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我化身天幕剧透历史 > 第40章 太后压制

我化身天幕剧透历史 第40章 太后压制

作者:长夜未明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1-10 09:52:35 来源:书海阁

“刘彻即位之初,以太皇太后窦氏和皇太后王氏为代表的外戚势力非常大,刘彻虽然是一国之君,但仍要奏事东宫,将国家政务向太后汇报。”

“当时汉朝崇尚黄老之术,主张君主无为而治还主张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因此得到汉朝统治者的喜爱,也起到了恢复经济的作用。从汉高祖到武帝即位时,黄老之学十分盛行。”

嬴政“唔”了一声,黄老之学么?

所谓的黄老之学,早在东周时期战国就已经形成,在齐国稷下与魏国时期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会思潮。

只不过秦国崇法家,对黄老之学不太感冒。

嬴政有心做出改变,既如此,倒可以研究一下其他学说,但也不是说完全抛弃法家。

刘邦喝着小酒,神色漫不经心,但吕雉知道他正逐字逐句地听着。

外戚,这倒是个问题。

如果新帝年纪小,太后参与国事是必不可少的,毕竟太后是皇帝母亲,天然就是皇位的支持者。

没有意外的话,太子刘盈登基之后,吕雉身为太后也会理所当然地参与政务——毕竟在刘邦眼里,刘盈似乎并不是合格的后继之君。

一个不是那么靠谱的皇帝,自然需要吕后在背后襄助。

不过,太后的权势太大也不行,外戚也是让皇帝头疼的一个问题。

“刘彻偏向儒学,建元元年六月,刘彻罢免丞相卫绾和御史大夫直不疑,将魏其侯窦婴任命为丞相,武安侯田蚡任命为太尉,这两个人都喜爱儒家学说,又推荐赵绾当了御史大夫,王臧担任郎中令,赵绾和王臧都是大儒申公的弟子。”

“除此之外,刘彻又命丞相等重臣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并派人以安车蒲轮、束帛加璧征召申公,虽然他对申公并不满意,仍任命他为太中大夫。同时议定修明堂、改正朔、易服色及巡狩封禅等儒家礼制。”

景帝失笑:“臭小子,朕千挑万选了温厚的卫绾,他偏不用!”

王夫人语笑嫣然地说:“彻儿年少,总有些不同的看法。”

景帝哼了一声:“朕看他就是胆子太大!”

黄老之学,从高祖到先帝一直都在用,刘彻一个刚上位的小儿就敢反其道而行之,这不是胆大是什么?

不过刘彻到底是他的爱子,他不觉得儿子是无的放矢之人,说不定儒学真的有利于大汉?

可惜了……母后那个性子,怕是容不下彻儿的这些举动。

“很快,这场儒学改革遭到了崇尚黄老的太皇太后的阻挠。御史大夫赵绾请求不要再把政事汇报给太后,窦太后勃然大怒,赵绾与王臧皆死于狱中,窦婴、田蚡也被罢免。”

“有意思的一点是,窦婴其实与窦太后有着亲属关系,窦婴的父亲是窦太后的堂哥。前面说过,景帝酒后许诺传位梁王,这时窦婴说道:天下是高祖打下来的,大汉的制度就是父子相传,陛下凭什么要擅自传位给梁王,窦太后因此憎恨窦婴。”

文帝眉头一皱,窦皇后忙跪下请罪。

刘恒看她半晌,神情仍是温温和和的,眼神却冷得惊人。

他淡淡地说:“窦婴说得没错,大汉向来是父传子,皇后待梁王倒是一片慈母之心。”

若刘启传位给梁王,刘启一系的皇子该如何自处?梁王这个叔叔上位,真得能放过些对他有威胁的侄子们么?

窦氏身为太后,应该维护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暗搓搓地想要破坏继承规矩。

窦皇后脸色惨白,一声不敢言语。

景帝有些无奈:“母后这个人,有时候实在是太执拗了。”

他当时许诺梁王,只是给梁王画了一个大饼,结果被窦婴当场堵了回来。窦太后因此不喜窦婴,后来他为了应付太后与梁王,册封长子刘荣为太子,窦太后很不高兴。

他废刘荣为临江王后,窦太后旧事重提,说把梁王托付给他,意思就是要他立梁王为储君。

景帝自己都无奈了。

朕要是真的想立梁王,当初为什么要立刘荣?折腾一圈把刘荣立了又废,难道就是为了让梁王继位?

母后,你疼爱弟弟,朕也愿意和他兄友弟恭,平时厚厚赏赐也就是了,可弟弟不是朕的儿子啊!

朕有自己的儿子,有弟弟什么事!

“除了要应付窦太后,馆陶公主自恃拥立之功,对刘彻百般要求,这让年轻的皇帝很是厌烦。当初刘彻遵守约定迎娶的陈皇后骄妒,专宠多年无子,与刘彻渐渐疏远。”

“这里要澄清一件事,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一个叫金屋藏娇的典故,馆陶公主被栗姬拒绝后,希望把女儿嫁给王夫人之子,景帝没有同意。后来刘彻小时候说:若得阿娇作赋,当以金屋贮之。阿娇便是野史中陈皇后的闺名,馆陶公主听了十分高兴,哭哭哀求景帝,终于促成这门婚事。”

“金屋藏娇的故事足够凄美,但这个故事出自志怪小说《汉武故事》,就是那个说刘彻叫刘彘的小说,但由于知名度足够广,很多人都信以为真。”刘彻:???

《汉武故事》又是你!你就这么热衷编造朕的故事吗?!

大唐白月光:当初武帝待陈皇后何等情深义重,谁想到还是毫不留情地废掉原配,啧啧啧!

猪猪公主:??你休要胡言乱语!

李世民故意刺激武帝,出了好大一口恶气,心里十分舒畅。

李治失笑,有意和耶耶并肩作战,突然想起王氏也是自己的原配来着……

还是算了叭。

馆陶公主松了口气:幸好她没有把女儿嫁给胶东王!

景帝微微啧了一声。

按辈分和血缘来算,陈皇后是景帝的外甥女,但外甥女再亲也比不过亲儿子,何况她嫁给刘彻,成了景帝的儿媳。

如果陈氏一直是皇帝的外甥女,景帝虽然不会给她多大殊荣,但看顾一二还是少不了的。

可陈氏成了他的儿媳。

景帝对儿媳的要求就是脑子清楚,能生儿子。

要脑子清楚,因为陈氏会是大汉未来的皇后,管束后宫,教导皇子是皇后的责任。如果皇后脑子不清楚,无疑会损害儿子的利益。

要能生儿子,大汉必须有一个继承人。在现代社会,公婆要求儿媳必须生儿子,大概率要被骂一句重男轻女。

但景帝没办法,因为他家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

古人不懂染色体,不懂不孕不育不只是女子才有的毛病,陈氏身为皇后,没生下儿子就是她最大的过错!

喜欢我化身天幕剧透历史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化身天幕剧透历史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