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 第215章 《西游记》热播带起的市场效应

这次过年,老唐家的人挺全和,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看着电视,吃着年夜饭,其乐融融。

1986年的春晚除了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等寥寥的几个经典节目,其他的对唐伟东都没什么吸引力。只是因为守夜的传统,唐伟东才硬着头皮陪大家一起傻乐。

好不容易熬到了12点的钟声响起,放过鞭炮吃过饺子,唐伟东开始挨个给大家拜年,诚心诚意的给爷爷奶奶磕了个头,祝二老新年大吉、平安健康。

陈秀娥这种老媳妇,已经没红包可拿了。大家都知道唐伟东不差钱,但还是按照风俗,每个人象征性的给了十块钱做压岁钱,唐伟东也不拒绝,喜滋滋的收下了。这个红包的性质不一样,包含着大人的美好寓意在里边,该拿!

被父母赶来,第一次在老唐家过年的孙秀梅,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惊喜。未来的婆婆给她包了一个六百六十六块钱的大红包,还给了她一套金首饰,面对这么大的一份礼物,孙秀梅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

不提金首饰,光这个红包就顶她将近两年的工资了,而是只是给了自己一个人,先进门的大嫂还没有,这让以后的妯娌怎么相处啊?

陈秀娥看出了她的心思,笑着说道:“你别跟我比,我进门多少年了,你可是第一次呢,给你你就拿着吧,以后可就没有了。”

自己老娘什么性格,唐建军能不知道?一看出手这么大方,不用想也知道是唐伟东给她的钱,对自己这个土豪侄子,唐建军一点不客气,就跟平时一样,该吃吃该拿拿。最后在唐建军和大嫂的劝让下,孙秀娟才臊眉耷眼的收了下来。

春节里,唐伟东期盼已久的《西游记》终于正式开播了。这年头的人,哪见过《西游记》这种场面,一个个被五毛特效震撼的无以复加,惊为天人。开播的这段时间,家家户户守候在电视机前,说是万人空巷也不为过。

电视剧情,唐伟东都看过成百上千遍了,对这个他一点不关心,他在意的是电视剧结尾的那句话。

央妈电视台没有食言,在每一集播放完,演员表的后面,就是一堆感谢单位,在这最后面着重标了一句话:特别鸣谢东山省青山县小康饲料厂。

一时间,小康饲料的名字,伴随着《西游记》的热播,响彻了全国各地,走进了千家万户,只要有电视的人,只要看过《西游记》的人,都记住了“小康牌”饲料这个名字。

妥了,唐伟东兴奋的挥着手,强忍着激动的心情,一直熬到初七上班。(本来应该是初八上班的,唐伟东觉得七比较好,就要求手下的买卖都提前了一天,七上八下嘛。)

一上班,唐伟东就风风火火的跑到厂里找到李玉英说道:“干妈,《西游记》看了吗?”

李玉英兴奋的点点头,回味的说道:“当然看了,没想到这个电视这么好看。”

“后面咱们厂的广告看到了吗?”

“看到了,看到了,伟东,不得不说,你这个钱,花的值!咱们厂现在想不火都难了。”李玉英的脸上满是惊喜,一开始还觉得唐伟东胡闹,没想到会起到这么惊人的效果,她现在对唐伟东的远见卓识,佩服的是五体投地。

“那还等什么,咱们趁热打铁,借着《西游记》的这份热度,把咱们之前培训好的业务人员撒出去,配合着宣传,赶紧把市场铺到全国去,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等热度降下去,还指不定要费多大的力气呢。”

对唐伟东的想法,李玉英甚为赞同,当即说道:“好,我马上就安排,让他们先到各地把架子搭起来,尽快完成招商,正好咱们新扩建的生产线也可以投入生产了。”

其实,这一切唐伟东早就预料到了,别人不知道《西游记》火爆程度,他还不知道吗?所以已经提前着手做了一些准备,比如业务人员的培训。一开始李玉英还以为唐伟东是未雨绸缪,为来年开拓市场而储备的人员呢,没想到唐伟东在这里等着。

业务人员刚上班,还没跟同事问个好拜个年呢,就被李玉英和唐伟东火急火燎的撵了出去,用以老带新的方式,奔赴向全国各地,甚至连川省刘老板饲料厂的大本营都没放过。

《西游记》带来的成效是显着的,业务员不管到哪里,只要一提“小康牌”饲料,很少有人不知道的,这也为他们的工作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和便利。八十年代的老百姓都是淳朴的,认为出名的东西就是好东西,若是不好,人家能上电视?大家不要笑话,当时的人们就是这个心理。

于是,借着《西游记》电视剧热播的东风,小康牌饲料瞬间打开了全国市场的销路,在业务人员的努力下,可以说只要有电视信号覆盖的地方,就有了小康饲料的销售点。对于小康饲料厂这样蛮不讲理的打法,这让饲料生意刚起步的刘老板愁的直薅头发。

唐伟东的这种营销方式,这个时代的人见都没见过,不管是对国营饲料厂还是个体企业,简直是一种降维打击,偏偏却又无可奈何。

如果说以前饲料厂赚钱的速度,是在河里下了一个抽水机,而现在却像是直接在黄河长江的大堤上掘开了一道口子,喷涌而出的水流,拦都拦不住。

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订货单和汇款单,让财务科和销售科仅有的几个人,忙的脚不沾地,连吃饭上厕所都成了奢望。新老厂区和生产线,开足了马力生产,都跟不上出货的速度。每天挂着全国各地牌照的货车,把到青山县的道路挤得满满登登,需要交警轮班24小时执勤才能保持通畅。

看到饲料厂的这种盛况,县里其他企业的人都酸溜溜的,全县上至领导干部,下到饲料厂周围的普通百姓,全都痛并快乐着。去年青山县的财政收入有了一次质的飞跃,这让县领导出去开会的时候,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还得到了省市两级政府的点名表扬。

看到小康饲料这么红火,他们当然很高兴,他们卖的越多,县里的税收越高。但是现在,有一个极为紧迫的事情摆在了县领导的案头,那就是修路。现在县城跟外面联系的道路,最多才是柏油双向两车道的公路,每天都被货车堵的死死的,不光耽误饲料厂的生意,对县里的形象也不太好。

现在县里准备同时扩修两条路,一条是县里经过火车站直达港口的,一条是县里连接北海市的城际公路。规划好规划,可钱从哪里来,这就又成了个大问题。

这种基础设施,是国家该干的事,应该是县领导操心,跟唐伟东毛的关系都没有,他只需要享受成果就可以了。实在逃不过的话,最多捐点钱喽,想让自己陪绑?门都没有!只要这个头一开,厂子就离倒闭不远了,到时候什么苍蝇蚂蟥都会扑上来,唐伟东多少血都不够他们吸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