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九百五十五章 景泰一二式定装火铳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袁彬以前不愿意用大明火铳,是他武力强悍,人间青兕,即便是没有火铳,也不影响他天下无敌。

但大明军以前也不愿意用火铳,负责后勤补给的户部,以前也不喜欢大明军用炮用铳。

之前的大明火铳,刮风下雨就不能使用,无法适应复杂的战场环境,而大明之前的火药,质量欠佳,不利于长期保存,时日一长就会出现分层,分层后的火药,连烟花爆竹都不能做,昂贵的火药变成了一堆的废料,不适合长期储存。而实际运用中,打一枪就得再次装填,装填的时间长,在战场生死时刻,谁有空让你慢慢悠悠的装填?但是又因为火铳、火药质量的原因,装填多少,全靠感觉。

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火铳、火炮的战法,注定只有小范围精锐使用,而这就是之前京师三大营只有神机营大规模列装火器的原因。

京营全军覆没后,大明京营进行了重组,在重组后,工部、石景厂、十大历局都在一直致力于改良火器的种种弊端,每解决一种问题,就让火铳这种火器更加适用于战场,直到现在,十二年的时间过去,讲武堂围绕火铳、火炮配合作战提出了许多种的可能,经过战场检验的战法,是排队枪毙。

军队,人类最精密的杀人机器,追求最简单、最高效的杀伤敌人。

朱祁玉站起身来,对着袁彬说道:“走,咱们去试试兵仗局送过来的鸟铳,最开始兵仗局说要叫景泰一二式定装火铳,朕让他们把景泰两个字去掉了,就是一二式定装火铳。”

“这是要大规模量产的火铳,准备全面列装整个京营,而京营旧式装备,将全部交给边军使用。”

两个小黄门在前面开道,朱祁玉和袁彬说着倭国的种种趣事,一直来到了校场的靶场之内,一把架起的长铳放在了出现在了朱祁玉的面前。

如果袁彬的青兕长短铳,是带着青兕兽首的华丽风格,那么面前的这把即将大规模列装的一二式定装火铳的风格,就是极简风格,在火铳上,没有任何多余的配饰,没有复杂的花纹,极简不代表简陋,只是简单耐用。

袁彬的青兕长短铳坏了,大明皇帝恨不得给他补十套八套,但是大明军的普通军士,并没有这种条件,所以,用装饰节省的成本,换取更高的耐用性,就成了必然。

朱祁玉拿起了一二式定装火铳,拍了拍说道:“枪托为全柚木制作,来自于麓川的柚木不仅可以制作经久耐用的船只,还可以用来制作枪托,枪管整体采用了无缝钢管,而整个枪机,则是用上等黄钢和黄铜制作。”

枪托的柚木经过了蒸汽烘干和桐油浸泡,呈现带有木纹的红色,大明尚红,这柚木红的并不鲜艳,颇为沉稳,柚木来自万里海塘、交趾、麓川等地,而桐油则大多数产自贵州和湖广,枪托的制作却在松江府,那里是大明百货集散之地。

枪管的无缝钢管,则是替代了之前的白铜,钢管的制作极为复杂,无缝钢管整体来自辽东厂的辽东本溪铁山,乃是上等铁料,徐四七到了辽东,依旧给朱祁玉带来了许多的惊喜,大明缺铜缺的厉害,上等的铁料也只有本溪铁山可以提供。

枪机则完全来自兵仗局打造,黄钢依旧是大明京师石景厂的拿手好戏。

朱祁玉拍了拍火铳说道:“兵仗局的工匠们在枪托内侧做了个侧切面,使其更加容易瞄准,而枪击全铜打造是为了维护,用钢制作的枪击容易锈蚀,还是白铜可靠一些,钢管和枪托的钢箍是消耗品,但是操作简单,可拆卸更换维护都非常便捷。”

“长期使用火铳的过程中,朕发现,咱们大明的军士们,都爱惜自己的火铳,都当传家宝一样的保养。”

户部每年都统计京营的报损率,这个数字低到朱祁玉怀疑是不是户部忽悠他,而后亲自查看了一番,才发现,既不是户部忽悠他,也不是京营的庶弁将、掌令官们瞒报,而是大明的火铳损伤就是那么的低。

