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从亮剑开始崛起 > 五十六章 美利坚的决断,与空中加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从亮剑开始崛起 !

白宫。

总统办公室。

“去年。”

财政部部长拿着一份厚厚的经济资料,正在对总统先生汇报:

“也就是44年,政府合计财政支出一千两百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五十,其中直接军事支出占比超过百分之七十五,合计九百二十七亿美元。”

“当然,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购买氧气底吹炼钢等先进技术转让给企业,技术改造,以及直接控股各大企业增大产能,留下很大一部分资产,所以实际支出会少一些。”

“而今年。”

财政部部长顿了好一会,才继续说道:

“截至八月初,瑟堡战役结束,政府累计财政支出两千两百亿美元,预计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七十五左右,其中军事支出占比百分之九十五,累计两千零九十亿美元。”

“这么多!”

听到这个数字,总统一阵失神。

今年才到八月份初期,就已经支出了两千两百亿美元,距离今年结束还有四个月时间,那么,等今年结束,美利坚该支出多少资金?

怕是超过三千亿了。

“瑟堡战役消耗太大了。”

财政部部长长吁一口气:

“仅仅这三个半月的前线直接军事消耗,就高达八百八十亿美元,如果加上国内军事设施建设,新兵训练,以及对国外的援助,高达九百五十亿美元。”

“还有十艘现役航母,以及下一代航母建造,这些都是吞金大项目。”

“今年预期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三千亿,照着目前的情况,这个数字很有可能会超过。”

说到这里,财政部长又停顿了好一会:

“但,截至目前,政府负债已经高达三千八百亿美元。”

“三千八百亿···”

总统先生再次一阵恍惚。

随着40年欧战爆发,全世界人才和资金的涌入,美利坚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迅速恢复,甚至有了快速增长。

而在美利坚直接参战后,战争的庞大需求,进一步刺激的经济的恢复,42年,国民生产总值就已经恢复到十年前经济危机爆发之前的水平。

在去年,也就是44年,政府出面从对岸购买了一大批先进技术,又出资引导下对工业界进行技术升级,钢铁产量暴增一倍,造船业,汽车工业效率增加,经济在一次获得爆发性增长。

再加上对岸选择美元作为外汇储备,国际交易结算货币。

预期,今年美利坚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三千亿美元,达到世界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工业产能占比达到世界的百分之七十。

但。

也扛不住每年三千亿的支出!

总统先生感觉有些头晕。

虽然占领了瑟堡,获得了优良的永备港口,解决了前线补给问题,但齐格飞勒防线依旧存在,德国人主力部队完好无损,战争距离胜利还有很远。

最少也还需要一年的时间。

现在,东线盟友已经失去了进攻能力,只能勉强维持防线,至于大英帝国,已经被德国人炸废了,连自身部队补给都不能满足。

战争全靠美利坚支持。

然后,还有对岸的跃跃欲试。

可以预见,接下来花钱的时候还有很多,哪怕欧洲战局一切顺利,最少也还需要准备三千亿美元的支出,甚至不止。

“目前总负债三千八百亿,已经高达国名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百二十七,如果负债增加到六千亿,达到百分之两百。”

财政部部长继续说道:

“那么,即便最后获得战争胜利,我国经济也会再次陷入大衰退,比十五年前更加严重的衰退。”

“如果负债超过九千亿甚至一万亿,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三百,那美元会在战争结束后直接崩溃,政府和国家会直接破产。”

“大衰退。”

“崩溃,破产。”

总统先生揉了揉额头,他此时感觉头痛欲裂。

按照目前的进度,这场战争结束,六千亿负债已经是必然,甚至七千亿,八千亿也有可能,不过再高就不可能了,德国人已经出现颓势了,美利坚也还有足够的后劲。

“有解决办法么?”

