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九百六十章 给古老的土地,带来一点小小的大明震撼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朕就是亡国之君 !

朱祁玉看过了襄王的奏疏,觉得很是有趣,他在骂一些人,似乎又没有骂。

“左手这个模型,脱嵌出来的这个模型是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在小范围的比如放在一个个人,一户人家,甚至一个小工坊,都是适用的,但是若是放眼整个大明,照本宣科,就有些纸上谈兵了。”朱祁玉朱批了朱瞻墡的奏疏。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风吹拂大明土地的时候,由大明水师番都指挥、大明锦衣卫指挥使唐兴,率领的大明远洋舰队正在旗舰的带领下,向着西南方向航行。

“起风了!起风了!”舟师蒯林趴在旗舰的桅杆上,百无聊赖的他,忽然眼睛一亮,因为他手里的风速仪转了起来。

他手里举着一个风速仪勐地跳了起来,风一样的从桅杆上滑下,一熘烟的来到了唐兴的面前,将自己手中的风速仪递给了唐兴,大声的喊道:“唐指挥,起风了!”

“好!擂鼓吹号,通知所有船,起风了!”唐兴吐掉了咬在嘴里的鱼骨头,振声喊道。

战鼓擂,号角催,旌旗招展。护持左右的战座舰和三桅大船,一下子都跟惊醒了一样,当看清楚了旗语之后,十二艘船爆发出了阵阵的欢呼,一起敲响了战鼓,号角声在碧海蓝天之上,传了很远很远。

在赤道无风带里航行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大明好儿郎们已经快要被无聊折磨的有些疑神疑鬼了。

大明儿郎不怕狂风暴雨,不怕土着侵扰,不怕海兽袭击、就怕无聊,这两个月的赤道无风带的航行,非常的无聊,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大明儿郎们甚至怀疑自己没过这一天,因为入目仍然是海天一色,甚至连朵云彩都见不着。

无聊慢慢的变成了麻木,麻木就开始疑神疑鬼,我们真的在走吗?我们是不是被卷入了海障之中?甚至会发出一种古怪的疑惑:我们是不是已经死了?

当起风的时候,大明水师十三艘大船就像是回魂了一下,立刻热闹了起来。

大明水师不缺食物,大不了下个网捞点海鲜做点刺身,也不缺澹水,奢侈一些甚至还能喝的上热水,毕竟皇帝陛下为了大明远洋舰队每条船准备五十多桶的轻油,就是让远洋舰队在海上烧水的,而且每条船还准备整整五十大桶的烧酒,高度烈酒。

大明水师是大明军唯一不禁饮酒的军事单位,因为在当下条件的远洋,都是烈酒兑水,来补充水分,一爵烧酒兑一升水,一爵烧酒大约就是二百毫升。

这个比例是经过了大明解刳院认证过的,再高点浪费烈酒还烧心,再低点就没有消毒的作用了,这是解刳院里经过十数年观察得到的结论。

朱祁玉以为自己不禁酒,大明军就会敞开了喝,但其实他略微有些想错了,大明军从来没有辜负过皇帝陛下的期许。

在这两个月的赤道无风带的航行中,每个大明军的军士每天只有两升水,这里面就两爵烈酒。

唐兴也是如此,一天两升水,从未超量。

若是靠岸航行,即便是没有规定,仍行禁酒令。

唐兴在没有成为皇亲国戚前,就是底层军伍出身,确切的知道,这军士不患寡患不均,尤其是船上,在物资不充足的情况下,大明三皇子他外公都和军士们一个饮用水标准,军士们便没有任何的怨言。

在两个月的赤道无风带的航行中,唐兴砍死了三十名倭人武士,这些个武士本事不大、毛病不小。

唐兴都和大明军士们同灶吃饭,这些个武士死活不愿意跟足轻们同灶。

唐兴稍微调查了一下,才发现,这些武士上了船依旧在船上压榨那些倭人足轻,足轻被饿死打死不在少数,这些武士明明吃不下那么多的食物,喝不了那么多水,但就是扔了,也不给足轻多吃一口。

唐兴才不惯着这些武士,趁着一个月夜,把倭人中所有的武士,全部抓起来沉了海。

上了船,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这船翻了都得死,就这些武士这么搞下去,八百多人的足轻真的在船上造起反来,那就是个天大的麻烦。

远洋航行考验不仅仅是体力意志力,还考验组织度,内讧是唐兴决不允许发生的事儿。

而后这些倭人足轻统一划拨到了大明庶弁将掌控,这倭人足轻便再也没有饿死渴死之人了,倭人足轻看到了唐兴,就跟看到了天照大神一样。

“陛下到底是料敌从宽了,就是这一路上,我一直在无风带里,也用不完不是?”唐兴站在船头,海风吹动着他的衣角,猎猎作响,远洋舰队每条船都有五十大桶的烈酒,这五十大桶烈酒通过了无风带,仅仅用掉了五大桶左右。

