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从亮剑开始崛起 > 第一百一十六章 这里物资不充裕,一定要节约。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从亮剑开始崛起 !

二月一号。

旅部。

天刚亮,黄全等十五名飞行员和地勤人员,冯楠等三位教师才启程前往独立团,本来两队人是打算昨天去的,但昨天突然天降大雪,无法出行,几人不得不在旅部多待一天。

不过等一天也是个好事。

两队人前往旅部,隔得老远,就看到两辆十**卡停在旅部门口,罗参谋正在指挥一些战士正一袋袋的从车上搬运粮食。

“再等十分钟,你们就可以乘坐这两辆卡车去独立团。”

见到来人,罗参谋笑着说道。

为了加强物资运输效率,赵家裕至总后勤部的公路很久之前就开始修建了,但因为距离远,山区修建难度大,耗费了足足小半年时间才修建完毕,部队还顺便清剿了周边所有的土匪。

完成后,顺便开通了连接旅部的支线,就在今天,这条支线刚好通车,可以通行十轮重载卡车。

李云龙知道公路通车后,迫不及待的派出两辆十**卡过来接人,顺便也给旅部送来了十几吨粮食和物资,以及一些燃油。

“这卡车是···”

看着眼前的两辆十**卡,见多识广的黄全一愣。

这是什么卡车?

眼前的车很像美国的卡吉姆西十**卡,但仔细一看又能发现明显的不同。

比如油箱位置,轮胎花纹,车头外形,排气管等,总的来说,这车用料更加充实,车厢板材全部都是钢制,单单凭借感觉就动力更强。

驾驶室车顶还架着一挺重机枪。

“上车吧。”

旅部警卫连搬运速度很快,十几吨物资很快就卸完,罗参谋招呼着众人上车。

十**卡车厢很长,一辆载员十八人也不是问题,不过眼前有两辆,所有两队人各自上了一辆十**卡,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两辆卡车向着赵家裕驶去。

虽然没有护送队伍,但安全问题完全无需担心。

这条公路可以说是根据地的生命线,每天数千吨粮食来来往往,还有军用物资,全靠这条路运输,几乎是三米一哨五米一岗。

“这车动力很强啊。”

坐在车厢座位上,一位随同黄全过来的机械师语气惊叹。

能担任飞机机械师,自然是有着真材实料,乘车时间不到半小时,他就看出了十**卡动力强劲。

虽然此时是空载,十几个人加上行礼也不过一吨多点,但这车空重最少也四吨以上,那些公路坡道爬起来的时候,发动机声音都不带变化的,排气管也不怎么冒黑烟,显然动力不是一般的强劲。

“对。”

另一个机械师也点点头:

“看着爬坡,发动机扭力非常强,应该是柴油机,不过,我感觉发动机震动也不大啊····”

说到这里,这位机械师有些惊讶。

只有柴油机才有如此大的扭力,爬坡一点都不费劲,但柴油机价格贵,制造难度高,而且震动非常大,但他几乎没有感受到过分的震动。

“柴油机技术应该非常先进。”

有人接话:

“也不知道是哪国生产的,有机会拆下来看看。”

眼见话题瞟了,黄全说话了:

“咱们既然参加了这个队伍,选择在这里打鬼子,那就要做好心理准备。”

“大家都很清楚,咱们国家穷苦,物资缺乏,国府如此,这支部队恐怕更加严重,尤其是前线部队,别吃几天粗粮,饿几顿就受不了。”

“队长,您就放心吧,这我们早就做好准备了。”

众人齐齐回答道。

这支队伍是黄全一个人拉起来的,以他为首,大家都很敬佩他,毕竟这家伙是真的厉害,飞行技术不亚于国外王牌,还会各种飞机的维修保养,为人性格也很利落。

“不就是吃点苦么?在国外又不是没吃过。”

有人笑着说道。

身为华侨,家境也没有多么富裕,大家在国外都是吃了一堆苦头。

“不过。”

此时一个飞行员:

“我看之前这两辆卡车运输的物资,里面还有不少肉罐头,还有五桶汽油,不像是缺乏物资的样子。”

“而且你们看,这怎么看也不像是缺乏粮食的样子。”

他指了指外面。

众人向外面看去,只见远处正好路过一个运粮队,数百辆骡马牵引的板车顺着公路前进,每一辆板车上都装满了一袋袋粮食,粗略估计,这一车队就有一百多吨。

押送的车夫和战斗脸上也油光满面,没有一丝丝菜色,身上也都是大棉袄,看上去就很保暖。

“这还真是。”

众人一时语塞。

“看来,这里的情况比咱们预计的还要好不少啊。”

