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从亮剑开始崛起 > 第八十五章 半履带装甲车族!鱼雷!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从亮剑开始崛起 !

九月的最后一天。

坦克训练营内。

李云龙和孙德胜翻看着厚厚的装甲车辆大全,商量该换取那种型号的装甲车。

装甲车型号没有坦克那么多,再结合上次选择坦克的经验,能用的就那么几种,但最后两人还是出现了一点小分歧。

“我打算换这个,你看怎么样?”

虽然心里有了决定,但李云龙还是找孙德胜商量。

比起他这个半吊子,孙德胜对装甲车的研究非常深入,而且这家伙是全团最顶尖的坦克坦克驾驶员,以及最优秀的坦克车长。

专业的事,还是多听听专业人士的意见,不能随便拍脑袋决定。

看着团长指的装甲车,孙德胜挑了挑眉毛。

m8轮式装甲车改。

绰号灰狗。

美国货。

当然,既然后缀有改字,说明陈老板做了很多改进。

换装和十**卡同型号的157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变速箱也换,主炮换成40毫米口径,装甲外形也有点变化,看上去和原本M8装甲车有些区别。

这东西确实不错,独立团也能用。

虽然是美国货,理论上的盟友,但本质上来说,这其实是另一种装甲车,仅仅外形差不多,内部结构大变,所以使用这种装甲车应该没有问题。

不过孙德胜不想要这个。

“团长,轮式机动性还是差一点,我建议选这个。”

孙德胜指着一种半履带装甲车,说道:

“底盘和悬挂和咱们团的十**卡一样,履带结构和四号坦克同型号,零件通用,后勤人员能很快熟悉,能最快形成战斗力。”

清单中,被翻开的《装甲车大全》上画着一种类似于M3半履带装甲车的三视图,当然技术底子完全不同,只不过外观结构类似而已。

没等两人争论,孙德胜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

“团长,口说无凭,咱们两样都换两辆来,测试一下那个更加合适。”

“好主意。”

李云龙眼睛一亮。

说干就干,李大团长当即联系陈凡老弟,让他两种装甲车都送两辆来。这么久一来,李云龙算是看出来了,这个便宜陈老弟,无论什么时候都是随叫随到。

当天中午,四辆装甲车便到货,一起到货的还有政委定制十五轻轨,孙德胜连夜亲自带着人手测试。

第二天上午,全面测试的结果便出炉。

“轮式机动性还是差一点啊。”

有些可惜的看着两辆被送入仓库的轮式装甲车,李云龙啧吧啧吧嘴。

经过一夜的测试,这两种装甲车各有优势,总体来说,他喜欢的大六轮其实优势更多。

防御能力占优,大六轮前面装甲有二十到二十五毫米厚,履带装甲车只有十二毫米。火力也占优,大六轮的40炮火力强大,足以对付鬼子的小豆丁坦克,还可以摧毁前线掩体,炮弹还和博福斯40高炮通用,而履带只能装备二十毫米防空炮,或者大口径机枪。

轮式还有容易操控和保养,公路路面速度也快点。

但最终结果却是半履带装甲车胜出,大六轮被淘汰。

半履带装甲车正面十二毫米,侧面七毫米的装甲,能在一定距离内抵挡鬼子的子弹,多的那点装甲意义不大。至于对付鬼子坦克和摧毁掩体,那是四号坦克的事情。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大六轮通过性严重不足,不适合晋西北的复杂山区地形。晴天还好,一到雨天地面湿滑的时候,那简直是噩梦,各种打滑,重载的时候更严重。

“大师傅说过,半履带装甲车只是过渡产品,。”

孙德胜突然说话了:

“轮式装甲车的核心技术,中央充放气技术还没成熟,悬挂和底盘也差点,所以通过性比半履带差很多,等技术成熟,半履带会被全履带装甲车以及轮式装甲车替换。”

“技术啊···”

李云龙心里浮现满满的感慨。

这么久以来,他深刻体会到技术对战争的影响,心里也隐约觉得,总有一天,技术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关键因素。

型号决定完毕,两人接下来要商量的事情就是换多少了。

“我们现在还有一千五百吨位可以用。”

李大团长掰着手指头说道。

截至到一周前,独立团合计干掉七千五百多鬼子,换了八十辆四号坦克,每一辆带备用零件总重七十五吨,燃油和滑油免费送三十五吨,然后再去掉昨天换的四辆装甲车,还余下一千五百吨。

“这些全部都都用来换半履带装甲车吧。”

孙德胜说道:

“履带装甲车用途很多。”

“能载人,一个步兵班加上武器装备和全部弹药一辆车就能驮着走,越野载货五吨没问题,通过性比十**卡强多了,还能有防空型号,四联装12.7重机枪,三联装20毫米高炮(南斯拉夫M55)。”

“政委在准备建设轻轨,到时候重要路段需要布置防空,机动防空装甲车能减少防空压力。”

“行。”