远洋舰队每条船上有船员二百二十一人,每天需要烈酒四十四升,航行六十余天,共用去三千升左右,装轻油的小桶一桶一百六十升,而装烈酒的大桶,一桶六百四十升。

其实最开始,皇帝陛下准备的是超大桶,容量是一千升,但在松江造船厂和海事堂的共同建议下,改为了六百四十升。

蒯林看了眼时间,点着手指头掐算了一下,而后抽出了一个四分仪,简单的测算了下维度,一边在题本上写着航海日志,一边笑着说道:“陛下宽仁,有备无患呗。”

他是舟师,他知道这海上很容易迷航,多准备点没啥坏处。

蒯林在掐算经纬度,确定自己的位置,这个模样像极了装腔作势的道士。

“还有三天就到慢八撒了,这昆仑奴的地界,都是些土着,也有大明商贾至此购得象牙等物回明。”蒯林打开了针路图,看着风速仪,又掐算了一番说道。

“不去慢八撒,直奔罗经正峰。”唐兴看了看堪舆图,做出了指示。

他们是远洋探险舰队,船上水食仍然充足,这些探索过的区域,便没必要继续探索,扬帆起航,直奔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最西端—罗经正峰。

当走到那里的时候,罗盘指向正南正北,故此得名,那是郑和海图中记录最远的位置,也就是李宾言所言的天边。

十二天以后,大明远洋舰队逐渐接近了非洲最南端的罗经正峰。

唐兴一直以为自己是天生的冒险家,天生的水手,上了船从没晕过船,只是在看到罗经正峰山头的时候,唐兴第一次晕了船。

十二条船划过了一个优美的弧线指向了正西的时候,泛着幽蓝的海水变得黝黑起来,那对面的海水就像一头原本温顺默然的巨型野兽,突然愤怒站了起来抖擞肩膀,一**的涌浪,不断的翻涌出雪白的浪花,还有些瓜头鲸被海浪抛飞。

刀削似的波峰,似巨兽拱起了它布满荆棘的后背。

船只在波峰浪谷的大起大落,就如同被簸箕抛起的五谷一样,唐兴只感觉自己五脏六腑被提起又掼下,当即就趴在桌子上,冷汗不停地往下滴,脸色煞白。

“那就是大浪山吧?”唐兴满是兴奋的指着在海浪之中若隐若现的群岛,满是兴奋的问道。

蒯林也是脸色煞白的打开了针图辨别了一下说道:“那是大浪山群岛的余脉,正对着大浪山海角(好望角),唐指挥,陛下说了,你是番都指挥,舰队的总指挥,你不能去冒险的。”

唐兴颇为失望,他已经准备好了弄一艘单桅船,去那大浪山上看看,奈何皇帝有旨,他只能摇头说道:“那好吧。”

蒯林看着唐兴老大不乐意的样子,低声劝道:“过了罗经正峰后,就没有任何的针图可以指路了,全员两千八百七十三人的性命肩负在唐指挥的肩膀上,还请唐指挥三思。”

唐兴颇为确切的说道:“嗯,我知道的,安心。”

唐兴的自由从来不是没有界限的自由,他的一切自由都是建立在维护大明利益之上。

唐兴站起身来,对着官校大声的说道:“靠近羡湾停泊,补充水食,全员戒备,夜不卸甲,遇袭立即反击,无需号令!”

即便是远洋舰队,即便是只有十三艘船,依旧保留着完整的官校、旗军、火长、舵工、班碇手、通事、办事、书弄手、医士、铁锚、搭材等匠功军的编制,还有占了绝对数量优势的大明水师。

大船放下了驳船,驳船开始探明水域,而后拉动着大船开始缓慢入湾下锚,而后一艘艘的单桅翻船开始等岸,倭国的足轻开始打理海边树木,安营扎寨,而后大明水师开始下船。

唐兴拧亮了一些石灰喷灯,提笔写道:“水师长途劳顿缺其食饮,则劳困难忍,况海水卤咸,不可入口,皆于附近川泽及滨海港湾,汲汲澹水。水船载运,积贮仓粮舟者,以备用度,斯乃至急之务,不可暂弛,乃第一要务。”

“景泰十三年二月初三,泊西洋最西罗经正峰羡湾,水师驻扎搜索…”

