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九百一十七章 男儿不丈夫,天下皆苦楚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于谦为何要在京营刚刚凯旋的时候,就再次离京,前往京宣驰道巡阅?

一来,于谦住持京宣驰道,分内之事,自然要上心。二来,京中的兴文匽武的风力,短时间内不会再次掀起风波,毕竟进入了不应期,有心无力,势这种东西看不到摸不到,却真实存在。

最主要的原因是避嫌,一如当初京师之战刚刚大胜,于谦就迫不及待的上奏前往边方巡检,就是为了让京营彻底成为大明的京营,陛下的京营,而不是他自己的京营。

于谦的这种做法非常的危险,当别人指责你是权臣的时候,你最好就是权臣,这样就没人敢指责了,好人就活该被指着,这诡异的世道,就是这般诡异,主动放弃了武力,对于行废立事的于谦而言,是一件极度危险的事儿,幸好,于谦把兵权还给了面前的陛下。

于谦不想自己成为兴文匽武的由头,这京营的根基本身就是于谦当初调备操军、备倭军入京组建,就是这十一年来,于谦再怎么不去京营,当年的人还在,而且还在军中履任要职,这一次长达近九个月的北伐,于谦要离京避嫌。

避嫌的理由当然不能堂而皇之的说出来,于谦俯首说道:“陛下,京宣驰道事关重大,臣辗转难寐,还请陛下恩准。”

朱祁玉看着于谦,思忖了片刻,也明白于谦的想法,当年于谦要去边方巡检之时,把话说的非常明白,他非常坚持的说道:“今日非昨日,京师之事多仰赖于少保,朕意已决,天明节后于少保再去,于少保也让下面做事的人喘口气,这刚回来,就去查看,似乎于少保离京后,他们就没有好好干活。”

“你说是吧,王尚书?”

工部尚书王卺有些迷湖,他就是个干活儿的,他哪里明白于谦和陛下到底在打什么哑谜,什么今日非昨日,王卺不懂,王卺俯首说道:“于少保安心,于少保不在京师,京宣驰道仍然按着原有计调进行,绝无差池,若有差池,干系我一力承担。”

王卺不懂到底是什么哑谜,但是顺着陛下的话说准没错,工部现如今领着官厂,宝源局还领着铸币的差事,这可是户部的权,被工部占了这么些年,陛下一点没有还给户部的意思,现在工部,那可比过去威风的多,陛下就是说太阳打西边出来,工部也愿意给陛下论证一下,改变不了太阳升起的方向,那就改一改方向的定义就是。

工部尚书在文华殿内说这样的话,就是在下军令状,于谦要是再抓着不放,就是不给工部面子了,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工部就是六部之末,面子还是要给的。

“臣遵旨。”于谦无奈,只好应了下来。

今日已非昨日,陛下也不是当年皇位不稳的时候,的确可以歇一歇。

“这就对了。”朱祁玉点了点头,他还不信,于谦都回京了,还有人敢兴风作浪!

那些年于少保双手插兜,压根不知道什么叫对手,殿试得罪文皇帝,而后得罪了杨士奇,两袖清风给了王振一嘴巴子,等同于给了稽戾王一个大嘴巴子,照样是正三品的兵部侍郎,于谦刚正归刚正,可不是一点手腕都没有,越是刚正的人,手腕越硬,力道越大。

就是于谦碍于身份,无法回击,这不是还有负责后勤的大皇帝陛下兜底吗?论不顾脸面,朱祁玉说自己第二,整个大明划拉划拉,没人敢说第一。

襄王朱瞻墡俯首说道:“陛下,臣,是不是该回大宁卫了?臣这歇了一年了,去年过年就回京了,这都一年了,歇也歇够了。”

朱祁玉连连摆手说道:“别介啊,皇叔,朕几个皇嗣见了他们五爷爷,都不认识,这好不容易认识,这一走,他们又给忘了,再留一段时间吧。”

听话听音,朱瞻墡颇为感动,却坚持的说道:“陛下,臣亦想在京师享天伦之乐,可这大军凯旋,这剩下的事儿,臣这里办不好,岂不是辜负了陛下信任托付?”

朱祁玉言真意切的说道:“皇叔忧心国事,其心可嘉,兴安,浚国公回京时,交趾送来的骊珠女,今天都给皇叔送去。”

“臣领旨。”兴安领命,这骊珠女,其实就是交趾采海蚌找珍珠的海女,因为长期在海里泡着,这一身的筋骨,一个下腰能要人半条命的腰力,是骊珠女主打的特色。

不好拒绝的贡奉,统统打包送到襄王府养着,也算是惯例。

“谢陛下隆恩,臣这就回府收拾了。”朱瞻墡如蒙大赦,赶忙谢恩,连廷议都不待开完,起身就带着罗炳忠,匆匆的走出了文华殿,略有些富态的朱瞻墡,居然走出了残影。

朱瞻墡三次监国,就京师这地界,水太浑,待着难受,他真的是一刻都不想多待。

“嘿…”朱祁玉看着朱瞻墡急匆匆的背影,目瞪口呆,这也太急了!