没有任何犹豫,李云龙直接同意。

随着根据地铺子越来越大,防空压力也越来越大。仓库群,机械厂,前线修路队,团部,枪械厂,炸药厂这些都需要部署防空部队,虽然防空连规模一再扩张,但依旧远远不够用。

好在近期鬼子也停止了轰炸,只高空侦查,甚至第一军飞行大队的一部分飞行员都被调去南方。

但小鬼子的飞机威胁始终存在。

等有了这个半履带防空车,防空部队机动性大增,哪里需要就机动到预定地点加强防空火力,二十毫米防空炮足够了,只要迫使小鬼子飞机没有机会低空俯冲投弹就行,高空轰炸根本没有威胁。

除非小鬼子有美国佬的实力,来一波重型轰炸机地毯式轰炸。

半履带防空车还能跟随坦克部队机动提供防空火力,必要的时候也能加强前线火力,高射炮扫射步兵,那可是一绝。

而且一辆半履带车辆在牵引新式的105榴弹炮的同时,还能携带一个基数的炮弹。

两人看着说明书,继续商量各种型号的具体数目。

“这都是好东西啊,可惜额度不够用啊。”

看着详细的资料,李大团长叹了一口气。

等攻占平安县,独立团将以坦克部队为作战主力,到时候部队面临最大的威胁就是鬼子的飞机。

在他的计划中。

未来独立团装甲加强营将装备四号坦克一百五十辆,装备七十辆半履带防空车拱卫天空,两百辆运载随行步兵,牵引新式105榴弹炮以及运输炮弹。

后方还有八十辆半履带补给运输车提供油料和弹药补给。坦克可是油料消耗大户,装甲车自己也消耗的不少,油料补给一定要跟上,不然坦克还不如碉堡。

合计需要半履带装甲车三百五十辆。

半履带车也不轻,空重七吨,加上各种零件总重二十吨,三百五十辆,总计需要七千吨额度。

而这仅仅是一个营的数量。

他心里,那个有一个大计划,一个谁都没有的最终大计划,这个计划,可不是区区一个坦克营能完成的,刚刚够零头而已。

“看来。”

李大团长深吸一口气,目光中厉芒一闪:

“得继续加把劲啊。”

消灭超过一万五千鬼子后,陈老弟才开始双倍报销武器装备和弹药,包括坦克,装甲车,以及燃油消耗,每个月结算一次,一直到明年七月份为止。

达成目标的时间越早,独立团最终获利也就越大。

“筱冢义男····”

李云龙一边拿出铁皮通讯器,一边嘀咕着。

他自然没有忘记,独立团还有一个生意没有完成,赶走吉本贞一,让筱冢义男回来,这个生意的价码一点也不低,一条完成的身管炮弹生产线,以及增程炮弹技术资料。

得到那个身管炮弹生产线,那大量的机器设备以及原材料,能让赵家裕机械厂突飞猛进。

不过,这个生意有些难。

心里思索着,李云龙手狠狠的按在通讯器的红色按钮上,期间他看了一眼一旁的日历,今天日期是——【十月一日】。

······

太原。

已经晋升中佐的伊藤小太郎,借助巡逻时间,秘密的将近期的收益发放给心腹部下,以及其他部队的合作伙伴,比如那个始终守备机场的山本特工队队员,甚至是司令部警卫部队的一个少佐。

“大队长。”

接过金银财物,一众手下齐齐对着伊藤喊道。

伊藤因为表现出众,多次‘立功’,不仅仅升级为中佐,还即将担任机场警戒大队的大队长,至于原来的大队长则是带着部队去平安县参战。

“哟西。”

伊藤很开心,满意点头,并继续分发收益。

能在太原这里秘密倒卖帝国财产这么久,流出去的钢材数百吨,没有被发现不说,还升职加薪,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伊藤很大方,对生意伙伴从来不吝啬。

“伊藤中佐。”

得到一根小金条,前来的司令部警卫少佐向伊藤提供了一个消息:

“再过两个月,你们大队也会被派往蟠县。”

“我们去蟠县?”

伊藤一惊。

蟠县可是和独立团根据地临近,是交战区域!

他如今在太原做生意顺风顺水,日子过得悠闲自在,腰包也越来越鼓,独立团在大规模收购钢材,价码还不低,导致黑市,而这么大一个太原城,有山西最大的个火车站,又是第一军驻地,他身为警戒机场的一个大队长,偷偷搞点钢材再轻松不过了。

“那机场?”

伊藤问道。

他们是负责守卫机场的。不过,最近太原机场极少起飞飞机,只偶尔起飞几架侦察机。因为严重缺乏燃油,还有炸药,不知道怎么回事,第一军以及很久没有得到燃油和炸药补充了。

“好像要被撤走,到保定去,具体我就不清楚了。”

司令部警卫少佐回答道。

“多谢。”

伊藤顺手多递了一点东西,那个少佐也十分高兴的离开了。

“不知道独立团那边有什么好生意可以做?”

看着冷清的机场,伊藤陷入了沉思。

他区区一个大队长,自然无法反抗司令官的命令,但好在是蟠县,不是交战最激烈的平安县,危险不大。近距离靠近独立团根据地,他这个间谍应该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而且,如今独立团那边可是有非常多的好东西,粮食,白糖····是一个极佳的做生意对象。

那么·····

伊藤眯了眯眼睛,陷入了沉思,李团长和他的独立团现在最需要什么呢?

