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 第1960章 舆论影响司法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第1960章 舆论影响司法

作者:头铁老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12:19:16 来源:泡书吧

玖伍年贰月中的时候,国内人口正式达到了十二亿。这比原本的预计,推迟了整整九年!

当年看来,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后来再看,却是那么的尴尬。

即便是这十二亿的人口,在此时也是一个极大的负担,因为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去安置适龄的劳动人口。

本来岗位就不足,还偏偏赶上了下岗大潮,算是一个雪上加霜吧。

不过,这么多无法就业的人口,恰恰成了唐伟东最需要的那群人!

跟官方不同,唐伟东看到的,却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市场,正在成型。

同时,就业无法完全消化的,那些“多余”出来的人口,更是他窥视的目标。

不管是安北,还是爪哇,都需要大量的人口去“就业”和“填充”。

安北那边是光明正大的往那拉人,爪哇则是半明半暗的往那边送,甚至暗中送去的,还要比明着过去的人数,多的多的多!

而且,过去的还全部都是青壮,到了那边实行统一的军事化管理。

当然,该赚的钱,一分都不会少了他们的,绝对不会出现“棉被”嘎腰子的那种情况。

他要的是人,是多多的人,而不是为了坑人!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唐伟东没有离开京城。除了跟海马的那群人厮混,就是老老实实在学校里待着。

原来松散的那个海马工作室,在去年的时候,搞成了一个正儿八经的、带有公司性质的“团伙”,唐伟东也成为了其成员之一!

有了那些文化流氓的“才华”,和唐伟东的“财力”,这个工作室完美的做到了,从编剧到拍摄的流水线式出产影视剧,一时间好不快活。

今年正在拍摄的电视剧,就是赵宝钢的东边日出西边雨,这同样也是一部经典,赚钱那是一定的,只不过就是赚多赚少罢了。

王说、海晏和赵宝钢的电影、电视剧,是唐伟东的主要投资方向,投资他们的作品,盈利基本是可以保证的!

唐伟东之所以这段时间老老实实留在学校里,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今年要毕业了。

虽说他并不在意这个本科文凭,当初学校也答应过他保研、直博,可一些过场也是要走的,比如,准备论文什么的。

至于毕业论文,他早就想好了,就写张献忠宝藏的事。

本来就是学历史的嘛,写这个正合适,而且唐老板有“实操”经验啊。估计现在再没有人能比他更了解,张献忠宝藏的详情了!

同样是贰月份的时候,京城中院判决的一起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这就是在九十年代初,轰动一时的“邱氏鼠药”案。

一个仅上过两个半月学,近乎于文盲的,因为家穷,从小开始流浪、讨饭、跟老鼠抢“口粮”的邱先生,凭借自己的钻研,研究出了一种号称“能将方圆50米以内的鼠类全部引出”、“要杀公的杀公的,要杀母的杀母的,还能将老鼠引上树”的特效灭鼠药。

也正是他的这种鼠药,让他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说实话,他的这种鼠药,是真有效的。

壹玖捌玖年拾贰月柒日,桂省首府市统一组织灭鼠,使用邱先生研制出来的鼠药,杀鼠35万只,老鼠尸体重82.6吨。

半个月后,邱先生受邀到徽省谯城指导灭鼠,用药十吨,灭鼠率达91.4%。

贰零零伍年青海湖农场鼠患,邱先生出手灭鼠二百余万只。

有关部门在国际庄、滨城先后对“邱氏诱鼠剂”经过了技术鉴定,邱先生拿到了科技成果鉴定书。

诱鼠剂分别通过了冀省省科委和商业部两级鉴定,认为“这项成果为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他的大名和特效药,甚至传到了国外,美法德日朝、航康等,27个国家和地区的厂家都表示,愿出数十万至上百万的金额购买邱氏鼠药的药方,或者直接邀请邱先生到他们那儿去。

国外企业的代表,相继乘飞机、火车、小汽车来到邱满囤家,国内有关部门、有关企业也来了,希望与邱先生联营。

一时间,邱先生志得意满!

要不怎么说“人红是非多”呢,或者说是他的鼠药灭鼠效果太好了,断了其他人的财路。

于是,在玖贰年六月的时候,汪某信、赵某芝、邓某、马某、刘某彦等5位在乡镇企业报上发表文章:要科学宣传灭鼠。

在这篇文章发表后,经过其他十九家报刊的转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京津苏鲁湘等省市,下令禁止使用邱氏鼠药。

邱先生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五人侵犯名誉权。一审,他赢了!

这一场农民状告专家,还胜诉的案件,犹如一块儿巨石投入到了平静的湖水中,在“科学界”掀起了滔天巨浪。

玖肆年十二月,五位专家先是在京城召集了、几十家新闻单位的记者,组织了一场座谈会,发动舆论。

随后就在上个月十日的时候,他们五人向中院提出上诉。但在十一日,他们在上诉之后,又召开了一场新闻记者座谈会,并甩出了“维护科学尊严”的讨论。

“维护科学尊严”,这六个字一提出来,可了不得,当时就在科学界引起了巨大的讨论。

专家被农民告了,而且农民还告赢了,这不就是**裸的打“科学界”的“老专家”的脸吗?

于是,科学界的某些人,就开始集体行动,抱团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在媒体上发声。——各地方发生鼠害的时候,不见他们出来,这时候倒是跳的比谁都高!

这里要说一句,发表文章的汪某信,之所以这么做,很大的可能是跟邱先生有私人恩怨在内。

因为邱先生把汪某信送给他的、自己的技术论文集,给挂到了厕所里。——这倒是颇有汉高祖的风采呢!

这是邱先生自己亲口承认的,用他的原话来说就是:“技术论文上说的都不对,灭鼠光耍笔杆子不行,得靠真本事。”

于是,汪某信就从集市上买了邱氏鼠药的十一种样品,回去检测后,发现其中都含有国家禁用的一种剧毒成分,然后就开始公开反应此事。

他们五人连续召开了几次记者座谈会,科技界的一些人也公开在媒体上对他们进行声援。有院士甚至直接呼吁:维护科学尊严,确保执法公正,建议建立科技陪审团制度。

同时也有很多的委员站出来,要求严禁非法生产、销售、使用剧毒灭鼠药物。

在如此巨大的舆论压力下,不仅中院没有顶住压力,改判了邱先生败诉。同时官方也正式下文,要求查禁邱氏鼠药。

这是一场,利用舆论影响司法的典型案例,谁让人家掌握话语权呢?邱先生不服也得服!

最讽刺的莫过于,后来一些年中,有些地方遇到鼠灾、鼠患,还得请邱先生出马解决。

在这次的事件中,跳的最高、叫的最响的,那些科技界的“专家们”,反而却像是跟失踪了似的,苟着脑袋一言不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