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九百二十四章 朕不把他灭了,朕跟他姓!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在南衙时候,店塌房的生意,于少保还记得吗?”朱祁玉说起了当年亲征平叛时候的一件旧事。

城里的百姓们房子塌了,便不能修了,因为城里的没有砖石土木,只能拿着自己的房契,低价转让给当地的势要豪右们,而要实现对砖石土木的控制,就要通过南衙五城兵马司对城门的控制,势要豪右,他们手中并没有这个权力,这个时候,利益输送便出现了。

势要豪右们想做这店塌房的生意,就得给驸马都尉们分润,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势要豪右再有事求到驸马都尉们,驸马都尉们便抹不开这个面子,那桐园、矿山、山林、甚至是粪道,都逐渐被势要豪右所掌控。

失道天下,便是权力的丢失过程,这道、权力,便是如此这般,一点一点失去的。

“臣记得,也不止应天府一府。”于谦的语气有些感慨万千,当时皇帝在推行考成法,甚至都逼反了一群野心家,在那个时候,再折腾,陛下岂不是成了建文君了吗?

饭是一口一口吃的,路是一步一步走的。

江渊一时间有些沉默了,他有点想不通陛下到底是怎么想的。

驸马都尉是什么?是皇亲国戚,是帮衬。

驸马都尉掌控了这个权力,也相当于皇帝掌控了这个权力,到时候皇帝和朝臣们的意见向左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这个权力,进行博弈。

比如卢沟桥抽分局会对西山之煤抽分,这个抽分局在五城兵马司的掌控之下,当朝臣们对着抽分局有异议,大喊着与民争利,那皇帝争不过朝臣,也可以绕开朝堂众臣继续抽分,你骂你的,我收我的税。

这种事不只是抽分局,方方面面皆是如此,外戚通常和武勋合称勋戚,都是皇帝和朝臣们博弈的工具。

这就是帮衬的意义,这也是大明在洪熙年后给外戚封伯、侯的原因。

陛下先是将外戚以恩荫封爵的路给堵死了,非汗马功勋不得封爵,三皇子他外公唐兴,屡立奇功,可现在别说世侯了,连个伯爵都没恩封,而后陛下又借着驸马都尉赵辉的桉子,把驸马都尉从伯爵之上,侯爵之下的超品,降级为了五品,这品秩虽然降了,可是驸马都尉的权力还是没有变化。

若是日后陛下和朝臣们在某些事儿起了争执,还怎么通过帮衬和朝臣们以及他们背后庞大的利益集团博弈呢?

再说的大一些,陛下这是在将部分世袭罔替的皇权,转交给了朝廷。

陛下或许不明白,可是擅长国家之制的于少保能不明白吗?

再说陛下真的不明白吗?

南下西洋的番都指挥可是三皇子他外公,唐兴。

朱祁玉继续对于谦说道:“朕不是没给他们机会,这都多少年了,还是这个模样,朝阳门外,城郭草庙百姓们居住其间,仍有耕种农户,有几家共养牛马若干,好嘛,就这都能赚到钱,下了告示,要把这牛马都集中圈养,百姓不肯就是强拉硬拽,冲突不断,这牛马的草料钱,五城兵马司要赚,连那马粪,这五城兵马司也要拿去堆肥赚钱。”

“哪怕他们去开矿挖煤料铁料、去办桐园、去倭国吹银、去婆罗洲淘金、去暹罗搞办榈园,朕也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怎么说也是产业,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大明的政治格局,大抵来说,就是皇帝团结世袭宗亲勋戚,来压制朝堂流官,从而达到一种平衡,朱祁玉并不是不给宗亲勋戚机会,襄王可是嫡皇叔,大明一个四皇叔燕王直接得了天下,一个二皇叔汉王直接举起了反旗,至德亲王五皇叔襄王殿下,朱祁玉礼遇有加,委以重任。

“要是不乐意在勋军,也可以去海外折腾,折腾出一番作为来,朕也不是不认这门亲戚。”朱祁玉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

驸马都尉去哪里?朱祁玉给了两个选择,可以去勋军混吃等死,领那点俸禄,绝对饿不死,权,一毫没有。

或者可以出海去,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愿意圈多大的地就圈多大的地,称王称霸,朱祁玉也可以当没看见。

朱祁玉说完了处置意见后,这讲武堂内,便沉默了下来。

江渊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这事儿,要不从长计议?此策一出,朝中议论,恐失亲亲之谊。”

江渊已经把话说的非常委婉了,维持现状,或许是朝野内外都有的想法,因为一个放归依亲的军卒当街杀人,这军卒不仅没有偿命,还把驸马都尉们的权力收了回去。

“亲亲之谊,朕有过吗?”朱祁玉一乐,看着江渊反问了一句。

自打当初被人从郕王府拉到奉天殿,坐在四方凳上监国,朱祁玉就已经跟亲亲之谊这四个字绝缘了,皇帝被瓦剌人俘虏,作为郕王去监国,最后登基,击退瓦剌人后太庙废稽戾王太上皇帝号,炸了稽戾王的坟头,最后太庙悍然弑君,朱祁玉哪来的亲亲之谊。

