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穿到荒年一拖三,飒爽农妇血赚了 > 第465章 三皇子来访

户部尚书王庭之,是世家王氏在朝堂的代表,也是四大家族的代表,庆元帝此举,等于是直接撅了世家的面子。

虽然他们一方是君,一方是臣,明面上世家是要对庆元帝让步。

可是,世家势力庞大,朝廷各部都有世家的人,关系盘根错节,他们如果想干点什么,还真够庆元帝头疼一阵子的。

上令下不能达,那这条政令几乎等于白废,所以,庆元帝好一阵子都气的头疼。

三皇子是少数支持庆元帝决策的代表,也曾奋勇的亲自一去监督税收,奈何在外奔波一个多月,除了碰了一鼻子灰,屁事没办成。

那些老油条,总有本事让你有火发不出。

爷俩都憋了一肚子气。

三皇子这边都不顺利,韩仲玉那里就可想而知了。

唯一让人放心的就是,世家只是不配合,到目前为止,还没使什么阴招。

这个情况也早在预料之中,割谁的肉谁愿意呀!

不过,这一次韩仲玉对谢玉姝却报喜没报忧,给谢玉姝的信也大多是说一些南边的风土人情,特色美食,等等与差事无关的日常琐事。

由于隔得远,韩仲玉的信有时候一个月只有一两封,有时候两个月一封。

谢玉姝也能想象他一定很忙,不管韩仲玉那边来没来信,都是雷打不动的半个月一封,给他送过去。

直到在京城闷了半个多月也无可奈何的三皇子,突然想起裴介三番五次的对他说,谢玉姝为人忠义,且智多近妖,让自己不妨多跟她走动走动,就当交个朋友。

还特意强调了,是跟他之间的情谊一样的朋友。

三皇子明白裴介说的,是让他把谢玉姝当同僚或者谋士那样看待,而不是男人看女人的那种从属关系。

即便裴介不说,就谢玉姝干出的一桩桩,一件件的事,他也不敢轻视她,交朋友,他早就尝试过,但是他受到的信号,总结就是一句话

“君子之交淡如水。”

她那个人,心中界限分明,不是她格外待见的,根本走不到她身边去。

三皇子纠结了三天,本不想热脸去贴冷屁股,但是想了想,为了广大黎民百姓,还是决定走一趟。

淡如水就淡如水吧,银子都不是人人都喜欢,还有视之如粪土的呢,何况是他呢?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三皇子终于决定去玉泉山庄走一趟,跟谢玉姝唠唠。

因为也不知道有没有收获,他这也算是病急乱投医,所以也没跟庆元帝说实话,只说在想出去逛逛,要离开京城半月左右。

庆元帝也知道他这次的差事大受打击,反正这个事情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解决的,于是直接给他放假了。

三皇子得了庆元帝的允许,回府收拾了和包袱,带上五个暗卫轻装骑马赶往太安府。

大皇子和五皇子见三皇子突然撤了,以为他是看清了形势,向世家妥协了呢。

想着世家错综复杂的势力,而且支持庆元帝的人少之又少,估计庆元帝早晚都得向世家妥协。

在他看来,动世家的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岂是那么容易开刀的,也有可能庆元帝现在就后悔呢,只等个台阶下。

他们如果主动规劝,不但给了庆元帝台阶,还能博得世家好感。

于是大皇子和五皇子这俩大聪明,在三皇子离开的第二日就在朝堂上谏言,加重农业赋税有损庆元帝威名,恳请庆元帝收回成命。

这话一开口,几乎就是侧面认同了庆元帝此举不明智,说白了,就是昏庸。

庆元帝是又气又心寒。

平常百姓都受不了被人骂做浑蛋,何况是一国之君。

如果他真的荒淫无度,暴虐无道,骂他他也认了,可是,他殚精竭虑,每天批近五个时辰的奏折,还要早朝,周全朝堂内外,所思所想,无不是为了大齐安稳,百姓安居乐业。

他自问对得起这身衣裳了!

这些世家大族的财力加一起,比国库还富裕,八辈子都花不完,稍微碰触到他们一点利益,就敢跟明里暗里的他掰腕子。

世家的人也就罢了,本来他们就是利益共同体,一个鼻孔出去也属正常。

可是大皇子和五皇子为了拉拢人脉,竟然也敢在朝堂上公然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规劝于他!

