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 第2533章 有些人,纯粹就是坏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第2533章 有些人,纯粹就是坏

作者:头铁老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12:19:16 来源:泡书吧

只要一家企业做大了,再想以私人股份公司的形式存在,那是绝无可能的。

因此,早有心理准备、同样也是无可奈何的唐伟东一方,此时也已经提前在做着推动英伟达上市的准备了。

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至少要比被人家逼着上市,要好一些吧!

现在离英伟达上市,只差一个“爆款”的距离,只要黄老板的GpU正式上市,销售效果能达到或者超出预期的话,上市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后来的英伟达,可是第一家跨入“万亿”美元俱乐部的芯片公司,同时也是史上第九家跨入万亿市值的企业。

贰零贰零年的时候,更是一举超越了英特尔,成为了市值最高的芯片厂商。

虽说上市之后,股份必然要被稀释,但作为掌握着最多股份的唐伟东一方来说,英伟达的上市,对己方也是“有利”可图的。

所以,唐伟东并没有阻止英伟达的上市之路。因为他知道,就算想阻止也阻止不了,何不顺水推舟呢?

就跟诺基亚、阿斯麦一样,只要做大了,被国际资本盯上那都是早晚的事,最终都要是“被逼”上市的。

对于这些企业,只要保住自己大股东的地位,丢出一部分的股票来,上市狠捞一笔,也未尝不可嘛!

再说了,对于他们这些企业的上市,唐伟东这边也早有准备。

这些企业上市的“券商”,必然还会是自己旗下的金融机构,届时自然会先将大头“留给”自己旗下那些控制的公司,然后剩下的才会真正丢出去“喂狼”。

这样既能继续保证自己在这些企业中,持股占最多数,又能顺手赚点钱,何乐而不为呢?

在交谈的过程中,唐伟东也问了一下关于英伟达上市的事情,而马斯伯格则是拍着胸脯向他保证,“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早都准备好了,只等一个契机,就可以启动Ipo。

这方面,马斯伯格比他更专业,所以唐伟东也没有过多的评述,最终还是将专业的事,交给了专业的人去做。

唐伟东一向是只要结果,至于过程,那不是需要他操心的事!

回到航康后,丘英乐、何敬莲和胡思玮,还是没有“放过他”,看来在她们怀孕之前,唐老板只能继续着当做一个“专业配种”的工具人了。

这让唐伟东觉得又是无奈,又是郁闷,偏偏还是不能拒绝的份内之事。那感觉,就别提多骚情了!

就在唐伟东还在寒国当爹的前段时间,国内有关部门在三月十七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中,正式公开承诺,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中,人民币不贬值。

这短短的六个字,就如同一股风暴一般,席卷了整个亚洲金融界。

首先是航康这边长舒了一口气,港币的压力顿时减轻了不少。

然后东南亚、东亚等那些被国际资本反复蹂躏、一茬接一茬被收割的国家和地区,瞬间就兴奋起来。

他们现在在国际贸易的竞争上,面对我国的时候,本来就没有了任何的优势可言,要是在他们遇到金融危机的时候,我方同样将货币贬值,那是一点活路都不给他们留啊。

现在我方做出的这个承诺,虽说是出于稳定国内金融体系的需要,但在他们看来,那简直就是一种“割肉饲鹰”,以损害自己的利益,而保护他们利益的举动。

这是什么,这简直就是损己利人的、国际主义奉献精神呐!

我方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无疑也是艰难的。

一方面,如果任由货币贬值,那对国内本来就脆弱不堪的金融体系来说,很可能直接就是一场毁灭性的打击,直接崩盘也是说不定的。

前边的卢布,那不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嘛!

另一方面,竞争对手的货币,早已经都快贬值成一堆废纸了,而如果我们依然保持现有的汇率,那就将立刻丧失很大一部分外贸优势。

本来此时国内的国营企业,都已经陷入了纷纷倒闭的境地,数以千万计的职工失去了工作的机会。

要是再没有了外贸经济的带动,那对沿海地区那些倚靠外贸出口,而建立起来的私营企业,又将是一个灭顶之灾。

国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同时“受灾”,这很明显就会让我国,本就陷入泥潭的经济雪上加霜,更加的举步维艰。

但有关方面思虑再三,还是在“金融体系崩盘”和“经济雪上加霜”,这两个难题上,两权相害取其轻,选择了后者。

经济迟滞,最多也就是切肤之痛,咬咬牙说不定也就过去了。

若是金融体系崩盘,那可是真有可能动摇国本的,如何选择,还用说吗?

果不其然,在其后我方的外贸增长速度,明显出现了下滑。

不过,早有准备的我方,立刻启动了投资拉动内需的“内循环经济模式”,重新寻找到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在这次,以及后来的几次,都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他们不同意用投资拉动内需,说是投资拉动内需的模式,不可持续,他们的建议是通过消费来拉动内需的增长。

但就像林一夫先生说的那样,这些人不是不懂经济,他们就是单纯的“坏”,都是一群被西方势力洗过脑的人,他们就是故意要误导我国。

事实就是,如果没有劳动力生产率水平的提升,无法产生大量的就业机会,老百姓手里没有钱,他们拿什么去消费?没有消费,还谈什么拉动内需?

难道一直靠给老百姓发钱吗?那发的钱花完了呢?钱发的多了,会不会本来一个鸡蛋卖五毛,以后就要卖五百了呢?这跟没发钱还有什么区别?

远的不说,就说后来口罩期间,漂亮国给民众发钱发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涨成什么样,不就知道了?

而投资拉动内需的目的,就是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更多人赚到钱,只有大家都有钱了,才能去消费,才能去拉动经济增长,才能使国内经济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