这火铳应该是消耗品才对,可大明的军士们,生生把鸟铳用成了可长期使用的军备。

这就不得不提到当年于谦送给皇帝陛下那把永乐造手铳,整整四十多年了,依旧崭新,放到后世的闲鱼上,那得标个女生自用九九新,那把火铳没什么好下场,在实验新火药的过程中,被朱祁玉给炸了膛。

朱祁玉笑着说道:“整把火铳重九斤,总长四尺五寸三分,枪膛长三尺三寸九分,口径为五分四厘三毫,丝毫不差,采用的也不是过去的形状各异的铅子,也是石景厂定装的球形铅弹,咱们的军士,没事就不用磨铅弹了。”

钦天监监正许敦赶忙摆手说道:“陛下,陛下,该磨还是得磨的,这枪膛虽然丝毫不差,可是这铅子上免不了会有毛刺,容易损耗枪膛,还是得磨。”

朱祁玉两手一摊对着许敦说道:“朕自然是知道的,朕用的铅弹都是朕自己磨的,可是朕又不上战场,有这个功夫磨铅弹,这军士们平素就很辛苦,哪有功夫磨?用坏了就换一根枪管,又没几个钱,整天抠抠索索的,那是消耗品!”

许敦倒是想反驳,但最后还是欲言又止,没有说出来。

陛下用的铅弹都是至高无上的大明皇帝,亲自磨出来的,亿兆瞻仰以为则而行之,在很多的军士心目中,磨铅弹,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枪膛,更多的是一种礼仪,更通俗的讲,就是开光。

这个逻辑非常缜密,高皇帝文皇帝,都宣称自己是真武大帝转世,陛下也是以真武大帝为号,那真武大帝用铳磨铅弹,那军士们磨铅弹可不就是开光吗?

这样打的更准!

陛下日理万机尚且有时间磨铅弹,军士们再忙也能抽出时间来磨。

朱祁玉笑着说道:“倭国送来的硫磺,质量上乘啊,而且都是在倭国加工过的,到了大明就可以直接用了,太医院还专门做了硫磺澡豆,还有硫磺皂,确实不错,咱们这火药能到现在用纸包裹定装,倭国也是出了力了。”

朱祁玉非常感谢倭国送来的倭银和硫磺,所以他希望倭国能够保持现状,持续而稳定的提供倭银和硫磺。

用纸包裹定装火药,终于随着大明生产力的提升,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这源于枪管、枪机、铅弹都有了统一规格,精度的提升,让纸包定装火药,成为了一种可以大规模列装的军备,而不是可能。

之前只有缇骑们可以使用定装火药,是缇骑们的军备是制式军备,在景泰十四年后完成换装后,一二式定装火铳将会继续对边军进行换装。

朱祁玉拿起了桌上放着的扎长的刺刀说道:“最后便是这把前装镗刀了,可以装在火铳上的刺刀,又是一个朕想不明白,但是讲武堂众多庶弁将高度赞同的东西,以稽为决,这是这次列装一二式定装火铳最受欢迎的改动。”

一把能够装在火铳上的刺刀,成为了最受欢迎改动,朱祁玉当然知道需要,但是在发下去小范围实验后,这把刺刀得到了高度赞扬,在所有的稽查中,军士们最喜欢这把刺刀,给出的理由是铅弹是笨蛋,刺刀是好汉的说法来。

使用军械的军士们都喜欢的东西,轮不到朱祁玉来反对。

“来试试。”朱祁玉递给袁彬一把长铳,自己拿了一把,开始填药、填弹而后击发射击,分为五十步靶和一百步靶,朱祁玉的手很稳,铅弹在靶场上呼啸而过,落在钢靶上穿过。

一刻钟后,朱祁玉放下了火铳,在这一刻钟的时间里,朱祁玉一共打出去了四十六发铅弹。

“报靶。”朱祁玉看着小黄门示意他可以去查看了报靶了,靶子上挂的纸张一张张被取回。

“袁公方五十步靶,上靶十五发,上靶六成半,一百步靶上靶十发,上靶四成三。”兴安将袁彬的靶纸放在了陛下面前检验之后放在了朱祁玉面前。

很快朱祁玉的成绩也出来了,兴安将一张一张靶纸放在陛下面前说道:“陛下五十步靶,上靶二十三发,上靶十成,一百步靶上靶二十三发,上靶十成。”

朱祁玉一看就气笑了,点着那些靶纸说道:“兴安!你把兵推棋盘上的招数又拿出来了?这作弊就作弊吧,平日里湖弄下朕也就罢了,这外臣在呢,你也湖弄。”

“臣没有…”兴安立刻就急眼了,他真的没有欺君!

