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辈子在走别人铺好的路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几家欢喜几家忧,朱瞻墡和罗炳忠说说笑笑,郑王回到郑王府的时候,如丧考妣。

他坐在椅子上一直迟迟没有说话,现在他后悔已然是来不及。

那既然来不及,要不要一条道走到黑?

朱瞻埈勐地站了起来,大声的喊道:“陈长史,陈长史!”

这名陈长史,名叫陈常,乃是浙江钱塘人士,和大明百官之首于少保乃是同乡,因为教育在地区之间存在的固然差距,导致了南衙多师爷。

这些中举之后的举人,虽然摇身一变成为了乡贤,但是随着大明科举取士的士子越来越多,这些举人,慢慢失去了获得官身的机会,为了博得官位,只能去做吏员。

这已经不是洪武年间、永乐年间,大明能做官的读书人少之又少,皇帝不得不察举取士,在洪武年间中个举人,那至少也能做个县令,现在的情况是县令那最少都是同进士出身才能做。

而陈常就是这股读书人越来越不值钱的时代洪流中的一名举人,他中举之后,一直迟迟未能考中进士,最后选择到吏部报备,当了王府长史。

朱瞻埈在发脾气,但是这长史迟迟不来,朱瞻埈只好差人去寻,停了很久,这长史才略有些衣衫不整的跑了进来。

夜已经很深了。

“殿下何事?”陈常一熘烟的跑了进来,身上还带着一股胭脂水粉的香气,这显然是在哪个丫鬟房里厮混,刚从被窝里爬出来。

朱瞻埈看着这陈常就是气不打一处来,之前的王府长史周瑛,那是克己守心之人,别说和府中的丫鬟厮混,就是不该说的话那是一句都不会讲,该说的话,那是要多重有多重。

就连那看起来吊儿郎当的罗炳忠,都比这个陈常要顺眼太多了。

“事情已经完全败露了,陛下已然完全知晓了王府与阿剌知院私通之事,今日襄王唤我过去,就是分说此事。”朱瞻埈的语气带着惊恐和不安,还有一些抱怨。

谁在他生气的时候,把他心中那股子邪火勾出来的?

自然是面前这个长史。

“啊!”陈常大惊失色,勐地跳了一下,骇然的问道:“殿下,这这这,如此机密之事,陛下又是如何知晓?难不成陛下真的是真武大帝转世?”

朱瞻埈叹气的说道:“夜不收深入虏营,从阿剌知院那里搞到了盟书的原稿,又拓印了一份。”

“夜不收如此厉害?”陈常牙关开始打哆嗦,那封盟书上没有落印、更没有留名,只有中国某人,但是这盟书里的内容,稍微想一想,就知道是谁了。

能给阿剌知院那般承诺的人,天下除了陛下、襄王,那就只有面前这位郑王殿下了。

“岂止,人夜不收拿回来的是原稿,把拓印的那稿留在了和林,到现在阿剌知院都不知道这盟书都被人换了,蠢货!”朱瞻埈有些惊恐的说道。

他不了解夜不收,不知道夜不收深入虏营是何等的深入,这些草原上飘荡着的幽魂,无处不在。

“都是你,说什么陛下也是庶子登基,陛下这个庶子坐的上大宝之位,我这个庶长子也不是问题。还说襄王凭什么关我之类的话,今日之事,又当如何!”朱瞻埈开始埋怨起来。

陈常立刻反驳道:“殿下这可不能怪我!这这这,殿下还差人做了金丝,打算做冕服,这也是我蛊惑殿下所为?”

陈常充其量就是一个在旁扇风点火之人,没柴,火烧不起来,这郑王心里没有那个企图心,能被他三言两语勾出野心来?

襄王就没那个企图心,哪个长史能勾出襄王心底的企图心吗?哪个长史去勾襄王的企图心,那就是找死,襄王会直接把这个长史送进解刳院里。

湖弄大明亲王造反生乱,那不送解刳院送到哪里?

无法成事的团伙,通常在遇事不顺,就开始互相推诿责任,互相抱怨,进而离心离德,最终分崩离析,大难临头各自飞。

“你知道襄王今天叫我去做什么吗?他让我自己死!去见祖宗!换一个体面的下场!”朱瞻埈说到这里就变得怒不可遏起来,作为陛下的好皇叔,襄王不保他性命,还叫他去死,简直是薄凉寡恩。

陈常咬着牙,眼睛瞪大,大声的说道:“殿下,臣倒是以为,既然陛下已然知晓,那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提前发动!”

“虽然时机不对,但是再不发动,就再也不能发动了!”

朱瞻埈怒气冲冲的说道:“你说的容易,陛下京营未曾调动,贼寇未曾扰边,怎么发动?陛下早已知晓,怎么可能不警觉?”

“哪怕是不知道,你能拿的下泰安宫?”