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了解对方的需求。

“八嘎···”

这个消息伊藤的几个老心腹部下也听到了,顿时一片骂声。

据说,独立团前线那边,十个人最终只有一半的能活下来,他们可不想上前线送死。

“该死的筱冢义男。”

有一个少尉突然骂道。

“筱冢将军?”

伊藤不明白,怎么会有人骂这个前第一军司令。

那个少尉继续骂骂咧咧,愤愤不平:

“我有哥哥是方面军司令部的参谋,据他说,就是这个筱冢义男,想出大量投入新兵到平安县的主意,让帝国新兵去送死,甚至因为这件事,这老家伙最近还得到了大本营的表扬。”

“平安县那边获得的物资,功劳也记在筱冢义男头上了。”

“原来是他。”

伊藤眼睛微微一亮。

这可是个有价值的消息。

······

晋西北,赵家裕。

有了充足的粮食物资支撑,在赵刚的苦心经营规划下,短短小一年的时间,这里从之前的一个山区小村庄,变成如今的一座山区县城。

而且是一个大县城。

在超部队五倍规模的建设大队建设下,近千公里的硬石子公路将方圆近百公里的数百村镇联系起来,而且公路还在以每天五公里左右的速度延伸。

有了交通,便可以开始发展。

有条件的老百姓在根据地的组织下,开始养鸡,养鸭,养猪等等,超廉价的粗粮给散户养殖提供了基础,根据地物产逐渐丰富了起来。

公路两边,一座座工厂被建立,被服厂,卷烟厂,木材厂,家具厂,砖厂,石灰厂等等,还有一各个集体农场被组建,大量逃难过来的老百姓,以及那些没有土地,甚至连房屋都没有的本地贫农进入农场或者工厂工作。

低价的粮食让所有人能吃饱,超低价的棉花,也让根据地所有人都能穿暖。

至于那些地主,在大量廉价粮食的冲击下,少量名声好的没有多少影响,依旧有人帮其种田,至于坏的抠门的,没有掀起一丝丝波澜的销声匿迹。

那么多工厂农场大量招人,给的少了谁还给地主种地?

相比于集体农场和工厂,建设大队是最好的去处,待遇最好,包吃包住每天十斤细粮,一个人就能养活一家,不过想进去可真不容易。

当然,最好的是进入部队。

同时还有一座座学校也被建立,根据地强制规定,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入学,不入学罚款,入学有奖励。

“政委。”

当天,赵家裕团部内,一个建设大队人事参谋走了进来,向赵刚汇报道:

“上周报名参军的有五千人,通过文化知识考核的有两千人,体检合格的有一千九百人。”

建设大队军管,白天工作,下午或者晚上组织文化学习,或者组织集体活动。

独立团直接在大队中征兵,新兵员完全不用担心,考虑越来越多的高级装备,部队也提高了入伍条件,不仅仅要身体素质好,还要求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好,直接交给团部去吧。”

赵刚点点头。

看着离开的人事参谋,赵刚心里浮现感慨。

民国是人口大国,但绝对不是兵员大国,士兵对身体要求很高,至少底子不能太虚弱,能扛得住艰苦的军事体能训练。

但穷苦的老百姓,长年吃不饱吃不好,甚至连干净的水都喝不到,能有几个身体底子好的?

当初在杨村的时候,部队招兵,出去民兵,老百姓也是踊跃参加,但那时候别说文化知识要求了,一百个参军的人中,能有三十个体检合格就不错了。

而如今的赵家裕根据地,有着充足廉价的粮食物资,人人能吃饱穿暖,来到这里半年以上的老百姓,身体素质都非常不错,

尤其是建设大队,顿顿吃肉不现实,但顿顿吃上油完全没有问题,这也是独立团敢提高士兵招募条件的底气。

不一会,又一个人走了进来:

“政委,铁路大队已经组建好了。”

“好。”

赵刚眼睛一辆。

当天。

赵家裕组建五万人规模的铁路大队,在全国各地调集而来的铁路工程师带领下开始铺设轻轨铁路。

······

当天下午。

卸货点。

在交付七十五辆半履带车辆后,李云龙日常拉着他的陈老弟唠嗑,试图从这个便宜兄弟嘴里撬出来一些理念或者知识。再或者,弄到一些鬼子情报也不错。

出乎李云龙预料的是,这一次,他的陈老弟没有迫不及待的离开,而是笑嘻嘻的说了一句:

“今天是十月一号,好日子啊!”

“好日子?啥好日子?”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让李大团长眉头一皱。

他想很久,也没想出来今天是啥好日子。

“今天过节,这是节日礼物。”

说着,陈凡递给李大团长一叠资料,然后趁着李云龙看清单的时候离开。

不过李云龙此时已经全部被资料里面的东西吸引,他翻看着一张张资料,眼睛逐渐亮起,宛如灯泡,嘴里喃喃自语,语气惊喜至极:

“噪音自导鱼雷。”

“好东西啊!”

------题外话------

先更后改····

我慢慢写吧,尽量在现有规则下,用间接描述,写出一个比较完美的结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