当裁判喜欢做出有利于陛下的裁定,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儿,平日里湖弄一下皇帝也就算了,这外臣在,如此上靶率就有点湖弄人了。

这还真是朱祁玉误会兴安了,他平时里没有哄着陛下玩,今天更是没有作弊,陛下就是打得准…

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是陛下这铳打的实在是太准了,卢忠有的时候就在想,难不成陛下真的是真武大帝转世?上次在湖口县,陛下枪击大埠头金三,一枪就打在了对方的心窝上,那个距离至少有五十步。

“你们呀,就天天哄着朕吧。”朱祁玉摇了摇头对着袁彬说道:“一二式定装火铳,五十步上靶有三成就算是合格,有五成上靶,那就是神射手了,在战阵密集战阵中,综合命中率超过了六成半,只要打中,非死即伤。”

“面对大明火铳阵,冲锋就代表着送死。”

朱祁玉是知道大明火铳的命中率的,所以才会说兴安哄着他,在没有来到大明时,朱祁玉是个老师,学校举行运动会,一千米赛跑的时候,跑在前面的体育老师,在终点前,忽然就左脚绊右脚摔倒了,校长独占鳌头,获得冠军!

袁彬听闻之后,愣了片刻,他发现,自己的军事技能已经有些落后了,离开了大明这么些年,居然有了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陛下说的排队枪毙也好,综合命中率也罢,对袁彬而言,都是一种很新的东西。

“这是虎蹲炮?”袁彬看着一个像是虎蹲炮,不确信的问道。

朱祁玉也是满脸复杂的看着地上的炮说道:“兵仗局弄的,算是虎蹲炮吧,就是单兵用的,一个人就可以操作,威力上弱于传统虎蹲炮,但是便携性上超过了虎蹲炮,若是说它是一窝蜂,它可比虎蹲炮劲儿大。”

大抵就是虎蹲炮加一窝蜂搞出来的单兵炮,有点像迫击炮,又没有迫击炮那么的便捷,总之对朱祁玉而言,这玩意儿也很抽象,这虎蹲炮在缇骑中间小范围列装后,也得到了好评和很多的改进意见。

朱祁玉和袁彬聊了很久,袁彬在倭国还是没能在神宫里找到那个镜子,他详细的禀报了关于倭国三大银山的产量,还有倭国近来面对大明海商大量出海的新形势下,发生的种种改变,为了迎接大明海商的到港,也因为倭国的混乱,现在倭国游女、太夫、花魁的产业,已经对朝鲜高丽姬产业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而皮肉生意的蓬勃快速发展,也是倭国环濑户内海经济圈快速发展的一个剪影。

这种发展在袁彬看来,毫无疑问是畸形的,因为倭国大多数的百姓都在水深火热之中,而环濑户内海新兴的以满足大明利益为首要的大量买办,必然会成为倭国的毒瘤。

对此朱祁玉表示应该扶持买办,给予好处的同时,可以获得倭国的独特资源,苦一苦倭国的罪名自然要有人担,这些买办,就是最好的替罪羊。

同时朱祁玉也提醒袁彬,应该注意收拢难民,调节各阶级的矛盾的同时,稳定山野袁公方在倭国的超然地位。

管,但是只管一点点,管只是为了山野袁公方在倭国的地位。

“陛下,还有件事,舟师彭遂,带着六艘三桅大船,十二艘千料的武装商舶,向着大东洋而去。”袁彬在禀报了国事之后,说了一件小事。

在琉球彭遂观察到了漂流鸭回到了琉球,在多次标记再释放后,又捕获了带有标记的漂流鸭,彭遂判断,在大东洋,有沧溟流可环流通行,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后,由发现沧溟流的舟师彭遂,带领一只冒险团队,向着未知进发了。

大明人从来不缺乏具有冒险精神之人,因为大明人实在是太多了。

大明的海洋政策一直比较模湖,导致大明之前的海事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所以富有冒险精神的冒险家们的经验,并不能广为传播。

而现在,大明正在稳步步入航海探索阶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