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我化身天幕剧透历史 > 第338章 天子九迁

我化身天幕剧透历史 第338章 天子九迁

作者:长夜未明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1-10 09:52:35 来源:书海阁

李世民苦笑:“大唐没有亡在宦官手里,反而亡在节度使手里……”

对大唐来说,皇帝被权臣拉下马,和被宦官拉下马,还是前者好听一点,但也好听不了多少。

大唐都亡了,计较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难道面子上好看,他心里就能过得去了么?

长孙皇后见他脸色不好,劝道:“二郎何必担心以后的事,大唐如今蒸蒸日上,帝王不着眼当下,反而为几十年后的事情烦心,岂非本末倒置?”

李世民叹道:“观音婢此言有理,是我钻了牛角尖。”

只是有些事容不得他不钻这个牛角尖,谁能看到自己家的家业倾覆,却一点都不在乎呢?

李治神色平静,倒不是不在乎,而是他激动的情绪都在前面发泄完了,现在看到大唐的灭亡,情绪上反而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他甚至还有些放松,心里想着可算完了。

大唐没有亡在女子之手,也没有亡在宦官之手,反而是被节度使夺去了果实。

李隆基脸色灰败,他与前几位皇帝的想法都不一样,因为他知道,大唐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很大程度是因为他的失败。

高祖、太宗、高宗甚至是则天皇后、中宗和先帝,他们在位期间有波折,也做过错误的决策,他的登基本来能很好地过渡这一切,他本来也快要做到了。

可偏偏他骄傲了,懈怠了,他从一个圣君预备役跌落到了昏君行列,大唐也完了,他无法接受这样的落差。

【有一句话叫“天子九迁,国都六陷”,形容的便是安史之乱及安史之乱后的唐朝,顾名思义,这两个词的意思大致可以理解为天子逃亡了九次,国都六次沦陷于敌手。最开始是李隆基,前面说过,安史之乱爆发,他带着宫妃皇子逃离长安,长安失陷于叛军之手,后来长安收复,李隆基才回到了长安老家。这是天子第一次逃亡,国都长安的第一次沦陷。事情还没完,到了广德元年,也就是唐代宗在位时期,这次对手可不是叛军了,而是吐蕃。我们都知道吐蕃与大唐曾有过联姻,李世民曾将宗室女封为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唐中宗时,又将金城公主嫁给了赤德赞祖。】

“天子九迁,国都六陷……”李世民原本平静下来的心,突然隐隐作痛起来。

天幕还不如不解释,他一点也不想知道这两个词的意思!

他嘲笑宋朝皇帝软骨头,弃城而逃,怎么自家子孙也做出这种事来?

他深吸几口气,平复下心情,现在要紧的是天幕所说的和亲吐蕃一事,这关乎到大唐与吐蕃的关系……不行,他真的忘不了!

李治神情凝重:“先帝时文成公主下嫁吐蕃,结两国秦晋之好……”

两国之间本就是利益决定一切,大唐强盛时,吐蕃自然恭恭敬敬、不敢逾越,,但大唐衰落之际,也难保吐蕃不会来分一杯羹。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本来就不是嫁一两个公主便能绑定的,公主的地位取决于母国的地位。

李隆基愤怒难当,吐蕃竟然做出这种趁人之危的行径,实在可恨,但他偏偏还不能做什么。

现在的大唐不可一世,吐蕃也不敢有什么大动作,若是他为了没发生的事情去找吐蕃的麻烦,两国再起兵祸,这是不值当的。

刘彻想嘲笑李世民两句,但想了想还是算了,大汉亡的时候,人家也没说什么,他要是在对付的伤口上撒盐,未免有失风度。

何况哪个王朝没点伤心事,他何必揪着不放。

【吐蕃与唐朝时而和平时而交战,关系颇为复杂。安史之乱时,为了平定叛乱,大唐边境空虚,吐蕃趁机蚕食大唐的领土,广德元年,吐蕃大举入侵,李豫所宠信的宦官程远振明知战况危急,却不报告给李豫,反而一味隐瞒,直到吐蕃大军到邠州的时候,李豫这才知道这个消息,急忙调兵勤王,然而皇帝宠信程远振之事,致使程远振先后诬陷襄阳节度使来瑱和同华节度使李怀让,前者被赐死,后者忧愤自杀,此事已经深深得罪了各地的节度使和大将,因此无人愿意出兵,长安落入吐蕃之手,李豫只好逃到陕州,幸好吐蕃最终被郭子仪击败,李豫也安然回到长安,】

李世民头疼不已:“宦官之害就摆在这里,为何他们都看不到?”

本以为李豫还算清醒,没想到他也犯糊涂,他忘了李辅国的事情了么?

李治叹道:“早知如此,何必宠信宦官?”

后来的皇帝也是糊涂,宦官做下的孽,难道他们不知道?

宦官势大,便敢蒙骗皇帝、贻误军机,可笑儿孙竟一点儿也不设防。

李隆基再次看到郭子仪这个名字,心中感慨,说道:“这位叫郭子仪的将领,实乃我大唐的镇国柱石啊!”

安史之乱时,郭子仪领兵平叛,吐蕃入侵,还是郭子仪领兵击退,真是一员猛将,值得褒奖。

嬴政看到程远振这熟悉的操作,仿佛看到了第二个赵高,他也是如此向胡亥隐瞒战报的。

【李豫之后是德宗李适登上皇位,他将目标转向了藩镇,李适决定改变藩镇势力坐大的局面,出手削藩,不允许节度使将藩镇再传给儿子,招致了部分藩镇的不满,四镇节度使发动叛乱,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也背叛了朝廷,起兵反唐,自称建兴王。藩镇叛乱还没有平定,李适又遇上一件麻烦事,泾原镇的士兵哗变了,最开始他让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带人救援被李希烈围困的襄城,等姚令言带着几千名士兵来到长安,不仅什么好处也没得到,京兆尹王翔还给他们吃粗茶淡饭,这让士兵们十分愤怒,干脆发动兵变,姚令言不同意,直接被拉出去了,李适也惊恐之下逃离了长安,先后到奉天和梁州,叛乱平定返回,也正是因为接连的动乱,李适从此不信朝臣,只信宦官。】

喜欢我化身天幕剧透历史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化身天幕剧透历史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