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讲故事海带粥(二更)
不低头不行啊,那可是顾正臣!
于占、王春等人听说过顾正臣的名声,那毕竟是山东藤县人氏。
虽说藤县之前是济宁府的,现如今改到了兖州府,距离登州府有些远,可同为齐鲁大地的人,与有荣焉。大家没事的时候闲聊,也会说起此人,尤其是顾正臣破了什么大案,整顿了官场,杀了多少人,立了多少功,这可也是文登人的谈资。
别看文登相对闭塞,消息滞后,顾正臣整顿泉州府官场一年半之后,文登人才听闻其中之事,可流传广,深入人心啊,连带着说书的也跟着蹭热度,在茶楼、酒楼经常说起顾正臣整饬泉州,赢得顾青天、顾人屠名声之事,这些大户谁没听说过?
以前听故事,只觉得顾正臣是个嫉恶如仇,爱民如子的好官,泉州的那些官吏、大户被杀实在是活该,应该拍手称快。
可现在,这眼下,这个节骨眼上,顾正臣来了文登,他嫉恶如仇,谁是恶?
大户!
官场的恶,被方克勤已经整顿了,估摸着轮不到顾正臣了。
那大户是谁?
我们啊。
于占、王春、**等人能不着急嘛,方克勤是个正直、清廉的官,官声了得,但他做事有一个鲜明的特征,那就是循规蹈矩,按规矩办,不逾制,不乱来。但顾正臣——
这个家伙,所到之处似乎就没有不乱来的时候,听说之前永嘉侯被凌迟,就与顾正臣有关,折在他手中的侯爵都几个了,他若是看到文登大户对百姓见死不救,捂着粮食不放,还给官府在那谈条件,那很可能会对大户下手。
何况,定远侯不是一个人,他身边还有个晋王!
为了自保,为了活命,粮食不重要了,该给还是需要给出去。
方克勤看着走进来的于占、王春、**等人,一个个如同换了个脸,不久之前的强势霸道不存在了,转而变得卑微软弱,就连说话,那也是细声细语。
看来顾正臣这些年杀出来的官威,相当好用啊。
于占低头:“方参政,我等愿捐出九成粮食帮助朝廷赈济灾情,只是还请方参政高抬贵手,为我等遮掩几句。”
“愿捐粮,拜托方参政了。”
王春、**等人齐声。
方克勤敲了敲桌子:“县衙的粮仓还空着——”
“我们填满。”
于占开口。
方克勤点了点头,起身道:“既是如此,那可就要抓紧了,留给你们的时间不多了。”
于占等人答应下来,匆匆离开,随后大户便开始给县衙送粮食……
方克勤看着粮食送入仓库,终于安心下来,这样一来,即便文登汇聚更多灾民,也能从容赈济,等到布政使司从其他地方调粮过来,朝廷蠲免文书送到,抗过去今年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出城三里。
方克勤带文登县衙若干官吏,看到了东南水师的人,顾正臣、朱棡则留在后面,换上了官服。
朱棡头戴乌纱翼善冠,一袭盘领窄袖赤袍,金织蟠龙威武霸气,顾正臣头戴乌纱帽,身着红色团领衫,麒麟补子站在朱棡身旁,显得并不咋滴。
方克勤带官员行礼。
朱棡免礼之后,简单寒暄了两句之后便言道:“本王与定远侯至桑沟湾,原本是想借民力做事,突然听闻这里百姓受了饥荒,便带人赶了过来,顺便带了些海带,少许粮食,助百姓渡过难关。现如今卫国公在海边正在腾挪宝船仓库,但有需要,宝船随时可以去各地讨要粮食,定不让百姓再挨饿。”
方克勤听闻,感动不已,言道:“山东诸地已全力调粮,文登大户现如今也将粮食捐了出来,虽说粮食还是不够,但眼下应该不会再有饿死人之事发生了。”
朱棡微微点头,严肃地说:“那就好,父皇素来重民生,见不得百姓忍饥冻饿。不管有多大困难,保全百姓当放在首位。一个百姓饿死,那就应该是官员与朝廷的耻辱!”
方克勤没想到晋王竟说出如此有水平的话,此人在广东留下了贤王之名,看来果是不虚。
朱棡看向顾正臣。
顾正臣见日头已西,尚不到黄昏,便对方克勤道:“不瞒方参政,我们出海之后,得到了一些海货,为了安民,需要你们配合做一些事,现在晚粥还没开棚吧?”
方克勤摇头:“还没有。”
顾正臣言道:“那就好,赵海楼,先行入城,泡发一些海带之后,做成海带粥给百姓,就说这是晋王在大海之上梦到登州府遭遇灾荒,这才带了海货,昼夜疾驰送来,以解民困顿。”
“这不合适吧,我……”
朱棡看着顾正臣想要说话,却被顾正臣抬手打断:“百姓需要一个故事。”
朱棡明白了,点了点头,对方克勤道:“这海带是本王带水师在大海深处捞取上来的,水师上下都吃过,做成海带粥,凉拌一些海带,都可。待两日后,百姓恢复些体力,本王还需要征用一些百姓去桑沟湾养殖海带,以工代赈,方参政以为如何?”
方克勤虽然海带是什么东西,但水师上下都吃过,晋王担保的,想来没问题。
这年头百姓有点吃的东西就不错了,谁还会说什么其他。
以工代赈,这也是老传统了,一来可以将灾民转化为劳力,二来可以避免百姓围聚太多,引起动乱。晋王发话,又是为了百姓,方克勤自然不会拒绝。
于是,晋王为民取海带赈济的消息在文登县传开,无数百姓听闻之后感激涕零,朱棡更是亲自施粥,带头吃海带,打消了百姓最后的顾虑,海带的加入节省了一些米粮,也提供了一些额外的营养。
顾正臣与方克勤行在城内,看着街巷里众多流离失所的百姓,对方克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