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从亮剑开始崛起 > 85章

从亮剑开始崛起 85章

作者:我的头像是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5:53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从亮剑开始崛起 !

东南亚海域。

今夜天晴,风平浪静。

天上漂浮着朵朵白云,一轮弯月于云朵间若隐若现,零碎的月光洒下,使得原本蔚蓝的海面此时显得格外阴森恐怖。

夜色下。

三艘轮船划过寂静的海面,一路向西驶去。

“天照大神保佑平安。”

船队最前排的一搜驱逐舰侧舷,海军曹长菊部次郎坐在防空炮旁,看着平静的海面倒映的弯月,心里默默的祈祷着。

菊部次郎是一个曹长,手底下带着十五个人,指挥着一门三联装九六式25口径防空炮,类似于陆军马粪的分队长。

是鬼子最基层的军官。

虽然海军军官一向待遇不错,比马粪好太多,毕竟海军财大气粗,每年吃掉一艘驱逐舰,但在这个大扩军的后期,也就是大一点的炮灰而已。

不过对比一般的炮灰,菊部次有点脑子。

在新闻中,帝国重创并击退了美国鬼畜的海军,从民国收缩兵力占领了日不落帝国的皇冠,占领东南亚,为帝国为天蝗扩展大量领土,缴获天量物资。

但他是完全不信。

这么大的胜利,帝国本土还被炸的片瓦不存?蝗宫都被炸成灰了。

虽然这些消息帝国极力否认,消息也主要来自敌人投下来的照片,但那些大量新兵的见闻,都证明,帝国正在遭受惨烈轰炸。

就算蝗宫被烧毁不是真的,但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而且。

节节胜利,需要在夜间,使用驱逐舰和快速运输舰运输物资?航行期间灯火管制也就算了,夜间高速航行,居然连防撞雾灯都是最暗状态!

还是在东南亚海域,这片被誉为帝国联合舰队的跑马场的海域。

所以,此次航行必然非常危险。

船队出发之前加强了防空,布置了大量防空炮,以及大晚上还让他们防空组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应对空袭来看,敌人应该是从空中发起进攻。

但是,这大晚上的。

菊部次郎看向天空。

此时云层遮蔽了月光,失去了唯一的光亮,整个海面显得一片漆黑寂静,只有船队发动机的噪音,以及划破海面的声音。

“晚上看都看不见,怎么发起进攻?”

菊部次郎不明白。

飞机看不见他们船队,怎么发起进攻?

····

同一时间。

天空中,一架‘空警1’正在七千米高速飞行。

“发现鬼子船队,距离一百五十公里,数量三,航向正西,速度十七节,具体位置解算中···”

空警1以最新式的四发运输机为基础改造,类似于后世美利坚的E1预警机,最显著的特征是背部有一个椭圆形的、厚厚的天线盘。

是在,椭圆形和厚厚的天线盘,与E2的近圆形与薄薄的天线盘截然不同。

毕竟当前雷达天线技术还远没有达到后世水准。

好在经过的系统加强杂波过滤技术,雷达天线也有一定加强,性能接近六十年代初期的顶尖雷达。

“真是个好天气啊。”

接收到雷达执勤员汇报的敌情后,预警机上的指挥员感慨一声。

今天风平浪静,海面杂波极低,所以他们不仅仅一百五十公里就发现了敌人的船队,甚至还测算出敌人的数量,以及航线坐标。

这要是天气恶劣,得一百公里内才能计算出来。

“天公作美。”

预警机是顶尖科技的综合体,整体科技水平和01级驱逐舰同级,能在上面值勤的都是大学文化水平然后经过大师傅培训的。

这个时期的大学生,质量没的说。

“向纳土纳基地汇报。”

机长随后下令。

不同于厚实的数据链,目前的预警机运转还非常原始,只能通过电台人工传播信息。

“是。”

十几秒后,电波承载着消息传递到了基地中。

“我们继续跟踪目标。”

