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九百五十八章 泰安一号蒸汽机车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朱祁玉看着夏知义,这个西域人,迫切的希望大明朝能够履行自己的诺言,迫切的希望大明能够将王化带到西域去。

西域百姓的苦,大明皇帝一清二楚,西域地面的七国混战,导致流民遍地、恶贼横生于野,用民不聊生四个字去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当年也密力火者入朝请封的时候,朱祁玉正打算南巡,当时议论西域事,朱祁玉对御史邓顺,印象极为深刻,邓顺把重开西域的困难一条一条的摆在了皇帝的面前,引经据典,分析的头头是道。

大明这些年,就是对着这些困难,一条一条的克服着,坚定的一步步的向前走。

“朕一直在重开西域,从未食言,大明也从未食言。”朱祁玉又十分确信的说了一遍。

从朱祁玉收复了河套之地后,重开西域就成为了定局,大明一直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比如王化鞑靼、比如大明对瓦剌和林的犁庭扫穴,再比如陕西行都司改甘肃三司,再比如再设西域行都司等等,大明一直在做。

朱祁玉从未忘记过承诺,大明也从未忘记,只是夏知义人在西域,看到的都是西域的种种惨剧,他不了解大明,更不知道重开西域对于大明而言,绝非大军前往耕犁一遍即可,也不清楚大明为了重开西域到底做了些什么,夏知义就像是那田里祈求老天爷普降甘霖的农户,迫切的渴望着。

夏知义一直等不到甘霖,只好跑来奉天殿,大声的询问,陛下什么时候才重开西域。

朱祁玉不怪夏知义,因为西域真的很苦,大明墩台远侯的塘报,不停的汇报着西域的种种。

西域苦,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苦在没有大明。

“谢陛下!”夏知义这次是冒了天大的干系,在奉天殿上诘问皇帝,这种触天怒的行为,其实他大可不必。

作为西域的果敢王,夏知义控制着柳城、吐鲁番等汗国,是当之无愧的军头,而大小裕勒都司都指挥更是大明赐下的官职,裕勒伯是大明赐下的世伯,五年一次的朝见,裕勒伯其实完全可以按照礼部拟定好的章程,变着花样拍一顿马屁,领一大堆的赏赐,回到大小裕勒都司,继续做他果敢王。

说句难听的话,西域苦,那是百姓苦,夏知义作为果敢王、作为大明世爵,夏知义自己一点都不苦。

“起来说话吧。”朱祁玉示意夏知义平身,而后夏知义汇报了许多西域的事。

朱祁玉笑着说道:“官道驿路入西域之事,工部已经拟定了章程和路线,既然爱卿入京,一道把这件事办了。”

官道驿路是大明皇权的具体体现,官道驿路到哪里,大明的疆域就到哪里,王化就到哪里。

这一次的西域的官道驿路,有一部分的区域,尚且处在康国治下,大明和康国从未确界,届时,免不了摩擦,当矛盾无法调和的时候,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兴安见夏知义归班,才一甩拂尘大声的说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

……

过年前,朱祁玉很忙,按照以往的惯例,他要接见农庄法的百姓、农庄法的掌令官、要接见大明官厂的工匠,在见过之后,再前往养济院看望鳏寡孤独,而后便是去大兴石海子看完墩台远侯的家卷,最后是前往北土城和西土城,接见大明京营军士家卷,询问他们的难处。

风和日丽,天朗气清,这北土城的月台之上,并不是一片萧索,驰道两旁的耐寒行道树还带着些许的绿色。

朱祁玉穿着大氅,拍了拍忠国公折腾出来的铁疙瘩,看着这铁疙瘩说道:“忠国公,咱们能坐这玩意儿,前往西土城吗?”

“陛下…”石亨非常为难,他就不该让陛下看见这玩意儿,陛下看见,指定要试一试,石亨颇为诚恳的说道:“陛下,这东西不大安全。”

京宣驰道历经两年半的时间已经全线贯通,迟迟没有投入运营的原因,完全不是铁马拖了后腿,而是一些其他原因。

“你平日坐不坐?”朱祁玉倒是不以为意的问道。

石亨颇为确信的说道:“坐!”

朱祁玉笑着说道:“忠国公自正统十四年为朕养白象,前驱先导,至今已经十三载,从未出过任何的差错,既然忠国公坐的,朕也坐的,省的那些个什么惊动皇陵流言蜚语妖言惑众。”

石亨想了想,脚一跺、心一横大声喊道:“检查车况,点检路况!”