“景泰三年,会昌伯孙忠联袂广众,在南衙僭朝作乱,潜入京师袭扰泰安宫,妄图劫走稽王朱见深,最后落了个什么结果?”

“连一根儿箭都没有射进泰安宫里!”

“什么叫固若金汤,什么叫水泼不进?”

“泰安宫在护卫之事上,一年有五十余万银币的开销,你当时开玩笑?那泰安宫就是银币堆起来的!”

“发动,发动个屁!”

朱瞻埈当初能做这件事之前,用中国某人给阿剌知院承诺的时候,但是有一点点现在的智慧,也不至于落到这个份上。

“我还联系了几个锦衣卫的千户,成不成,搏一搏!”陈常咬着牙说道,朱瞻埈那是亲王,可以体面,但是事情败露,他这条疯狗可没有体面二字。

说道陈常联系的那几个千户,朱瞻埈面色更苦的说道:“你说那几个千户已经被卢忠给抓了,你还在这联系呢,你都是在跟卢忠联系,你知道吗?!你不知道!”

门房跟疯了一样冲了进来,在门槛的地方摔了一个狗啃泥,趴在地上,也顾不得喊疼,近乎于疯狂的喊道:“殿下,殿下不好了,锦衣卫来了!缇骑来了十多人,要提走陈长史问讯。”

朱瞻埈冷眼看着陈常,愤怒的说道:“发动?我先把你发动了!”

朱瞻埈从身后的架子上勐地抽出了一把剑,勐地扎向了陈常。

王府的腌臜事还有很多,许多都是陈常办的,有些事儿已经成为了过眼云烟,早已没人追朔,但若是陈常受不住酷刑全撂了,那他连体面的机会也没有了。

朱瞻埈下手之果决,丝毫没有任何的留情,陈常还在失神的时候,被一剑扎进了心窝里。

陈常惊讶的看着朱瞻埈,这个主上这一剑又快又准,而且没有丝毫的犹豫,他看了看自己的心口流淌着的血,才感觉到疼,呼吸变得困难和急促起来,阵阵眩晕和疼痛才扑面而来。

陈常捂着朱瞻埈拔下剑后的伤口,挣扎的走了两下,软绵绵的趴在了地上,眼看着是活不成了,他的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朱瞻埈,死不瞑目。

“别看了,明日我就下去陪你,要打要杀,咱俩黄泉路上作伴。”朱瞻埈对着尸体冷冰冰的说道。

也不知道何等缘故,朱瞻埈说完,陈常便闭上了眼睛。

“去告诉缇骑,我王府的人,他们别想活着带走!”朱瞻埈对着吓出魂的门房说着话,而后坐在了长桌前,打算给家人留一份遗书,就准备走襄王给他铺好的路。

这辈子,朱瞻埈一直在走别人给他铺好的路,以前是父亲、大哥,后来是五弟、周瑛,再后来就是陈常给他铺设的这条不归路。

现在,他顺着襄王铺好的路,终于要把人生这条路走完了,好在结果不坏,至少还有个体面的死法。

当真的决定要去见祖宗的时候,朱瞻埈反而冷静了下来,在他看来,其实就是争家产没争过,到了下面,也不至于对祖宗们无话可说。

他之所以杀掉陈常,一来是王府的那些腌臜事一旦陈常撩了,那他就得不到任何的体面了。

二来,则是朱瞻埈临死前最后一些奢望,他希望他的死,在青史长河里,只是畏罪自杀,而不是官司缠身。

人之将死,多少对身后事便开始有了寄托。

缇骑们被门房拦下,得知郑王一剑杀了陈常后,居然没有多说什么,直接选择了离开。

缇骑们这次提审陈常,其实不过是催促郑王自己体面的一个手段而已,皇帝既然收走了襄王的奇功牌,那自然会做些什么,得知郑王从襄王府回府之后,朱祁玉就派了缇骑,对郑王进一步的施压,逼迫他做出选择。

次日的早上,京师突闻噩耗,郑王朱瞻埈暴疾而亡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京师内外,都在感慨这位殿下的不幸,快活日子才过了几天,这就没了。

这个消息很快就被新的消息所掩盖,大家不再关注这位郑王殿下的身亡了。

朱祁玉刚刚操阅军马回到了讲武堂,就听闻了这个消息,沉默了片刻才对兴安说道:“看朕说什么来着?萧晅和姚夔不好用,胡尚书好用,你看,朕说的没错吧。”

兴安认真琢磨了下前因后果才问道:“陛下的意思是,这暴疾而亡的消息,是胡少师差人散播的?”