好、好好,原来在他们这两个逆子眼中,自己竟然是个无道昏君。被扎了心的庆元帝似笑非笑的看了两个儿子一眼,将两人直接晾在了那里。

这些日子,除了提高土地大户的税收的事情,朝廷大齐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经济稳步发展,捷报频传,有这一点稳住,庆元帝的坏心情还能中和一下。

既然税收的事情僵持不下,索性谁也不提。

其他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哪家妇人放印子钱了,那个权二代欺男霸女了,顶多两个阵营的人举报对方受贿逛花楼了。

庆元帝老神在在的听着他们从下边扯皮,适当的给撸个一官半职,或者罚些俸禄。

由着他们从辰时初,磨叽到巳时末,大皇子和五皇子也一直跪到巳时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期间两大阵营的人倒是屡次找机会给他们求情,但是总被三皇子的人岔过去。

当然还有以韩家为首的中间派。

直到快中午,庆元帝肚子饿了,才轻咳

了一声,抿了口茶。

站在旁边的司殿太监心领神会的喊了声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大臣们心道,可算让走了,他们口水都喷干了,之前有几次都尬住了,庆元帝就是不退朝,只能找点事继续扯,既不能扯大的,怕厮杀个地动山摇,渔人得利,又不能扯芝麻大不痛不痒的小事拿来辱没圣听。

好嘛!这一上午,把他们攒了一年的敌方小辫子都用上了。

见底下鸦雀无声,庆元帝心满意足的抬屁股走人。

离着两位皇子近的人赶忙去将大皇子和五皇子扶起来。

跪了两个时辰,大皇子和五皇子腿跟针扎的似的,直接被人搀着出去的。

两位皇子规劝,庆元帝都是这个态度,可见他要薅世家大户羊毛的决心有多大。

客观的来讲,加两成税也伤不着他们的筋骨,都是百年世家,最次也是几十年的富商,家里大头的收入都是各自的买卖,土地那点收成,不过就是锦上添花。

他们之所以咬死了不让步,无非就是怕庆元帝得寸进尺,继而向世家出手,瓦解了世家的权利。

岂不知,权利的交锋本就是你强他弱,他强你弱。

凭本事分大小王。以前国力衰弱,许多大儒,和资源都掌握在世家手中,庆元帝憋屈一点也只能受着。

现在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说白了,他有钱,有兵器,有武将,腰杆子硬了,世家如果还想明里暗里掣肘庆元帝,庆元帝怎么可能容忍他们,何况还妄图阻碍他的发展。

如果世家一直不知进退,妄图左右庆元帝,双方迟早有一场血淋淋的变革,要么就是庆元帝把世家拔了,要么就是世家把庆元帝换了。

不管哪种结果,都会引起一场动荡。

而这场动荡,必会直接影响以后大齐几十年的发展走向。

这一点,所有人都明白,只是还是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出了选择。

从三皇子和韩仲玉在外头屡屡碰壁就知道,世家的力量不容小觑。

而在这个基础上,他们还想在新型商品上在插一脚,等所有能赚钱的买卖都被他们垄断以后,只能是穷人更穷,富人更富,到时候,工人的工钱他们说了算,土地也在他们手里掌握着,人的本性都是贪婪的,总有一天百姓会被逼的没有活路。

虽然世家也有几个贤德之人,但是,几个贤德之人的背后,却站着一群俗人。而掌握普通百姓生活的,却恰恰是这些俗人。

所以,解决事情的根本,就是让普通百姓手里握着土地,有地就有粮食,粮食不仅仅是百姓活命的根本,也是国家的根基。

三皇子是嫡皇子,由太傅亲自教导的,太傅是庆元帝亲自选的有名的清官杜智恒,这人出身耕读之家,家里是个小地主,不算多富贵,但也不愁吃穿,能供他读书。

此人天资聪颖,五岁启蒙,二十六岁高中状元,庆元帝把他留在身边做了三年中书舍人,观察过他的品行,发现此人心怀慈悯,关注民生,心志坚定,且曾拜名师修学了三年,博学多才,在治国上也有一定的见解。

在朝堂也做了十几年的官,政绩斐然,后来才被派到三皇子身边做太傅。

言传身教,所以,三皇子也比较关注民生和国情。

庆元帝提高世家大户土地税收的召令一出,杜智恒就跟三皇子分析过利弊,所以三皇子格外赞同庆元帝的举措,在事情迟迟看不到结果的时候,选择去谢玉姝那碰碰运气。

而大皇子和五皇子,虽然也有太傅和国子监夫子的教导,但是,一个以皇长子自居,总觉得离那个位置最近,不争一把,如何甘心,所以很早就开始向那个目标努力,学习也好,做事也罢,都掺杂了很强的目的性。

一个受楚嫔影响,心心念念夺大位,复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早就潜移默化的移了本性,太傅和夫子教的那些治国策,早就下饭吃了。

就算还剩点,一整个争权夺势的脑子,又怎么能领悟的那么深呢!

只能说,环境造就人,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同样的出发点,走出来的人却天差地别。

喜欢穿到荒年一拖三,飒爽农妇血赚了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到荒年一拖三,飒爽农妇血赚了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