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 第741章 银行登门,求助企业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第741章 银行登门,求助企业

作者:头铁老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12:19:16 来源:泡书吧

李玉英多敏感,看事不好,她跟唐伟东一样,马上就借着抓救灾物资生产的理由,躲了起来。

让那些想来采访她的媒体,根本找不到她的人。县里得到李玉英的求助之后,看在何新华和李世达的面子上,主动出面,替她解了围。

报道太多,对目前的李玉英和企业,可能不是件好事,但对官方来说,却是一个露脸的好机会,正好借机宣传一下自己的政绩。

有了官方出面,媒体们也了有一个突破口,顿时就把重心放到了青山县的发展上,至此,李玉英才总算舒了一口气。

李玉英躲着那些媒体,不想当这个典型,主要是怕被那些无孔不入的媒体,挖的太深。

别看她在镜头面前说的慷慨激昂,催人尿下,仿佛企业真的在砸锅卖铁支援抗震救灾,其实压根儿就不是那么回事。

这都是跟唐伟东、何新华等人商量好的,就是做给外人看的。企业的确是让出来了一部分产能,降低了一点产量,但并没有达到耽误正常生产的程度,就更别提停产了。

拿出来的那两亿采购资金,采购的物资,主要还是跟自己相关企业生产的产品,比如饮料厂调整产能生产的饮用水、方便面,比如服装厂生产的棉衣,比如果蔬公司的蔬菜。

以上这些才是大头,县里其他企业的采购订单金额,加起来还不一定河东村自己企业获得的订单金额大呢。

别说唐伟东、李玉英他们玩虚的。一个亿的现金,是实打实的捐出去了吧?在其他企业采购将近一个亿的物资,是真真切切花出去了吧?这就差不多两个亿了。

就算剩下的钱,大多购买了自己企业的产品,那买到的那些东西,是不是实实在在、千真万确的送到灾区去了?

既然这样,同样是花钱,为什么不买自己企业的东西,而是要舍近求远跑出去买别人的东西呢?肥水不流外人田,侬晓得伐?

在县里相关企业,被催着加班加点生产生活物资的时候,还发生了意外。

县里的糕点厂,在拿到大笔面包的订单后,可能进度赶得有点紧,原本老旧的设备,或许是使用太频繁了,不堪负重,以至于发生了爆炸。万幸的是只有两个职工受了轻伤,没有重伤和死亡,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为了不耽误生产,小唐老板直接豪横出手,出钱给他们换了几套新设备,这也算因祸得福了,一时让糕点厂的领导窃喜不已。

就在上下同心,忙着救灾生产的时候,县里的几家银行同时找上门来。

他们找了几次李玉英,都没见到本尊,后来经过某些人的指点,直接找上了唐伟东。

唐伟东对他们的来访,有些意外,落座之后,并没有急着说话,他准备先听听几位财神爷的来意。

“那个,小唐啊,你干妈呢?我们来了几次都没见到李经理,去何县长家也没见到人。”一见面,银行的领导就满脸笑容的问道。

唐伟东一乐,现在不光记者在找李玉英,就是县里那些企业也在堵她,就想能多分润点订单,烦不胜烦之下,李玉英早就躲出去了。

“各位领导,实在不好意思。企业这不是在加班加点的生产救灾物资嘛,我干妈怕原材料供应不上,亲自带人出去联系供应商了。你们有什么事吗?”

这年头的银行,可是真正的财神爷,他们的干部,那也是真真正正的国家干部。别说普通人了,就是当地官府也得好好巴结着点。

虽说唐伟东临时用不上他们,但搞好关系是没有没坏处的,所以他的态度,自然是亲热有加,并没有在国外的那种牛逼哄哄。

“啊,这样啊?我们这次来,是有点事,还希望你能帮忙转告一下。”

河东村的企业,现在可是银行的储蓄大户,每家银行的账户上,都躺着数以亿计的现金。青山县几家银行,每年的揽储任务,躺着都能完成,他们对于这样的狗大户,也不愿得罪,所以在态度上,也很客气。

“哈,各位领导,有什么吩咐就请直说,我联系上我干妈之后,一定代为转告。”

“嗯,是这样,前几年,你们企业不是还到处收购国库券吗?不知道还收不收?”

唐伟东一愣,这话是从何说起啊?当时就因为收购国库券才引来上头的调查,好歹事情才过去了,上级也默许了之前的行为。这次银行部门,怎么还主动问起来了呢?

在不知道他们的目的之前,唐伟东没有说话,只是疑惑的看着他们,等待着他们的答案。

几个互相看了一眼,才略带一丝尴尬的打了个哈哈,说道:“哈哈,那个,小唐啊,我们也不瞒你。是这么个情况,咱们县里的银行,每年都有承销国库券的任务,这不年底了嘛,咱们今年的任务还没完成。你看,能不能跟李经理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帮县里包销一点?”

国库券从发行之初开始,一直到今年,销售还是主要以摊派为主,想指望着老百姓主动购买,那就别想了,门都没有。

青山县的经济发展的很好,这是在上面都挂了号的,储蓄也远远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面对这样的地方,设在青山县的银行,理所当然的就被分派了,更多的国库券承销任务。

偏偏青山县的经济有一个很奇葩的现象,那就是国营企业一般般,乡镇私营企业红红火火,尤其是以河东村为龙头的那些企业群。

这样的话,就让银行很为难了,上面压下来的任务很重,仅仅指望着摊派给公职人员和国营单位的职工,根本没可能完成。摊派的太多了,职工们拿不到工资,领一堆国库券回去,工人们可不会管你任务不任务的,脾气上来弄不好要出大乱子的。

不得已,他们只能把目光盯到了县里那些非国营单位的身上。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贷款的时候,你不贷给人家,现在还想让人家出钱买国库券,给你们顶任务,做他娘的春秋大梦去吧。一家一户给个十块八块的,跟打发要饭的时候,银行都觉得丢人。

后来一合计,只好来找河东村这个现金巨多的狗大户了,希望他们能帮忙包销一点。

别人觉得李玉英一把扔出来两三个亿,已经是企业的极限了,可银行是什么人?他们比谁都清楚河东这些企业的底细,毕竟账户里躺着的资金可做不得假。

听到是国库券的事,唐伟东心中一动,不动声色的问道:“哪年的?88年的还是89年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