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穿越1942有空间 > 第157章 后悔的二达

穿越1942有空间 第157章 后悔的二达

作者:春天里的暖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0:01:47 来源:书海阁

现在炎黄盟正式弟子的收入和福利:

工资,普通弟子每月三块大洋,执事十五块,主持五十块,香主一百,堂主二百,长老五百,盟主一千二。

衣服标准:单衣每年两套,布鞋两双,棉鞋一双,棉衣两年一套,或者旧衣服交回去,每年换一套新的。

而且盟里一天三顿,管吃管住!一月四次带肉会餐。

受伤还有盟里治疗,重伤八十大洋补贴,安排二线干活,死了有二百块抚恤,安排家人进盟工作。

这个待遇可以说碾压国府士兵,所以进盟的弟子少有不卖命的。

至于外围弟子,福利就少的可怜了,除了优惠价购买定量的粮食外,只有一个福利,就是入门时发一件帮派单衣。

这一对比虽然天差地别,但也是为了更好的激励外围弟子好好做事,争取成为正式弟子。

“对了老王,在采购一批棉花和布匹,咱们大批量采购有优惠。

外围弟子也不容易,采购回来后,平价销售一些给这些弟子,没钱的佘也行。

这些外围弟子也是一股很大的力量,咱们适当的时候需要收一收人心。”侯小歌想起今天二欢叫的那些外围弟子不少还穿着帮派单衣,连个棉袄都没有,着实可怜。

“好的!”

“老王,内务堂粮库还有多少粮食?昨天下雪,新来的难民太惨了,我准备下午在火车站开粥棚。”侯小歌

“内务堂粮库还有细粮一千石,粗粮三千,粮食充足。”王德发说道。

“再过五天新的一批粮食就到了,内务库留出兄弟们半个月的口粮,还能拿出多少出来赈济灾民?”侯小歌问道。

“除了弟子们的口粮,还有弟子家属们需要购买的,最多能拿出一千五石粗粮。”王德发从怀里掏出一个巴掌大小的算盘算了一下回答道。

“让金银堂那边凑五百石出来,那就拿出二千石,在玉祥门,火车站,两个地方赈济各赈济七天。

我车上还有一部分粮食和风寒药,你给盟里留一半,剩下的也拿到外面熬成汤剂发给生病的难民。”侯小歌直接拍板道。

“盟主宅心仁厚,俺提中原的父老乡亲谢谢您了。”文俊听到侯小歌要赈济灾民,感动的朝侯小歌鞠了一躬。

“唉!这本就是我回大陆主要干的事,可惜能力有限,救不了太多人。

赈济的时候你们注意点,以老弱为主青壮为辅,还要注意非难民混入。”侯小歌心里盘算了一下,叹了一口气叮嘱道。

一个站点赈济七天,每天一个站点小两万斤,加上汤汤水水,每天可以救助四五万人。

虽然这个数量和数十万之多的难民数相比依然有些微不足道,但这也是侯小歌暂时最大的能力了。

所以从这点看来,个人在下一些事情能力真的很有限,根本没办法和国家比。

安排好后,侯小歌就让人通知下去各个堂口协助赈济灾民。

下午三点多,火车站和玉祥门附近已经搭好了二十口杀猪大铁锅。

一个站点一万多斤粮食,十口大铁锅开始不停的熬煮,红薯加麸皮的香甜味开始朝外扩散开来。

难民们听到施粥,一个个都发疯般的朝赈济点赶去,一时间两个地方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侯小歌和炎黄盟一众头目站在玉祥门城楼上往下看,底下密密麻麻的难民排着队,手里拿着碗盆,一个个一脸渴望的朝前张望着。

一张脸庞上透露着紧张,期盼,欣喜,还有麻木。

“咔嚓!”

侯小歌举起照相机,记录了这珍贵的一幕。

“周盟主,我代表国府方面感谢贵盟的善举。”这时一个军装中年面带笑容带着一群人朝炎黄盟众人走了过来招呼道。

侯小歌也认识这人,这人经常出现在秦省的报纸上,刚才正在城楼下当着一众中外记者还有难民前激情发言。

这人正是常总裁的左膀右臂,西北王胡主任。

炎黄盟赈济灾民不可能自己拉粮食出来救灾,必须联系国府,这风头必须官府出。

不然你炎黄盟想咋的?造反啊!

“胡主任,您刚才的一番讲话听的周某心里暖洋洋的。”侯小歌笑着和这位西北王握了握手。

“哈哈!”