富兰克林看向他的财政部长,当年配合他一同将美利坚从经济危机拉出来的工程,左右手。

作为财政部长,他自然清楚,这场战争结束,预计还需要最少三千亿美元。

“有。”

财政部部长深吸一口气:

“我们必须赢得战争胜利,并获得全世界的绝对话语权。”

“嗯。”

总统表情凝重的点头。

“搜集黄金,越多越好,最好达到全世界黄金储备的百分之八十,战后,美元再贬值百分之二十,标定一盎司黄金兑换六十美元。”

“然后。”

财政部部长加重了语气:

“通过经济,政治,甚至军事等手段,迫使全世界其他货币和美元挂钩。”

“以美元代替黄金!成为唯一的世界货币。”

财政部部长狠狠呼出一口气,继续说道:

“之后,以帮助重建为由,对欧洲以及亚洲实施大规模贷款援助,但规定百分之八十必须购买美国商品,以解决战争期间爆发的工业产能,并占领亚欧市场。”

“用全世界来稀释这些美元。”

“亚欧?”

总统一愣。

“是的,亚欧。”

财政部部长说道:

“我们目前的工业产能增加太快,预计明年会提升到三千五百亿美元,但都是畸形的重工业,战后的欧洲是无法消化如此庞大产能,必须把亚洲也拖下水,尤其是对岸那个人口大国,他们的市场非常庞大。”

“保守估计,其市场规模达到八百亿美元。”

“如果能够得到,那我们完全可以走出经济危机。”

“我知道了。”

总统先生挥了挥手,示意财政部部长离开。

一个人沉寂许久之后,富兰克林长舒一口气,目光厉芒一闪,自言自语道:

“这场战争,必须赢。”

“而且,只能有一个赢家。”

随后,他抬起头,看向了亚太地区,陷入了沉思。

······

奥州。

戈夫。

夜间八点,天空一轮弯月高悬。

夜色下,一个个灯泡顺着平地比之排列,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灯光跑道,一群人站在跑道尽头,翘首以盼的看向远处的天空。

十几分钟后,八架提醒庞大的运输机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

“八架!”

接着月光,数清楚远处的飞机数量后,领头的一个人语气惊讶。

作为领头之人,他在国内待过,甚至在部队里训练过,很清楚,这种四发运输机一次性能运输二十吨左右物资,因为距离,抵达这里肯定无法满载。

但八架,即便不满载,这一趟也最少运输了一百吨物资。

根据预先通知的消息,这一趟全都是重武器,包含反坦克炮的在内的重武器。

也就是一百吨重武器。

虽然还包括了弹药在内,但对于一个目前总兵力六百人,预计总兵力两千五百人的‘自卫’‘自治’部队来说,堪称庞大了。

四发运输机非常适合在非铺装跑到起降,卸货也很快,半小时后,八架运输就就完成了卸货,再次起飞向纳土纳飞机。

“加油机已经就位。”

看着不多的油表,一份联络让领航的运输机大队队长松了一口气。

这次运输有三千多公里,载重十五吨物资之后,已经大大超出了四发运输机的航程,好在部队服役了最新式的空中加油机,能为飞机空中加油,不然这次运输任务还真没办法完成。

······

“那些飞机机头上的管子是啥玩意?”

将脑海中的疑惑抛开,这边矿工自卫队的领头找来几个干部:

“集合所有老兵。”

“把反坦克炮发下去,立刻组织训练。”

“实弹训练!”

他很清楚,这次敌人有四辆坦克,需要小心应对,不过,他麾下的一些老兵都是经过训练的,稍加熟悉就能掌握反坦克炮。

而且有了最少一百吨重武器,这场战斗几乎毫无悬念了。

······

与此同时。

距离戈夫四十五公里外的一处空地上,这里驻扎着一个奥军陆军营,一顶顶帐篷立在空地上,一匹匹马匹被栓在周围,营地最中央,停放着高大的坦克。

一位奥军营长在营地里破口大骂:

“该死的猪猡,我要把你们全部杀光。”

奥州在南半球,此时正值冬季,但戈夫位于热带地区,在这个温室效应还没有大范围出现的年代,此时的戈夫哪怕是夜间也格外炎热。

而且这野外还到处都是蚊子。

经过了一天的行军,本来这位营长心里就暴躁,再加上炎热天气,以及蚊虫烦扰,此时这位营长心情已经是可以用暴虐形容了。

“明天早上立刻出发,我们要尽快抵达戈夫,然后杀光那群猴子。”

这位营长骂骂咧咧的下达命令。

“是。”

副营长立刻去传达命令。

此时此刻,没有一个奥军官对即将到来的战斗有担忧,甚至所有人都认为,他们只是走一个过场,只要他们到达,这场闹剧也就结束了。

他们虽然是二线部队,没有经历过实战,但也装备有迫击炮,机枪,甚至还有四辆坦克。

区区矿工?

