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穿越1942有空间 > 第88章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穿越1942有空间 第88章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作者:春天里的暖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0:01:47 来源:书海阁

西装男子应该是刚上火车,此时正拿着两个肉包子大口吃着。

侯小歌本想直接走到中年男子跟前吸收能量,但他又担心戒指吸收能量时闹出来动静,一时也不敢轻举妄动。

刚好西装男子背后的车厢是厕所,侯小歌打算等火车开动后进到厕所行动,厕所紧挨着座位,一米范围够了。

现在距离发车还有近一个小时,侯小歌只能强忍着激动回到座位。

“姑,这是俺刚出去买的红薯,还热乎着呢!

你和小姑父还有大姐她们先吃,等小家伙们醒来后给在给他们分一下。”侯小歌直接把用衣服捧着的红薯倒在椅子前的桌子上说道。

“黑娃,看你这能干的样子,小姑都感觉老了。”侯翠萍摸着一大捧热腾腾的蒸红薯感慨道。

“小姑,你和姑父赶紧趁热吃吧!这红薯俺尝了,甜的很。”

侯小歌脸不红心不跳,丝毫没感觉到自己吃包子鸡蛋,喝豆浆,给家人吃红薯有什么不好意思。

“行,俺吃。”侯翠萍闻着红薯的味道,只感觉肚子咕咕叫蜡黄的脸有些发红。

一天就吃了两个麸皮饼子,侯翠萍还要做饭管孩子,早就饿的不行了,此时也没有感到不好意思,拿起红薯大口吃了起来。

“黑娃,这红薯好甜,比咱家种的红薯甜太多了,要是咱家以前这种红薯拿出去摆摊肯定好卖。

唉!可惜咱家原来还有六亩山地,现在都卖了。”侯翠萍吃下红薯,第一反应就是种,说完一脸叹息。

任何年代文,土地都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最后的退路,农民一旦没有了土地,那就是真正的生不如“人”。

侯小歌从大堂哥那里听说过,自家的六亩山地是家里四代人陆陆续续攒下的。

这几亩山地虽然靠天吃饭浇不上水,但正常年月除去各种税收每年可以给家里带来三百多斤麦子和九百多斤红薯或者土豆。

小麦这种金贵的细粮家里当然是很少吃的,除了留下百十斤育种和逢年过节请客用以外,剩下的二百多斤麦子每年收获后都会拉到地主家的作坊换成红薯或者土豆。

农闲时分,家里壮劳力偶尔去地主家或者镇上打打零工补贴家用,家里每年混个温饱还是没问题的,这就是普通农村家庭的生活。

这样很少有积余的小农生活正常年月还好,一旦天灾来临,立马破产。

侯小歌家就是这样,去年还能借点勉强撑住,但到了今年夏收后就彻底惨了。

夏收无望还要缴重税,地主老财也不可能在借钱借粮给侯小歌家,反而趁机撺掇收账。

面对税警的逼迫和地主老财的催债,最后家里的五亩山地也没有保住,以每亩地六十块钱的价格被地主老财吞下了。(这里是法币)

