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 第1090章 暴利产业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第1090章 暴利产业

作者:头铁老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12:19:16 来源:泡书吧

“投资钾矿?你怎么想起干这个来了?”刘莉有些纳闷。

唐伟东忽然心中一动,马上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于是就说道:“反正种花家每年都要进口那么多钾肥,与其白白把钱让外人赚了,还不如便宜给我呢。这个项目绝对大有前途,你要不要跟我合作一下?正好你们有国资背景,我有钱,咱们可以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一起寻找矿源,然后进行开发。”

要是把刘莉绑上自己的战车,那在国内不管是探矿也好,生产也好,还是运输方面,有他们出面,自己可就省了老心了。

再一个,这种资源,毕竟都是属于国家的,有了国资背景的参与,到时候做起来也更加方便不是?

这种事关国计民生的资源,唐伟东从来就没想着要吃独食。吃独食的人,从来都走不远,把人都得罪光了,弄不好会拉肚子的。

与其找其他合作伙伴,还要防着他们一手,还不如直接跟刘莉合作呢。做生不如做熟嘛,相对来说,两人也算是知根知底,有一定的信任度了。

“哦,行吧,我回去考虑一下再给你答复。”刘莉沉吟了一下说道。

唐伟东点了点头,爽快的说道:“成,那我等你消息。”

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千星辰从门外走了进来,刘莉知道他们可能有事要谈,就笑着跟千星辰打了个招呼,然后识趣的告辞了。

“怎么,有事?”唐伟东没有起身,依然慵懒的半躺在沙发上,随意的问千星辰道。

“嗯”,千星辰从随身的公文包中拿出一个文件夹,打开看了几眼,随即向唐伟东汇报道:“有几件事跟您汇报一下。”

“一个是国内向咱们订购的饮用水生产线,已经从倭国发货了,他们会集中在沪市上岸。不过,数量有点多,可能要分批次完成发货。另外,他们的生产厂分布比较分散,我们没法替他们一一送达,这个还需要他们自己想办法。”

这个事是唐伟东重点关照过的,所以千星辰才会向他汇报。要不然,这点事黄伟诚自己就能办了,也是在他的权限、职责范围之内,没必要多此一举。

唐伟东点了点头,对千星辰说道:“嗯,剩下的事,你让阿诚去跟他们对接吧。但一定要记住,时间要抓紧,不许拖拖拉拉的。再一个,让倭国那些负责调试、安装、指导生产的专家、工程师,业务必须跟上。既然拿了钱,就得老老实实办事,花那么多钱,是请他们来干活的,不是让他们来当大爷的。”

这年头,那些外国公司跟国内做生意,哪个不拽的跟个二五八万似的。国内的有关方面也是,都快把他们给供起来了,唐伟东可不惯着他们。

瓶装饮用水产业,可是在唐伟东以后的规划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的,甚至比可乐喝果汁的地位都要高。

这个行业中可是出现过两位首富的,一位是哇哈哈的宗老板,一位是农妇三拳的钟老板。

钟老板的身家一度高达924亿美元,坐上过全球第六富豪的宝座,远远超过了国内的二马。几乎等同于恒太许、万大王、碧桂杨等几大地产大佬身家的总和。

即使后来发展变缓的哇哈哈,其实际控制人宗老板,一度的国内首富,身家也超过了千亿人民币。

饮用水的生产成本极低,产品本身还不如包装的瓶子贵。你就说瓶装饮用水有多么赚钱吧!就连福耀的曹老板都说,卖水的利润太大了,要赚死了。

快消品主要做的就是品牌。品牌能做起来就能躺着赚钱,做不起来等死就行了。

偏偏在品牌的建设上,唐伟东有着先天的优势。果汁和可乐都已经将品牌做起来了,瓶装饮用水只需稍微沾它们点光,就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不是事半功倍,那不是白忙活了吗?)。

可以说,饮用水品牌的建设,起步就领先的同行二里地。加上那无处不在的销售网络和经销商,绝对可以很轻易的打开并占据全国的大部分市场。

此时的哇哈哈估计还在搞保健品呢,农妇三拳更是没影的事,只有一个怡宝宝才刚刚露头。正是先人一步,进入这个行业的好时机,等他们想干的时候,大概只能跟在身后吃灰了。

这种暴利的行业,唐伟东这个财迷,他能不插一脚,能不重点关注吗?

要是错过、放过,那才是对重生者的侮辱呢。领先几十年的见识,那不是白白浪费了吗?

现在关键就看如何培育市场,如何让消费者接受这种新事物、新产品了。

这种具体的事,由专业的人负责去解决,就不用唐伟东事事都去操心了。他只管制定战略方向,其他的事一概不操心。

千星辰应了一声道:“好的,我一会就跟黄总联系。”然后就开始继续汇报下一项。

“马斯伯格那边已经找到mpEG这项技术了,是一家叫做c-cUbE的公司开发的产品。其持有人是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孙先生,他还是以为华裔呢。这项技术他们也是刚刚开发完成,正在逐步完善中。现在我们已经用三十万美元将全部的版权买了下来,同时,也邀请孙先生和他的公司继续参与后续的研发。”说着,千星辰从包里掏出来一摞厚厚的资料,放在了唐伟东的手边。

所谓的mpEG技术,就是一种图像解压缩技术,可以解码编码视频信息。再延伸一点,通俗些讲,就是后来Vcd的核心技术。

Vcd的核心技术有两个,一个是解码芯片,另一个是机芯(光盘读取与驱动系统),这两项技术,国外都有现成的,只需要购买回来组装都可以了。

当年姜先生和孙先生合作研制开发Vcd,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着实走了不少弯路。光投入研发的费用就高达一千七百万美元之多,巨额的研发投入,加大的产品的生产成本,因此使得Vcd的价格居高不下。

他们自己生产的Vcd,每台售价高达五千元人民币以上。反而后来那些“山寨”小厂和家庭小作坊,购买国外现成的部件进行组装,将价格打到低到令人发指的程度。最低的时候只有一二百元,甚至几十块钱的Vcd都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