谷的葡萄因为日照充足,无论是用来做葡萄干还是酿酒,都是上等,王越拿来的就是康国最顶级的费尔干纳葡萄酒,取名为金桃酒。

这么取名,当然为了卖更多的葡萄酒,王越题的诗句,是李白的《襄阳歌》,李白酷爱酒,葡萄酒也不在话下。

在碎叶城、塔什干、撒马尔罕和布哈拉这广阔的平原上,有超过了十二万顷的葡萄园,这也是康国的最大的农作物产出。

这些葡萄的最大消费者,正是大明。

王越坐下之后,看着窗外,略有些失神的说道:“之前,帖木儿王国在撒马尔罕的时候,百姓种的最多的是潞麻、莫合烟、莺粟花,并且将其压制成饼,通过亘古的商路,甚至卖到了天方去。”

“康国百姓大半吸食这些福禄三宝,人鬼不分。”

“康国公用了五年的时间,兴修水利,才建成了如此多的葡萄园,代替了广泛种植的福禄三宝。”

大明有自己的高道德劣势,对于福禄三宝的危害大明的太医院给出的结论是:大量服用之后,形如冢中骨,神似冥顽物,身像浮忽云,气若游丝弦,食粪甘若饴。

大明皇帝在拿到了太医院的报告后,画了一幅画叫《魑魅魍魉渠有德》,大量服用福禄三宝之后的模样,实在是如同人间鬼怪。(381章)。

王复在主持政务之后,就一直在改变当地的种植结构,将遍地的莺粟园,变成了连成片的葡萄园、牧草区。

没有任何浇灌和有序种植的莺粟园的收益,远低于有良好浇灌和精耕细作的葡萄园,牲畜养殖因为牧草的大量种植,变得更加容易,成本降低。

而喝葡萄酒,就成为了康国的一项风俗,葡萄酒的品质也是节节攀高。

“是的,我能看到,康国公的治理,如同擦亮了宝石之上的蒙尘,他赐给了康国福安。”尹凡带着略有些夸张的语气,赞叹的说道。

这坚定了尹凡前往大明的决心,大明居然能够培养出王复这样的人物。

他要去亲自看看,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王,当他以为自己已经有足够的资格去做一个王的时候,大明突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王越眉头紧皱的说道:“我来是要提醒你,康国公南下赫拉特的时候,你最好不要做什么,否则即便是我,也无法保证你的安全。”

撒马尔罕的城里有很多黑羊王国、帖木儿王国、奥斯曼王国、金帐汗国的奸细,这些奸细,自然不会坐看康国占领赫拉特,补足自己领土上的最后短板。

如果尹凡三世参与到了破坏康国南下的活动中,墩台远侯,一定不会手下留情。

王越,在善意的提醒尹凡三世,不要和那些奸细们接触,否则发生了任何意外,过错方都是尹凡本人。

“感谢你的建议,我亲爱的朋友。”尹凡露出了真心的笑容,十分真诚的回答道,这个时候,这个提醒,是警告,也是朋友之间的劝告。

尹凡想了想,极其郑重的说道:“我以罗斯大公继承人的荣誉发誓,在这次的游历中,我绝对不会在撒马尔罕做任何有害康国之事,你知道我:荣誉即吾命。”

罗斯公国是一个典型的东正教国家,他们将荣辱看的比生命还重要,尤其是尹凡这样的贵族,一旦被羞辱,就会用决斗来解决荣辱,

王越这才松了口气说道:“那便好,我可不希望你死在这里。”

“朋友,我能请教你几个问题吗?这些问题,我自己实在是无法想清楚。”尹凡犹豫了下开口问道,他真的非常的困惑。

王越满是笑意,这种对话,时常出现在他们两个人的交流之中,他点头说道:“你问,如果我可以回答的话。”

尹凡靠在椅背上,脸上写满了困惑的说道:“你知道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我之前的一些困惑,来到了撒马尔罕便解开了,但是随之而来的,便是更深的困惑。”

也先为什么能够在和林称王称霸,到了康国,却众叛亲离?尹凡搞清楚了。

正如很多泰西小国一样,谁做国王根本无关紧要,因为这些小国,或者说群体,只能称之为山贼匪帮而已。

小国根本没有政事要处理,天生地养,根本不需要国王去做什么。国王的个人素养、才能与施政路线,都是无关紧要的事。

但是建立康国之后,广阔的领土、数以百万级的人口、复杂的邦交环境、信仰各异甚至连模样都有差距的康国,再用那套山贼匪帮的规矩继续执行,显然是取死之道。

所以,康国公王复才是康国的王,谁为万民奔走,谁才能为万民之主。

尹凡目光炯炯的说道:“我听你说过,在大明京师的附近发生了一场战争,大明的皇帝似乎被瓦剌俘虏,而后迫于大明强盛的国力,瓦剌不得不归还了皇帝…”

王越打断了尹凡的话,用强调的语气说道:“那是稽戾王,请尊重大明对稽戾王的盖棺定论。”

尹凡赶忙说道:“我很抱歉,我并没有别的意思,应当如此。”

“我只是比较奇怪大明和康国的关系,大明和瓦剌人有血仇,那场发生在大明近处的战争,大明战亡了近三十万众,这甚至比一些公国的人口都要多。”

“大明和康国的关系,我实在无法理解。”

王越听到了尹凡的问题之后,陷入了沉思,这个年轻人的问题,一如既往的犀利,而且直奔要害。

大明和康国是什么关系?

