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树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树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4:54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袁彬如同一只离开水的虾一样,不停的抻着身子,不让自己身体太低,那群野狼在不停的扑击着。

他旺盛的求生欲,不允许自己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掉!

他想活,不想死!

他抻着身子,不停的向上,或许是求生欲的原因,他猛地一抻,居然咬住了脚上脚上的绳索,整个身体变成了一个圆环。

但至少野狼们跳不了这么高。

命居然保住了!

这让袁彬大喜过望,尤其是为了求生这用力一抻,让他咬住了绳子。

草原上的绳子都是麻绳,他用力的咬着,直到天边泛起了鱼肚白的时候,他终于咬断了脚上的绳子,从旗杆上掉了下去。

昨夜那群野狼已经消失不见了,毕竟这食物再美味,却是够不着。

袁彬就这样捡了一条命来,他挣扎着将绳索完全挣脱,用力的做了几个动作,恢复血液不畅,深吸一口气,向着大雪之中走去。

喜宁居然直接对昔日的同僚,下如此毒手,所图甚大!

他要赶回去,防止太上皇朱祁镇被蒙蔽!

天大雪,天地茫茫然,皆是白色,浑然天色,让人无法辨别东南西北,袁彬仅仅凭着印象在走。

很快,袁彬迷路了。

但他完全不知道自己迷路了,并没有向着他的君主行进,而是越走越远,他的脚步极其坚定,只留下了一行深深的脚印,但是很快又被风雪掩盖。

袁彬完全不知道走了多久,渴了就饮一口雪,饿了,就抓狍子、野狼生吃。

袁彬是个锦衣卫校尉,他从小到大,打熬的身体,让他在这茫茫的草原上,完全处于食物链的顶峰。

尤其是他还有一把没有被喜宁拿走的匕首在插在腰间,野狼压根就不是他的对手,反而会成为他的食物。

喜宁,比这些猎狼还要可怕!

“东胜卫?”袁彬走到了城下,看着城头上的三个字,喃喃的说道。

好像走错路了?这是大明的城池吗?

他意识到自己走错路了。

守东胜卫的是孙太后所说的英勇善战的季铎,他是大同府守将,大雪纷纷之时,他带领两千军来到了东胜卫城。

来到这里的原因是,每到大雪天的时候,就会有附近的蒙兀人想要寻求庇护,而这群人是鞑靼马队的主要兵源。

大同府总兵官郭登怀着忐忑的心情,上书朝廷,问今年是否还揽收鞑靼人。

朝廷的回复是:兹事照旧,可纳妇孺。

大明朝廷,不放过任何削弱蒙兀整体实力的手段,这种手段,其实像极了金国以前对付蒙兀人和后来蛮清对付蒙兀人的法子。

减丁。

成年的壮劳力,被大明吸收,那蒙兀会越来越弱。

现在朝廷连妇孺都让招揽,可谓是断子绝孙的招数了。

季铎志得意满,今年超额完成了任务,入城的妇、孺、丁,差不多都是一比一比一。

之前朝廷的政策上,是有一些偏差的,只要壮丁,不要妇孺。

但是鞑靼人老婆孩子在塞外,今年归附,明年就逃了。

这现在妇孺丁口都要,一下子就解决叛逃的问题,今年比往常年份,收获更多。

季铎看到了城外有人摔倒,立刻顺着滑索来到了城下,仔细辨认之后,才惊骇到了极致,他认得此人,他去给朱祁镇送金银衣物之时,见到过袁彬。

只不过,此时的袁彬,满嘴是血痂,身上还都是血冰,极为瘆人。

“来人!”季铎抓着袁彬的手挎在肩上,将其扶起,大声的喊道。

在袁彬被季铎救起的时候,朱祁钰却带着兴安等人出玄武门,到了大明的煤山。

玄武门非常有名,因为曾经爆发过一场惨烈的政变,而后大唐的玄武门之变情景复刻了三次,一共四次玄武门之变。

煤山,是存储煤炭木料的地方,这里也是皇家园林。

煤山,也非常有名气!

这里有一颗歪脖子树,几乎人人都知道!

因为大明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挂在了歪脖子树上自缢而亡。

煤山,谈起大明,自然会想到这煤山来,说到这,天天看着正大光明殿的歪脖子树了。

崇祯皇帝比朱叫门更有气节朱叫门被瓦剌俘虏了,连死都不肯。

这大冬天,为何朱祁钰要来煤山?

当然不是拴根绳,把自己挂上去。

因为于谦的痰疾需要一味药,那就是竹子。

竹子是南方的物产,北方很少有种植,而煤山作为皇家园林,自然是有的,他带着兴安来,就是为于谦伐竹取沥。

皇家园林,自然是他这个皇帝来办这事了。

“寒疾攻人寐不成,惺惺欹枕候天明,十朝九病非无药,一刻千金浪得名。”朱祁钰砍下了不少的竹子,放在了兴安推着的小车上。

他可没有朱祁镇那么大的排场,后面跟着一大堆的尾巴,除了锦衣卫外,也只有兴安一人了。

不是不能有,是他懒得弄,自己又不是没长手,没长脚,非要让人当高位截瘫一样的伺候着,才舒服吗?