就算里面有所谓的,和小鬼子战斗过的老兵,哪有如何?

只要坦克以冲锋,便手到擒来。

第二天清晨,这位营长便以四辆坦克领头,带着五百多人的部队全速行军的杀向戈夫,一路上烟尘滚滚,浩浩荡荡。

下午时分,这个步兵营终于抵达了戈夫外五公里位置。

“修整半小时,然后发起进攻。”

虽然已经是下午,虽然部队经过了一天的行军跋涉,疲惫不堪,但这位营长依旧准备发起进攻,其余的军官也没有任何意见。

区区矿工!

半小时后,依旧是四辆坦克领头,五百多奥军顺着公路杀向戈夫。

“一群蠢货。”

看着最前排的那四辆坦克,领头的华人劳工,前果脯陆军某营长冷笑一声,这群奥军果然自大狂妄,连侦查都没有,就直接一股脑的冲上来。

直接扎进了他预设的埋伏圈中。

连土匪都不如。

亏他还小心谨慎,留下了四门反坦克炮和一半的兵力在后方作为机动预备队,防止敌人从其他地方进攻,白白浪费他心思。

“开炮。”

随后那一个营进入包围圈,他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轰···

四门早已隐蔽的75反坦克炮开火了,与此同时,无后坐力炮,轻重机枪,60、120迫击炮齐齐开火,一瞬间,奥军营就陷入火力网。

而且,因为大意,那位营长在最前排的一辆坦克内,第一轮就被轰杀。

五分钟后。

战斗就以一种碾压的姿态结束,剩下的奥军在第一轮火力还没结束,就举起了白旗。

“集合部队。”

搜集了缴获物资后,领头的原果脯前营长就带着五百多人部队,以及两千多矿工以及家属向内陆的城镇泽尔开去,他们要尽快占领泽尔,避开奥海军的笼罩范围,建设阵地,挡住后续奥军的进攻,以及扩宽那边的空地,建设一个可以起降四发运输机的机场。

此时,才傍晚六点时分。

······

与此同时。

奥首相府。

奥州首相先生正看着来自美利坚总统的电报,有些愣神。

「美利坚是奥最坚实的盟友,我们将坚定的保卫奥的自由和完整」

“这意思是,这次矿工所谓自治,会很麻烦?”

作为首相,有着敏锐的眼光,他一眼读出了这份电报的核心含义。

意思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美利坚都会坚定的支持奥,支持他,以及,帮助奥最后获得胜利,所以,初期遇到困难要坚持,不要放弃。

“怎么可能?”

奥首相很不理解。

根据情报,对岸没有派部队直接参与戈夫的所谓自治,还没有彻底撕破脸皮,当然,更大可能是没有办法派部队来。

毕竟,对岸距离奥州最近,能起飞运输机的机场只有纳土纳。

而纳土纳距离戈夫直线距离三千公里。

对岸的双发运输机最大航程也没这么远,那种四个发动机的运输机倒是可以,但三千公里距离,加上起降,一来一回,几乎无法携带多少货物,运货量还不如一辆小卡车。

没有实用性。

除非是那种十个发动机的运输机,否则都飞不到这么远,但这种飞机对机场要求很高,奥州北部根本不存在能降落十个发动机大飞机的场地。

可为什么要发这份电报呢?

奥首相不理解,但美国人也不是傻子,给他发这份电报,必然有原因。

就在这个时候。

“首相。”

一个秘书急慌慌的跑了进来:

“我们和前往戈夫的三十七营失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