一个颇为简陋的月台,并无多余装饰,符合大明工匠们一贯的极简风格,月台高出了驰道两尺有余。

工匠听闻忠国公的话,开始深入检查铁马的情况,两匹快马,顺着驰道而去,检查路况,防止路上有意外情况。

缇骑们鱼贯而出,他们要负责清街,确保沿途的安全。

相比较之前的类马的蒸汽机车,面前的蒸汽机车已经和马没有了任何关系,机车的下部是连杆链接的五对动轮,这五对动轮,让朱祁玉感觉非常安心。

横卧的机头,两丈长,高曰一丈,整体细长,位于前方的大烟囱,多少有点遮挡驾驶室的视线。

“咱这个东西叫什么名字?”朱祁玉趁着工匠们检查机车的时候,围着这铁疙瘩转悠,一边细细打量,一边询问。

石亨俯首说道:“泰安一号。”

这一听,就知道是石亨起的名字,大明新辟之地,朝向京师方向的城门,都叫泰安门,这还是当年石亨打下集宁城后留下的惯例。

石亨,在大明群臣眼里,就是当代的安禄山,唐明皇喜欢看胡旋舞,安禄山就给唐明皇表演拍肚皮,大明皇帝喜欢搞些奇技淫巧,忠国公就投其所好,整日捣鼓铁马,讨皇帝欢心。

杨汉英也说过,石亨注定要做安禄山的,奈何石亨是京营总兵官,就注定他做不了安禄山,无他,大明京营离皇帝太近了。

“泰安一号。”朱祁玉笑了笑也没更名,眼下大明内外,都把蒸汽机车铁马当做笑话看,笑曰:皇帝的玩具。

一个没有马能拉、一个没有马跑得快的机车,有个屁用,还不如马拉车在驰道上跑得快,拉得多。

大明对于京宣驰道没有什么意见,对这个铁马,则完全都是当个笑话看了。

“金达!”石亨大声喊了一嗓子,金达检查了锅炉后,就来到了陛下面前,恭敬的俯首说道:“臣京顺永平制造厂总办金达,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

“天津人?”朱祁玉一听这口音便想起了罗炳忠,这金达的天津口音略重了些。

京师顺天永平府制造厂,位置大约在后世唐山,除了煤铁之外,也是大明除了石景厂外,最大的机械制造厂,朱祁玉面前的这台泰安一号,产自永平制造厂。

这里面还有些官司,石景厂和永平厂,为了打造一台切实能实际运营的蒸汽机车,展开了长达两年的技术攻关和竞赛,谁的车性能好,谁的车拉得多,谁的车更稳定,哪家厂的机车,就会以泰安为号命名。

石景厂作为大明底蕴最为深厚、大工匠最多的官厂,在经过了两年的竞争之后,却败给了永平制造厂,泰安号,花落永平。

当年石景厂总办陈有德还在的时候,为这件事可是生了好大一场气,认为是石景厂的奇耻大辱!把整个石景厂从上到下骂了个狗血淋头。

金达,永平制造厂的总办,大工匠,年纪还不到四十,是泰安一号的设计师。

“陛下明察秋毫,臣的确是天津人。”金达带着工匠特有的憨厚,笑着回答道。

朱祁玉指着和犀牛一样的蒸汽机车说道:“给朕讲讲吧。”

金达有些不善言辞,不是木讷,单纯是紧张,虽然作为工匠代表觐见过陛下,但是介绍起来,依旧是有些磕磕巴巴,不过很快金达就能言善辩了起来,因为他发现,陛下真的懂技术!

这场对话,很快就从君臣奏对,变成了工匠之间讨论问题。

朱祁玉拍着锅炉说道:“这个锅炉设计的很好,为了更快速的积累蒸汽,里面这三十六根管道横卧的设计,确实解决了机车启动慢的问题,还有这里,蒸汽不直接从汽缸排除,反而通过烟管,不得不说,这个创意好,这样一来,这锅炉里的煤炭便可以充分燃烧了。”

金达俯首说道:“陛下,这泰安一号,净重九千斤,可以拉五节车厢,两万斤的货物,功率为十六马力,载满的话,每个时辰能跑四十里地。”

“好好好!”朱祁玉一听有十六马力的功率,能拉五节车厢,拉两万斤一个时辰跑四十里地,就不住的赞叹、

京师距离大名府约八百八十里地,如果泰安一号拉车,只需要二十二个时辰,也就是四十四个小时辰,不到两天。

以靖康年间,金人南下从幽州打到开封,即便是沿路没有受到大规模的抵抗,依旧走了整整四个月的时间。

时速十公里每小时,真的不快,但对于景泰年间,真的够用了!