他刚才读的两句诗,是于谦写的《嗽疾达旦不寐》。

于谦因为痰疾咳嗽,一整夜睡不着,靠着枕头到了天明,也不是没有药可以医治,但是忙忙碌碌,这病就慢慢落下了病根。

至于诗词怎么到朱祁钰手中的?

朱祁钰作为皇帝,参观下于谦的书房,顺便拿了两首诗,很合理。

于谦的痰疾严重的时候,会咳嗽的非常厉害,晩来扶病只强登楼,傍晚的时候,因为这痰疾,上楼都困难。

鲜竹沥,可以有效的化痰,也算是名药了,是太医院的太医们开的药方,太医们除了给皇帝看病不靠谱以外,多数时间相当的靠谱。

正如于谦所言的十朝九病,并不是没有药,只是顾不上。

朱祁钰要赶在于谦去宣府之前,给他熬点药带着,化痰虽然不能除根,但是可以大幅度的缓解症状,至少让于谦不那么难受。

于谦本身身体也很健壮,能上阵杀敌,不壮实那是绝对不行的。

缓解症状之后,这病慢慢也就好了。

“陛下,够用了。太医院没要这么多。”兴安看着小推车上的鲜竹,赶忙说道。

“于少保此去少说也要两个月,回来就过年了,山外九州未闻有种竹者,就是有,鲜竹沥制备不易啊,还是多砍点。”朱祁钰又伐了不少,才让兴安送去太医院。

“那棵老歪脖子树,现在就已经在了吗?”朱祁钰翻身上马,看到了山顶的那棵树摇了摇头。

“是,陛下要砍了吗?”兴安还以为朱祁钰不喜欢那树的模样。

朱祁钰笑了笑说道:“不用,回府。”

他走的御道,就奔着郕王府而去。

他处理了一些公文之后,兴安就带着药回来了,装在瓷瓶里,白瓷瓶,装在一个书桌大小的箱子里,内衬软布,倒是绝对颠不坏。

“不错。”朱祁钰认真检查了箱子的包装之后,非常满意,大明能带着瓷器远渡万里去做买卖,自然也可以带着瓷瓶让于谦有药可用。

他郑重的取了一个小匣子,笑着说道:“你推着箱子,朕拿着匣子,给于少保送药去。”

朱祁钰带着东西,踩着雪,就奔着于府去了,今天的于府,可是九重堂,距离郕王府不到一里路。

相比较朝堂上的衮衮诸公,朱祁钰更喜欢和于谦说道朝政。

朝堂上的有些朝臣,面目实在是可恶。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于谦知道朱祁钰要来的时候,朱祁钰已经走到了前厅来。

“天寒地冻,于少保就不必拘泥于虚礼了。”朱祁钰让于谦平身,兴安则是将药交给了于谦的夫人董氏,反复叮嘱一日三次,一个瓷瓶可服用三次。

为了服药方便,兴安还弄了几个分药的匙。

“倒到这个刻度的地方,就是一次,一瓶正好三次。”兴安还拿起了茶壶演示了一次,生怕董氏不明白。

“这是何物?”于谦看着小匣子,里面放着一叠物品,颇为精巧。

朱祁钰乐呵呵的说道:“此物名为口罩,是朕名尚衣监用棉纱制成,里外十六层,于少保此行西北,塞外风沙极大,此物可遮掩口鼻,有效滤尘。”

“一共两百多副,于少保可放心取用。”

于谦是必然要去宣府大同,恢复军屯,防止瓦剌人再次南下,布置边防,都需要于谦去做。

于谦没有功夫在京师,在朱祁钰赐下的大宅子的暖阁里,修养身体。

但是朱祁钰还是想尽力让于谦已经有些脆弱的肺,有更多的保护。

他重生之前,得过鼻炎,而且有很严重的花粉过敏,这种棉纱口罩,虽然防不了病毒,但是防尘还是极为好用的。

至少到了冬春交际戴上口罩,他的鼻炎和花粉过敏就再没犯过了。

于谦带上了口罩,并不觉得憋闷,却忽然走向了室外,没过多久,就又回到了厅堂,他摘下了口罩,满是感慨的说道:“塞外将士有福,陛下此物造价几何?”

“一支不足三钱。”朱祁钰虽然有疑惑,但还是说道,三钱不是银两,只是三枚铜钱。

“大明将士有福啊!大明将士,有福啊!”于谦喃喃的说道:“陛下有所不知,此物甚好,甚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