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八百九十六章 丧心病狂的大明皇帝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杨俊作为武勋,自然反对文臣的手伸的太长,更不愿意带着这么一个拖油瓶征战四方,但在磨合之后,杨俊发现,这商辂还是很好用的,在管后勤这事儿上,商辂很擅长,是商辂擅长,不是文臣擅长此务。

杨俊作为四处征战的将领,从一个庶子,一步步的作战到了今天,军队这点事儿,他属于家学渊源而且经验丰富,文武宦,三方在军队之中,是彼此相互制衡的存在,这种制衡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政出多门,甚至可能造成作战失败。

但是作为武将,是不能在这件事上,提出任何异议的,因为你不想文武宦制衡,那你想做什么?想学赵匡胤一觉醒来,黄袍加身吗?

而商辂作为文臣,以太常寺卿参赞军务,在军旅之间,并没有对杨俊的作战做出了任何一丝一毫的阻碍,相反有很多的助益,至少商辂还没负伤的时候,杨俊不用担心这粮草后勤之事。

这商辂负伤之后,杨俊格外的忙碌,这粮草后勤,无论是交给谁,都不如交给商辂放心。

“沂王殿下,商辂负伤了,为何陛下不再遣一个文臣过来?”杨俊眉头紧蹙的问道,欣可敬都从开平卫来到了应昌,可是杨俊左等右等,这明日就要继续北伐了,却没等到该来的文臣,他也没有听到什么风声。

朱见深左右看了看,才低声说道:“都督难道希望有个不懂军务的文臣,对着大军指指点点吗?”

“那要都是商辂这样的,也并无不可。”杨俊颇为认真的说道。

他和商辂配合的极好,这有道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文武搭配,征战的确要轻松许多,当然这得文武秉性脾气相投,比如现在的浚国公,之前的宁阳侯陈懋和沐阳伯金廉,比如现在的武清侯、文安侯,都是典型的文武通力协作,相当的可靠。

朱见深无奈的说道:“陛下着实是无人可用,商辂这还是挑了又挑,才挑了这么一个人尖子出来,朝里哪有那么多的文臣能和武勋们配合的相得益彰,若是有,陛下怎么肯舍得于少保北伐?”

“陛下时常念叨于少保有痰疾,塞外风大,生怕于少保旧疾复发,这旧疾都十多年了,陛下还念叨呢。”

正统十四年,大明皇帝朱祁玉,到大明的万岁山,也就是煤山,亲自为于谦伐竹取沥,治疗痰疾之事,在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见解。

有的人认为是朱祁玉害怕于谦学了历史上的那些权臣,才讨好于谦;有的人认为是朱祁玉初登大宝之位,为了凸显礼贤下士之度量,是作秀;有的人认为于谦就是权臣,逼得朱祁玉不得不去做。

但是以朱见深对自己这位叔父的了解,大概、可能、也许自己的叔父,真的只是担心于谦的病,皇帝是天子,亲自伐竹取沥,老天爷多少不给点面子?

正统十四年十月,大明皇帝和兵部尚书于谦在德胜门外,皇帝上阵夺旗,于谦更是在城外民舍,誓要与大明共存亡,大明皇帝和于少保,是抵背杀敌的战友,不是需要互相提防、互相暗算的关系。

大明皇帝这些年看似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要下西洋就官船官贸,说要倭银,就有人为皇帝披肝沥胆,可朱见深清楚,这朝廷中人才太少了,朝廷要做的事很多,人才总是不够用的。

“那个陕西行都司,现在该叫甘肃了,甘肃的柯潜,景泰二年的状元郎柯潜,军户出身,检阅边方九年有余,他不是挺好的吗?”杨俊心里也有个人选,那柯潜他也关注好久了,这趟北伐顺利的话,柯潜也能因为北伐之功,平步青云。

朱见深摇头说道:“吏部尚书王翱,在辽东任事十九年,还担任过两广总督,军务之事极为熟稔,若不是商辂,王翱王尚书要参赞昌平侯军务的,将军,您可是咱大明的昌平侯,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之一,柯潜只是七品给事中。”

“西北边事,兹事体大,重开西域乃是海陆并举之大策,那边不能轻易调动。”

杨俊为何要问一个乳臭未干的朱见深,虽然朱见深是沂王,可是杨俊可是陛下嫡系中的嫡系。

杨俊作为武勋,在一些事上,自然不能问,但是朱见深在临行前,大明皇帝还是对朱见深格外交待了一番,要朱见深不要因为自己是沂王,就在军队里摆王爷的架子,耽误了国事,皇帝只能秉公处置,朱见深在军旅,处处谨小慎微。

杨俊其实问的是陛下的意见,不是问朱见深的想法。

朱见深其实很能理解杨俊的犹豫,杨俊和他的父亲杨洪,从永乐年间到正统年间,再到景泰年间,见多了兴文匽武的一大堆烂事,多少有些投鼠忌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身边没了文臣参赞,心里不打鼓才怪。