“殿下,陛下留于少保也留殿下,为何殿下要走?”罗炳忠早就做好了准备,襄王早在论功过贺章认输那天,就已经准备重回大宁卫了,早就收拾停当了。

“你呀,跟着孤这么久,这怎么一点长进没有。”朱瞻墡走的四平八稳,笑着说道:“你听话要听音儿,陛下留于少保时候给了明确的时间,陛下留孤的时候,说留一段时间,并没有准确的说法,这便是不想留,所以没人搭茬,你明白了吗?”

罗炳忠恍然大悟俯首说道:“我本就愚钝,还是殿下高明。”

罗炳忠到底是愚钝,还是装作愚钝反衬襄王高明,并不重要,这王爷和长史相处的如此和睦,大明朝也就这么两位。

朱瞻墡在承天门翻身上马,对着罗炳忠说道:“陛下很急,这仗打完了,军事胜利了,政治胜利如何保障,这鞑靼王化,自然要趁热打铁,等着陛下敲打孤,还不如孤自己主动提出来,大家面子都好看,你看这还不是得了一堆的骊珠女?孤做主,都送你了。”

罗炳忠大惊失色,连连摆手说道:“这可万万使不得,我家那婆娘甚是凶悍,我领骊珠女回去,殿下明天可就看不到我了。”

“再说了,御赐之物,不可轻赠他人。”

“那算了,让她们在王府吃白饭吧,正好给王世子玩乐。”朱瞻墡正准备打马回府,对着罗炳忠低声说道:“走之前,你把府内外婢女家仆都教训一顿,还有,去把王世子养在外面的那个女人和孩子接回王府来。”

“你告诉王世子,襄王府里陛下御赐的女子,孤也不用,都给他,要是再去外面吃零嘴,出外面给孤丢人,孤就打断他三条腿!上奏废了他的世子位!”

罗炳忠惊得目瞪口呆的说道:“等下,殿下,容我缓一缓,王世子在外面养女人,还生了孩子?还有,教训王世子,我去教训,合适吗?”

“不合适吗?”朱瞻墡满是疑惑的说道。

罗炳忠颇为肯定的说道:“不合适吧。”

“合适,孤说合适就合适。”朱瞻墡想了想,还是交给罗炳忠办放心,作为长辈,教训下晚辈,并没有不合适的地方。

朱瞻墡依旧气呼呼的说道:“他在外面养了女人还生了儿子这事儿,还是陛下告诉孤的!陛下赏赐女子入襄王府早就成了惯例,陛下也是习惯了把不好处置的高丽姬、海拉尔、倭婢、骊珠女都送襄王府,并无他意,可是孤每次受恩赏,脸都红,臊得慌!”

“丢人玩意儿。”

胡濙把襄王府王世子在外面养了女人生娃的事儿告诉了朱祁玉,朱祁玉最终还是告诉了朱瞻墡,朱瞻墡这自然要了解详情,这又要离京,自然要把手尾处置干净,得亏是陛下先告诉了朱瞻墡,若是朝臣捅出来,又不知道闹出多大的风波来。

诸王归京后,藩禁仍在,这旁支私生不上宗碟,也就算了,可王世子是世子。

罗炳忠想了想俯首说道:“殿下说合适,那我就去做?可提前说好了,办的不好,或者办的重了,殿下可不许埋怨我。”

“你办事,孤很放心。”朱瞻墡一打马鞭,就奔着王府而去,等罗炳忠办完事就立刻出发,前往大宁卫。

罗炳忠在朱瞻墡面前略显迟钝,可是在襄王府,罗长史那就是一人之下,这回府之后,罗炳忠到底如何教导王世子,朱瞻墡并不知情,但是王世子被罗炳忠找到没多大功夫,王世子就跑到朱瞻墡面前认错去了。

朱瞻墡这头儿,走的极快,午膳都没吃,直接开熘。

朱祁玉这边刚下了廷议,就听到了小黄门奏禀,襄王殿下人已经到了北土城。

“朕有那么可怕吗?”朱祁玉看着于谦,又看着石亨疑惑的问道。

“这京师里,殿下谁都怕,唯独不怕陛下,因为殿下问心无愧,站在陛下面前,也是坦坦荡荡。”于谦笑着回答道,朱瞻墡怕什么,还不是这京师里那些唠唠叨叨的士大夫们?

