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我化身天幕剧透历史 > 第329章 凄凉晚年

我化身天幕剧透历史 第329章 凄凉晚年

作者:长夜未明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1-10 09:52:35 来源:书海阁

李世民摇摇头:“叛军可不讲什么礼法和皇家颜面,史思明一旦失势,便毫无颜面可讲了。”

但凡是讲究颜面的王朝,即使搞政变,也不可能直接就把对方勒死,比如他自己,当年逼迫父亲退位的时候,也没直接杀了对方,而是搞出一套禅让的把戏。

他不杀李渊,一来是他对父亲的怨恨还没到要见血的地步,不得万不得已,他是不会向太上皇动手的,多年父子之情总不会是假的。

二来他杀杀李建成和李元吉可以,但弑父就不行了,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丑事,即使真到了弑父那一步,也不可能直接一根绳子勒死,这无疑是把把柄往别人手里送。

但史思明这些叛军可就不讲究这个了,今天你杀我,明天我杀你,全看谁的拳头硬。

李隆基冷哼道:“杀得好,杀得一败涂地才好!”

安禄山、史思明等人的下场,都是他们背叛大唐,背叛他的下场!

杀吧,尽情地杀吧,他们不停地自相残杀,国祚也长不了,最终的受益人也只有他们大唐罢了。

刘彻啧啧说道:“直接勒死?下手可真干脆啊,史朝义知道这事么?”

史朝义是否知情,其实并不重要,他还能为了自己那对自己不好现在已经死掉了的老爹去惩处拥立他的大将们么?

【史思明被杀,但是安史之乱并没有结束,事实上,直到玄宗李隆基和肃宗李亨相继驾崩,大唐仍然笼罩在动乱的阴云中。李隆基自从回到长安,便过着憋屈的生活,作为太上皇,他移居兴庆宫,远离了朝政,只有高力士以及陈玄礼、玉真公主等人陪伴,如果李隆基就此安享晚年,似乎是个不错的结局,但很遗憾,李隆基的这个晚年不怎么安。他一直思念着心爱的贵妃,想要将杨贵妃的遗体另择宝地安葬,但遭到了大臣的劝阻,杨贵妃死于动乱,其兄杨国忠为罪人,改葬杨贵妃便是让将士们心生不安,李隆基只好作罢,私底下却让宦官把杨贵妃葬在了别处,只有贵妃的香囊到了李隆基的手里,他将香囊珍藏在袖中,还让人画了贵妃画像,每日都注视着爱妃的容颜。】

李世民讥讽道:“他还真是深情不悔啊,人死了,他在这儿表演至死不渝有什么用呢?”

若不是他厚颜无耻地抢走了儿媳,杨玉环还在做着寿王妃,若不是他晚年昏聩无能,天下又岂会沦丧,贵妃又怎会惨死?

难道祸乱江山的是杨玉环么?一个身家性命都系于皇帝的妃子,哪里有这么大的本事,祸根还不是在李隆基自己身上?杨玉环或许不无辜,但无论如何,李隆基都是这场动乱的罪魁祸首。

李隆基露出难以接受的表情:“什么叫过着憋屈的生活?什么叫晚年不怎么安?”

李亨那个逆子,难道还敢苛待他不成?!

日后的那个自己究竟在想什么,还念着杨玉环,此女究竟有多美,竟然让他念念不忘至此?

冰冷寂静的寝殿内,武惠妃露出一个讥诮的笑容:“也不知我死后,他可曾对我这般留恋?”

这些年夫妻情分,竟然还比不过她的儿媳,这就是她侍奉的圣主明君么?

李治冷笑道:“晚年不安?这是他应该得的!”

你作天作地的时候,怎么没想到自己也有落魄的一天?

嬴政嫌弃地说:“事已至此,不想着如何补救,反倒沉湎于儿女情长之中……”

李隆基年轻时诛杀韦后与太平公主的锐气去哪里了?曾经英明的君主,到了晚年也自甘堕落,变成了一个普通落魄的老头子了么?

【李隆基失去心爱的妃子,自然痛苦不已,但不幸并没有从他身边离开。皇帝李亨宠信宦官,除去鱼朝恩以外,还有一个叫李辅国的宦官,权力特别大,也很受李亨信任。为了讨好李亨,李辅国主动提议,太上皇住在兴庆宫,身边都是外人,陈玄礼和高力士恐怕会对皇帝不利,他趁李亨生病的时候,直接把李隆基迁到西内居住,途中还带人拦住了李隆基的去路,李隆基见状惊恐不已,险些从马上摔下来,曾经威风凛凛、口含天宪的皇帝被宦官欺辱,帝王尊严被宦官踩在脚下,也不知李隆基作何感想,是否会后悔当年没有好好做皇帝。】

李世民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笑,他乐于看李隆基倒霉,但不代表他愿意看到大唐出现宦官专权的情况。

自从鱼朝恩出现后,他心里便觉得颇为不祥,现在这预感成了真,李亨居然开始宠信宦官,将他们纵容到了这个地步。

李隆基虽然不再是皇帝,但他也是尊贵的太上皇,皇帝的父亲,李辅国一个宦官怎能如此不敬?!这恐怕离不开李亨本人的默许。

李治的脸色变得很难看:“李辅国安敢如此行事!”

一个宦官,竟然跋扈到这个地步,长此以往,大唐莫非要出现宦官专权的事情?

李隆基的脸色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了,他直勾勾地望着天幕,浑身都气得发抖。

“好好好,这便是我的好儿子?”他脸色泛着不祥的青灰色,表情也极为狰狞,他冷笑一声,接着说,“他如此羞辱自己的君父,怕是很得意吧?!”

他奈何不了那个唐肃宗,难道还奈何不了现在的皇三子李嗣升么?!

【有人可能不知道唐朝的西内是哪里,这里统一解释一下,唐朝的西内指的是太极宫,隋初便已兴建,名为大兴宫,武德及贞观年间,这里都是李唐皇室的居住地,也是整个大唐的政治中心。贞观八年,为了彰显对父亲的孝心,李世民采纳臣下的建议,营建永安宫,希望太上皇李渊能够永安,又改名为大明宫,但李渊并没永安,没几年他便驾崩了,营建工程就此中止。李治在位时期,由于他患有风痹,便在贞观年间的基础上营建大明宫,并居住在此,政治中心就此转移。李隆基移居太极宫,也就是远离了大唐的政治中心。】

喜欢我化身天幕剧透历史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化身天幕剧透历史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