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从亮剑开始崛起 > 第十九章 重点,与炮兵的新装备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从亮剑开始崛起 !

当天夜间,丁孔二人离开赵家裕,前往各自的团部,李云龙运输队还没回来,两人打算回到团部之后调集各自的运输队来运输物资。

“这行么?”

“就咱们三个团!”

孔捷语气忧心忡忡。

靠着他们三个团,总兵力不过万人的部队,在晋西北山区建立一个鬼子手无法伸进来的稳固根据地,怎么想怎么离谱。

甚至,李云龙还雄心勃勃的想修建公路,组织大生产,发展经济,并逐步向平原发展壮大,哦,还说了,等今后有了坦克,要在鬼子平原七进七出。

要不是看在李云龙那两门120重迫的面子上,他早就当面翻白眼嘲讽了。

小鬼子实力摆在那里,靠着几辆坦克还想在鬼子地盘上七进七出?怕不是刚出门,就被鬼子的战防炮突突了的,到时候有你哭的。

“肯定不行。”

丁伟笑了笑,语气肯定:

“小鬼子虽然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咱们现在这点实力,想建立一个稳固的后方基地,没有任何可能性。”

“李云龙是在寿县挡住了一万鬼子的进攻,但哪怕鬼子如今抽调了大量主力部队去东南半岛作战,第一军也还有三万多兵力,华北方面军有十三万以上,中国派遣军更是高达五十万之巨。”

“这还不包括关东军。”

“而且,现在鬼子国内依旧在疯狂的扩军,虽然兵员素质开始逐渐下降,但综合实力,还是比咱们部队强。”

鬼子总兵力数据并不难推测,所以丁伟知道的很清楚。

“这样的局势下。”

丁伟以反问的语气问孔捷:“鬼子会放任他们的占领区内,出现一个稳固的后方根据地?”

“不可能。”

孔捷语气同样肯定:

“鬼子必然动用一系列手段针对,破坏根据地,甚至调集重兵来围剿摧毁。”

“之前的大扫荡,看似规模庞大,但六万的兵力对鬼子而言也不过两个满编师团而已。进攻李云龙的那些重炮部队,也不过两个大队,而鬼子可是有着重炮旅团编制的。”

“可···”

孔捷接着皱起眉头:

“李云龙为什么要这么干?”

他们能想到,李云龙不可能想不到,那么,为何李云龙还要执意建立稳固根据地,为此给他们两个人大手笔装备支援?

还有!

“那你为什么····”

孔捷看向丁伟,满是疑惑。

丁伟为何直接同意李云龙的想法,甚至,上面也默认的李云龙的想法。

“为什么?”

丁伟看向自己的老搭档,在三人中,孔捷是最老实的,也是受到表扬最多的,摇了摇头,他说道:

“李云龙独立团实力发展到现在,重装备数量越来越多,确实需要一个稳固的后方根据地才能发挥出部队的全部实力,这是其一。”

“其二,他恐怕巴不得小鬼子来针对他,小鬼子下手越狠,他越开心。”

“嗯?”

孔捷第一时间没明白,但能到团长,自然不蠢,稍加思索他便焕然大悟:

“那个陈老板。”

正常情况下,建立稳固基地确实是找死,但现在这情况明显不正常,一切原因都是那个陈老板。

“对。”

“就是因为那位神秘的陈老板。”

丁伟笑了:

“想必你也能看出来了,李云龙打鬼子越狠,那位陈老板支援的力度就越大,寿县突围之后,李云龙得到了四千多吨粮食,损失的武器装备一次性补齐,甚至重型火炮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还拥有了山炮。”

“这几年来,那位神秘的陈老板已经证明,鬼子对他无可奈何的,他可以随意的运输物资进入咱们根据地。”

“所以啊。”

“这个稳固基地计划能不能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计划期间,源源不断的吸引鬼子注意力,让独立团能一直和鬼子作战,不停的消灭鬼子,这样,就可以越来越多的得到陈老板的军事以及物资援助。”

“不管基地能不能建成,他独立团的实力都会越来越强,而咱们两个,也能跟着喝口汤,甚至偶尔吃块肉,不断的发展壮大。”

“这不就够了?”