朱瞻墡刚在论功过一事中,把马瑾骂的狗血淋头,还不了嘴,至德亲王的名头都快保不住了,文人的嘴,杀人的刀,锋利的很。

石亨闷闷不乐的踢了下脚下的石子说道:“打败仗要兴文匽武,打胜仗要兴文匽武,输也是错,赢也是错,陛下,臣不明白,到底要怎样。”

“养虎为患,养寇自重,就没人敢提这茬了。”朱祁玉给了石亨答桉。

石亨这是又气又乐,颇为无奈的说道:“那不是胡闹吗?老虎和贼寇一样,都养不熟,一不留神,就被囫囵吞下了。”

“忠国公,这当了国公,什么滋味?”朱祁玉选择岔开了这个话题,石亨是个武将,打胜仗他负责,这搞后勤,朱祁玉负责。

“也就…那么回事儿吧,哈哈哈哈!”石亨一叉腰,五大三粗、虎背熊腰笑的格外大声,都有了回声,就差把志得意满四个字写在脸上了。

石亨这个表现堪称骄狂,可是这国公位,是他一点点战功打出来的,名正言顺用汗马功勋挣来的,他凭什么不能张狂!

朱祁玉回到了讲武堂,和于谦聊了聊京宣驰道的进展,才拿出了一本奏疏说道:“鸽路送来的,大明水师已经从爪哇向着旧港而去,眼下应该已经到旧港了,马六甲海峡,至关重要,大明海疆之门户,刘永诚、唐兴请奏复设旧港宣慰司。”

于谦看完了奏疏,颇为郑重的说道:“臣以为不妥,在旧港复设宣慰司,不过是在走老路,臣以为应当将这咽喉之地,纳入四方之地,方能保卫海疆无虞,臣之浅见,还请陛下三思。”

“一如当初燕云十六州在辽国手中,大宋便如鲠在喉,所作所为皆束手束脚,此咽喉之地重要堪比宋之燕云,燕云失,则秦岭以北皆在铁蹄之下,无片刻安宁,旧港失,则大明万里海塘,无险可守。”

朱祁玉眼睛一亮,颇为认可的说道:“朕亦如此以为,只是怕步子迈的太大,才想着先复设宣慰司,再言其他,饭一口一口吃,路一步一步走。”

“陛下圣明。”于谦思考再三,同意了陛下的想法,眼下还不是将旧港宣慰司纳入四方之地的时候,先设宣慰司,等到官船官贸的规模再庞大几分,大明在海上的威慑力再恢复几分,才是合适的时机。

以大明现在的实力,其实直接将旧港宣慰司纳入四方之地,并没什么困难,陛下不急求,反而稳妥,那就是打算实实在在的吃进肚子里了。

陛下谋求旧港宣慰司不是一天两天了,讲武堂设立之初,那副包括了旧港宣慰司在内的巨大堪舆图,就挂在讲武堂内,那幅图就是陛下心中的四方之地,囊括了奴儿干都司、鞑靼诸部、西域、云贵川黔藏、交趾。鸡笼、琉球、旧港。

在大军凯旋的时候,唐兴还没有出发,仍在爪哇逗留,这是爪哇为数不多的城池,姑且称之为城池的地方,这个城池名叫巽他格拉巴,意思为椰树密布之地。

在阵阵海风之中,唐兴在这个民风极为淳朴、风景秀丽的千脚阁楼上看着天海一色,愣愣的出神。

唐兴腚下的阁楼在当地被叫做千脚之家,完全的木架结构,之所以叫做千脚之家,是因为此地湿润潮湿,为了防潮,要用木柱撑起,要足千木柱,才能撑起的阁楼叫千脚之家,房顶却是茅草,房边有木梯,房外海风习习,椰树秀立,房内头顶上悬挂着许多番民捕鱼用的鱼篓,房里墙边摆设着各种各样番民自制的手工艺品。

如此简陋的阁楼,居然是大明天使下榻之地,唐兴并没有丝毫的嫌弃,因为这已经是当地最豪奢的宅子了,之前是当地番民四王所住的宫殿。

“在看什么?”今参局赤着脚坐到了唐兴的身边,任由海风吹动着未曾梳理的秀发。

唐兴笑着说道:“看娘子,美不胜收。”

“夫君。”今参局身子一歪,便躺在了唐兴的怀里,慵懒的拱了拱,不愿再动弹。

唐兴看着阁楼外的广袤土地颇为感触的说道:“大明地大物博,天华地宝无数,可是也有些东西奇缺无比,比如金银铜,以大明之广阔,却无法供应大明十分之一二所需;比如这黑金,在这地界,只要打口井,那黑金就滋滋的往外喷;比如这土地,此地一年三熟,十亩地,撒把种子不加耕种,就能养活三口。”

“可是大明有一样,别的地方没有。”今参局抬起头,眼睛彷若是放着光一样的看着唐兴说道。

唐兴笑着问道:“什么?”

今参局情真意切的说道:“大丈夫,中原男儿多丈夫,就这一样,就顶得上千样、万样的天华地宝。”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今参局在倭国是九百多万口的御令,她知道对于一个集体而言,什么才重要。

男儿不丈夫,天下皆苦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