大明的商业活动越频繁,需要拉车的马匹就越多。

“回禀陛下,已经妥当了。”大工匠带着几个工匠来到了陛下的面前,汇报着检查情况。

“出发!”朱祁玉紧了紧大氅,坐上了大明第一台蒸汽机车拉动的火车。

他坐上去之后,发现这节车厢怕不是石亨专门为他量身定做,石亨就是知道皇帝要坐,四处都是用真皮包裹的软垫,就是翻车,也不会磕到陛下。

这车厢,从头到尾就贯彻了一个主旨,那就是安全第一。

石亨也随着陛下上车,试探性的说道:“陛下要不系上安全带?”

“车厢里还有安全带?”朱祁玉稍微研究了下,便明白了这五点式安全带的用法,五条阔带固定,极为结实,设计格外合理,不影响胳膊的活动。

“起驾!”兴安看陛下系好了安全带,大声的喊道。

烟囱冒出了一阵的白烟,汽笛声在北土城的月台上响起,蒸汽通过汽包打入了气缸内,推动着连动杆和曲杆带动着五对动轮,缓缓前行。

朱祁玉看着窗外,坐稳扶好,等待着蒸汽机车的加速。

“忠国公,咱们这速度是不是不大对?”朱祁玉看着窗外行道树倒退的速度,终于发出了自己的疑问:“是技术问题吗?”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不是。”石亨和金达互相看了一眼,摇头回答道。

朱祁玉看着窗外缇骑们的马匹,颇为不满的说道:“缇骑的坐骑快走,都要比我们快了,朕感觉在车厢里晃几下,这火车也能更快一些了!”

石亨这才回答道:“臣怕翻车,就让工匠们慢了一点。”

“加速,加速!”朱祁玉敲了敲座椅说道。

石亨隔着大水箱对前面驾驶室的工匠招呼着加速,的确是加速了,但是只加速了一点点,缇骑们的战马们,好奇的打量着坐在车里的皇帝,似乎在问,为啥放着好好的大驾玉辂不坐,坐这玩意儿?

钢铁巨兽在驰道上不停的打着汽笛,速度极其缓慢的从北土城爬到了西土城,历经两个时辰。

一路上,朱祁玉至少看到了十几架蒸汽机车尖啸着迎面驶过来,而后渐行渐远,不是泰安一号性能不行,跑不快,跑不起来,就拉了一节车厢,里面就坐着五个人。

朱祁玉下了火车,依旧是意气难平,他左手上下切动了一下,非常不忿的说道:“忠国公,你让朕系上安全带有何用?朕就是从车上跳下去,一点事儿都不会有!这是火车?我就是走路都走到了!”

“可以快一点,朕又不是瓷器,一碰就碎,你平日坐这玩意儿就开这么慢吗?”

“那倒不是。”石亨避重就轻的回答了问题,他是他,陛下是陛下,陛下要是真的在这泰安一号的火车上翻了车,这蒸汽机车,也就不用研发了,石亨、金达再加上永平制造厂全都可以谢罪了。

金达是知道厉害的,作为泰安一号的设计师,他已经亲眼目睹过多起事故,蒸汽机车是个新东西,需要用血去积累教训和经验,最终才能稳定运营。

但是血的教训,绝对不能是陛下的血,陛下磕着一点、碰到一点,蒸汽机车,也就是走到头了。

“算了,算了。”朱祁玉摆了摆手,颇为羡慕的看着驰道上飞驰的蒸汽机车,那是永平制造厂在实验机车的稳定性。

“兴安,看赏!”朱祁玉笑着说道:“金总办研发有功,朕特赐奇功牌一枚。”

金达一愣,随即跪在地上,颤抖的说道:“谢陛下皇恩!”

一马力的双动活塞蒸汽机是陛下在广州府自己折腾出来的,金达只是在改进,他没想到改进还能有奇功牌可以拿。

“好东西啊!”朱祁玉看着泰安一号蒸汽机车不由得说道,他本人是很喜欢机械的,尤其是面前的蒸汽机车,充满了蒸汽和力量的美感,就是这玩意儿太大了,没办法抱回家。

金达示意另外一个工匠,端上来一个红绸布盖着的‘祥瑞’说道:“陛下,臣有祥瑞进献。”

兴安拉开了红绸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