“那便是了,只要赢,都好说。”杨俊的目光看向了北方,应昌之后是一片大漠,过了这片大漠,便进入了瓦剌人的地盘,漠北。

而此时的哈尔和林的龙庭内,大帐之中,所有台吉都到了,包括了鞑靼部分的台吉,这些台吉以阿苏特部和喀喇沁部为首,麻儿可儿、孛来二人,便是他们的领头羊。

麻儿可儿长得非常壮硕,坐在那里就像是一座小山一样,而孛来则颇为瘦弱,甚至有些格外的矮小,但他的眼神格外的阴毒,鞑靼诸部其实不怎么害怕麻儿可儿,惹恼了麻儿可儿,不过是打一架,惹恼了孛来,那就是惹了一条毒蛇,指不定什么时候窜出来咬你一口,就要了你的命。

而阿剌知院和赛因不花带着瓦剌诸部,来到了大帐之内,瓦剌人和鞑靼人之间可是世仇,这议事也是泾渭分明,剑拔弩张。

赛因不花看着这一群大眼瞪小眼,仿佛一言不合就要开打的众人,就是一乐,这要是打起来,那大明皇帝在京师怕是要哈哈大笑了,就这群随时准备内讧的人,怎么可能是大明军的对手。

“阿剌知院。”孛来也没有客气,而是打开了一张堪舆图挂在了架子上说道:“诸位台吉,暂歇仇怨,先看看局势如何?”

“大明去岁定官船官贸国策,今年朝鲜的首阳大君和倭国的细川胜元,请求随行,大皇帝恩准。此番作为,大明东北方向靖安,倭国短时间内不会袭扰朝鲜南部,而朝鲜更多的是陈兵西北一侧,随时准备策应辽东总兵官范广。”

朱祁玉绝对不会想到,自己为北伐做的这两个决定,朝中有些朝臣们没看出来,被塞外一个台吉给看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孛来继续说道:“阿剌知院曾经遣使者至建州卫,希望联合辽东董山、李满住,为我助益,唇亡齿寒的道理,董山和李满住不是不懂,奈何董山和李满住有心无力,他们要面对的是有从龙战功的范广,不能动弹。”

“而兀良哈部的沙不丹,在大明威逼利诱之下,不得不到大宁卫,可是到了大宁卫,便不回去了,兀良哈诸部已经向夏盘营而去,腾出了泰宁卫等地作为缓冲,广武、灵济泉、鲜卑山东西,都是大明的夜不收,建州女直想要从后方偷袭大明军,已经不可能了。”

“而且我得到了消息,沙不丹已经上表了朝廷请附,在战事结束之后,前往天津卫,和他的女婿,鞑靼可汗脱脱不花一道住四夷馆,不回兀良哈部了,兀良哈本就是大明走狗,反反复复这么多年,终究是没法再反复了,沙不丹此举也是无奈,大明势大,兀良哈的选择不多。”

赛因不花眉心都快拧成花了,他皱着眉,语气不善的问道:“孛来台吉,这些消息是哪里来的?”

“大明皇帝张了皇榜,广而告之,四海咸闻,至于沙不丹这事儿,也不是什么辛密。”孛来看似说了消息来源,其实一句没说,传闻很多,可是沙不丹上表朝廷请附这件事,孛来哪来的确切消息?!

孛来的手移动着指到了西面,点在了撒马尔罕的位置上说道:“而西边,我们的瓦剌大石也先,更是恨我们反复,阿剌知院的两个孩子前往了撒马尔罕,也先不知道怎么得到了消息,阿剌知院的孩子们,在路上就差点被也先给杀了,幸好康国公作保,才算是让两个孩子到了撒马尔罕。”

孛来其实在提醒阿剌知院,他身边有内鬼,遣使这么机密的事儿,最后搞得人尽皆知,闹到这个模样。

但是阿剌知院显然没听出孛来话里的意思,他最近应付大明都筋疲力尽了,他满是感慨的说道:“康国公在康国势大,但也不好违抗大石,我的两个孩子并没有带来什么好消息,康国公也不打算接纳我们,和大石起什么龌龊。”

“也先大石老了,康国公不需要做什么,只要等也先老死了就行。”

阿剌知院居然还很理解王复的做法,还给王复找了理由。

不得不说,这读书人做起了龌龊事来,那真的是让人挑不出半点的毛病,也先大石对你阿剌知院怀恨在心,他一个康国公能做什么,能保住两个孩子顺利抵达撒马尔罕已经很不错了,还让康国公做更多吗?

孛来的手点在了轮台城的位置,用力的点了点说道:“这里,只要大明军驻扎在这里,咱们就不可能西进,否则大明军骑卒拦腰一个冲锋,把咱们冲散了,就是死无葬身之地了,只能喂豺狼虎豹了。”

从和林到撒马尔罕,只需要十五日的路程,可就是这十五日的路程,中间有一个轮台城,就过不去。

也先西进的时候,轮台城在也先手里,可是之前,王复为了康国公的爵位,为了得到大明的支持,把轮台城让渡给了大明,这下子,西进的瓦剌再无法东归,留在和林的瓦剌人,再无法西进。

“那能不能拿下轮台城?”一个鞑靼的台吉不解的问道。

孛来阴毒的眼神扫过了这名台吉,颇有些这人为什么活到这么大的疑惑,但是孛来还是耐心的说道:“要是能打下来,也先也好、王复也好,还能把轮台城让给大明?是守不住了,才迫于无奈换了个爵位回去,这么讲,你能理解吗?”