唐兴写到这里停笔,勐地站了起来,他听到响箭升空的声音,一场猝不及防的接触战突如其来。

当地的土着看船多便打算袭扰,然后土着们见识到了什么叫天兵天将。

他们扔出去的矛落在明光甲上,也就能磕一个坑,可是这些天兵天将们,反手就是一道雷鸣,而后呼啸的铅子,就将他们身边的土着打的脑洞大开,心花怒放。

这一战持续的时间并没有多久,次日清晨阳光洒在了金黄色的沙滩上,大明军甚至连战场都打扫完毕,一个十里外的土着部落被大明军全员俘虏。

唐兴看着那一排的俘虏,这哪里是俘虏,分明就是移动的劳动力。

他大手一挥说道:“雄的全部阉割,雌的上船养在底仓。”

唐兴是典型的拥有华夷之辨的大明人,在大明的价值观里,连倭人都只是倭寇蛮夷之列,不算人的行列,这些个矮小的土着,就更算不上人了,带上这几十个阉奴的目的只有一个,之后的路上,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地上爬的、树上长的,能不能吃,阉奴先试试再说。

倭人足轻那也是能听得懂汉话,甚至能交流的协从军,主要是在和土着冲突时,足轻可以第一时间阻拦土着为大明争取时间,协从军是大明的鹰犬,足轻在船上,能每天喝的上一升半兑了烈酒的水!

这些阉奴就没有这种待遇了。

唐兴在羡湾停留了整整五天,那狂风巨浪终于稍微消停了一些。

过了羡湾就是大西洋,相比较大明定义中的西洋(印度洋),大西洋的风浪更大。

“老李啊,老李,后人论起你来,指定说你是个大贪官,无论正史如何记载,你在南洋、西洋、大西洋,撒了这么多的宝藏,你百口难辩!”唐兴拍了拍手站起身来,他刚刚将“松江巡抚李宾言的宝藏”藏在了岛上,而且画好了藏宝图。

等到回到大明,这些真假难辨的藏宝图就会悄悄流传出去。

那些个写话本和说书的人,必然给李宾言,整出一段又一段合情合理的传奇故事来。

唐兴离开羡湾之前,将一块界碑扔进了海里,这玩意儿扔在水下,就跟狗在自己的地界边缘撒尿的意义相同,文明一点讲,这都是法理。

“扬帆起航!”唐兴大手一挥,驳船牵引着三桅大船再次出海,在信风之下,远洋舰队再次转向,开始沿着海岸线北上。

这一路上,但凡是靠岸,总有些不长眼的部落要来袭扰,开始的时候,唐兴还有兴趣抓几个阉奴,后来也就意兴珊了起来,无他,俘虏太多了,也养不过来不是?

只是大明水师的线列枪阵,还是给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犹如天上降魔种,真是人间太岁神。

唐兴沿着海岸线一路北上,走了一个月多,唐兴就抓到了一个和土着肤色完全不同的泰西人。

“哪里人?”唐兴一开口就是拉丁语,而且是地道的君堡腔。

作为大明的番都指挥,学习并且精通一门外语,是一件很合理的事。

而且大明还有五皇子朱见洋,出生就带着闪电归来的使命。

被五花大绑的泰西人,立刻就惊呆了,不可思议的看着唐兴,打量了半天,用着不太熟练的拉丁语说道:“您是尊贵的罗马贵族?可是我曾听闻君士坦丁堡已经被法提赫所占领了。”

“你的发音不准确,我很不喜欢。”唐兴一听这音调,便摇了摇头,这泰西人说的拉丁语不地道。

泰西人看着那么多明晃晃的钢刀,哆嗦了下说道:“阁下,很惭愧我不是贵族,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拉丁语教育,还请您谅解我的贫穷和冒犯。”

按照体貌特征而言,在传统意义上的罗马贵族和大明人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要不然汉书也不会记载罗马人类汉人这样的话了。

可是泰西人打量着唐兴,那全身甲之上精美无比的花纹,就是满头雾水。

这全身甲一看就不是样子货,即便是保养的再好,甲胃上仍有战斗的痕迹,换句话说,这种全身甲是经过住了战火的洗礼。

这样的甲胃在整个舰队就有整整两千多人。

罗马要是有这种、这么多的全身甲,还能被奥斯曼给吞并了?法提赫不跑到君堡给君士坦丁十一世磕头就不错了。

唐兴好好盘算了下,自己还真是罗马贵族。

远嫁而来的埃来娜公主拥有罗马帝国的继承权,而埃来娜的儿子朱见洋,也拥有罗马帝国的继承权,而三皇子和五皇子是同父兄弟,而唐兴是三皇子他外公,所以唐兴既是大明的皇亲国戚,同样是罗马的皇亲国戚。

唐兴没有正面回答问题,因为在他看来,大明的皇亲国戚这个身份更加尊贵一些,他反问道:“所以,你是哪里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