按大伯说的,自家的山地虽然不如水浇地,但多年精心伺候,土地也算肥沃。

而且自家地的地势不高,挑水就能浇到,每亩地按正常价格能卖到八十块以上的,但灾年难死人,最后只能低价折给了地主。

六亩地卖了三百多块钱,还了地主和缴税的,最后只剩下二百多。

如果法币保值的话,这二百多块也是一笔不少的数字,但民国最不保值的东西反而就是钱。

中原虽然闹了灾了,但年初还不是很严重,一百法币还能买半头猪,但到了六月份,法币就开始快速贬值。

到了六月份底一百法币只能买三十斤猪肉,到了七月份就只剩下二十斤猪肉了,到了侯小歌重生的八月份,一百法币只能买十斤猪肉了,就这,因为灾荒还有价无市。

到了七月底,大伯几兄弟见钱毛了,赶紧买粮食,但因为下手晚了,加上地主都捂着粮食不怎么卖,二百法币只买了二十几斤玉米面和五十斤麸皮。

所以到最后,侯小歌家用六亩地只换来二十多斤玉米面和五十斤麸皮。

侯小歌当初听大堂哥讲完后,心里只感觉滴血,这简直亏到姥姥家了。

最后侯小歌也只是无奈叹气,他知道民国是上层坏了,在收割老百姓当韭菜呢!现在只是开始,以后只会更狠。

其实不单单是普通百姓,中层的资本家和地主老财也被割了韭菜。

但是地主老财仗着自己底蕴深,“血厚”,硬是把自己的亏损转嫁在老百姓身上了。

战争加税,灾年,加上民国上层金融收割韭菜,普通老百姓不但裤衩亏了个底朝天,就连“心肝肺”都掏走了。(这里的心肝肺指的是卖儿卖女。)

这年月孩子可没有农民的命根子土地值钱,孩子没了可以再生,但土地没了,那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没有了土地,大部分情况以后的子孙代都只能给地主当佃农和长工,丫鬟,除非家里出了“变异”的后代,这样才可能重新拥有土地。

而地主老财也趁着底层老百姓掏心掏肺无啥可卖的时候给我老百姓来最后一击,直接挖掉老百姓的根。

勾结官府,直接逼迫老百姓便宜卖地还债缴税,大多数地主老财在灾年反而还壮大了不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据侯小歌了解,南家沟的水浇地以前虽然大部分都是地主的,但依然有百分之三十是自耕农的。

但天灾来临后,这些土地绝大部分都被躲在城里享福的地主收购了,甚至就连以前地主看不上的山地,也有百分之九十以上被收入囊中。

很多穿越众来到这个年代说钓鱼,上山打猎。

不好意思,山是地主的,猎物是地主的,草是地主的,水是地主的,就连你站的土地都是地主的。

此时听到小姑说地,侯小歌也一时也有些感慨。

“小姑,俺听说秦省人少地多,前些年打仗,很多地都撂荒荒了。

等咱们到了秦省就打听开荒的政策,说不定以后咱俩的地比以前还多哩。”侯小歌回想着脑海里的历史记忆安慰小姑道。

“嗯!听说秦省人顿顿吃白馍,咱们中原人踏实肯干,到了秦省一定也能活下去。”侯翠萍听到开荒种地,眼里直冒光。

侯小歌其实说的没错,秦省虽然数千年以来一直属于西北边区,人口损失大,但在清朝时期相对安稳,人口最高时达到了一千三四百万。

但到了清末民初秦省就惨了,太平天国时期秦陇两省爆发了自唐朝以来最大的种族冲突“回汉之乱”,短短十数年时间,直接毁掉了秦陇两省数百近千年积累的底蕴。

前世侯小歌是秦省人,对这段历史有着很深刻的记忆,加起来死了近三千万人。这一动乱,对秦陇两省的影响直到民国都还没有消散。

但人就像庄稼,只要风调雨顺,安安稳稳的,人就会快速繁衍。

到了民国初期,经过半个世纪的休养生息,秦省的人口又恢复到了上千万。

但这时秦省老百姓的灾难又来啦!因为回汉之战挖了秦商的根基,到了民初秦省的商业发展很脆弱,但军阀打仗是要钱的。

军阀在秦省肆虐,城头变换大王旗,军阀搞不到钱只能老百姓种勒令鸦片,这在后面可害苦了秦省的老百姓。

这年代的秦省还是全国的棉花主产区,这样即种鸦片,又种棉花,粮食产量就少了。

到了民国十八年,秦省直接爆发了三年自然灾害,全省死亡数百万人,史称十八年年瑾。

这在侯小歌看来,这十八年年瑾大部分还是**。

不然秦省除了秦北旱原,秦南和秦中土地肥沃,河流又多雨水又充沛,不可能出现波及全省范围的年瑾。

如今是民国三十一年,距离秦省的十八年年瑾仅仅过去不到十年,秦省人口还没有恢复,现在去秦省逃荒不但没有战乱波及,还有荒地可以耕种。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如今还是抗战时期,秦省也要出兵打日本鬼子。这就导致秦省壮劳力不足,只耕种了好点的水浇地,普通旱田大都撂荒着。

所以说,秦省是妥妥休养生息之地。

喜欢穿越1942有空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越1942有空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