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 第146章 我想办个厂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第146章 我想办个厂

作者:头铁老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12:19:16 来源:泡书吧

其他人一看有人果然从唐伟东家的手里拿到了现金,价格也能接受,剩下的人也就不再观望,一窝蜂的上门想和老唐家做交易。

唐伟东自然是来者不拒,这可都是他为自己准备好的韭菜,而且还可以无限割。

别看每只鸡每斤菜只剥一两成,可架不住量大啊,那么多养殖户,鸡和菜基本每天都有销售,可以说每时每刻他们都在为唐伟东创造这利润。

当时他们跟风时,唐伟东预料到的场景,在现在终于实现了。

而且养殖户们每次都能拿到现钱,挣到钱,干劲也更足了,一些人已经在扩大养殖规模了。反过来又为唐伟东创造着更多的利润,只要想通了,这其实是个两好的买卖。

其他人看到河东村好多人家都靠养殖挣了钱,周边的村子一些人也开始蠢蠢欲动,有的人也开始尝试着养点鸡种点菜试一下。

这也导致了一个副作用的产生,那就是,唐伟东惊讶的发现,玉米特么的竟然在局部涨价了,养鸡的成本增加了,可厂里的收购价并没有提高,这就尴尬了,利润摊薄了。

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增加过手的利润,唐伟东只得绞尽脑汁的想办法。

检索了一遍脑海深处前世的记忆,唐伟东眼前一亮,干脆办个饲料厂吧,玉米价格提升之后,养殖的成本已经高过了饲料的价格。

如果办厂,可以联系储备粮库收购他们每年替换出来的陈粮,也可以去外地低价收粮,总之成本要比本地的粮食价格便宜。

而且,据唐伟东所知,川省刘老板家族,仅靠着一家饲料厂就坐上过国内首富的宝座,其中绝对利润巨大。

况且,现在刘老板家的饲料企业也刚开办没两年,规模应该不会太大,销路也不会太广,自己要干的话,应该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加上自己上一世几十年耳濡目染的营销手段,唐伟东坚信不会比刘老板家族的饲料企业做的会差太多。

别忘了,东山省周边一圈的省份,像冀省,豫省,皖省,苏省的北部,可基本上全是农业大省区,只要能占据这几省的市场,估计躺着都能上国内的富豪榜——如果唐伟东愿意的话!

以现在的物价,一个饲料厂前期投入不用二十万就够了,这点钱唐伟东还是可以拿出来的,后边的可以边赚钱边投入。

一九八五年正是全国疯狂引进国外技术和生产线的一年,大批的国企拿着国家的外汇不当钱,有用没用的生产线就往回拉,国家一年外汇储备竟然倒亏了300多亿美元。

而那些企业买回来的设备呢?很多都被束之高阁,根本就没有利用起来。像川省一家企业,花了几个亿买了一套设备回来,结果发现这套设备要用到的天然气,竟然没法供应,这就搞笑了。

没办法,只能放到那里生锈卖废铁了。

还有青省,花了巨资买回来一套水泥设备,结果发现除了标牌是新的以外,整套设备竟然是二战时期的产物,甚至连国家现有的都不如,能怎么办?只能当废铁卖铁喽。

鄂省省会wh市,在一九八六年做过一个普查,光这一年之内购买的设备,就有数千万、上亿的设备闲置浪费?最后能怎么办?钱都已经花了,退货也不可能,只能便宜处理掉或者卖废铁喽。

想办厂,设备有的是,关键就是看有没有路子能买到。只要搞到了设备,地皮就更简单了,此时的地皮又不值钱,农村有的是荒地可以利用。所以,唐伟东想办厂,并不是痴人说梦,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唯一的困难就是如何能买到设备了,这一点是刚性需要,没办法绕过。

对目前唐伟东所掌握的所有关系来说,唯一有可能帮上忙的也只能是何新华了。倒不是说何新华有多大的能耐,而是他肯定认识县里工业系统的人,买设备通过他们才是最有把握,也是可能性最大,最便捷的一种方式。

“什么,你要办厂?”

当何新华听到唐伟东的打算之后,惊讶的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来。

唐伟东点点头,耐心的向何新华解释道:“是的,爸,现在养殖户越来越多了,我了解了一下,粮食的成本已经超过了饲料的价格,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农村养殖经济的规模肯定会越来越大。”

“现在饲料市场在很多地方还属于空白,要是我们先人一步的话,应该会有非常广阔的发展钱途。这个机会错过了,可就太可惜了。”为了取得何新华的帮助,唐伟东只能耐下性子尝试着说服何新华。

“办一个厂子可不是说说就行的,你了解过吗?你懂其中的门道吗?”

唐伟东自信的说道:“一个厂子而已,不外乎生产和销售,再加上管人管钱,其实跟现在在老家养鸡没什么区别,只是规模扩大了而已。”

“嗬,大言不惭,你倒是说说,我听听你打算怎么做,你要是能说服我,我一定帮你。”何新华看到唐伟东这迷之自信,不置可否的撇了撇嘴问道。

“好”

唐伟东也拉开架势,准备舌战群儒。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生产肯定要请专业的人来做,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这是生产环节要做的。同时,我想找农学院、畜牧学校之类的专业学校合作,请他们帮忙研制搭配饲料配方,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何新华点了点头,这一点他非常赞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再没有和专业学校合作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了。

至于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一点也很重要,很多国企亏损都是因为外行指挥内行所导致的,让一个文科生或者文盲去管理一个企业,研发制造产品,能好了才怪呢。

当下食品厂也有这个现象,这已经成了国企的痼疾了,不是哪一个人有能力改变的,何新华有心杀贼也是无可奈何。

从唐伟东的这段话里可以听出,这小子的确是做过准备,办厂并不是心血来潮。

“至于销售,那就更简单了。现在国内的企业,尤其是国企,并不是生产不出好东西,而是生产出来的东西根本卖不出去。哦,不对,不是卖不出去,而是他们根本就不会卖,不知道怎么卖。”

“不是我看不起某些人,而是说所有的人都是垃圾,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尸位素餐,光知道躺着等客户上门,就不知道主动放下身段去接触一下客户吗?不了解客户的需求,他们能卖的出东西去才怪呢!”

“有人曾经说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你看看他们现在有几个能做到的?不了解群众之所想,不了解群众之所急,怎么能知道群众需要什么?而我,就是群众的一员,我知道老百姓想什么,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所以我对饲料销售有着完全的信心。”

何新华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唐伟东的这一大段批判,说的的确有点难听,因为他也是唐伟东口中那些所谓尸位素餐的一员,唐伟东等于是连他一起骂了。

不过仔细想想,唐伟东说的也是很有道理,现在的国家干部,越来越有脱离群众的迹象,当年鱼和水的关系,都快变成鱼和开水的关系了。

听不到群众的心声,就不知道群众所需所想,你生产出来的东西群众不需要,群众需要的买不到,企业能发展起来才怪呢。

还是思维上的惯性,没从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那就怨不得企业被市场抛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