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八十八章 跳着脚的作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八十八章 跳着脚的作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4:54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真是无耻之尤!”朱祁钰靠在椅背上,示意兴安去外面守着就是。

他看着天花板,阵阵的眩晕感慢慢退去之后,才坐直了身子,十分郑重的说道:“就让袁彬去吧,为国尽忠,朕准了。”

朱祁钰重重的叹了口气,有也只有袁彬能够阻拦朱祁镇干出这等事来。

朱祁镇就不怕到了地底下,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吗?

这种事干出来,说受到了胁迫,也得有人信啊。

有人强行把你弟弟塞进人家莫罗的裤裆里了吗?

你是人被俘虏了,怎么,小弟弟也被俘虏了不成?!

朱祁钰为什么会生气?作为大明的皇室,哪怕你现在已经不是皇帝了,怎么可以做瓦剌人的女婿呢?

作为皇室成员的一部分,他怎么可以挖大明的根儿呢?

大明的根基是什么?

是以儒家宗族礼法为核心的社会架构吗?

狗屁不是。

大明的根基就是反元暴政,在反元的过程中,驱除鞑虏,复我中华,复华夏衣冠,这是大明最大的政治正确。

朱叫门在迤北娶亲,这算什么?

这是在打大明列祖列宗的脸,这是在毁掉大明之建立至今,最大的、最基本的国朝构建的根基。

京师保卫战中,那些个预备役为何会奋勇作战?那些个百姓为何会帮助大军拱卫?

是大明朝的建立,将百姓解救于水火之中,这是大明的核心根基之一。

作为大明天下的代表,以太上皇之尊,跑到瓦剌人那边当女婿,怎么可能不让支持大明的百姓寒心?

更可气的是,朱叫门干的这些事,朱祁钰还不能大肆宣传,至少,在把瓦剌人挫骨扬灰之前,不能大肆宣传。

涨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的事,作为大明的新皇帝,朱祁钰不能这么做。

呼。

这狗东西。

“于少保,此行北上,要不要缓缓,过了冬天再去?”朱祁钰还是觉得于谦这身体,不能这么耗,这么耗下去,会把于谦的心力耗干的。

尤其是冬日跑去塞外。

于谦已经五十一岁。

诸葛亮鞠躬尽瘁,万古流芳,无不称贤,他夙夜哀叹,为了继汉用尽了毕生的心血,五十三岁就病逝于五丈原,病死在行军的路上。

于谦也是日夜为国分忧,这要是出了什么事?让朱祁钰去哪里再去找一个呢?

“暖阁好啊,暖和无风,再加几盆水放着,也不会太过于干燥。”于谦看着朱祁钰赏下的大宅子,颇为感慨的说道:“陛下,臣也乐的享受、享受。”

忙活了一辈子,谁不乐意歇一歇呢,看看大明的大好河山,颐养天年?

“可是…”于谦拍了拍密报,颇为无奈的说道:“瓦剌人贼心不死,来年春必然再犯我大明疆土,虽然过了危急存亡之关头,但是却不能懈怠。”

若不是朱叫门,如同武大郎喝长颈鹿的奶,跳着脚的作(嘬),于谦也不用这么辛苦,郕王也只是个闲散王爷,大明得少五十多万,妻离子散的家庭。

君臣互相看了一眼,重重叹气,久久无言。

次日的清晨,黎明的曙光终于划破了厚重的云层,再次照耀在了大地上,笼罩了北方大地。

十数日的大风雪终于停了,太阳的阳光并不炙热,但是却十分的耀眼,白茫茫的大地,晃得人眼晕。

朱祁钰这才知道,雪,真的会晃瞎眼的。

京营现有十团营,而于谦北上居庸关至宣府,再至阳和,最后才会到大同府。

这一路上,随行的事十团营中的勇字营,共计两万军士,携带了近万把火铳,征调了两万民夫、三万余驮马随行。

大军排成了四列,从德胜门外,向着居庸关的方向而去。

朱祁钰站在德胜门上的五凤楼,裹着大氅,看着于谦的车驾渐行渐远,而四列军士整齐的踩着雪,一眼望不到头,蔓延在了地平线上。

他们的脚步很稳,队列也很整齐,因为他们也确切的知道,大明皇帝会在德胜门的五凤楼,为他们送行。

整整齐齐的队列,一直走了将近一个时辰,才消失在了天边,朱祁钰才拢了拢身上的大氅,感慨万千的看着大明军队的出征。

都是大明好儿郎!

