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 第1902章 踩着文物部门的脸,扬名立万

在国内,凡事就怕有关部门认真。

警方一认真,北魏陶俑的整条线,很快被翻了出来。

警方顺藤摸瓜,找到了豫省的一个小山村、一个高姓的村民。据其他人交代,所有卖出的北魏陶俑,都是出自他的手。

公安原本以为,这位高先生是个盗墓贼,肯定不知道从哪里盗了一个北魏大墓,觉得破了一个大案子、大功仿佛就在眼前。

可到了高先生家里之后,公安全傻眼了。

高先生看到公安后,一点都没有觉得害怕,反而还十分坦然,就跟早有准备似的。

他将公安带进了家里,我尼玛,满院子里摆放的,都是成品和半成品的、所谓国家一级文物“北魏陶俑”。

豫省的老百姓,不光会种地,制造文物、甚至制造历史,都是信手拈来的事。

而且还做的异常逼真,就连专家和仪器都分辨不出真伪来。

这些陶俑都是人家自己做的,又不是盗墓盗出来的,这不是以前了,谁规定在自家做点工艺品卖,挣俩钱、补贴一些家用,还犯法了是咋滴?

专家们把“工艺品”买回去,当宝贝、当文物收藏,关人家村民啥事?

人家可来没说过这是文物。就算说,也是那些二道贩子说的,跟高先生有啥关系?

这尼玛,估计当时公安看到这满院子,“成品、半成品”的国宝时,心里头不停的有成群的草泥马在飞奔。

公安把高先生家里、刚做出来的那些“文物”,带回京城,再次找到了文物部门做鉴定,结果同样还是“真品”!

到手的一件大功,眨眼就飞了,让谁谁能高兴的起来啊?

公安只是不爽,那两家文物部门和那些专家们,老脸可都要丢光了,恨不得将脑袋塞进裤裆里,羞于见人啊!

好在鉴定的时候,还属于是“集体决策”,要是某几个人做的鉴定,估计早成文物、收藏夹的笑柄了。

这样也好,大家都打眼了,大哥不用笑话二哥,谁也不用笑话谁了。

这位民间工艺美术家,叫做高水旺。就因为他做的东西太真,经常被人大量买去,当做文物出售。

在这次之前,已经不是被公安第一次找上门了,他都习惯了。

但这件打脸两大博物馆院、让一堆鉴定专家颜面扫地、让检测机器都分辨不出真假来的“假文物事件”,却让他名声大振。

从此之后,各种头衔蜂拥而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的称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文物协会理事,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亚裔美术家协会理事,“高级工艺师”......

可以说,他是踩着文物部门的脸,扬名立万、功成名就了!

大乌龙事件,刚过去没多久,对于接收的文物,博物院当然要“多加小心”了,主要还是怕再被打脸。

不过这次有元白先生和长安先生作保,加上就算有人想造假,也没有拿着十几斤黄金来造假的,这个造假的成本,也忒特么大了吧?

再查过资料,又经过专家们的鉴定,确定了这两枚藩王金宝残品的真实性,单位领导这才终于可以放心了。

接到单位的电话,领导的面子,唐伟东还是要给点的。所以他就抽了点时间,溜溜达达的来到了博物院。

“小唐来了,坐,坐。你可真是一员福将啊,出去一趟,这玩意儿都能摸回来!”

从玖壹年开始,一直到零贰年,长达十一年的时间里,博物院的院长职位一直空缺。

不过吧,有没有院长,好像并没有什么区别,博物院照样一直在运转。

没有院长,大家还是在各司其职,按部就班的开展工作。

就像这次,找唐伟东的领导,只是负责某一块的领导,而不是博物院的大领导。

因此,唐伟东跟他也不用太客气,听到他的招呼,就笑嘻嘻的说道:“都是运气,我也没想到潜个水,一把就能薅上这玩意儿来。”

“嗯”,领导点了点头,同样笑着说道:“这运气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哦。”

“算起来,这还是国内第一件明代藩王金宝的实物呢,要是完整的一件,那就是妥妥的一件国宝啊。可惜......”说到最后,领导是满脸的遗憾。

“这事啊,您可不能怪我。要怪,您就去怪张献忠那厮去,肯定是他让人把这玩意儿弄碎的。”

对于唐伟东这货的玩笑话,领导忍不住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我可没说要怪你。这次叫你过来,是想问问你,金宝出现的具体过程,和出现的具体地点。”

唐伟东“哦”了一声,随口说了一下他是怎么发现金宝的。

当然,他肯定不能说自己是去刻意寻找的,那不是把自己卖了嘛。只是说是在那边玩水,意外捡起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