机长语气悠闲。

······

“出发。”

三分钟后,纳土纳机场,伴随着巨大的螺旋桨轰鸣声,五架机翼下悬吊着四枚空射型冥河反舰导弹‘海鹰-1’向鬼子的船队方向飞去。

之所以能这么快,是因为纳土纳虽然是一个新基地,但一直有战备值班。

地勤二十四小时备战,保证十架导弹攻击机能随时起飞,飞行员和机组也随时待命,在收到消息后,飞行员立刻从战备值班室进入飞机。

新式四发运输机巡航速度是五百四十公里,此时虽然携带了四枚导弹,但实际上载重不大,所以能维持超过五百的巡航时速。

不足半个小时时间,五架导弹攻击机组成的机群就抵达了鬼子船队三十公里附近。

这个距离,没有雷达的鬼子自然无法发现攻击机群的到来,至于声音,新式五页螺旋桨噪音水平比较低,三十公里距离还观测不到。

“确定目标位置。”

攻击机群中,队长下达了命令。

在没有数据链,没有GPS,没有集成芯片的年代,导弹进攻其实非常原始。

冥河导弹的制导方式为前中段自动驾驶仪,末端主动雷达寻的制导。

通俗来说,就是需要在导弹的自动驾驶仪上设定目标的大概位置,让导弹飞抵目标后雷达自动开机搜寻目标并引导导弹扑向目标。

所以需要目标的具体位置,目标航线等数据。

五分钟后,第一枚‘鱼鹰’尾部喷出火焰,向着三十公里外的鬼子船队飞去,随后,第二枚,第三枚也依次飞向鬼子船队。

从天空中看,宛如流星群坠落。

美丽而危险。

······

“那是什么?”

当第一枚‘鱼鹰’发动机点火之后,耀眼的火光顿时吸引了鬼子的注意。

七千米高度,三十公里距离,大海上声音无法传递这么远,但火光,尤其是导弹的尾焰明亮如炽,顿时吸引了菊部次郎的注意力。

“流星?”

一旁的执勤鬼子猜测。

紧接着,第二枚,第三枚,第四枚导弹点火,摇曳着向鬼子船队扑来。

“不对劲。”

菊部次郎敏锐的差距到不对劲:

“这不是流星,是火箭弹。”

他见过流星,模样完全不同,轨迹也不同,而且作为防空炮指挥官,空间感十足,他一样看出这些‘火箭’是冲着自家驱逐舰来的。

也认出了这是火箭弹。

鬼子虽然拉胯,但火箭弹还是有的,无非是技术差一点而已。

“敌袭。”

与此同时,船队指挥官,菊部次郎所在的驱逐舰舰长也下达了命令:

“准备防空。”

根据之前沉没的船队发回的电报,鬼子已经知道了这就是独立团的进攻手段。

“快,快,快····”

受到命令,一门门防空炮顿时开始运作起来。

最前排的驱逐舰开始转向,将侧翼对准‘火焰’袭来的方向,以发挥最强的防空火力。

防空炮位上的鬼子也有序的行动起来,有的鬼子摇动着方向机,将防空炮对准目标,机械师紧急对防空炮进行检查,两组装填手也抱着弹匣待命。

“太快了。”

菊部次郎作为单门炮的指挥官,则是举着望远镜紧紧的盯着那些袭来的火箭弹,目光凝重,背后冷汗开始一滴一滴落下。

冥河作为一款亚音速导弹,巡航速度只有九百多公里,但在这个时期,已经是不可思议的速度了。

“麻烦大了。”

菊部次郎没办法快速判断这些诡异火箭弹的速度,也一时间不明白为何火箭弹能飞这么远,但是他知道,他们麻烦大了。

这速度已经明显超过他们的防空能力了。

三十公里,对于九百公里时速的导弹来说,只需要两分钟,鬼子还没准备好,此时第一枚距离船队已经只有五公里不到。

导航系统内,自动驾驶仪继续工作,主动雷达打开,开始搜索预定目标。

当雷达确认目标,自动驾驶仪关机,由雷达引导着导弹开始降低高度,向目标冲去,此时,导弹距离鬼子船队只有三公里距离。

此时,周围已经有防空炮开始开火了。

“八嘎,一群蠢货。”

还在寻找机会的局部次郎顿时破口大骂:

“为什么不配备一个防空指挥官?”