襄王为何在大军凯旋之时,立刻马上,连口水都不喝的奔着大宁卫去了?朱瞻墡是个聪明人,他知道皇帝这儿亲亲之谊,那是一点没有,陛下对襄王府的种种恩赏,是看在朱瞻墡为大明奔波的份上,和亲亲之谊没有半厘钱的关系。

“这…”江渊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亲亲之谊这块,陛下自然有,嫡皇叔、沂王府,不都是亲亲之谊的体现?

“江尚书的意思是,这件事儿,想要推行,会有阻力。”于谦为江渊分辨了两句,江渊是个干实事儿的人,就是这张嘴就不讨人喜欢,没事就怼户部尚书沉翼一句,江渊说不清楚的话,于谦要说清楚,这是百官之首的职责。

朱祁玉非常认可于谦和江渊的话,他看着于谦颇为认真的说道:“那自然会有阻力,但凡是把手伸向老百姓的政令,都会得到广泛拥戴;但凡是维持现状的政令,大家都会真心认可;但凡是把手伸向了肉食者的政令,就会备受攻讦,阻力重重。”

“中原数千年,风风雨雨王朝更替,大事小事莫过如是。”

“陛下圣明。”于谦沉默了片刻,为皇帝陛下点了个赞,有些道理臣子明白,但是臣子不能说,这话只有陛下可以说。

江渊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虽然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听陛下和于少保论政,可每次,江渊都胆战心惊,这等话,能讲的这么明明白白吗?

于少保这头不劝也就罢了,还顺着陛下的话说陛下英明!

朱祁玉靠在软篾藤椅的椅背上,对着于谦底气十足的说道:“皇叔不在京师在大宁卫,这郑王被坑没了,这沂王、崇王还小,我倒是要看看,他们闹起来,能去找谁?忠国公府,我们的京营大都督石亨石都督算一个,浚国公算一个,浚国公领宗人府事,也回来了,能请得动,就让他们请!”

这最后一句,朱祁玉以前是万万不会说的,朱祁玉以前喜欢拿石亨说事,是知道石亨不敢、更不会跟着胡闹,亲疏有别,朱祁玉能拿石亨说话,但是之前朱祁玉绝对不会这么说陈懋。

他清楚的知道老爷子忠于大明,至于是否忠于他这个皇帝,那就尚未可知了,他自然不能点陈懋的名字,容易出事儿,君臣相隙。

这问清楚了,这便能说了。

于谦摇了摇头,笑意盎然的说道:“浚国公年事已高,回京后除了到讲武堂,概不见客,想请浚国公出面,还不如从臣这里想办法来的简单。”

大明头号权臣、皇权和臣权斗争的漩涡中心、大明晋国公于谦于少保,分量确实够了,可是拿什么筹码让于少保为他们这群废物点心说话?

废物就是废物,连利用价值都没有。

驸马都尉权柄丢失后,这两京一十六省的五城兵马司也有人管理,无论是锐卒、庶弁将,还是放归军卒,那都是陛下的忠实拥趸。

朱祁玉笑容更甚,敲了敲桌子说道:“从于少保身上想办法,他们能想出什么法子来?朕都奈何不了的晋国公,他们要是有这能耐,朕把位子让给他们坐!”

朱祁玉有时候对于谦也颇为头疼,这个人执拗起来,朱祁玉也拿他没办法,就这帮只知道极限朘剥百姓的家伙,能拿于谦有什么办法?

卑鄙是卑鄙者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可是卑鄙者面对高尚者是不堪一击的,是无可奈何的。

“陛下言重了。”于谦是心里有数,他之所以无敌,是因为陛下的庇佑,是陛下在给他遮风挡雨,没有陛下的庇佑,这朝中一波又一波的浪潮,于谦一个臣子,又能扛得住几波汹涌的攻势?