“都是为了党国嘛!胡某还有事,周先生有空可以去省府坐坐。”和侯小歌寒暄了几句,这位位高权重的西北王带着一群属下威风的离开了。

“我呸!这些当官的一个个皮靴擦的的比玻璃都亮,说的好听,也没见拿出一点粮食分给灾民。”铁力看着国府官员走远,朝城楼下吐了一口唾沫骂道。

“好了,咱们做好自己就行了。”侯小歌不想多说,毕竟在外面说这些话不合适。

走下城楼,看着一个个难民满脸笑容捧着热粥边走边喝,侯小歌笑了,这不正是他想要的么。

……

踩了一天的雪,晚上冻住就不好走了,所以下午侯小歌一家早早就收了摊。

回到村口,村里族老正带着十几个妇女在村口搭着炉子烧开水分给村外的难民。村里人没能力赈济灾民,村外又有不少亲戚,只能烧一些开水分给大家暖暖身子。

最近村里隔三差五就这样搞,侯小歌也经常帮忙。

“养民,你们出摊回来啦!听说今天炎黄盟赈济了?”五爷拉着侯养民笑着问道。

“嗯!摆了两个地方,十口大锅不停的煮,一天赈济好几万斤,要连续赈济七天。”侯养民点了点头说道。

“这么多粮食啊!今天有点晚了,明天俺们也去。”村民们纷纷附和道。

“还是别去了,人太多了也不安全。那队伍能排几里长,明天知道的人更多,去的人肯定很多。”侯小歌在一旁说道。

“没事,明天让家里老爷们都去,能白吃一顿是一顿。”一旁的妇女嘻滋滋道。

侯小歌听完摇了摇头,就那么点粮食,大部分人是排不上的。

让大伯把板车上剩下的煤炭都送给村里,连带着炉子和锅一起卸下,帮外面住着的难民烧水,略尽绵薄之力。

天色暗下来后,村里才收了锅返回村子,没灭的柴火也都送给了灾民。

“黑娃,也不知道你二达他们在老家咋样了!这段时间我一直做梦梦见你二达,心里直突突。”

回到家,几家人正坐在窑洞里烙饼烤火,大伯侯养民突然开口道。

一旁正和小栓牛欢快啃着碳烤红薯的黑蛋听到大伯说自己父母后,也是停了下来认真的倾听。

不过小家伙没有苦恼,他知道大伯他们把他带到秦省过的很好,比在老家好多了,不用饿肚子不说,还天天有肉吃。

“唉!他大伯你这一你说,俺也有些惦记俺家民生和二丫。

天杀的国府把民生抓了壮丁,现在也不知道咋样了,还有二丫,也不知道在范家过的好不好。”王麦苗正烙着饼,听到这话一下子有些破防。

“唉!”

……

此时中原大地也是雪花纷飞,虽然有秦省这么大,但也足以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草。

二达侯民有一家五口人,三个娃,大儿子黑蛋被侯小歌众人带到秦省,现在就剩下四口人了。

刚开始侯民有一家在老家镇上过的还可以,有媳妇娘家提供住处,家里有几十斤存粮,还有几个大洋压身,比逃难时的风餐露宿强多了。

到了九月底,地主开始招人抢种冬小麦,侯民有妇女每天除了自己混个温饱外还能挣一两斤口粮,日子也还过得去。

但好景不长,帮地主种完冬小麦后,就再也没活可干了。

没了活,就只能吃老本,几十斤粮食到十一月初已经吃的差不多了。

而媳妇娘家也不过一个普通老百姓,日子比他们好不了太多,存粮不多,每天最多接济他们一二两粮食,剩下的全靠树皮,树根支撑。

可是到了十一月后,大批大批豫中,豫南分地区的灾民像洪水一样朝豫西涌来。

这些人就像蝗虫,凡是能吃的都吃光,凡是能烧的都砍光。

而侯民有还要在这些本地人在地主和官府的组织下看守长出麦苗的农田,因为灾民真吃麦苗啊!

但灾民还能称人吗?烧杀抢掠偷,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了,侯民有一次阻止灾民偷吃麦苗时被一扁担打中了头,当时就鲜血直流,腿也被打断了。

地主为了不失去人心,给侯民有看了伤,补偿了十斤玉米面,然后就不在管了。

侯民有回到家后发烧了一天一夜,硬是靠着为了家人活下去意志挺了过来。

但醒过来后又能怎样呢!伤筋动骨一百天,还没啥吃的,侯民有就这样瘫着了。

到了月底,补偿的粮食已经吃完了,侯民有家已经彻底断粮了,一家人晚上只能坐在一起抱头痛哭。

“呜呜呜!”

“当家的,都怪俺,硬要留下来。要是跟他大伯他们一起逃到秦省去就不会害的你这样了,咱家活不下去了呀!”李翠花比九月份还瘦的身体趴在炕头嚎啕大哭起来。

喜欢穿越1942有空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越1942有空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