他虽然只是个曹长,但也经历过多次实战,多次和美国鬼畜飞机战斗,战斗经验丰富,所以他很清楚,帝**舰防空虽然问题一大堆。

什么武器质量差,防空炮射速不足等等。

但最麻烦的问题是缺乏统一指挥,各防空炮各自为战,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火力网。本来就差的武器还无法发挥统一实力,防空自然一塌糊涂。

“射击。”

菊部次郎也指挥着自己的防空炮对着一枚袭来的‘火箭弹’开始射击。

哒哒哒····九六式三联装25毫米防空炮炮口迸发出激烈焰火,一发发炮弹飞向目标,试图拦截高速飞来的‘鱼鹰’导弹。

这个时期的防空,依靠的就是弹丸的堆砌,用数量代替精确度。

“换弹,快点换弹。”

一个点射之后飞弹依旧高速飞来,丝毫没有收到影响,菊部次郎歇斯底里的嚎叫着。

只可惜,被誉为‘防空之耻’的九六式多联装防空炮实在是过于拉胯,虽然纸面数据不错,但设计上的问题很致命。

九六式防空炮是弹匣供弹,每一个弹匣十五发,合计四十五发,这么一点炮弹,一个点射就打完了,为此配备了六名装填手。

还有,这种‘防空之耻’换弹极其麻烦,流程复杂时间长,以及,更换弹匣期间无法发射。

这对防空来说,是致命的。

更别说指挥上还有问题。哪怕鬼子特意加强了防空炮的数量,火力网依旧是一片稀拉。

“该死的,为什么不换装。”

当火箭弹距离驱逐舰还有三百多米的时候,菊部次郎这里依旧没有完成换弹,他心里绝望的喊道。

其实帝国已经有了更先进的九八式防空炮,解决了九六式绝大部分问题。

但是。

九八式是马粪开发的!

轰···

第一枚导弹精确的命中了鬼子驱逐舰的侧翼,薄薄的驱逐舰装甲根本无法抵挡五百公斤的战斗部,整个侧舷直接本节。

菊部次郎也在爆炸中玉碎。

“就算换装了九八式防空炮,也挡不住啊,敌人的武器速度太快了。”

这是菊部次郎最后的意识。

五架导弹攻击机,二十枚导弹,三艘船组成的船队,带着一万五千吨物资沉没于东南亚海域,船上的鬼子无一幸存。

·····

第二天清晨。

次大陆。

“船队失联了。”

岗村叹了一口气。

这已经是第十一波运输船队了,但没有一艘突破敌人的封锁。

“可惜了。”

山本也叹了一口气。

他本来以为十一号船队能抵达的。毕竟,这一次船队虽然规模最小,但船只先进,速度快,能在夜色下快速通过敌人封锁线。

“没办法从国内获得炮弹引信,得另外想办法解决炮弹问题了。”

岗村迅速转移话题。

继续讨论下去,就会牵扯到独立团了,这根本没得谈,这个话题,两人除了反复叹气,就没有其他的了。

十一号船队装载的主要是炮弹引信。

得益于英国人留下的底子,次大陆工业设施其实是不错,蝗军占领期间也没有收到损害,都能直接生产各种中小口径的炮弹,但无法生产炮弹引信。

所以两人打算国内运输引信。

只可惜。

“我们想办法,自己制造,英国人在这里还是留下了一些技术人员。”

山本接下了话题。

他们是无法大规模制造引信,而不是彻底的无法制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