血仇之下,大明和康国的关系又将走向何方?

尹凡之所以如此关切这个问题,是因为康国从建立之初,名义上是因为大明远征军的征伐,康国公又受封大明,但是大明和瓦剌人又是血仇。

这很矛盾。

如果康国和大明没有关系,或者是敌对关系,那么对于罗斯公国一统罗斯分裂出去的三个公国,甚至吞并金帐汗国,是极其有利的。

王越沉吟了许久才说道:“首先,康国是康国人的康国,不是瓦剌人的康国,大明和康国的关系,并不完全是大明与瓦剌人的关系。”

王越忽然发现,康国公在制定基本国策的时候,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已经很深很深了。

康国境内,瓦剌人仅有不到三十万人,而康国有大约超过了七百万人。

碎叶城、塔什干、布哈拉、撒马尔罕这四个城池,每一座都超过了五十万人,还有的农民和牧民。

王越继续说道:“陛下其实始终没有忘记血仇,并且厉兵秣马,始终对西进的瓦剌人,心怀警惕,陛下在稽戾王被俘之后,登基为帝,宝座还没捂热,瓦剌人就围困了京师。”

王越并不知道大明皇帝两次南下,都带着讲武堂御书房的那块灵牌,上面是土木堡之战的灵牌,每年中秋节,这个阖家欢乐的节日,陛下都会给灵牌上一炷香。

这件事只有兴安和陛下两人知晓,连于谦等大明的师爷,也只知道大明的御书房,供奉着一块翻面的灵牌,不知道写的是谁的名字。

这哪里是警惕之心?

这分明是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方解心头之恨。

“可是一个稳定的康国,更符合大明的利益,因为大明要重开西域,而重开西域,绝非大军压境那么简单,那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你问大明和康国的关系,我只能说,这么做,最符合大明的利益。”王越回答了这个问题。

在王越、王复这些墩台远侯的臣子看来,陛下在这件事上,是受了委屈。

血债与屈辱,只能用鲜血去洗刷。

陛下登基就被围困京师,甚至在稽戾王配合瓦剌作战之中,陛下不得不亲履兵锋,上阵夺旗。

这份屈辱,让位给了大明的利益,这是陛下受的委屈。

“原来是这样,感谢您的教诲。”尹凡眼神闪烁了下,大明和康国的关系,尹凡完全可以理解。

康国又不是瓦剌人自己的康国,大明和康国的关系,不等同于和瓦剌的关系。

但是尹凡不相信,他不相信大明皇帝,会就如此放下这段仇恨,这是血仇,只有血报方能化解,只有用鲜血化解了这段仇恨,大明和康国的关系,才有坚实的根基。

这是尹凡的直觉,而且他觉得自己的直觉非常准确。

虽然王越从来没有说过,但是尹凡能感觉得到大明的霸道无处不在,眼下瓦剌人当马前卒在西域探路,日后大明能不来摘果子?

但是王越的回答,是无懈可击的,甚至营造出了一种理所当然的,大明的皇帝受了大委屈的感觉。

这种理所当然,何尝不是一种霸道?

尹凡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的纠结,而是问到了第二个问题,这是他的困惑,或者说罗斯公国的困局。

尹凡颇为郑重的说道:“鞑靼人南下,占领了北方,而后又南下,占领了南方,占据了长达百年之后,而后大明的皇帝建立了大明,大明是如何处理和鞑靼人的关系呢?”

尹凡一世是从金帐汗国手中获得了征税的权力才发展壮大,成为了今日的罗斯公国,如何处理罗斯人和鞑靼人的关系,就成为了尹凡三世思考的内容。

大明也需要处理这个问题,也正在处理这个问题。

王越看了一眼尹凡三世,果然这个年轻人要向东方游历,是有原因的。

王越听到尹凡三世这么问,笑着说道:“在一千六百多年前,秦人,被其他六国称之为蛮夷,但大家其实都是周的诸侯国。”

“汉初韩王信降于匈奴,与匈奴合兵南下伐汉,韩王信败北参合城,被柴武斩杀,而汉高祖被匈奴人围困于白登山。”(此处是韩王信,不是兵仙韩信。)

“后来汉元帝与匈奴呼韩邪单于杀白马为盟,约定:自今以来,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母得相诈相攻,世人戏曰:汉匈合流。”

“自匈奴之后有东胡、鲜卑、乌桓、柔然、突厥、回纥、契丹、蒙古,对于大明而言,处置这个问题,并不是什么难事。”

尹凡三世迫不及待的问道:“这些人都是谁?那到底应该如何处置呢?”

王越却站起身来说道:“天色不早了,我就不多打扰了,你真的想知道,得到大明去,亲自去看,亲自去听,亲自去了解。”

“我跟你说,是说不明白的。”

大明的历史很长很长,在王越看来,耳熟能详的人物,对于尹凡而言,却是极为陌生,还有文化的差异,让王越很难和尹凡解释其中的细节,这都需要尹凡自己去思考。

尹凡三世迫切的想要知道这个关系,但是王越说话只说了半截,在罗斯公国,说话只说半截,是要被割舌头的!

数日后的清晨,尹凡三世被请到了撒马尔罕的城外大营,而这一天,是康国大军南下赫拉特的日子。

这几天,撒马尔罕的城中,暗流涌动,但是都没能阻止康国公南下的决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