“·····也是,哈哈哈”

孔捷愣了愣,随后点点头,甚至忍不住笑了起来。

丁伟顿了顿,继续说着:

“而且,李云龙的计划也很有可行性。”

“他先在是扩建咱们三个根据地之间的马道,加快物资运输效率,加快咱们相互支援的速度,等我们实力上来了,根据地防御阵地完善了,陈老板答应他的汽车,坦克,重炮到手了,部队实力强大了,再进一步扩建,达到能行驶汽车的程度,甚至修建通往鬼子占林的平原地区公路。”

“同时在咱们三个团根据地中心建立稳固的生产基地,学习南泥湾,组织大量民兵开荒进行农业生产,以及发展经济。”

“小鬼子现在作战的重心放在太平洋和东南亚,国内处于僵持阶段,主力部队被抽调,留下来的兵力被大量城市和交通线分散,物资补给也不比以前,短时间内不可能集中大量兵力发动扫荡。”

“这就给了我们时间发展壮大。”

“短短三年的时间,独立团就从一个不到八百多人的基干团,发展到巅峰时期超过五千人,能在鬼子一万军进攻下坚守一个月的超级主力团。”

“再给我们一段时间,咱们能发展成什么样子,那还真说不准,那位陈老板的支援力度,明显越来越大。”

“就如同李云龙的说的,只要咱们火力够强大,强大的鬼子都忌惮的程度,说不定有一天还真能完成这个稳固根据地计划。”

“呵呵···”

孔捷也是自嘲式的笑了笑,语气明显不信:“那怕不是咱们得人均一万大军以上,还得配备一个重炮团才有可能。”

丁伟顿了顿,继续说道:

“还有···”

“咱们跟着李云龙在这里闹腾,鬼子为了对付咱们,就会抽调其他地方兵力,这样,其他根据地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这也是咱们得到那四十个基层干部军官的原因。”

“就算最后失败了,咱们也可以抵挡一阵,消耗鬼子的实力,然后撤退转移就行了,只要保住部队的根本,咱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

“你看李云龙,这次减员近半,基层军官干部伤亡接近三分之二,还不是短短三个多月就能完全恢复实力?”

“对。”

孔捷也笑了起来:

“咱们在这边闹腾,不管能不能成功,都能支援其他根据地,不仅仅能提供物资,还能吸引鬼子的注意力,减轻其他根据地的压力。”

孔捷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

即便他们失败了,三个团全军覆没了,对整体局势也没有任何影响,其他部队装备体系不依靠陈老板,主力团战斗力不受到任何影响。

······

就在丁伟和孔捷离开独立团的时候,李云龙找来了魏和尚。

“和尚,你跟着我也快三年了吧?”

李云龙看着一头短寸的和尚,笑着问道。

“哎,刚好三年。”

和尚摸了摸脑袋,语气带着憨厚。

“三年了。”

李大团长感慨一句,随后语气稍显认真的说道:“这次,交给你一个任务。”

“好。”

想也不想,和尚直接答应。

“王根生带走了半个特种小队,剩下的半个,由你带领,过几天和张大彪一起,去埋伏一个鬼子运输队。”李云龙说道。

“是。”

听到有仗打,和尚顿时喜笑颜开。

“和尚行么?”

和尚走后,赵刚有些担忧。

“有什么不行的?”

李云龙有些不满的说道:“跟在咱们两个身边快三年了,还跟着王根生张大彪跑了那么多次,就是一头猪,也差不多会了。”

“再说了,这次还有张大彪带队。”

“也是。”

想到张大彪,赵刚顿时松了一口气。

·····

第二天。

太原。

拂晓时分,太原机场以南九点五公里位置,一座山峰峰顶,六门博斯福山炮整齐排开,炮管从伪装网中伸出,直指远处的机场方向。

炮位后面,六个炮组严阵以待。

炮兵阵地左侧,岩盛举着望远镜看向前方数公里远的炮兵观察哨,借着晨曦的微光,他能看见,预定的观察哨位置上,几个战士架着炮兵观察镜看向远处的日军机场方向,而在他们身边,有一个战士背着电台,手里拿着一个耳机。

‘哈哈哈···’

看到这一幕,岩盛再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陈老板终于提供电台了。

电台最大功率十瓦,配备干电池和发电机,体积可以一个战士背着跑,一如既往,质量比鬼子同型号的高太多了,信号稳定,故障率极低,皮实耐用,通讯距离也远不少。

空旷环境下,使用背负天线,电码稳定通讯两百公里,语音二十公里稳定清晰。

不过总数只有五台。

为了这次任务,团长特意给他调配了两台,这不但也可以让他随时和团部以及独立团其他营级部队联络,而且,也解决了他炮兵连的大问题···

游击战式的使用山炮,有一个问题。

山炮射程远,需要用到前沿观察所指挥射击,以确保命中精度,但复杂的山地让观察所距离炮位比较远,这里毕竟是敌人的地盘,要随时准备撤退,不可能去铺设长长的电话线。

以前他使用的是旗手,用旗语联络,不过哪怕再精锐的旗语手,传递消息也需要时间,延迟极高,但现在,有了电台····

岩盛看了一眼后面一个背着电台的战士···

“准备。”

随着岩盛的一声令下,六个炮组整齐划一的进入跑位,装填手也抱起了手里的底排增程弹。

------题外话------

电台数据不懂的说,看的意大利电台数据,稍微升级了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