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宜修重生:人间清醒登橘直上 > 第337章 殿试(一)

宜修重生:人间清醒登橘直上 第337章 殿试(一)

作者:燕啄绍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0 13:31:13 来源:书海阁

康熙四十五年,五月十四,胤礽、胤祉被康熙留下,李光地、张廷玉和六部尚书也都留在原地。

太子丝毫不意外,和胤祉对视一眼,估摸着是为了明天的殿试。

下一刻,康熙扫视底下一圈的人,沉声道:“朕今天留你们,是为了明日殿试,太子、诚郡王还有李卿,你们跟着着拟题,届时朕再圈一个做殿试题目。”

太子走到桌案旁,提笔写了一行字后,交给梁九功,老三紧随其后,李光地也拟了一个。

康熙接过一看,目光猛地锐利起来,他看向太子和胤祉,“太子和诚郡王的都不错,你们都好好想想吧,明日殿试后,朕要批阅你们呈上来的策论。”

“儿臣遵旨。”

片刻后,康熙一众题目中圈出一个题目,稍稍修改几字,用作明日殿试。

出乾清宫,胤祉小声问太子,为何关注海运,太子反过来问他,出个“论礼乐之教”于现在大清有益吗?

提点他别忘了自己是满人,大清在马背上打天下,纵使要马下治国,堂堂皇阿哥也不能成为儒家摆布的棋子。

学文人那一套可以,可别真把自己当圣人学徒,张口闭口之乎者也。

胤祉尴尬地咳嗽两声,脚底抹油溜了。

还不等太子喘口气,就见胤褆堵在他的毓庆宫,比他还熟稔地给自己倒了杯水,抬眸看见桌案上的上林赋,“啧啧”两声,大嗓音问:“你对弟妹越来越上心了?皇阿玛这回找你干嘛?”

“殿试在即,还能为什么?你啊,但凡上书房时多读两本书,今儿也能留下参详一番。”

胤礽抿着嘴看向胤褆,总觉得这江山他和老大都撑不起来,他面对皇阿玛愈发心力憔悴,放眼望去,后宫前朝皆是敌人,他真的累了。

而老大直肠子一个,早晚被大臣们拿捏,老三纯纯文人做派,都快忘了自己是皇阿哥了……为储三十余年,兄弟们都先羡慕他,可谁懂他的无奈!

胤褆一听上书房,顿时哑了声,往事不堪回首。

给他把刀子,他能三军阵前七进七出,杀他个片甲不留;

可要他手握毛笔……勉勉强强能写个折子,多的,恕他做不到!

胤礽见他这样,打发他去督促弘晖、弘春练拳,少在他面前晃悠,烦死了。

翌日天蒙蒙亮,敏妃早早地给女儿装扮起来,八公主看着忙碌又兴奋的额娘,只能咽下哈欠,由着敏妃和姚嬷嬷、十妹折腾。

因着贵妃的进言,康熙准备在这届学子中,让小八挑个人做额驸。

实则他有自己的小心思,打起了六元郎做天子婿的主意。

早就让魏珠去王府,和王士祯通了气儿,话里话外齐方起如此出色,真想让他做自家孩子,还赐了件浮光锦做的长袍,保管让齐方起“立如芝兰玉树,笑如朗月入怀”。

甚至,还让梁九功布置太和殿考场时,着重凸显齐方起的座位,小八一眼望去,使之清风朗月,来个一见钟情。

不是不重视小八,而是六元郎,不能便宜别家。且康熙早把齐方起祖宗十八代查了个遍,越瞧越觉顺眼——

生父早逝,族中贪图祖产驱逐齐方起母子,齐母摸早贪黑地替人浆洗缝补,攒钱替儿子开蒙,齐方起十岁便替人记账、算账填补家用,还不忘刻苦用功,这说明什么?

说明齐方起天资聪颖还刻苦进学,年少多舛却始终一心向学,德才兼备之人,配小八,实乃天作之合。

更重要的是,齐方起从未得宗族帮扶,师父王士祯家中女眷早逝,齐母性情温和,唯一的心愿就是让儿子能成家立业,小八嫁过去,完全无需操心婆媳关系,只要和丈夫琴瑟和鸣就好。

卯时六刻(六点半),科考学子一个个都排着队,由着御林军士卒检查一番后,帮忙拿着桌椅走到太和殿外的空地。

按照会试的名次摆放桌椅,齐方起坐在前排,却没穿浮光锦长袍,而是一袭普通的青衣长袍,坐在桌旁等待着殿试考试。

由于此次科举,出了个“五元”,文曲星之名太甚,还要给女儿、孙女的婚事掌掌眼,康熙格外的认真,忽的蹙眉,魏珠端上一盏茶,小声道:“奴才打听过了,那身青衣长袍,乃是其母熬夜挑灯所绣。”

