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 第240章 【老家伙们的智慧】

北宋穿越指南 第240章 【老家伙们的智慧】

作者:王梓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2:29:27 来源:泡书吧

拿着小麦期货合同,钱琛喜滋滋返回,推掉了魏家的好意留客。

5000石麦子已经足够,总价六千贯(足佰)呢。就算想买更多,他也付不起订金,金州官府更是拿不出恁多钱来。

这趟太过顺利,出乎钱琛预料。他的最坏打算,是在长江中游都买不到粮食,最后只能去太湖地区求购。

太湖很远,运输成本过高。

魏群坐在书房,目视刚刚签署的合同,表情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逆子,可在腹诽你爹老子?”魏泰拄拐杖站在窗后,目送孙子带着客人离去。

魏群没好气道:“不敢。”

魏泰似在回忆往事,幽幽说道:“元符三年,新君继位。章子厚(章惇)曾荐我入朝为官,你可知我为何拒绝征辟?”

魏群回答:“父亲淡泊名利。”

“放屁,”魏泰说道,“你爹我做梦都想着当官。”

魏群又说:“因为章子厚反对新君父亲是害怕受其牵连?”

魏泰给了儿子一个白眼:“有伱姑父在朝,我怎会被章子厚牵连?”

“那父亲有何顾虑?”魏群好奇道。

魏泰说:“我怕被你姑父牵连。”

魏群:“……”

魏泰解释道:“你姑父那直性子跟我一模一样,甚至可以说臭味相投。官家做端王的时候,我就已经见过了,看似气度高雅,实则小肚鸡肠。你姑父那脾气做宰相,迟早跟官家闹起来。舒王在时,新法都难推行,你姑父又怎推得了?”

曾布在史书里,是被列入《奸臣传》的。

但曾布真是奸臣吗?

王安石曾言:“自议新法,始终言可行者,曾布也;言不可行者,司马光也。余皆前附后叛,或出或入。”

王安石看人是极准的,曾布一辈子都在维护新法。

只不过他的维护方式,把王安石都气得够呛,竟然弹劾吕嘉问以市易法剥削百姓。

这就给旧党落下口实,你新党骨干都抨击新法,说明新法肯定有问题啊!

曾布此举,被王安石视为背叛,遂将其贬出朝堂。

但当时新党得势,曾布吃饱了撑的要背叛呢?他是真认为市易法的执行出了大错。

后来旧党得势,把曾布召回朝堂,曾布却始终维护新法,遂又遭到旧党的排斥。

可见他从来就没变过,对于新法的坚持,比所有人都纯粹。

曾布真正的问题是性子太直,而且还有点霸道。他为了赶走蔡京,竟然当面威胁掌权的向太后。

而蔡京啥都不说,向太后的弟弟强拆民宅,事情闹大了蔡京去摆平。向氏子弟有啥麻烦,也是蔡京出手帮忙,向太后当然要死保蔡京。

向太后下台,宋徽宗亲政,蔡京被贬去杭州。

过于强势的曾布,便跟宋徽宗有了正面冲突。而蔡京疯狂贿赂童贯,又联络曾布的仇人吕嘉问,轻轻松松就把曾布给扳倒。

魏泰说:“你姑父最大的错误,便是拥立当今这位官家,我当时劝了他也不听。”

“谁又能料到,官家昏庸至此呢?当时的官家,只不过一清闲宗室而已。”魏群说道。

魏泰摇头:“你姑父和官家,先皇还没死的时候,就已经眉来眼去。还有一个驸马都尉王诜。他们三个,由高俅暗中联络。否则端王邸臣那么多,凭啥高俅能做太尉?真当高俅只会写字踢球?”

宋徽宗曾把高俅比作宋昌。

宋昌是谁?

吕氏遭到诛杀,代王刘恒惊疑不定,臣属皆劝其继续观望。唯独宋昌,建议刘恒立即去长安,刘恒于是进京成了汉文帝。

所以,大家仔细想想,宋徽宗能够继位,高俅在其中担任什么角色?

当时的情况是,宋徽宗提前好几年,就开始结交王诜、赵令穰等外戚宗室。通过外戚宗室,反复给向太后洗脑,让向太后对端王产生好感。

苏轼把府中小吏高俅,推荐给曾布做小吏。

曾布又说自己的小吏够用了,顺手扔给王诜。而王诜派高俅给端王送篦子刀,恐怕是趁机送去情报。王诜是有前科的,曾被宋神宗斥责“泄漏禁中语”。

也即是说,曾布负责外朝,王诜探听内廷,高俅常驻端王府负责联络。三人合力,把宋徽宗给扶上去!