值得注意的是,自从京营出城之后,于谦就再也没有调动他们入京城。

于谦直接上书言:「五军、三千、神机三营官军二十余万,见于东西二教场操练,人马数多,布阵窄狭,难于教演。」

「宜挑选游兵、哨马、敢勇,异其号色,分遣东直、西直、阜城门外空地筑场,别选善战廉干武臣,管领操习,臣等往来比验勤怠。」

杨洪称善,朱祁钰朱批,东直门、西直门、阜成门外的军营,拔地而起。

东直门、西直门和阜成门外本就有五军营土城,倒是方便。

为什么他们要驻扎在城外,而之前的备操军和备倭军,可以入东西两教场操练?

之前的备操军和备倭军都是预备役,没什么作战能力,现在这些军卒都见过血了,再入京城,多少都会招致皇帝的猜忌。

京师由皇帝带领的锦衣卫值守,皇帝放心,臣子们也放心,不会突然无缘无故被锦衣卫扔进北镇抚司,或者半夜被剃了头发、拿去了脑袋。

“朕其实不愿意让于少保远赴边方,不愿意让他冒着寒冬走这一趟,他年纪大了,诸葛孔明五十三岁星陨五丈原,于少保的病很重,朕很担心。”朱祁钰紧了紧大氅,低声说道。

兴安立刻眼观鼻、鼻观心,如同睡着了,当做没听到这一番话。

陛下的心里话是不能听的,那只能是陛下自己知道。

“但是他必须得去啊,他保住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朕就保住了皇位,朕保住了皇位,就能像于谦这样的人杰,有用武之地,而不是被清算,被党争,最后化作历史上的一声叹息。”

“大明也不应该,就此沉沦。”

朱祁钰在自言自语,他站起身来,向着郕王府而去。躺平很简单,但是他作为大明皇帝,怎么能躺平呢,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

袁彬得到了大明皇帝的首肯,三人六骑,再次奔着瓦剌大营而去,袁彬必须要想办法阻拦朱祁镇娶瓦剌妻。

季铎强留了袁彬数日,等待着圣意,袁彬也得到了一些休息。

如果朱祁镇还是大明的皇帝,这场婚礼在京师举办,阻拦的人应当是朝臣。

其实朝臣们也不会太过阻拦,明太宗皇帝朱棣不照样娶了不少高丽妃吗?就是朝鲜进贡的美人,虽然最后都殉葬了。

但是这场婚礼,在瓦剌这里举行,意义则完全不同!这是类似于和亲的羞辱!

这是大明之耻!

但是现在只有他,能够阻止这件事发生了。

大明有了新皇帝,朱祁镇对大明这边的朝臣,已经非常不信任了。

但是他袁彬毕竟对朱祁镇有救命之恩,虽然朱祁镇认为那是应该的,但是多少能够博得一点信任。

大雪封路,太阳露出自己的身影之后,雪开始融化,变得更加泥泞不堪,袁彬的马几次脚滑,差点就把袁彬给摔了,幸好袁彬三人骑术精湛,又相互扶持,才没摔下马去。

但是袁彬用了一天的时间赶到瓦剌汗帐的时候,看着张灯结彩的大营,眼睛瞪圆。

显然,他不在这几天,那个被枕边风吹的头晕目眩的朱祁镇,已经…答应了瓦剌人的条件。

这是打算在迤北安家了吗?

袁彬从来没有如此心灰意冷过。

他感觉自己这辈子,活的就像是个玩笑,打小被教育效忠的人,居然是这样的一个人物。

不过好在,大明新帝很好。

他现在进也进不得,退也退不得,进,他没办法劝谏朱祁镇做下违背祖宗的决定了。

退,就没有人可以阻拦了。

“看这情形,咱们的上皇,已然应允了瓦剌人的条件。”袁彬安排了一名骑卒回东胜卫禀报情况,又留下一人在大营之外等候,相约昏时相见,了解详情,再次通传东胜卫。

“缇骑,若是昏时未见缇骑,当如何是好?”留下来的边军有些担忧的问道。

袁彬认真的思考了一下说道:“那,且当我死了吧。”

袁彬再次驱马上前,直奔瓦剌大营而去。

这位留下来的边军戍卒,忍着寒冷,打着哆嗦一直等到了第二天的昏时,依旧没有看到袁彬的身影,他裹着大氅,蜷缩在雪窝之中,瑟瑟发抖。

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天气实在是太过于严寒,连眉毛上都是雪晶,风一吹,带着雪,吹得脸都是疼痛难忍,而且奇痒无比。

这是冻疮的前兆,但是这名边军已经在等,再有一个时辰,袁彬还没出来,他就得回东胜卫了。

再等一个时辰!

一直到了太阳耗尽了最后的力气,落到了地平线之下时,这位边军终于看到了袁彬的身影,只不过踉踉跄跄的袁彬似乎是站不大稳,扶着钩镰枪,一步步的靠近了边军。

“缇骑,你受伤了!”

“无碍,小伤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