“另外,奴才打听到一件事儿,两年前其母曾去城外马球场做帮工,赶巧那时公主们也在那儿避暑,八公主念她视力不佳还勤勤恳恳,赐了一筐子瓜果给她,齐母多次念叨公主人美心善,若儿子有幸……”

闻听此言,康熙轻轻点头,就连上天都有意撮合他和小八的婚事,有没有浮光锦长袍,重要吗?

太子、胤褆、胤祉也在众位学子中找到了齐方起,不得不轻叹一句,才貌无双。

“保成、保清,你们觉得这些人,哪个不错?状元、榜眼、探花该花落谁家?”

有句话叫,状元要凭实力,但探花不光看实力还看脸。

能被点为探花的,相貌绝对力压同年。

问题就在于齐方起已然连得五元,状元之位摆明了少不了,这般才貌无双之辈都不是探花……此届科举游街,要么看头十足,要么毫无看头!胤礽躬身回道:“大清人才辈出,儿臣以为会元下首那位,年龄、样貌、学识亦不差。”

康熙用挑剔的眼光上下打量一番,别说,那人与齐方起相比,气质、长相还真分不出个高低。

魏珠适时禀报,“学子名章佳·阿克墩。”

章佳?难不成是敏妃的……族侄?

魏珠点头又摇头,“是敏妃娘娘出了五服的侄孙。”

胤褆不甘示弱,点了第二排左侧的赵振毅,“赵御史的儿子,也算玉树临风。”

康熙诡异地看了胤褆一眼,见他眼底清澈,想着:都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顺眼,不成想,岳父也会如此,可为何朕看舜安颜、永谦总是不太顺眼呢?

胤祉、李光地也先后出声,点了几个样貌不差的学子,恰好就有兆佳·德成、辉发那拉·诺岷。

倒不是没别的人,而是可供选择的就那么几个——卷子能呈到康熙跟前的,也就前十名,除非祖坟冒青烟,否则也就会试前二十名能争夺一番。

而会试前二十名,基本都二十出头,家世过得去还没成婚的,样貌还要出众的,也就七八个——

被宜修数次敲打,不要过早成婚的兆佳·德成、辉发那拉·岷成、章佳·阿克墩,可不就是其中佼佼者。

康熙想了想,让梁九功去永和宫催催敏妃和八公主。

吩咐完,康熙走下台阶,拉着太子,胤褆、胤祉跟在身后,几人站在太和殿门前。

待贡士坐定后,读卷官开始散卷,观察着众考生看着一手中白纸的神情,有惊讶,有不解,有惶恐,唯有寥寥几人心态甚好,神态自若。

康熙微微点头,他特意叮嘱不要在殿前悬挂试题,又命读卷官发白卷,就是要试一试这些考生的水准。

能走到考场的学子,自负通晓经义,饱读诗书,不至才高八斗也是满腹经纶。

可为官,学识从来就不是第一要素,心态和应对未知的反应才决定着他们的仕途。

在众人满头雾水之际,康熙缓缓走上前开口,声音浑厚,又经中官转述,全场都陷入死寂。

天子亲自出题,是殿试的规矩,并不稀奇,题目新奇也不奇怪,但新奇成这样……问题大大的。

要不是御前失仪罪名太大,考生们早就绷不住了。

“自古帝王之治,夫帝之圣莫过尧舜,王之圣莫过禹汤。朕自临祚,夙夜兴寐,未敢有一日懈怠,图耀先祖。于兹四十余年,仍未穷极致。子诸生明圣人之言,究于实务,必有定见。”

“故今日,朕向诸君问策,何以兴国,何以振朝纲,何以平四方,需直述以对,毋赘述以浮夸之词、谄媚之言,朕将慎取良策。”

翻译过来,可总结归纳如下:

朕向往盛世,故而治国多年,兢兢业业,不敢懈怠,但仍觉自己不及先人。故而,今日向大家问策,该如何使大清兴盛,如何整顿贪腐成风的朝堂,如何平定四方扬大清国威。

有好的意见尽可提,但一定要实话实说,不可满篇浮夸、一味地奉承,有好的意见和建议,朕定然采纳。

此话一出,学子们不沉默才怪!

喜欢宜修重生:人间清醒登橘直上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宜修重生:人间清醒登橘直上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