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穿越1942有空间 > 第200章 习俗传承

穿越1942有空间 第200章 习俗传承

作者:春天里的暖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0:01:47 来源:书海阁

一家人刚打几圈扑克,外面就传来了小伙伴的叫喊声。

过年是小孩子的最爱,小家伙们听到伙伴叫喊自己,纷纷揣着瓜子花生还有小鞭炮出去了。

不多时,大人们也找进来喊侯养民父子去家里打牌。

村里大多数人过年晚上都是点的火盆熬夜,一家人靠在一起烤火熬一夜。

而侯小歌几家点的蜡烛,能照明,所以自然成村里人的首选聚集地了。

但侯小歌家孤儿寡母的,大男人自然不好待,而侯养民家没媳妇管,就正好合适,所以不大一会儿,侯养民就被拉着回了家。

等大伯二达还有小姑父这些大人走后,不大一会儿,侯小歌家又来了一群妇女,一群妇女直接脱鞋上炕,把侯小歌这些半大小子也全赶了下去。

侯小歌这些半大小子也无所谓了,战场直接转移到侯小歌两兄弟睡的窑洞,这里自在。

不大一会儿,侯小歌两兄弟的窑洞就挤满了小伙伴,要不是侯小歌担心炕塌了不让再上,这些货能站满炕。

一群半大小子也没啥钱,打扑克贴纸条也没那条件,一个个就是弹脑瓜崩,胳膊挽起来赢得抽。

侯小歌怕这些货玩着玩着打起来,直接贡献了几斤瓜子花生,让赢瓜子花生。

一直玩到凌晨三四点钟,外面零星的响起了炮声,一个个小子才恋恋不舍的回了家。

中原人的习俗和秦省不一样,晚上亲族不会聚会,而是各家自己团聚,第二天才开始拜年。

不过凌晨要开始祭祖,这和秦省也不一样。

不过今年不一样,中原遭了灾荒,没办法回家祭祖,只能在家简单祭祀了。

早上四五点钟,乌漆麻黑的,几家人在大伯家把新作的先人牌位拿了出来,众人纷纷朝东边老家磕头跪拜。

“各位列祖列宗,跟儿孙回家过年吧!”侯养民向牌位看上香,叫喊着带众人三叩首。

(作者是陕西人,对河南人的传统季节不是特别清楚,简单写一下,写错的,河南同胞请指出。)

叩拜完,烧完纸,放炮,流程结束,接下来就是去各家亲族家里拜年。

这在秦省是没有的,放完鞭炮就睡觉了,因为除夕晚上已经拜完年了,可见不同地方风俗的差异性。

侯小歌芯子是秦省人,自然不懂这些,干脆跟着一众兄弟后面随大流。

“大伯,新年好,侄儿们给您拜年了。”最先去的是侯养民家,一众晚辈纷纷跪下磕头拜年。

对拜年下跪这一点侯小歌刚开始有些还不好意思,毕竟前世秦省拜年不过磕头,有也是最多给爷爷奶奶磕。

不过入乡随俗,跪着跪着也就习惯了。

而且侯小歌也比较认同这种习俗,他认为这种形式上的磕头拜年,比干巴巴一声过年好,红包拿来强太多了。

都是最近的最亲的亲属,侯养民过年红包也不小气,每人都是五毛钱。

可别小看这五毛钱,要知道这年月毛后面可是还有分和厘两种货币单位的。

平时普通老百姓用的货币单位是分,五毛钱可以买三四十斤红薯了,属于大钱。

最亲近的亲族算上自家孩子要十四人,侯养民给每人发五毛钱,家里小半个月的收入已经没了。

不过拜年压岁钱就是你来我往的事,回去孩子就上交了。

四家人来回一拜年,破费的并不多,也就是谁家孩子多占点便宜罢了。

其实这事说不重要也挺重要的,侯小歌记得前世村里好几家人经常为此吵架。

他们家孩子少,别家亲戚孩子多,年年拜年亏本,所以后面努力生孩子,填平亏空。

自家拜完年,大伯兄弟带着一众小辈去没出五服的五爷家拜年。

侯小歌跟在后面,不多时院子里哗啦啦跪倒一大一片,最少六七十人。

侯小歌心想这么多人,老爷子压岁钱都快发破产了。?

领头的不是大伯,而是比大伯年长的一位伯伯。

只见齐高声对老爷子喊:叔,给你拜年啦!您坐好,晚辈给你磕头啦!”?

老人爷子正坐在椅子上,笑着点了点头。

等磕完头后,老爷子乐呵笑着说道:“一说都有了,地上凉,别磕啦!”?

?众人齐齐高喊:“一年一次,磕一个吧!”?

这种磕头仪式侯小歌感觉很有意思,心里也很认同,这可以增加族人的凝聚力。

不过等磕完头,发红包是不可能的,每个小孩散一小把瓜子,成年男人则是一人发一支最便宜的香烟。

五服内族亲磕完,可还没有完呢!接下来要全族拜年。

就这样,磕完五服以内的亲族,一众小辈们从村头开始,一家一家开始磕头拜年。

几十户人,磕完头,好家伙,天都亮了,一个个膝盖也磕的黄泥一片。

不过众人都没有不高兴,一个个勾肩搭背,揣着满兜子的战利品,瓜子花生回了家。

拜完年,侯小歌总算是知道华夏为啥称作礼仪之邦了,这就是传承。

初一都是逛吃的一天,一个个吃完早饭窝了一觉后,开始走街串巷玩耍。

村里孩子现在也多多少少都有了零花钱,一个个勾肩搭背,聚伙成团去了城门附近集市买自己习惯的吃食,鞭炮。

当然也有勤快的,像羊娃等不少家庭,一大清早拜完年就扛着冰糖葫芦棒子去集市卖冰糖葫芦了,毕竟过年生意好嘛!

过年这样的日子按理来说可以持续到十五,但就是羊娃这样的家庭带坏了风气。

好在南家沟现在也没啥亲戚可走,最多就是村外的几十户亲友了。

所以等初二村里作坊开工后,一个个也都被钱烧的忙活了起来。

毕竟还是那句话,过年钱好挣。

就这样,马家沟男女老少扛着冰糖葫芦棒子,端着山楂雪球匣子在长安城附近起处吆喝叫卖。

不到初十,村里除了公家作坊,所有村民家的货都卖了个精光,算是消停下来。

当然,每家每户这几天也最少也都赚了过去大半个月都赚不到钱。

“大伯,村里娃娃们都闲着,不能一直这样,现在村里也有钱了,能不能办个学校啊!”正月十一这天,侯小歌来到村公窑找大伯说道。

喜欢穿越1942有空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越1942有空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