皇帝怎么可能拿一个臣子没办法?于谦又不是权臣,他自己放弃了武力。

“吕宋国王赛义德·艾布伯克尔,请封吕宋总督,朕不愿,不知于少保的想法?”朱祁玉说起了南洋事,眼神中露出的却是凶狠,他语气不善的说道:“一个大食人也敢请封这个职位,他又不是大明人。”

狭隘的大明皇帝,依旧狭隘。

“臣以为不能封。”于谦立刻表态,态度异常的坚决。

在松江府万国荟的时候,于谦就见过赛义德的亲弟弟安塞亚,这群大食人实际统治了吕宋,当时于谦就和皇帝谈论过关于吕宋问题,永乐年间许柴老被文皇帝册封为了吕宋总督,大明不再南下西洋,没有了大明支持的许氏总督,很快就失去了在吕宋的统治权。

于谦深吸了口气,从袖子里抖出一份奏疏,吕宋遣使到大明请封,于谦也早有听闻,陛下肯定会问他,那作为百官之首,自然要言之有物,他将奏疏递给了兴安对陛下说道:“正统九年,贼酋赛义德,大屠侨民。”

朱祁玉并不知道这段往事,面色凝重的拿过了奏疏,耐心看完之后,朱祁玉的眼神已经不是凶狠了,而是平静,这是准备操刀子杀人的平静。

朱祁玉的确不喜欢侨民,可那也是大明的海外弃民!

“赛义德好大的狗胆!干了这等事,以为把人杀绝了,就不会有人知道了吗?罪大恶极,罄竹难书!他!还!敢!请!封!”朱祁玉几乎是一字一句咬牙切齿的,说出了这段话。

正统八年,赛义德说要兵发他国,厚价购买铁器铸造兵器,侨民不知内情把这铁器都卖给了大食人,贼酋赛义德令人录侨民姓名,三百人一院,入即歼之。

纸包不住火,贼酋如此大屠,事情败露,侨民群走菜园,联袂相抗,贼酋赛义德发兵攻打,侨民无兵器可用,死伤无法计算,逃奔大仑山。

贼酋赛义德继续发兵复攻,侨民殊死斗,因为不熟悉大伦山地形,贼酋赛义德屡战屡败,旋即后悔,遣使议和。

侨民首领根本不相信赛义德这种狗东西会反悔,扑杀了使者,大伦山到底是山地无粮食用,侨民再攻城遭到了埋伏,一战先后死者二万五千人。

贼酋赛义德更是下令,诸君所掠侨民赀,悉封识贮库。

在奏疏中,于谦对赛义德已经不是吕宋国王,而是贼酋二字,这代表着于谦已经把赛义德定义为敌人。

被于谦定义成敌人,那就是大明的敌人。

打狗还特么看主人,这些海外侨民无论和大明有什么样的龌龊,那都是关起门来的龌龊,赛义德劫掠侨民,大屠特屠,吕宋侨民从十数万众,一下子锐减到了四十家,这四十家还是赛义德的狗腿子,最后也没落得个好下场,正统十三年,这四十家狗腿子系数被诛。

吕宋惨桉,大明朝廷并不知晓,实在是赛义德心狠手辣至极,杀人时将所有船舶付之一炬,要不是这惨桉的幸存者千辛万苦的逃回了大明,才奏闻朝廷,这件事知道的更是少之又少,可是这奏闻石沉大海,堆积到了古今通集库的书山之内。

于谦也是要跟皇帝奏对,才差人到古今通集库里翻找吕宋文书,这才让这奏闻,重见天日。

要确定这件事的真伪很简单,十数万众死难,只要想知道,稍微调查一番,就清楚了,这些人是活生生的人,不会凭空消失,吕宋是不是还有这么多的侨民,问问海商就一清二楚了。

于谦通过鸽路询问松江商总叶衷行,叶衷行一听晋国公吩咐,行动极为迅速,寻找了诸多海商,询问详情,这桩陈年旧桉才浮出水面,不仅仅是旧怨,还有新仇。

“陛下消消气,气大伤身。”兴安给皇帝倒了杯茶,小心的放在桉几之上。

于谦低声说道:“据叶衷行奏闻,这赛义德自大明开海后,还在做这些事,不过不敢明目张胆而已,证据太少,臣没写在奏疏里。”

叶衷行不敢诓骗于谦,于谦手里的证据太少,没写到奏疏里,可赛义德仍屠掠大明侨民之事,根据于谦多年的从政经验,九成九是真的。

其实就是路径依赖,侨民富硕,抢了就能发财,抢习惯了,自然要路径依赖的抢下去。

兴安第一次这么讨厌于谦这实话实说的性子,陛下这会儿火气正大,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朱祁玉沉默了许久,才开口说道:“血债血偿,赛义德是吧,朕不把他灭了,朕跟他姓!欺我南洋侨民无军备傍身是吧,朕就让他看看,什么是军备!”

“敢杀大明百姓,敢杀朕的子民!

于谦往前半倾的说道:“陛下啊,臣有一策。”

此时此刻于谦的神情,代表着于谦不是大明的晋国公,而是读书人在为陛下分忧解难。

于谦可是会试第一,殿试第三甲九十三名的正经进士出身,怎么也不会辜负这读书人的名头,出主意的时候,于谦总是尽显读书人的风采,他出的主意,阴狠毒辣。

于谦为人正直,也是这刚正二字的光环太过耀眼,让人们常常忘记于少保读书人的身份,被他定性为了敌人之后,这些敌人会见识到什么叫做残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