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穿越1942有空间 > 第352章 闲来无事

穿越1942有空间 第352章 闲来无事

作者:春天里的暖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0:01:47 来源:书海阁

没有了交易,侯小歌也乐的清闲,不用到处跑倒卖物资,避免暴露空间的风险。

而且随着甸缅势力的逐渐稳定,侯小歌对小世界的利用也在逐渐减少,生产的物资除了粮食低价销售给国内,其他武器之类都在积攒着。

可能是前世思想的作祟,不忙了,侯小歌就回到家里,享受田园生活。

最近家里烤烟丰收了,侯小歌和家人正在自家的烤房里烤制着烤烟。

家里六亩地种植的烤烟有着天门集团的订单收购,产出的价值超过十亩小麦,稻子的价格。

如果在经过烤制,这个价格还能翻一番。

所以各家农户纷纷在家里自己做起了烤房,自己烤制烟叶,然后拿去卖。

虽然有着国府高额税收的剥削,但剩余的钱财购买柴米油盐还是很富足的。

不过村里许多人此时却高兴不起来。

原因是选择在烟垄上套种的玉米已经长出了玉米,最多再有半个月就能收割鲜玉米。

村里现在许多家虽然正在种植麦子,但都是一脸沮丧,十分羡慕套种了玉米的乡邻。

虽然玉米是套种的,种植密度小,但六亩地还是能产出三亩地的产量,选择套种的人又不交税,算是发了。

“黑娃,这次我爹种地没听你的,尤其是看了我种的一亩地玉米,肠子都悔青了。”羊娃一边得意的帮着侯小歌翻着烟叶一边说道。

“咋只种了一亩地?”侯小歌笑着问道。

“哼!当初村里分地时一人一亩二分地,那一亩地是我的,我就要种,我爹管不着。”羊娃得意道。

侯小歌看着十三岁的羊娃已经是一个职业农民后,心里也是有些感慨。

“村里开学堂,免费的,你咋不去?在家种地没前途,实在不行去卖糖葫芦,一天这样也不是个事。”侯小歌说道。

“学了点计算,国文念不进去,认识自己名字就行了。

种地是农忙时种,平时我在家放牛。

至于糖葫芦,卖的人太多了,根本不挣钱,太远我爹不让我去,他和我哥一起去的。

我现在每天除了放牛,还得给猪割草,事也挺多的。

我爹说等我在长三年,就让我去天门集团当工人,听说天门集团每天都有肉吃,黑娃你说我能去不?”羊娃一脸向往道。

看着发小对天门集团一脸期待的样子,侯小歌也是笑着点了点头。

“那你想当啥工人?我说不定能帮上忙。”

“黑娃,你看我当木工能行不?我爹说有一门手艺走哪都能吃饱。”羊娃谈起木工一脸渴望。

“天门集团哪个地方需要木工?主营不是香烟吗!再说你也不会木工。”侯小歌平时也不管这些小公司,此时也不知道。

“有的,七月份在咱们镇上开了一个家具厂,是给甸缅那边打家具的。

至于我会不会不重要,我可以去当学徒。”羊娃一脸向往。

“羊娃,咱们村现在十几岁的年轻人还多不?”侯小歌思考了片刻问道。

“和我一样大的有十几个,其他的要么太小,要么出门了。”羊娃掰了掰手指说道。

“好,我知道了,你的事我给你注意点。”侯小歌点了点头。

……

“大伯,现在和我差不多年龄,村里闲着的男娃多少?”晚上侯小歌来到大伯家问询。

“有十几个,不过都是半大小子,啥都干不成,平时帮村里放放牛。”侯养民说道。

“大伯这样下去也不是个长久之计,咱们村现在公账还有多钱?不行开个作坊。”侯小歌建议道。

“村里还有不到两千大洋,开啥作坊?红薯糖这边人都会做,不好卖。

糖葫芦咱们离城里也远,卖的也慢,现在家家户户有地,也都不想出去。”侯养民说道。

“大伯,咱们得看的长远点啊!种地又不能发家致富,再说又不是天天在地里。

你看看咱们几家,除了农忙停一下生意,其他时间也是摆摊挣钱。

村里可以开几个作坊,这样村里人也都创收,也不至于羡慕咱们几家。

其实像红薯糖这些还是可以做的,只是品质要做好一点,可以加果干,核桃这些,现在条件好了还可以做麦芽糖。

还可以做挂面,粉条,做木工,卖瓜子花生,做小吃,编箩筐,可以干的事情很多。

一些小吃手艺我也会,到时我教给村里,到时村里成立作坊占大头,村民挣钱,分红。”侯小歌说道。

“这样有些太便宜这些货了吧?你说的这些方子都是可以传家的。”侯养民一脸震惊道。

“都是一些小方子罢了,咱们家里现在有了卤肉方子,还有我传给大姐她们的酸辣粉,豆腐脑,油糕,麻花,凉糕方子,足够用了。

现在国内动荡,我们公司又和国府闹的不愉快,家里的生意尽量安稳点,不要太出头。

而村集体的生意,有村里人相互帮衬,也是对咱们家的一个保护。”侯小歌现在对这些小玩意已经看不上了,帮助村里人也不过是顺手的事罢了。有了侯小歌的交易,第二天大伯就召集了族老进行商议,第三天就宣布消息,让各家抽一个劳力去村里盖作坊。

