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 第110章 大棚蔬菜和肉鸡养殖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第110章 大棚蔬菜和肉鸡养殖

作者:头铁老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12:19:16 来源:泡书吧

现在天气还没转暖,唐伟东打算趁着大家都有空,先把地整一下准备好,等到地气上升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种了。

就在村里大多数人都在躺着猫冬养膘的时候,整个老唐家已经动了起来,男女老幼几十口的人齐上阵,到了唐伟东承包的土地上来帮忙。

唐伟东把大约四分之一的好地,单独划了出来,没有动。其他的薄地,就雇了两辆拖拉机,全部翻了一遍,平整了一下,又把地里大大小小的石头全部捡了出去,除了土层薄点儿,种不了粮食之外,倒也弄的像模像样。

接下来,才到了老唐家全家出马的时候。

唐伟东在预留的那小20亩地上,用白灰画出了一个个巨大的长方形框。家里人不解地问他道:“你画这个准备干什么?”

“我准备建几个温室大棚。”唐伟东得意的说道。

“温室大棚?”二十年后无人不知的东西,对这年代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

80年代之初,只有很小的地方,有人在小范围内利用温室大棚种植蔬菜。这种种植方式普及开来,还需要等几个年头,宇宙县的王先生对温室大棚的推广普及居功甚伟。

现在这个时间段,王先生那边应该早已经开始发展温室大棚的蔬菜种植了,不过还没有做到人尽皆知的地步,更没有传到青山县这边来,所以大多数的农村人还不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

唐伟东简单的给大家描述了一下,就是用版筑法做一高两低三面夯土墙,上面架好一排排的竹竿,顶上覆盖一层透明的塑料薄膜,中间用木头或者水泥柱撑起。薄膜的外面盖上一层用芦苇编织的帘子,用以保温。有太阳的时候,把帘子拉起来,让大棚里的蔬菜享受到充分的阳光照射,晚上太阳落山的时候,再把帘子放下来,保持住大棚内相对较高的温度。

这活儿对农村人来说简单,夯土墙都会做,80年代还有不少人家住的房子就是用版筑法盖的。整个大棚的建筑过程,在众人的眼里,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看一眼就能学会。

老唐家这么大的动静,吸引了很多村里人来围观,大家都充满了好奇,不知道老唐家要干什么。这年头的人也纯朴,围观的人群看到夯墙需要人手,有空的就纷纷下场帮忙。到最后来帮忙的人越来越多,建大棚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人家好心来帮忙,自然也不能亏待了大家,唐伟东也不差这俩钱儿。所以一天两顿饭,午饭和晚饭,顿顿有酒有肉。好烟,好饭,好酒的不限量供应,吃饱喝好为止。大冷天农村的人基本上都闲着没事儿,一些人竟然为了抽不花钱的烟,喝不花钱的酒,专门跑来帮忙的。

这样的速度,没几天的时间,七八个大棚就盖好了。唐伟东趁着人手富余,又顺手在没法耕种的承包地里起了几座鸡舍,打算用来养肉食鸡。

建设完工之后,唐伟东又请了全家人吃了顿饭,对长辈们表示了感谢。

在饭桌上,唐伟东又给了大家一个意外。“爷爷奶奶叔叔婶子们,小子感谢大家的帮忙。不过大家也看到了,这么大的场面,肯定得需要人帮忙搭理,我准备雇点人干活,工钱按天算按月结。有好处肯定先紧着咱自家人,看看奶奶婶子们谁有空的,可以来我这里干,也算是帮我个忙。”

唐伟东的话,让饭桌上瞬间就冷了场。挣钱谁不想挣?不过帮孙子侄子干活儿还要钱,总觉得拉不下脸来,怕说出去让人家笑话,一时间充满了纠结。

唐伟东知道他们的顾虑,于是笑着说道:“总归是要雇人的,与其把钱给了外人,还不如孝敬给奶奶婶子们呢。再说了,自己人用起来也放心。这个钱你们要是不拿,我也不好意思让你们长期帮忙啊!”

唐伟东的话算是给大家铺了一个台阶,长辈们这才半推半就的答应下来,脸上的笑容却怎么都遮掩不住。只是帮忙种点地,还能有钱拿,对,本来就是以种地为生的农村人来说,简直是千年难遇的大好事。

用谁不用谁,作为小辈的唐伟东不方便开口,这事只能交由爷爷奶奶做主了。

这边弄好了,必须得跟何新华汇报一下,毕竟销售这方面还要全指望着他呢,以后自己是吃肉还是吃糠,就看这个爹的心情了。

何新华对于唐伟东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事情弄妥当了,显得很惊讶,于是问道:“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的吗?”

唐伟东咧了咧嘴角,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全家族的人都出力了,加上又是天冷农闲,村里其他的人也都去帮忙,人多力量大,所以很快就弄好了。”

“嗯”,何新华点了点头,跟他心里估计的差不多。

这时,唐伟东也把来的目的跟和新华说了一下。“爸,这地是租下来了,鸡舍也建好了,至于以后怎么弄,您给指点一下呗。”

“好吧”,何新华吸了一口烟,对唐伟东说道:“等开春了,蔬菜上你多种点儿菠菜,芹菜,娃娃菜,白菜,想种点姜也可以,这些都是咱们厂出口量最多的蔬菜品种,用量大。你要是想养鸡,这个就更好办了。一般鸡苗都是由厂里免费提供,你只要跟厂里签个回购协议就可以了,每批鸡到多少天达到多少斤,厂里就会派车上门去拉。”

看来确实是朝里有人好办事,要是没有何新华,谁能知道厂里什么菜用量大,种什么菜好销售?蒙着头上马,最后种出来的菜卖不出去,那可就搞笑了。

养鸡这事唐伟东也略微知道一点,不光厂里会免费提供鸡苗,在农村走街串巷专门赊小鸡小鸭的,也大有人在,这在八十年代是极为普遍的事。先把鸡苗免费给你,过段时间才来收钱或者收鸡,双方淳朴到连个纸条都不用写,拿到鸡苗的也没人会不承认。

厂里提供的鸡苗跟村里普通的鸡还有些不同。厂里用的是肉食鸡,一般45天左右出笼,换算下来就是一年可以卖八批鸡,只要不是遇到鸡瘟,在这个年代,就相当于养了一只下金蛋的鸡,关键这时期还能一直不停地下蛋。

唐伟东知道母亲陈秀娥那边,经常因为鸡供应不上而临时提前下班。可见,只要能把鸡安稳的养大,养多少都能卖的出去,唐伟东对能从这上面获利,很有信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