“明白,明白,孛来台吉继续。”这名台吉立刻悻悻的坐下,再不敢说话。

孛来满是奇怪的说道:“前段时间,大明吹起了一股见好就收的风力,心疼大明军士的大明皇帝,似乎也有见好就收的打算,毕竟大明军也死了近八百军士,便派人和阿剌知院谈这议和之事,大明本来就是打算教训一下,这教训了,自然给个枣,也算是继续这王化鞑靼之事。”

“可这些天,大明的风力突变,当初那些喊着见好就收的翰林们,恨不得亲自冲到咱这大帐里,把咱们千刀万剐。”

“阿剌知院说要杀于谦才能议和,这哪里是要杀于谦啊,这分明是要杀了这帮翰林啊。大明皇帝喜怒无常、残暴成性,于少保这些年也只能哄着,才算是勉强维持住了场面。”

孛来这话的意思是翰林这股的风力也不是空穴来风,谁在里面运作,孛来这带着怨气的话,不言而喻了。

可是阿剌知院这要杀于谦,这风力直接来了个大转向,皇帝不打,怕是一顶亡国之君的帽子跑不掉的。

孛来并没有过多纠结已经发生的事儿,阿剌知院也是骑虎难下,为了自保,这草原上做事,你稍微露点怯儿,就是尸骨无存的下场,孛来只是抱怨两句。

孛来的手在堪舆图上由西划到了东说道:“在西,大明堵了我们西进的路,孙镗什么都不做,只要发挥大明守城的本事,咱们就过不去,孙镗之前炸了大明正统皇帝的陵寝,属于皇帝的嫡系人物,要是能收买的话,董山和李满住早就收买范广了。”

“中路军的杨俊,那是老对手了,他爹杨洪,人称杨王,杨俊,人称小杨王。杨王比小杨王好对付些,毕竟杨王不善攻伐,更擅长防守,小杨王则是锐意勐进的悍将。我和麻儿可儿,与小杨王打了几场,死伤惨重,死伤逃亡者三千余卒,而中路军,只损失了不到三百人。”

“东路军的石亨、于谦,阿剌知院也碰过了,死了四千多人,被大明俘虏了一千余,一个万人队没了。”

这死伤了四千多,俘虏了一千多,还有五千多哪里去了?亡了,也就是逃亡了。

这仗打成这副模样,这个时候不跑什么时候跑?回去吃鞭子?

孛来说着战绩,手都在抖,鞑靼部大部分部族已经接受了大明的王化,孛来和麻儿可儿手里能打仗的就那么些,死了三千多,实在是让他痛心。

孛来调整好了情绪,掏出了一件斗篷,正色的说道:“我不明白,为何十年前,被我们打的溃不成军的大明军,这十年后,怎么如此神勇?为了弄明白这件事,我作为斥候,去了应昌,还亲自袭扰了应昌粮草,我看到了一件事,让我极为绝望。”

“这是大明军士每人三件的斗篷,内有皮衬,非常耐用,防寒保暖还防潮,带兜鍪,在下雨天能当蓑衣用,行军路上这么一裹,就可以睡觉,这也是大明火器在雨天仍然能用的原因。”

赛因不花拿过了孛来手里的斗篷,来回翻动了一番说道:“这是斗篷吗?这分明就是皮甲啊,这么厚,内外双层,比我们的皮甲还厚重不少,离远点,箭失都射不进去。”

孛来摸着那件斗篷说道:“的确如此,我试过了,五十步外,箭失即便是穿过了这斗篷,就没多少力了,这是箭孔,这在大明不算甲,大明锐卒人人披甲,大明军披甲十之六七,剩下的是火铳手,披甲反而不便。”

“这斗篷,是大明皇帝命令内帑这十多年来置办的,一件至少能用十多年的斗篷,大皇帝给京营每人准了三件。”

“每人,三件!”

“简直是,丧心病狂!”

“大明皇帝,用了十年时间,养出了这么一股精兵,大皇帝这是有备而来,阿剌知院,这仗,该怎么打?”

阿剌知院举起了颤抖的手,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是啊,这仗怎么打啊。”

孛来不说还好,越说阿剌知院越是心里没谱,就大明这皮甲,不应该说斗篷,换成银子能把瓦剌人全都砸死了,大明皇帝这哪里是打仗,分明是在用银子砸!

把这些斗篷换成银子,别说让阿剌知院俯首称臣,就是让阿剌知院喊爹他也乐意。

“我倒是有个想法。”孛来的目光越发阴毒了起来。

赛因不花看着孛来,孛来是个很有才能的人,可惜这么聪明的人,做了一个最不聪明的决定,那就是与大明为敌,赛因不花又看了看自己,他自诩聪明,可一念之差,落到这个田地,只能感慨一声,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