黄全摸了摸下巴。

之前他们在抗大学习培训了一个多月,当然,顺便加以考察,避免有间谍,那时候每天吃好喝好,几乎顿顿有肉,他以为是特殊待遇,多次要求降低,但人家一直说这是正常的。

“这是好事。”

“粮食等生活物资充裕,咱们能放开手脚去打鬼子,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一个飞行员说道:

“就是希望子弹和飞行燃油稍微多一点,飞机不要太落后。”

“到时候大家都节约一点吧。”

黄全再次说话:

“除了接敌战斗的时候,平时稳定飞,尽量节省一点燃油,减少备用零件消耗,航空汽油和航空弹药可不是粮食棉花。”

余下六位飞行员齐齐点头。

这一点他们自然知道。

航空汽油必须的高标号,不然会影响发动机功率以及寿命,但这东西贵,还只能进口,还有飞机零件也只能从国外进口,如今国家被封锁,进口困难。

部队也不容易啊。

“希望飞机不要太少。”

突然一个飞行员一句话顿时让车内的气氛一滞。

自己国家的国情,他们在清楚不过了。

即便是有美援的国府,也是飞机缺乏,美国人是富裕,飞机多得是,但国内一切都要靠驼峰航线运进来,实在是困难,更别说这支队伍了。

即便是不作战,日产训练,飞机损耗也很大。

“看技术决定。”

黄全最后下来决定:

“然后轮流飞。”

众人纷纷默然点头。

只能这样子了。

······

前面卡车里面的三位老师,以及一位旅部参谋。

“这是···”

带着围巾的冯楠拿着一本书籍翻看了一圈,问道:

“谁编写的?”

这书印刷很工整,应该是工业化印刷,但她没有在末尾找到人名。

参谋一看,发现这位大学生手里拿着的独立团那边的扫盲教材,基本识字以及基本的算数和常识性知识,由赵政委亲自编写。

“独立团的赵刚,赵政委编写的。”

参谋回答道。

“我想见一见这位赵政委。”

冯楠眼睛闪亮。

他立志成为一名老师,为天下桃李满园香做一份贡献,而这本扫盲教材,让他看到了一位在教育领域有着深刻研究的同行。

一个有着共同理想的人。

“到时候我让李团长引荐。”

参谋点点头。

······

同时。

河源县。

工业区一侧的机场。

除去工作繁忙的赵刚,独立团高层基本都来了这里。

此时建设大队一万多人正在加紧的建设拱形钢筋混凝土机库,至于一百架飞机,十五架被放进机库,余下的被盖上帆布遮蔽。

飞机目前处于绝对保密状态,周围有一个营的守卫。

至于三五八团,上个月晋绥军新占领的几个县城遭遇鬼子进攻,前去支援了,离开的时候阵地很无奈的交给了独立团,连带着阎老西的一半命根子。

一部分太原兵工厂的核心人员。

没办法,鬼子进攻凶猛,又不敢让八路军帮忙,不然地盘被占了算谁的?阎老西只能默默的卖家当。

“这飞机好啊。”

此时李云龙正正在一处封闭机库内,看着一架硕大的攻击机,摸了摸五叶螺旋桨,他语气激动。

“能装三点五吨飞到两百公里外作战三点五个小时。”

“带劲!”

李大团长面色也带着激动。

一趟就是三点五吨弹药。

能在机场两百公里外,巡航滞空三点五小时,地面的战士随叫随到,有了这玩意,今后轻装部队远程作战也能有重火力支援了。

而且,最大的一枚炸弹中一千公斤。

甚至载弹一点五吨,最远能支援五百公里外的战场。

“这玩意油耗也大,里面的油箱就能装近两吨油,不过咱不缺油。”

张大彪嘿嘿一笑。

二月份独立团有八十万吨燃油,根本用不完,上个月为了把四十万吨燃油消耗光,一部分甚至被炊事班拿取当柴火用。

“可惜只有七个飞行员,地勤人员也只有八个。”

丁伟啧吧啧吧嘴,有些可惜。

一百架飞机,确只有七个飞行员,这是个大问题。

至于地勤人员虽然才八个,但零部件多,而且有大师傅技术兜底,独立团自己就可以慢慢培养地勤人员,这个问题到不是很严重。

但飞行员可没那么容易。

最快半年时间才行。

至于国外那一批,才刚刚到美国国土呢。

“这个简单。”

李云龙一挥手:

“作战的时候,咱们给每个飞行员配备个五架十架的,换飞机不换人,飞到战场朝鬼子头上丢完炸弹就飞回来,之后换一家飞机继续。”

“反正咱们弹药多,根本用不完。”

“这主意不错。”

丁伟觉得很赞。

------题外话------

这周得请一天假,日期未定,要去一趟民事庭·····

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