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 第1876章 三井财阀的阴险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第1876章 三井财阀的阴险

作者:头铁老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12:19:16 来源:泡书吧

新日铁的背景看似干净,其实跟三井物产就是一家人,都是三井财团麾下所掌控的企业。

咱们可以捋一捋新日铁和三井之间的关系。三井物产持有新日铁母公司20%的股权,同时还直接持有5%的新日铁的股权。

三井物产还是新日铁最大的代理贸易商,新日铁35%的钢铁都是通过三井物产的手,销售出去的。

除此之外,新日铁还持有三井银行21.7%的股份。

透过这些,就算是个傻子也应该明白,什么三井物产、什么新日铁,这特么根本就是换了个马甲的一家人嘛。

然后嘛,三井财团通过关系网运作,于柒捌年成功让新日铁三一株式会社,跟沪钢进行了合作,达成了实质性的建设协议。

同时,三井财团旗下的东芝和石川岛播磨重工两家公司,与新日铁合作,将会为沪钢提供全套的设备和成熟的技术。

这样的合作,至少从表面上来看,是一个双赢的、皆大欢喜的局面。

我方出地方、出资金,对方出设备、出技术,这种合作方式,看上去很完美,对双方都有利。

但事情真的会这么简单吗?要是倭国的企业,或者说三井有这么的好心,那当时就不用因为助纣为虐,被勒令解散了。

当沪钢建设完成之后,事情就开始慢慢的变味,或者说,他们开始一步步的为我方挖坑了。

于是,诡异的一幕,开始出现了。

沪钢刚刚投产,就遇到了麻烦。那些娇贵的倭国炼钢设备,竟然消化不了国产的铁矿石,必须要用进口的铁矿石、矿砂才行。

买就买吧,反正这会儿的铁矿石也便宜的很,甚至比国内生产的铁矿石还要便宜。

但问题是国际上的铁矿资源,和那三家铁矿石巨头,都与三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从六七十年代开始,三井就四处出击,收购了巴西和闹大利亚大量的矿山。

然后三井又跟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这三家铁矿石巨头,达成了一个协议,制定了一个铁矿石的长期协议定价机制。

一开始,这个长期协议定价的期限是十五到二十年。因此,作为当时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家的倭国,拿到的铁矿石价格是非常低的。

为了能获得一个稳定的、源源不断的铁矿石供应来源,仅作为一个消费者,那可不是倭国的作风。

三井物产作为倭国行业的代表,经过与三大铁矿巨头谈判后,最终成为了三家巨头企业的股东。

三井物产,收购了淡水河谷母公司15%的股份。而淡水河谷的另外两个股东,一个是巴西养老基金,一个是巴西发展银行,就是两个钢铁行业的门外汉。

理所当然的,第三大股东三井物产,就成为了淡水河谷实际上的决策者和经营者。

而作为拥有者的那两个大股东,就只需要躺着拿分红就好了,并不参与公司实际的经营活动。

在闹大利亚,三井和力拓共同拥有两座大型矿山,和必和必拓共同拥有五座大型矿山。

三井在海外每年可开采的铁矿石权益,就达到了四千万吨,所以,三井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四大铁矿巨头了。

而且,他们还可以通过自身,和三大巨头股东的身份,影响到全世界铁矿石价格的走势。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已经能品出点什么东西来了?

就说此时沪钢在国际上买的铁矿石吧,其实不管他是买的谁家的,都跟三井脱不开关系。

沪钢仅仅是国内钢铁行业的一个缩影,改革之后,全国的钢铁需求量激增,各地纷纷上马钢铁企业,于是,三井对我国的钢铁钢业收割,就开始了。

之前说过,三井跟铁矿石三巨头签订了一个长期价格协议,这个协议,后来逐渐就演变成了国际铁矿石价格的标杆。

也可以说三井和那三家,基本垄断了国际的铁矿石的定价权。

在这个协议中,还有一个很奇葩的规定,叫做首发跟风原则。

简单点说就是,在跟三大铁矿石巨头进行价格谈判的时候,不管哪家企业,第一个跟他们达成了协议价格后,其他的企业就不用再谈了,所有人都要按照那个价格来购买他们的铁矿石。

在这个机制下,从玖壹年到零叁年,铁矿石的价格不但没有增长,反而还下降了16%。

但从零叁年开始,一切就都变了。因为这一年,沪钢代表国内的钢铁企业,参与到了与三家铁矿石巨头的谈判中。

也就是在这一轮的协议价格谈判中,新日铁抢先一步,与淡水河谷达成了价格协议,首发价格形成了。

这次新日铁和淡水河谷签订的价格,可不是下降咯,而是直接飙升了71.5%。

这就意味着,我国的所有钢铁企业,都必须要接受这个价格,按照这个价格来购买铁矿石。

作为当时已经是世界第一的钢铁产量国,我方受到的冲击,无疑是最大的。

有人或许会说了,新日铁是不是傻子哟,他们把价格抬的这么高,不是也加大了自己购买铁矿石的成本吗?

那就呵呵了。前边那不是交代了,三井可是在三大铁矿石巨头中占股的,铁矿石卖的价格越高,他们的收益也就越高。

新日铁看似损失,其实只不过是将钱倒了倒手,从左口袋装进了又口袋罢了。到时候,三井再通过其他方式输送给新日铁就是了,新日铁一点都不会亏。

但是作为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的我方,那可就惨了。

从零叁年我方加入长期价格协议机制,一直到零捌年金融危机爆发,国际铁矿石的价格,上涨了惊人的330%。

而沪钢呢,直接就从盈利转入了亏损。国内其他的很多钢铁企业,也陷入了生产就亏损,不生产就倒闭的境地。

这就是三井为国内的钢铁产业,挖的一个巨坑。这个坑,从新日铁跟沪钢合作,进入国内的那一刻就开始挖了。

由于价格涨的太狠,三井的吃相太过难堪,被逼急了的国内钢铁企业,直接掀了桌子,集体退出了长期价格协议机制。

不得不说,这一招儿是真好使,差点没把三大铁矿巨头给吓尿了。他们收割的就是我方,我方不跟他们玩了,那他们还玩儿个der啊。

所以,那个所谓的长期价格协议机制,随着我方的退出,也就寿终正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