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 第2716章 传国玉玺流浪记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第2716章 传国玉玺流浪记

作者:头铁老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12:19:16 来源:泡书吧

豫省可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他们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他们的一些“专业人士”,还能创造历史。

创造出来的“历史”,甚至还能以假乱真到,真假莫辨的程度,这一点真是不得不让人佩服,所以唐伟东才有此怀疑!

拿着这枚玉玺,出去糊弄糊弄外行人,说不定还真有可能将他们唬住。

不过,再咋说唐老板也算是个内行人,不光学的是历史专业,而且至今还有个博物院和文物鉴定委员会工作人员的正式身份呢,他的老师也是这个行业的大拿。

唐老板的本事,专家谈不上,但一些皮毛还是略知一二的。他要是再被糊弄住了,那可就有点丢人了!

再一个,如果是真的传国玉玺,它或许会出现在中原,或许会出现在江南,或许是出现在大漠,怎么也不可能出现在东北这嘎达啊。

但这枚传国玉玺,做的实在太逼真了,每一处都能跟史书上完美的契合上,绝对不是那种一眼假的东西,所以才让唐伟东更加的迷惑起来!

唐伟东皱着眉头,看着掌心里的这枚“玉玺”,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卖主也不敢出声,在一群壮汉的虎视眈眈下,郁闷的站在一边,由着唐伟东“把玩”印章。

把印章要回来走人?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开什么玩笑,万一再被人给打一顿,那个疼你替他挨啊?

过了一会儿,不死心的他,再次拿起这枚“玉玺”,放到眼前,仔细的“检查”了起来。

这次他看的是旁边。果然,在玉玺的两侧,唐伟东又发现了两排小字。

一边写的是“大魏受汉传国玺”,另一边写的是“天命石氏”。

这一个是魏文帝曹丕让人刻上去的,另一个是后赵匈奴人石勒让人刻的。

这尼玛,又对上了。这造假之人,还真他娘的是个人才来,这样的细节都不放过!

唐伟东薅着头发,按照自己学到的知识,在脑子里仔细的梳理起,关于传国玉玺的传承脉络,想看看自己是不是漏掉了什么。

这玩意儿还要从它的前身,也就是此时正在经历水患的鄂省说起。

在鄂省的荆山,楚国的卞和发现了这块儿宝玉,经过一番波折,在付出了一双腿脚之后,献给了楚文王。

然后,赵国和楚国联姻,楚国又把这块儿“和氏玉”当嫁妆,送给了赵国。

秦灭赵后,这块儿和氏璧又到了秦王政的手里,李斯拿它给始皇帝刻了枚印章,这就是后来人人想要得到的那枚“传国玉玺”。

秦亡,子婴又将这枚玉玺敬献给了“先入关中”的刘老三。

也是从此开始,这枚玉玺,才真正被赋予了“传国玉玺”的特殊含义。

上面“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也从此被改成了“受命于天,既寿且康”。

可能刘老三,还是想跟前朝的始皇帝,区分出那么一丢丢的不同吧。

没有这枚玉玺的皇帝,都被称作“白板皇帝”,其合法性很容易受到质疑,那把龙椅,他们自己坐着心里都不踏实!

就算是两千多年后的壹玖陆贰年春节,图书管理员先生在宴请末代皇帝的时候,还半开玩笑似的亲口问过他,“传国玉玺哪里去了”,当时差点没把溥仪给吓死!

到了大汉之后,这枚传国玉玺就在老刘家的子子孙孙手中流转,直到穿越界的前辈、我莽哥的出现。

老王家想取老刘家而代之,王莽的弟弟王舜,就跑进皇宫问自己的姑妈王政君讨要传国玉玺,不给就抢的那种!

王太后被自己的这几个侄子给气坏了,这位也是个小暴脾气,拿起玉玺就摔在了地上。

这也是传国玉玺上,那个五螭纽,被摔掉了一块儿的出处。

莽哥心疼之余,让人用黄金将玉玺上被摔掉的那一块,用黄金镶补了起来,这也就是后来所谓的“金镶玉”的由来!

从这之后,这枚传国玉玺经手的人就多了起来。

王莽被手下给“嘎”了之后,这枚传国玉玺又回到了老刘家人的手里,先是更始帝刘玄,接着是建始帝刘盆子,后来就是位面之子、时空bUG修复者、光武帝刘秀。

然后兜兜转转来到汉末,董卓擅权、群雄讨董,传国玉玺又到了孙坚的手里。

结果四世三公的家的袁术出手,将孙坚的老婆孩子,连同传国玉玺一块儿给弄了回去。

当时虽然是群雄割据,都在玩儿争霸的游戏,谁也不服谁,但那时的大汉朝廷仍然存在,一些威望还是有的,所以谁也不敢第一个跳出来称孤道寡。

没想到,在得到传国玉玺之后,他袁某人的智商直线下降,竟然跳出来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以后,没啥以后了,大汉未亡,你就敢自立为帝,这不是乱臣贼子又是什么?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没说的,群雄正好趁着这个机会,一起将袁术给“嘎”掉了。

之后传国玉玺就到了曹阿瞒的手里。曹丞相至死不篡汉,活着只称王,不称帝!

但到了他儿子曹丕这里,篡汉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不过为了往自己脸上贴金,他没羞没臊的在传国玉玺上刻上了那七个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意思就是,大家都看到了啊,魏代汉,可不是俺们老曹家谋朝篡位啊,是大汉老刘家的天子禅让给俺们的!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大魏没传几代,就被司马家以同样的方式给“嘎”了。

司马家的这群千古罪孽,差点把种花民族给玩儿没了,传国玉玺也随之开始了它颠沛流离的日子!

这玩意儿的代表含义太强了,以至于谁都想得到它。

先是前赵刘聪,从晋朝手里抢了过去,后赵石勒,又从前赵手里夺了过去。

石勒这货一看,“咦,俺滴个乖”,曹丕都在传国玉玺上刻字了,那俺也可以刻啊。于是“天命石氏”,这四个字就出现了!

后赵完蛋,玉玺到了冉魏政权手中。传国玉玺在冉魏政权手里还没捂热乎呢,就被东晋给骗走了。

到了南朝,宋、陈、梁、齐几个政权轮番成为传国玉玺的主人,直到被大隋一统天下,传国玉玺又到了老杨家的手里。

这枚玉玺,隋朝也没玩儿两天,大隋就被杨广给祸祸没了,萧皇后带着玉玺跑去了大漠。

老李家得国之后,没了这玩意儿,嘴上不说,但心里苦啊。

最后还是李家老二大气,没了传国玉玺,老子自己刻一个不就完了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