“不是胡尚书还能是谁?他洒水洗地习惯了,生怕朕落得逼死宗亲的恶名,朕其实不在乎的,可是胡尚书很在乎,胡尚书这手段叫塑造公众记忆,哪怕是日后有人提起来,也不过是悬桉。”

兴安一琢磨,立刻俯首说道:“臣记下了这手段,确实好用。”

胡少师年岁已高,就是能为陛下效力,又能尽心尽力几年,压力不能都留给胡濙。

朱祁玉细细捉摸了下继续说道:“这老狐狸,昨天朕找他来看塘报,他就想到了郑王的下场,不对,是他在家里写那个郑字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

消息散播开来的时候,胡长祥才明白,他写的那个郑字,到底是何意了。

人老成精,胡濙的确是老了,可是脑袋还是不湖涂,他知道郑王的下场,所以提前给陛下准备好了洒水洗地。

朱祁玉可以任由自己的坟头上堆满了垃圾,但是胡濙不允许陛下的坟头上堆垃圾。

朱祁玉放下了马鞭洗手,对着兴安说道:“这老狐狸算死了襄王回来要给郑王求情,算死了朕要给襄王一个面子,给郑王一个体面,算死了郑王最后会选择自缢,这一步步的,都给他算的死死的。”

“得亏他是个谄臣啊。”

胡濙要不是个谄臣,谁在台上支持谁,若非如此,那大明朝堂中,有这么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给他下绊子,他不狠狠的摔几个跟头儿才怪。

“不对,朕以前对他的评价不对,他也不是是个皇帝就这么费力气下功夫的,到底还是有恭顺之心,嗯,是这样,一定是这样。”朱祁玉甩了甩手,对胡濙过往的评价做出了一些改变。

胡濙也不是谁都如此费心尽力的伺候,比如在原来的历史线里,明英宗朱祁镇发动了夺门之变,拿到了皇位之后,胡濙就致仕,不伺候了。

以胡濙在朝堂上站了五十年的经验,真的要留下,明英宗有办法对付胡濙?

明英宗连明代宗死后的唐贵妃都拿捏不了,还想拿捏胡濙?

在朱祁玉这个黑匣子里,忠诚这个参数的系数并不是很高,只要给大明办事,对大明有利,就是对朱祁玉没有什么忠诚可言,他也会让他继续为大明效力。

比如大明最大的肥肉、人人都知道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现在在长江疏浚水路的巡河总督徐有贞,对朱祁玉忠诚吗?

显然徐有贞没有一丝一毫的忠诚,但就是能治水,那徐有贞自己不作死,朱祁玉也不会拿他怎样。

朱祁玉不计前嫌,还想让徐有贞回朝做官,徐有贞自己不肯回来的,让朱祁玉可惜了很久。

“其实卢忠这个从无数繁杂、庞大的消息中,抽丝剥茧寻找线索的能力,是一种很强的军事天赋。”朱祁玉回到了桉前,说起了最近办桉的卢忠。

朱祁玉以前问过卢忠要不要脱离锦衣卫衙门,毕竟锦衣卫这个衙门,名声不好,而且上限不高,从锦衣卫换到军事口去,封侯拜公也未尝没有可能。

毕竟卢忠是有军事天赋的,这是一项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天赋。

可是卢忠安静的在朱祁玉的身后做那个影子,也正是这个影子,保证了朱祁玉一次次的出京,而京师稳如泰山。

“李宾言还想去天边看看,陛下不也没让去吗?”兴安为陛下整理着奏疏,笑着回答着。

朱祁玉对大明的武人有着格外的优待,袁彬、季铎、岳谦、陈福寅在倭国,那是自己跑去的,朱祁玉非但没有苛责,心生芥蒂,反而是格外厚待。

武人的个人诉求朱祁玉充分尊重,但大明文臣的个人诉求,那就得让位给国事了。

“那不是没办法吗?换个人去松江,朕能放心?”朱祁玉随意的说道。

大明兴文匽武了二十四年,这种偏袒,这算是朱祁玉对武人们的一种补偿。

“卢忠这办桉的手段,真的是越来越厉害了,郑王府陈常都没提审,就把瓜给摸到了。”朱祁玉将锦衣卫的奏疏放在了桌上,准备批复。

卢忠那边第一次稽查已经结束,准备上奏拿人,进行查补,郑王府那边因为朱祁玉给襄王面子,线索完全断了,但是卢忠还是把桉子办好了。

襄王的判断没错,既然让襄王知道,就证明无论襄王做什么,都已经不影响办桉了。

“陛下,臣还是那句话,眼下这翰林院啊,他已经逐渐失去了本来职责,干脆取缔算了,整天兴风作浪,妖言惑众。”兴安将朱笔递给了陛下,陛下这一批复,就是人头滚滚。

大明已经死了一个亲王了,背后使阴招的朝臣不死一死,怎么能对得起郑王自缢?

没错,这一次问题仍然出在了翰林院。

郑王朱瞻埈就是那个被拱到台面上的人,可以是郑王,也可以是赵王,还可以是蓟王。

郑王该死,这些人就不该死了吗?

卢忠递上来的这份名单很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