“你姑父的事,多说无益,”魏泰说道,“蔡京此人,恐怕放肆不了几年。”

魏群说:“蔡京年迈,确实时日无多。”

魏泰却说:“官家猜忌之心甚重,蔡京嚣张跋扈,怎不被皇帝忌惮?郑居中、王黼等人羽翼丰满之时,蔡京就该告老还乡了。你二弟也在做官总不能攀附奸党,这个朱成功就很不错。小小年纪便已是朝官,而且颇有舒王遗风,或许他宰执朝堂能够再启变法。”

“那得等多少年啊。”魏群感觉不靠谱。

魏泰说道:“十年不成,便二十年。舒王与我是忘年交,你姑父也一辈子都想变法强国。当今官员,敢骂蔡京的不少,骂了蔡京还能做事的却没几个。朱成功的年龄恰好合适,在金州上任才一两个月,就能压得通判毫无反抗之力。这手段,我是自愧不如,很像你姑父年轻的时候。”

魏群没再接话。

魏泰继续说:“今秋州试之后,应物和应时若没中举,便让他们去金州拜朱成功为师。卖粮损失的一千五百贯,便当做他们的拜师礼了。”

魏应物、魏应时,是魏群的儿子和侄子。

魏群终于服气:“还是父亲看得明白。”

魏泰又开始装逼:“真当你爹老子,是个糊涂透顶的老朽之辈?当年舒王位高权重,却与我一见如故,愿与我论忘年之交。舒王会跟一个糊涂鬼交朋友?米元章(米芾)何其高傲之人,他来邓城寻我不见,千里迢迢赶去东京。去了东京,得知我已回乡,又千里迢迢赶回邓城,只为与我谈诗论道。”

这种话,魏群已经耳朵听出茧子了,当即连连附和,并不打断父亲吹牛逼。

……

东京,鲁国公府。

蔡攸拿着封信前往父亲的书房,看到弟弟蔡条也在,瞬间就有些不高兴。

蔡京、蔡攸父子反目,关键人物便是蔡条。

近些日子,蔡京的视力愈发不好,许多公务都是交给蔡条处理。等再过两三年,蔡京彻底不能视物,便把所有事情都托付给蔡条,于是蔡条就成了北宋的“小阁老”。

蔡条还是韩琦的孙女婿,大量援引韩家的门生故吏,一时间竟然权倾朝野。

蔡攸反而成了边缘人物,气得跑去宋徽宗那里告状,请求皇帝把自家弟弟给弄死。

此时此刻,蔡京念,蔡条写,父慈子孝,一派和谐景象。

蔡攸站在旁边满腔嫉妒,这个弟弟出官之后,愈发受到父亲宠爱,而且还获得官家宠信,皇帝亲切呼其为“蔡十三”、“十三郎”。

亲兄弟咋地了?又不是一个妈生的。

蔡条帮忙写完密奏,蔡京才开口道:“六郎所来何事?”

蔡攸回答说:“朱铭那厮调任金州,胡作非为,禁止百姓淘金,祸害民生不浅,通判李道冲难以应付。要不,再将其调走?来回调任令其不得安生!”

蔡京没好气道:“你真当这朝廷是蔡家的?寻常知州,来回调动自然可以。那朱家父子有官家护着,怎么可能想调就调?”

蔡攸说道:“可以请官家亲自调动。”

“调去哪里?”蔡京反问,“调去杭州还是洛阳?到了繁华州府,他的祸害就更大。不如把他钉在金州,穷困之地随他闹腾。朱国祥已经归乡探亲,朱铭又远在金州,他们最好是永远别回东京,在官家面前提都别提起。这二人远离东京越久,圣眷就越淡薄,或许官家哪天就把他们忘了。”

“父亲所言极是。”蔡攸觉得是这么个道理。

蔡京叮嘱道:“记住,有关朱家父子的消息,能拦截就全部拦下,莫让官家再听到他们的名字。父子俩的密奏……也尽量拦下!”

蔡攸说道:“密奏恐怕拦不住,薛道光与这父子关系匪浅,他进宫时能亲手将密奏交给官家。”

“能拦就拦拦不住便算了,”蔡京说道:“别只盯着朱家父子,郑居中和王黼才是心腹大患。你与官家嬉戏之时,须引导官家厌恶王黼。”

蔡攸叫苦道:“王黼不要面皮的,惯会扮成妇人小丑取悦官家。他与李邦彦,一唱一和,反在排挤孩儿。”

蔡京戴着老花眼镜,贴近了检查刚写好的东西,头也不抬道:“那就多进花石纲,越奇异越好,官家喜欢新奇物什。今春大旱,注意漕粮,莫让东京缺吃的。”

“是!”蔡攸应承。

“去吧。”蔡京说道。

蔡攸躬身退出书房,见弟弟把脑袋凑过去,在父亲身边耳语着什么,顿时心情变得更不畅快。

他把一腔怒火都发泄在李道冲身上,写信臭骂一通,埋怨李道冲屁用没有。又勒令李道冲安生一些,好好在金州待着,莫要再跟朱铭起冲突。

正如蔡京所言,把朱铭钉在金州最好,穷乡僻壤随便折腾,几年不挪窝就更好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