村里人吃过作坊的利,自然积极。

这次村里准备一次开三个作坊,一个木工作坊,一个粉条作坊,一个小吃作坊。

木工作坊是侯小歌让天门集团找的一个孤寡老师傅,一个月三十个大洋,雇佣了一年,专门教导这些半大小子,顺便编箩筐。

这些箩筐是侯小歌下的单子,空间里养了不少鸡鸭这些禽类,产蛋量巨大,长期需要大量箩筐储存。

木工作坊这样一边培养学徒一边产出,不至于赔钱,等以后村里孩子都学会了,可以造家具卖。

第二个就是粉条厂了,滇省多种植红薯,土豆,也有做粉条的传统。

不过人力还是太慢,成本高,侯小歌给村里弄了一些手摇的粉碎磨浆机,这样可以大批量快速生产。

粉条保质期长,还可以当做军粮。侯小歌让小世界里的食品厂做了速食酸辣粉,可以说直接征服了吃猪食的西方牲口。

所以粉条加工厂制作的粉条就不愁卖。

剩下的小吃作坊,做的就是炒瓜子,红薯糖,麦芽糖这些保质期相对长的小零食。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些零食压根就不愁卖。

这期间侯小歌家还抽空收了一茬玉米,不是当季的新鲜的煮玉米直接卖出了烧饼的价格,这让村里种植玉米的农民着实小赚了一笔。

而且收了玉米的秸秆还是绿色的,是很好的青储,除了自家牲口吃以外,也卖了一笔钱。

买玉米后,泡好的小麦种子也赶紧进行了播种,虽然比正常麦子晚了半个月,但子滇省的天气,完全可以。

时间就像小头,一晃四四年也结束了。

大年三十这一天,村里在祠堂祭祖结束,全村三百多口人在祠堂门口摆了几十桌开始庆祝分红。

别问为啥人口从二百多变成三百多了,当然是添丁进口了。

南家沟经过几年逃难,除了侯小歌几家,剩下大半都是男人,除了有婆娘的,其他安稳下来自然要开枝散叶。

就像侯小歌大堂哥,四三年初结的婚,二胎现在都两个月了,简直无缝隙接。

“今年村里丰收了,作坊挣钱了,生活也还过得去,今天分红,分红完一起吃席。”侯养民和几个族老穿着喜庆的站在台子上喊道。

“好!”

“分红咯!”

虽然作坊只是运行了一个多月,但因为产量大,自然挣的也快。

除了留够的资金,村里每个人都分红了三个大洋,大小不论。

“今年干的时间短,希望明年做的更好,咱们家家户户都发财。

今天咱们也洋火一下,干杯!”侯养民端起酒杯朝台下酒席举道。

“哈哈!那就洋火一下。”

“干杯!”

身为豫省人,挣钱了,吃席十大碗肯定少不了,一座宴席两个大洋都挡不住。

侯小歌没有显摆的坐在高台上去,而是跟着自家人坐下一起美滋滋的吃着。

中午吃完饭,留下妇女洗碗,各家的男人和孩子把各家提供的桌子提了回去。

傍晚除夕,今年村里大部分家庭依旧没有放炮,毕竟三年孝期未过。

侯小歌家就更不用说了,门口都贴的黄对联。

不过虽然没有放炮,但家里依旧很温馨,除夕夜一家人坐在炕上包饺子,然后一边下饺子一边吃。

小弟栓牛一口韭菜鸡蛋虾仁饺子刚塞进嘴里,就被崩了一下,在一摸,直接一嘴血,牙掉了。

“啊!我牙掉了。”栓牛呸了下,吐出一颗牙和一个一角银币。

“给,赶紧漱漱口。”侯小歌笑着递给弟弟一倍温水,让其把血呼啦差的嘴漱一下。

“栓牛也长大了,都要换牙了,下牙扔房顶,上牙扔下水沟。”王麦苗笑着看着几个孩子笑着说道。

漱口之后,作为今晚第一个有福之人,小家伙得到了一角自己吐出来的赏银。

……

“周先生,你答应我军的武器装备才提供了五万人的,还远远不够。

现在按照你说的,我们招收了大量的战士,就等您的米下锅了。”刚过完正月,延州的联络人就急匆匆来天门集团找到了侯小歌。

喜欢穿越1942有空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越1942有空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